《造化仙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造化仙书-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极拳与道法合,一生为二,阴阳。



  比起太极拳的拳义、拳经,显然这更加重要。



  随着李孟演练,拳韵自然而然附着其上,没有阻碍。



  而且随着拳韵附着,李孟的太极拳也起着变化,变的更加有威力,一些李孟上一世没有打好的地方,也在起着变化。这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主,而是“道”。



  当李孟的拳越发与道合,在贝大王身上发生的一幕,又出现了。



  只见随着拳韵运转,天地灵气自然汇聚,就像是听命的精灵,随自己的手而动。
第33章、道印小人
  随着灵气的越聚越多,李孟是明白了当时贝大王的感受了,阻碍。



  拳必须循着道韵走,就好像在灵气中自有其通道,如果你不按照这通道走,阻碍便出现了。



  贝大王当时也是这样吧!自己发出的灵气却阻碍了自己。



  只可惜现在只有李孟一个人,所以他没有办法去试验当时发生的灵气扭转。



  只是不按照拳韵都会有阻碍,就更不要说扭转了。李孟打了好几遍太极拳,都没有办法做到对贝大王时的扭转状态。再想试验下去,体内灵气却已经消耗一空。



  这样一来,使用道韵的消耗显然很大。要知道太极拳,这在地球是一套强身健体的拳法。不要说只打几遍,李孟曾经尝试过打过十遍,也没有什么问题。不像是这次,在打的时候,他便可以感受到对天地灵气的接触与吸引。



  这接触与吸引,显然会大量消耗体内的灵气,这是李孟以前从来都没有过的经历。



  想了一下,他立即手握灵石,盘膝坐下,按照《天河仙兵诀》第一层的功法,恢复一下自己的灵气。



  他的本意只是想恢复一下灵气,然后继续在道韵上下功夫。因为他知道他的优势在哪,只有扩大了自己的优势,为山门重视,才可以想其他。



  就像这块灵石一样,虽然李孟知道印记世界有着大量优秀的功法印记,然而一块灵石,显然是不够的。



  就只是一本《天河仙兵诀》,李孟至今都没有推衍完整,就更不用说其他功法了。



  什么是兵?在天庭中,兵就是最底层的存在。小兵修炼的功法,当然也不会是顶级的功法了。



  一个小兵的功法都消耗了中品灵石,才推衍了一层,其他功法就更加不用说了。凭李孟手中的小小一枚下品灵石,根本连一点儿边角也碰不上。他也没有继续重塑灵根,也是同样的原因。



  所以李孟才需要更有优势,才需要山门重视,以获取更多的灵石。



  然而一修炼,却没有让李孟打算的一样停下来,很舒服,股股气流在体内回荡,就好像劳累了一天,泡在了满满的热水中似的,很快李孟便睡了过去。



  他实在是太累了,自他穿越过来,为人夺了灵根,又是以死相搏,身心俱疲,并不是随便睡一觉,便可以恢复的。



  不过人虽然睡了,但是功法却没有停。李孟修炼的《天河仙兵诀》毕竟本源不凡,已经足以在李孟身上留下道印。



  沿着这道印,灵气自发运行着,一遍遍地冲刷、滋养着李孟的身体。



  就这样,李孟美美地睡上了一夜。等他醒来,本以为自己盘膝而坐一夜,会腰酸背痛,却没有想到不仅没有,反而分外的精神。



  与此同时,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在李孟不远处,便看到了一份白米饭,以及一份红烧鱼。



  “咕-”



  修炼了一夜,去浊出陈,李孟也是饿了,李孟立即端起碗来,先吃了一口米饭。



  这口米饭一入口,便立即感受到饱含的灵气。



  李孟来这世界也不短了,是不是灵气,他还是分辨的出来的。



  “灵米!”



  只一口,李孟便猜出这白米饭来历不凡。



  “真想不到入了山门,竟然还有这等福利!”他开心地眉飞色舞。



  灵米与灵石一样,都拥有对人体灵气的补充,但是灵米与灵石相比。



  如果灵石是强大的能量源,需要一幅好牙口,才用的上。那么,灵米便是营养液,即便植物人,也可以使用。更大的好处是,你只要吃就可以了,并不像灵石一样,你需要功法先把灵气吸收出来,然后才可以修炼炼化。



  自然,有了这优点,自然也有其缺点,那就是灵米生长条件非常的苛刻,它首先需要一处灵气浓郁的福地来种植,同时这块福地还得适合种稻,这两点都满足了,在生长期间,还需要不断以灵水浇灌。可谓是娇生惯养了。



  当然,如果没有灵气浓郁的福地,也可以用灵石代替。只不过拥有灵石的存在,基本上都可以直接用灵石来修炼,也就是说灵米与他们除了一时的口腹之欲外,并不是那么重要。



  与他们是不重要,但是与还没有办法用灵石修炼的修士弟子们,这功效可就大了。



  李孟夹了一块鱼肉,看到盘子下的纸条,上面写着:努力修炼,饭菜每天都会送来。



  好看的字体,带着一份娟秀。



  李孟看了,向好处想道:“竟然以灵米培元。山门给外门弟子的十年,看来并不是完全在浪费功夫。如果不是我已经年纪大了,我都想呆满十年了。”



  修道根基很重要。试想,一名小小童,很小的时候便入了山门,从此呼吸的是天地浓郁的灵气,吃的是灵食。如此滋补之下,这灵根又能够多长多少寸?毕竟灵根可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如果你的灵根日积月累受到滋养,你的灵根也会回报于你。



  相反,如果你老是营养不良,甚至为人算计,就像原李孟一样。就是有一个好灵根,也会长萎缩了给你看。



  发现山门中的条件似乎不比李孟一开始了解的差,他对修炼也更加有信心多了。毕竟山门越给力,李孟才会有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他对自己说:邱氏兄弟,贾珊,谢谢你们!有你们的帮助,我便可以专心修炼了。放心吧!我一定是会回报你们的。



  用好饭,李孟没有休息,而是借着正在消化灵米的灵气立即修炼。他们已经这样帮助自己了,李孟自然更加不愿意浪费了这机会。



  只是他一动,才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破了,他现在已经是聚气二层了。



  李孟认真查看了一下自己的身体,发现身体内外都没有什么不对。



  等等,那是什么?



  待李孟将要从内视中退出的时候,他发现他的识海中出现了一个小人。



  “元婴!”李孟惊喜交加。



  然而想了想,又觉得不可能,从聚气期、炼气、玄液、结丹、碎丹为婴,这中间还差的远呢?聚气期的元婴,想想也知不可能。既然不是元婴,那么就是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



  李孟没有惊慌,而是冷静下来,仔细观察寻找答案。



  这一冷静下来,李孟便发现这小人似乎是由灵气组成的,除了一些节点外,整个小人是透明的。或者说除了聚集的节点有灵气外,其他地方竟然是空的。



  由点组成的小人?



  有意思!
第34章、道印
  身体出现了未知的变化,当然要察看清楚,不过……好重的味道。



  闻到一股很重的酸臭味,李孟不得不从内视中退了出来。



  闻了闻,又看了看身体,不由苦笑道:“怎么现在才闻到。”



  在他的身上直接可以看到老皮与污垢形成的结巴。



  只要你身体有杂质,只要你一天没有达到不垢不净的状态,那么理论上,你每次修炼都会排出身体的杂质污秽。只不过其他人修炼每次进步太少,不像李孟先是聚气一层,又是聚气二层。



  修为的快速提升,自然会带来大量的杂质污秽排出,而李孟又没有立即处理,这才很快的风干凝固,成为了结巴。



  “看来得先去洗一洗了。”



  李孟知道不远处有条山溪,所以他打开竹门,立即向溪边走去。



  随着他开门出去,不少外门弟子都看到他,直到李孟离开,外门弟子们才说:“他可真是幸运!”



  “怎么了?怎么了?”不知情的问道。



  “也不知道他是什么运道。白师姐把真传弟子才可以吃的灵食都送给他吃。”



  “什么?咱们云门好像不产灵食的吧!”



  “当然不产了,那是门中仙师为了门派更好的发展,用灵石与大仙交换的。”



  ……



  啊!



  所有人都有一个感觉,羡慕到嫉妒。昨日刚为其出了头,今天又送灵食。他们恨不能自己也有这么一个青梅竹马。如果他们也有灵食,应该很快就可以脱离外门弟子身份吧!但是,这种事,又怎么会是想有就有的呢?



  另一边,李孟已经到了山溪。看看没人,他直接脱了衣服,下去冲洗了。



  随着水流的冲洗,臭味不断变淡,然后转腥,到了最后连腥味都没有了。身体洗的白白的。



  “以后修炼,恐怕免不了冲洗,早知道造竹屋的时候,应该用竹子把供水系统也做了。”



  李孟有点儿后悔,只不过当时毕竟是师兄们帮忙,而他又付不出什么有力的报酬来,自然就没有做供水系统。现在……



  “或许印记世界可以装水。”



  忙着修炼,李孟不想浪费任何时间。既然印记世界可以吸纳灵气能量,那么以能量公式来说,物质,其实也是一种能量。



  想做就做,李孟立即勾通印记世界吸水。



  心念一动,印记世界果然开吸,股股水流凭空消失,入了印记世界。



  李孟开心地想一次装够,却发现水在注满了他开辟的世界后,并没有充满其他空间。



  不,并不是水没有流向其他空间,而是一流出便消失转化了。



  “这是?”



  李孟认真观察着。



  “水的灵气。”



  其他空间与烈阳空间不同,它们只要水中的灵气,水本身则又回到山溪。这或许与印记世界将消亡,急需灵气有关。物质的存在,与它们也是一个负担。



  看着那水的变化,李孟突然明白了。



  修道者有道痕,道痕带来道韵。



  这本是他知道的知识,但是这一刻却不一样,李孟有了更深的认知。



  这样的认知非常的玄妙,懂了便是懂了,根本无法用言语来解说。



  如果非要用言语来解释,那么就是图画。一开始,李孟已经知道了好的国画要有神韵,只不过却不是那么容易看出来;现在,李孟已经可以看出来了。



  山水、万物,其形在外,其韵在中。



  就好像是太极拳,有人便可以理解成两个大西瓜,给你一个,给我一个。而大多数人,即便口中同样这样念,却一点儿感觉也没有。



  李孟的道在自然,观看自然,观想自然,从而才得以落笔。



  这样的顿悟现在是看不出太大的作用,但是对李孟的今后却非常的重要。



  李孟有一个印记世界,今后更是要温养功法法宝自成一界,现在便悟道自然,对于他自己世界的建立,绝对是有益的。



  一法通,则百法通。悟了“韵”之所在,李孟便明白那小人是什么了。



  那也是“道韵”,《天河仙兵诀》中的道韵。



  什么是兵?绝对底层的存在,而且还是大量的存在。其数量,其生前的身份了,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人人有广博的学识,人人都是资质纵横之辈。



  相反,他们大多数人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文字发明与推广,也是需要时间的。



  这样的人,你当然不可能要求他们看的懂功法,又练的出功法。于是道韵也便有了用武之地。



  那小人便是功法道韵所化,即便大字不识一个,也可以照着小人练。哪怕懒惰得有如猪八戒,小人道韵也可以自动运行,代替主人修炼。



  不过这样一来,这小人便不再是简单的“道韵”,而应该称之为“道印”了。



  大道有痕,称为“道痕”;大道有韵,称为“道韵”;顿悟大道,以有痕记有韵,便为印。



  印,可为世界;可为功法。自有运转规律。道印是道,道却不是道印。



  道印只是以上功法,模拟来的道的一部分。



  不过,修道者所求,又何尝不是这么一部分?就是道祖,不也只是合道,也不敢说一声:“他就是道吗?”



  山上灵气浓郁,溪水中也有灵气,李孟干脆不上来了,他就在水中打拳,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