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特又摇摇头否定了自己刚才的想法,“不……党卫军绝对不可能像意大利人那样在一旁等待。更何况是德国副元首指挥的那支党卫军。那么……问题又回到了最初点。他们到底准备干什么?”
就在莫斯特的思绪陷入僵局的同时,他的副官接过最新报告撇了眼后向莫斯特道:“将军,炮兵阵地最新消息。他们遭到德军轰炸机与重型火炮的双重打击。现在请求转移阵地。”
“?”莫斯特猛得抬起头,望向自己的副官。
ju87d在空中盘旋数圈后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开始俯冲,机腹下悬挂的巨型炸弹精确落在英军炮兵阵地内。在冲天的浓烟中,英军士兵抱着头四处逃串。天空中副元首直属航空队的bf109e四机两两援护,不停追逐着在性能上与自己平分秋色的“喷火”。
任海济将攻击时间定在天明时分就是为了这一刻。时间太早,天还未明。不适合ju87进行俯冲式轰炸。时间太晚,艳阳高照。不适合寻找炮兵阵地。
我们都知道炮兵阵地一旦展开,想要重新转移可不是一两个小时内能办到的。重型火炮对军队的重要程度从这种武器出现在战场上起便广为人知。为了能更好保护这种缺乏机动性的重要武器,炮兵阵地都会仔细选择并精心伪装起来,同时配备士兵守护。除非炮兵们自己暴露隐藏位置,想从空中寻找一个精心隐藏起来的炮兵阵地可不是件简单的任务。
任海济让隆美尔的第5装甲师与意军引诱英军重型火炮射击。黎明时刻那灰暗的天空中,海莲娜派出的侦察机混在交战双方的机群中,轻易发现了地面上的连续闪光点,配合上陆军高倍望远镜的观察。“瓦露基利”的小伙子们便轻轻松松找到了隐藏的英军火炮阵地。
虽然这样很对不起被当做诱饵的隆美尔,不过对任海济这个将所有人都当成棋子的人来说,他才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在他眼中,隆美尔的第5装甲师是枚很好的棋子,它们忠实的完成了自己交付的任务——虽然是在它们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
因为不知道英军炮兵阵地隐藏在什么位置,克莱茵趁夜将“瓦露基利”的炮兵阵地偷偷转移到了距离前线仅2公里的地方。在前线设置的150mm重炮那22公里的最大射程几乎覆盖到了托布鲁克港口的码头。克莱茵的意图很明显,在发现英军火炮阵地后,自己这里集中所有火力,在短时间内彻底瘫痪对方火炮。至于这些可能在最大射程下将膛线打坏的火炮,那就直接送回废铁熔炉吧。
在空军与重型火炮的双重打击下,托布鲁克的英军炮兵阵地很快便沉默了。或许在完成阵地转移后它们还能重新投入战斗,但也要托布鲁克的守军能支撑到这个时候才行。
炮塔侧面印有女性头像侧面剪影的德军2型坦克向着“红色防线”开始突击。它们的正面装甲上挂着数个装满沙子的沙包,它们的履带扬起的沙尘遮天蔽日。将跟在后方的步兵遮得严严实实。不过那些跟在2型坦克后的小伙子们恐怕更希望换种方式来隐藏自己。
与以往德军坦克突击排出的宽阔楔型阵不同,“瓦露基利”的2型坦克这次以7辆坦克为先导,排出了一个狭窄的三角型,紧紧保护住它们中央的步兵们。两翼侧后方则又分别跟随着由三辆2型坦克组成的小三角型。从天空中望去,13辆2型坦克以一个标准的“众”字型在沙漠上奔驰。
克莱茵之所以用这种密集阵型冲向“红色防线”,赌的就是英军火炮阵地哑火。否者只要一枚大口径炮弹落在中央,这一个突击组恐怕就要全部去见上帝了。
等最前方的2型坦克一进入射程,“红色防线”上的2磅炮便开始射击了。不过在远距离上这种可怜的小口径反坦克炮几乎没有任何用处。而德军也一反常态,最前方的7辆2型坦克并没有停下脚步,依然保持着30km/h的速度向前跑。跟随在它们两翼侧后方的6辆2型则停下脚步开始用破片榴弹掩护射击。“众”字型逐渐分成“人”字与“从”字两个阵型。
2型坦克继续狂奔,很快便冲到了“红色防线”上那些隐藏在地下的火力点前。停下的2型坦克几乎是顶在地堡的射击孔前。躲在其中的澳军甚至能清楚的听见自己步枪与机枪的子弹被2型坦克装甲弹开的“叮,叮”声。见手中的步枪无法对德军坦克造成丝毫伤害,他们立刻拿出手雷,准备炸毁2型坦克的地盘。可就在这时,一道炙热的火焰从射击孔中喷射进来。地堡中立刻传出一片哀嚎……
海尔默躲在射击死角,将手中三五型火焰喷射器的枪口对准射击孔,再次推开限流阀。由枪口喷出的烈焰在地堡内肆虐。明亮的火焰甚至中射击孔中飞舞而出,足以令人窒息的热浪迫使海尔默侧身回避,他耳边的鬓角早已被汗水打湿。
松开扳机,收回双手。海尔默侧耳听着地堡中不停传出的哀嚎。手中火焰喷射器枪口燃烧的淡蓝色火苗依然微微摇晃着。
“再来一次。”海尔默身边,负责保护他的威廉大声喊道,“英军地堡都修的很大,能躲藏20名士兵。一两次不足以解决问题。”
仔细检查了燃剂引流管上的限流阀与点火信管后,海尔默再次举起双手将枪口塞入射击孔后一把将限流阀推到最大。
25米长的烈焰再度在英军地堡内肆虐。失去限流阀的管制,只要海尔默不松开限流阀的扳机。三五型火焰喷射器的燃料罐中装着的压缩氮气与19号燃剂足够其喷射2分钟。
随着海尔默不停晃动双手。25米长的火龙在地堡内来回扫荡着,吞噬了一名又一名的澳军。很快一名浑身燃烧着的澳军从地堡后跑了出来,他嘶声力竭的大喊着,在地上来回打着滚试图扑灭身上熊熊燃烧的火焰。在威廉举起s**44的同时,他的惨叫声渐渐轻了下来,原本不停打滚的动作也缓缓停了下来。他的双手十指深深嵌入沙地中,就这样趴在沙地上一动不动,只有身上的红色火焰依然在不停燃烧,空气中随之飘出一股焦糊味……
看着已变得焦黑的澳军尸体,威廉微微皱起眉。反手拍了拍海尔默身后背着的双体燃料罐,示意对方可以停手了。
“那个……海尔默……我恐怕短时间内吃不下烤肉了……”
“……”
威廉扭头,在那里已将防风镜扯下的海尔默正双膝跪地,双掌撑在沙地上后不停干呕着。
;
第一百十一章大英帝国终结的序曲(12)
第一百十一章大英帝国终结的序曲(12,到网址
………【第一百十二章 大英帝国终结的序曲(13)】………
现代意义上的火焰喷射器,其发明者被公认为德国人理查德·费德勒。在一战开始前这种仅次于abc兵器的恶魔武器便已诞生。1915年,法国人在凡尔登率先尝到了德国人的烈焰。2个月后,英国人也在弗兰德地区的霍格的战壕内品尝到了这种混合着汽油、橡胶和硫磺的地狱之火。
在霍格取得成功之后,德军对装备的火焰喷射器进行了改良,使其机动性和射击频率大大增加。可尽管如此,英法联军对德军的火焰喷射器已有警觉。当德军的火焰喷射器射手出现时,英法联军便集中火力向其射击,结果可想而知。
一战中火焰喷射器给双方带来的伤亡数量远比不上机枪和重炮,但在近乎肉搏的战壕战中,火焰喷射器无疑能给对方的心理上带来巨大震撼。
一战结束后战胜的协约国对德国的军力和装备做出了种种限制。最著名的当属严谨德国拥有与制造坦克。火焰喷射器这个恶魔也在条约限制中。不过对德国人来说,协约国的限制都是在放屁。本着“我没签字的纸,就是厕所里的屎”(貌似德国人在协议上签字的说)。德国从1933年起便恢复了对火焰喷射器的研究。
1935年德国新一代单兵火焰喷射器诞生。三五型火焰喷射器与我们现在常见的火焰喷射器最大区别在于它的燃料罐是两个大小略有差异的铝罐上下排列,而非我们现在常见的两个大小相同的铝罐左右对称排列那种。它没有现代火焰喷射器的枪型喷管,衬管内的点火信管也非扳机状。以现代眼光来看,三五型火焰喷射器的喷管更像是根金属铁管。外加之后连接的塑胶燃料管,使它看上去更像个消防龙头。
在使用时先要点燃喷嘴口的火焰,这样喷出的燃料才会燃烧。然后打开衬管内的点火信管,火药燃烧后产生的气体能才将燃料喷射而出,而不是缓缓流出。最后打开限流阀,让燃料从喷嘴口喷出。相对于现代火焰喷射器那种电子点火,压缩空气喷射的操作方法来看,三五型火焰喷射器的操作过程与工作原理实在太过繁琐。根本算不上一件优秀兵器。当然,任海济也没想过要让火焰喷射器成为一件优秀的武器。否则也不会花2年时间才让三五型火焰喷射器定型,而且还没有改进型。
火焰喷射器的恶魔之名可不仅仅对敌人而言……
毋庸置疑,火焰喷射器能给敌方心理上造成巨大压力,这和mg42毫无停歇的射击声、ju87俯冲时尖锐的呼啸声一样。
子弹飞来飞去,在被击中前谁都看不到飞行的子弹。但不停的射击声会让士兵下意识将自己躲在战壕内,不敢露头。
ju87飞来飞去,地面上的士兵还不至于到处乱跑。但只要尖锐的呼啸声一响起,地面上的士兵就会四处乱窜,寻找掩护。哪怕那架ju87下方没有悬挂任何炸弹。
火焰喷射器也一样。一道炙热的火焰在自己面前晃来晃去。哪怕知道它不会烧到自己。人也会下意识后退。但它的缺点与优点同样明显。
受时代限制,三五型火焰喷射器的燃料罐可不像现在是由合金钢制成。金属铝罐虽然在抗压性上没什么太大问题,但遭到子弹射击就不一样了。哪怕是一块小小的弹片都足以击穿它。
在战场上,你被手枪,步枪甚至是机枪击中,无非就是在身上留个窟窿眼罢了。但如果你背着火焰喷射器,那随便一块小小的弹片就能将你变成一个燃烧的火球。当敌军士兵听到你的火焰喷射器发出的声响后,所有子弹都会落到你身边。背着火焰喷射器的士兵很快就会悲剧,并且有可能顺带着火焰喷射手四周那些士兵一起悲剧。
所以对任海济来说,这种无法保证士兵安全的武器根本没有任何用处。需要的时候直接使用1型喷火坦克,或者像美国人在太平洋战争中那样用推土机与快干水泥直接掩埋这些火力点。不过在北非战场上,很明显没有时间让他等待1型喷火坦克或推土机与快干水泥运到。于是任海济被迫下令使用三五型单兵火焰喷射器。
接到任海济的命令后,陆军统帅部将这任务一脚踢给了生产部长。
施佩尔则翻遍了德国军火库,找到了副元首要求数量的三五型火焰喷射器。但如何将这些东西在短时间内送到副元首手中便成了问题。于是问题又被一脚踢给了空军代理总司令。
米尔希想了半天最后决定在英军战斗机巡逻空域用ju52冒险空投。一群地勤人员将三五型火焰喷射器放入空投物资用的铝罐内,在其中塞满废报纸与泡沫垫后挂上降落伞直接从空中扔了下去。结果在这些铝罐着陆时,有些三五型火焰喷射器因撞击而发生爆炸。在“瓦露基利”的小伙子们找到时,它们正在熊熊燃烧。
三五型火焰喷射器毕竟是五年前的第一代作品,有着太多缺点。
4月1日,上午7点。经过2小时的战斗,“瓦露基利”在它负责的“红色防线”上挖出个8公里左右的缺口。背着火焰喷射器的“瓦露基利”小伙子们从侧面接近各英军火力点,从英军地堡射击孔向内喷射火焰。遭遇火焰喷射器攻击,地堡内的澳军幸存者们慌慌张张跑了出来,向面前的德军士兵高举双手投降了。在他们眼中,被德军用枪射杀,也比被火焰活活烧死要好。
“瓦露基利”的小伙子们依然没有去俘虏这些投降的澳军,但也没有像法国战场上那样直接处决。他们没收了对方身上所有东西,只留了条白裤衩给对方后便将投降的澳军驱赶进沙漠中。
浑身上下只剩条裤衩的澳军士兵在北非沙漠上非自愿的耍着流氓。看到他们的如果是美国警察会以为他们被抢劫了。如果中国警察则会以有碍风化罪将他们抓起来。如果是英国警察,那一定会以为他们是刚刚从球场内裸奔完并成功逃了出来,连衣服都来不及穿上。至于法国警察,那一定会认为他们是在搞全新的行为艺术。不过结局都一样,那就是去警察局内喝茶。
这些身无一物的澳军士兵想要活下去,便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