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从你的疯狂表现来看,你和我们很像……”
一侧嘴角微微扬起,任海济将自己的视线从面前这个犹太人身上转回到正在走向自己的国防军将军们身上。
“我的元首。”
与之前面对希姆莱,沙赫特等人不同,任海济站直身子后将右手举至眉梢。向着面前众人施以庄严的军礼。
任海济的举动也让布劳希奇等人一愣,哪怕是知道任海济更像个国防军士兵的布劳希奇也没想到对方会突然来上这一手。他在短暂的惊愕后立刻脚跟轻碰,右手举至眉梢。向着任海济回以庄严的军礼。
在布劳希奇的带领下,众人纷纷举起右手用军礼回礼。
收回右手,任海济没有坐下。他双腿略微叉开与肩同宽,双手反握在身后。整个姿势让他看起来更像个在向部下训话的教官。
“布劳希奇阁下,关于陆军的战略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我在这里是要告诉你们,在整个指挥体系上,我准备将武装党卫军与国防军合为一体。党卫军将作为常规战力接受陆军统帅部指挥,而不在受希姆莱指挥。你们任何对于武装党卫队的调动,不再需要经过党卫军武装部的命令。不过现在有两个武装党卫军师是特例,也可能有更多。这取决于我身边这位与他的同胞们所做的决定。”
顺着任海济的手望去,布劳希奇这才将注意力集中到站在任海济身后的那名戴着圆眼镜的瘦高男子身上。
“罗格…艾因霍恩。从今天起,他代表的犹太人将成为国防军共同战斗的伙伴。他们将作为武装党卫军与国防军一同战斗。”
;
………【第九十五章 新世界(上)】………
布劳希奇用怀疑的眼神看着面前的瘦高男子,对方身材纤细高挑,配合脸上架着一副圆眼睛,让他看来颇具书生气。
布劳希奇并不讨厌犹太人,上一次大战中便有数十万犹太人为德意志而战。纳粹政府也曾释放过一批在上次大战中为德意志而战的犹太人。让布劳希奇惊讶的是,在纳粹党对待犹太人的残酷政策下,现在居然还会有犹太人愿意为德意志而战?布劳希奇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好了,布劳希奇阁下。这只是第一个消息。”任海济接着说,“第二个消息是关于国防军的。我准备让国防军继续扩招,征招更多的士兵。现在的国防军人数远远不能达到我的要求。为了之后的战斗,德意志需要更多的士兵。”
“当然,我的元首。您的命令便是我的意志。”布劳希奇很干脆的回答,作为一个军人他才不会考虑大规模征兵是不是会影响到国内经济。他只要完成来自元首的命令就可以了。不过如果他知道任海济话中更深层的含义,恐怕他就笑不出来了。
“很好,很高兴我们在征兵这点上达成共识。然后是在指挥上……就像我放手让你对整个军部进行改革一样,在之后的战争中陆军将获得更大的自由。最高统帅部将只负责战略目标的制定。至于该如何完成战略任务,动用多少部队,行军路线的决定都由陆军自己解决。最高统帅部的工作重点将转移至后勤补给以及协调三大军种彼此间的关系上。”
布劳希奇有些难以置信得看着任海济。新元首的话意味着陆军将获得绝对的自由。与希特勒时期相比,新元首在对待陆军的态度简直可以说是放任自由了。
似乎是看出布劳希奇在想些什么,任海济一脸戏谑笑容。
“但是,陆军的手伸得太长了。”见布劳希奇不解的看着自己,任海济接着说,“所以从现在起,陆军装备的采购问题将由最高统帅部负责。任何质疑者都将受到人民法庭的调查。陆军只要考虑如何运用手中拥有的东西来取得战斗胜利就可以了。”
“是的,我的元首。”
在布劳希奇看来,由最高统帅部进行陆军装备统一采购算不上什么问题。但质疑者将受到人民法庭的调查是不是有些严重了?人民法庭——被送去那里的人最后得到的判决一定是元首最希望看到的。
布劳希奇这个单纯的日耳曼军人恐怕是永远也不会明白任海济这么小题大做的原因了。不过话说回来,恐怕在现在的德意志,也只有任海济与一群整天想着为自己捞钱的家伙,才知道这个部门到底隐藏了多大利益。
整个德意志在任海济的带领下高速运转着,不停重复着破坏,重建,再破坏,再重建的过程。整个德意志看来一片混乱。
德意志发生的一切自然躲不开海峡另一侧英国人的监视。
德国原情报局长卡纳里斯的离奇失踪,导致盖世太保全面警戒,对情报局进行彻底搜查。虽然没有找到卡纳里斯,但他们的搜查举动却在误打误撞间破坏了英国人在德国的地下情报网。于是大英帝国对于海峡另一侧敌人举动的掌握有些迟钝。不过有关希特勒死亡的消息,还是在第一时间传到了英国。
当然将希特勒可能已经死亡的消息第一个传回英国的并不是潜伏在德国的特工,而是向苏联运送物资的援助船队。
当得知希特勒很可能已经在苏联土地上意外身亡后,整个英国战时内阁一片欢呼。在他们眼中,那个独裁者一死,那些原本受他压制,听命与他的下属就会为了夺取那个至高且唯一的宝座而展开激战。德意志必定会因为他们彼此之间狗咬狗的争斗而陷入混乱。就算最后有人从中脱颖而出,德意志也一定是元气大伤。这时候,大英帝国要取得胜利简直轻而易举。就像上次大战那样,击败德国军队的是他们自己。
与战时内阁成员乐观的想法不同,作为领袖的丘吉尔从来就不认为大英帝国能不战而胜。他甚至怀疑大英帝国的正义事业将会遭遇到更激烈的抵抗。
或许从最初德国的表现来看,只能说是丘吉尔多虑了。德意志的确开始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先是各大垄断企业的老板被纷纷逮捕。紧接着德国民众开始闹罢工。然后大批纳粹官员被丢进监狱。
不过当看到,现在那些曾决定德国经济命脉的垄断企业大老板们以“叛国罪”被处决后,丘吉尔知道自己的担心已经成为现实了。
看似已走上混乱之路的德意志正在逐渐恢复,而且开始以一种比以往更迅速、更高效、更整合的方式在战争之路上狂奔。
直到这时丘吉尔终于知道大英帝国将面对的是什么。
新上任的德国元首正在以他自己的方式,将整个德国整合起来,化成一台超负荷运转,全力为战争服务的工业机器。
一上台便将那些垄断企业由私有制变为国有制,国内一切资源与物资采用配给制,取消冗余的行政机构与部门……
只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德国新上任的元首便将国内所有一切都紧紧握在手中。任何胆敢质疑他行为的人都被送上了刑场。疯狂的排除异己之后,他俨然已成为整个德国独一无二的存在。
被整合在一起的部门不会再因为利益冲突而互相扯后腿。
那些在德国民众中声名显赫的人被处决后,阻挡德国新元首经济改革的障碍被清除。
对纳粹党徒的清洗更说明德国新元首开始试图在占领区内重建德国的声望。
丘吉尔怀疑,一旦让德国新元首完成他所有的计划后。大英帝国不仅将在军事上面对战术素养高超,单兵素质极佳,甚至武装到牙齿的德军部队。在政治上更是要面对无穷无尽的冲击。
丘吉尔甚至觉得自己已经看到,英伦三岛上各国流亡政府的士兵们分崩离析的那一刻。
当然,对丘吉尔来说有坏消息也有好消息。
最好的消息便是大西洋另一边的美国人正式向德国宣战了。战争开始后一年半时间,工业能力强大的美国人终于放弃了光荣孤立政策。如他所愿,彻底加入了这场大战。原本只是在欧洲燃烧的战火,终于开始席卷全球。
在美国正式加入战争后,更多的物资开始通过北大西洋航线,被源源不断送往英伦三岛。差点就被德国潜艇掐断脖子的英国人似乎可以松口气了。照目前局势继续发展下去,北大西洋上的战争很快就会发展成一场拉锯战——是德国人击沉商船的速度快,还是盟军建造商船的速度快。不过丘吉尔有信心,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自己。
与这个最大的好消息相比,最坏的消息当然是东方的日本。
这个小小的国家在奇袭了美军夏威夷海军基地后,原本滞留在中国战场上的陆军开始以疯狂的速度向南挺进。
12月7日,日本才正式对英美宣战。短短一个月时间他们便在海军的掩护下,先后占领了马尼拉、吉隆坡、马六甲以及缅甸。日军疯狂的扩展速度让大英帝国远东方面军面临巨大压力。
就在几天前的2月15日,丘吉尔收到一封报告。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新加坡在抵抗了半个月后向日军投降。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已落入日军手中。
新加坡的失守对大英帝国来说是场致命的打击。这不仅预示着大英帝国失去了与远东的联系,丧失了对东南亚殖民地的掌控,更意味着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实力遭到了致命打击。想要夺回东南亚殖民地已是难如登天。
“马来之虎”山下奉文指挥着他的“自行车”部队以另德国人都为之震惊的速度,在短时间内横扫东南亚。新加坡的失守的那天成了丘吉尔最感痛心也是情绪最低落的时刻。这个号称永不会陷落的“远东堡垒”的沦陷震惊了所有还沉浸在帝国残梦中的英国人。
不过对于英美盟军来说噩梦还远没有结束。过不了几天时间,麦克阿瑟就会带领着他的美军部队仓皇逃离菲律宾。随后印尼也将会成为日本“太平洋防波堤”中的一块。
当然这一连串的坏消息中微弱的闪光点就是以孙立人、戴安澜为代表的中国入缅远征军了。
1942年2月中旬,
德国人在遭遇一连串变故后,他们在东线战场面对苏军的攻击几乎一路后退。德国国内无论是产业、政府部门还是军队都在新元首的指挥下努力重组。
英国人在东南亚的失利已经严重威胁到他们的北非战场。奥金莱克几乎每天都在向丘吉尔抱怨无法得到足够的人员与物资补给。无法面对德军随时可能发起的攻击。
日本人在以惊人的速度不停扩张,意图将澳大利亚与印度也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美国人遭到接二连三的打击后,整个国家开始全速运转。正在努力将具有压倒性优势的综合国力向战时转化。
苏联人的冬季反攻还在继续。在斯大林的命令下,数十万红军士兵向着德军占领区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凶猛攻势。意图一举收复在41年被德军占领的所有土地。
意大利人……嗯……他们还在隆美尔手下打酱油……
时间即将迈入42年3月,一场新的战争正在酝酿中,任海济所描绘的新世界即将开幕……
………【第九十六章 新世界(中)】………
“你就只有这点程度吗!”
里宾特洛甫蜷缩在房间的角落,双膝弯曲紧贴xiōng口后用双手一把抱住。e^看他努力将自己苍白的脸埋入弯曲的双tuǐ中。耳边不时传来隔壁囚室内狱卒的怒吼声,以及棍bāng落在人体上传出的沉闷声响。
双眼不停涌出的泪水,直接打湿了他的kù管。里宾特洛甫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得罪了那个新元首。'。'
自己不就是稍微贪婪了点嘛。自己不久是好处多收了点嘛。可至少自己从没有想过要走上那个至高的权力之位,自己也从没有组织过强大的势力来威胁他的统治。身为希特勒时期,纳粹党内第三把手为什么会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狱卒拖着铁链的声音在走道上响起。里宾特洛甫不仅开始想象,下一个被带出去的就会是自己。
格雷特瓦尔jīng神康复中心——为关押政治犯而兴建的牢狱。从纳粹党上台开始,这里就比盖世太保总部还要神秘。任何被丢进去的人从来就没有活着从中走出来过。
两名狱卒拉着铁链从通道另一头再次经过里宾特洛甫的囚室mén前。当这个原德国外jiāo部长抬头的刹那,看到的却是被铁链捆绑得像个粽子,满脸血污的男子被从地上缓缓拖过。随后在水泥地板上留下长长一条血痕。
里宾特洛甫再次将脸埋入双tuǐ之中。似乎这样能让他感到片刻的安心。
那个被狱卒拖走的人里宾特洛甫很熟悉。瓦尔特·丰克——原纳粹政fǔ的经济部长。
从本质上来说丰克干得并不坏,当然与沙赫特这个金融奇才相比也没有任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