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魔火并阳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阴魔火并阳神-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在此之前,这儿是很热闹的,因为地近京都,过往客商很多,平安镇上的村民们便沿路开起商店、客栈、货铺、饭庄来,方便过客之需,也撑鼓了自己的腰包。又兼民风纯朴、山水明秀,野趣盎然,有别于城内的勾心斗角、纸醉灯迷,实召引了不少公务缠身,难得给自己心灵放个假的大官。

  所以别看小镇小,出入这儿的却常常是一些你意料不到的大人物。

  只因听得叛军渡江,不久便要攻至京城,才没人敢留在这儿。

  韦秋息六年前曾跟着父母、妹妹在镇上住过,如今重返故地,对这镇上的一草一木,一巷一沟自是培感亲切。

  只是物是人非,父母病故、妹妹失踪,留给回忆的只是一份始乐终痛的往事。

  人去了,房空了,不知散去的百姓们还能不能回来,重新开始小镇热闹的生活。

  韦秋息带着二百精兵埋伏在这他曾生活过的小镇上,静静等待。

  他相信叛军要进攻京城,必会先派一支前锋部队来探路。而他的任务就是将这支来探虚实的前锋部队歼灭。至于叛军前锋部队什么时候来?来多少人?这就不是他所能料知了。他所能做的便是带领这二百精兵,布好埋伏、小心隐藏,决不让来敌看出端倪,当然也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敌人。

  韦秋息奉命在金川门外官道上布伏。兵分两处,一是由他亲率的二百精兵,伏于离京大约二里远的平安镇;一是由他指派王请愿亲率的五十精兵,伏于离京大约只有一里路的紫金坡。

  两处伏兵,力量悬殊,责任也有轻重:如果敌军的探子一次不超过二十人,那么就由紫金坡的伏兵进行抓捕。超过二十名的,就由平安镇的伏兵进行抓捕——这个安排,由程济提出,韦秋息执行。

  韦秋息初时还不明白程济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但他从实际的抓捕过程中,很快明白了程济的用意。

  埋伏已三天。

  第一天,紫金坡伏兵抓到了行迹可疑的三个人,这三人腰间挂着小笼,小笼里装着便于传递消息的鸽子,可想而知,必是探子。幸好,在擒下这三人时,鸽子也没走脱。

  第二天,道上来了八个人,这八个人也被王请愿给抓了起来,只是为首的一人,在其它七位高手的拼死相护下,抢得机会,向天上发射了一管烟花信号弹。一管烟花信号弹,彻底将紫金坡的埋伏给暴露了。

  韦秋息这才想到,程济让他伏兵二处的用意——兵不厌诈,最忌因小失大。不过饶是自己在平安镇的埋伏没有暴露,韦秋息还是心有不安,因为他有种不祥的预感,感觉敌人必会在近两日内有大的行动。今天是执行埋伏任务的第三天——白天无事,不知道晚上会不会发生什么不测。

  官道上静悄悄的,只有风送江潮、河涛的声音在徘徊。

  长江与秦淮河,这一刚一柔、一壮一娇,像一对天涯邂逅的情侣,在风的世界里谈着恋爱。使得那些久已未温缠绵情意的当兵男儿,心头生起了无限的瑕思。。。。。。。

  很久以前,在这镇上,韦秋息有了自己的初恋,那时候他已二十有三,同龄的男女青年大多已双宿双飞,他却还是懵懵懂懂,不问情事,整天习武学艺,与来京的各路豪杰混在一块,全然一副江湖好汉的模样。

  其时,朱元璋治天下,严刑峻法,无论是以文乱法还是以武犯禁,只要稍闻于上,便会被降罪处于严刑。

  父亲和母亲怕他惹祸上身,屡次责备,不准他再与江湖人来往。所以有那么几个月的时间,他也曾把自己约束起来,不再那么“江湖义气”。

  美丽的初恋就是在那段日子里发生的,对方是妹妹韦诗依的玩伴,名叫小青。他们的相识相知,是韦诗依牵的红线,所以他珍爱小青,感激妹妹,常忆起小镇桃花巷里小青说的那句话——“你是雄壮的长江大潮,我是温柔的秦淮河波涛,妹妹诗依却是往来于江河之间的一股和风,因为这股和风,你我才能相识相知,演绎浪漫。所以我们今天能够拥有这份幸福,最应感激的便是诗依,等将来我们结婚后,一定要精挑细选,给她务色一个文武双全的俊才郎。”

  可是,就在他决定改掉好勇斗狠的江湖习气,与小青还有家人安安分分过下去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

  洪武二十六年,被后人称为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蓝玉谋反案”爆发。父亲虽说只是个无官职之累的教书先生,却因为被查出曾在逆臣——东芜伯何荣家当过一年的教书先生,所以被无端端牵连进去,定成“协从谋逆罪”,依律要抄家灭族。

  好在刚被立为皇太孙的朱允文仁明孝友,不忍看无辜臣民因莫须有的罪名惨遭屠戮,极力进谏,请求太祖宽大为怀。太祖因痛失爱子朱标,对这位居丧未至一年的皇太孙心存怜悯,又想到纳言开赦一些本来就没多大可能会参与谋反的臣民,使皇太孙的仁德得于彰显天下,有利于增强贤能大臣对皇太孙的拥护。所以便真的开赦了一部分受牵连者。

  韦秋息一家人就是这样被抓又被放了出来。

  出狱后,父母大人因为身体不好又曾受刑讯逼供,伤病日重,未过一年,便双双亡故。而先前与他交好,有生死相许之约的小青,因为受到家长包办婚姻的牵制,被严令与他断绝的交往,可爱又可怜的小青被逼无奈,最后竟割腕殉情了。

  本来和美的家庭、恋爱,就像那不经刺的水泡,一下子破了,碎了。韦秋息的心被深深中伤,痛定思痛,他决定改变安分过活的念头。

  从那以后,他更为发奋的修练武艺,集结京内京外众草莽英雄、江湖好汉,组成一个以经营武馆、镖行、客栈等生意为主,打击奸臣贪官、凶徒恶犯、地痞无赖为辅的集团。

  韦秋息将这个组织起名为“宏正帮”,要求帮中子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牢记“宏扬正气”的宗旨,决不可做出有违天地良心的事来,如有犯者,绝不轻饶。

  经过几年的艰苦经营,宏正帮的规模已发展到千人,而且已在京中站稳脚跟。帮众由宏正帮创始人——韦秋息、杨丹青、柳明显、张成、王请愿五人统领。他们五个人还没有建帮的时候已是结拜兄弟,建帮后,虽依次高下分职为大当家、二当家、三当家、四当家、五当家。但感情融洽,所以彼此之间还是以哥弟相称。

  其实,韦秋息之所以甘冒被通缉捕杀的危险,在政治高压的态势下建立帮派,是因为有感于太祖诏狱,残人太虐,实在有伤天地和气。他可不想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再重新发生一次。

  韦秋息建帮后,声望日隆。因此,无论才艺、姿色都很出众的妹妹韦诗依,对很多青年男子来说,便成了只可倾慕不可追求的女子。毕竟脱俗丽质和尊贵身份加在一起,已营造出一个居高临下的完美态势。很多爱花、贪花、惜花、痴于花的怀情男子,唯有羡而远之,自惭形秽了。

  不过韦秋息在建帮的过程中也碰到了不少麻烦。

  最麻烦的一次就是五年前,因为要操办妹妹韦诗依和御神医孙悬壶的婚事,他将帮中事务暂抛脑后,亲自张罗,忙里忙外,不亦乐乎!

  这本是喜事一桩,可是那时,帮中出了一个名叫罗全我的败类,此人心术不正,与嫂通奸在先,后来又下毒谋害胞兄。行迹之卑劣,实在叫人齿冷。且说此人干下这等恶事后,自知难逃帮规惩罚,便躲了起来。

  韦秋息查明此人确实干了这等缺德恶事后,心中震怒,便对之下了抓捕令。也不知是什么缘故,此人后来竟落在了锦衣卫指挥使蒋渺渺的手中,而且成了官方指证宏正帮以武犯禁的污点证人。

  为此,宏正帮被扣上“乱匪”的名号,遭到朝庭军队的围剿。

  官方的围剿,起于突然,宏正帮来不及作应战准备,损失严重。其时,正为妹妹操办婚事,宴邀宾客,酒醉酩酊的韦秋息一时不防,喝下了下有*的喜酒,这才被蒋渺渺当堂擒下。成了天牢里的头号“凶犯”。

  自那时候起,妹妹韦诗依便像在人间蒸发了一样,再没露过面。

  身陷囫囵的韦秋息,最是关心妹妹的情况,他通过混身在狱卒队伍里的宏正帮子弟打探外面情况,在得知妹妹失踪后,便传信请托未被抓进来的结拜兄弟杨丹青、柳明显和张成,让他们留意,务求将妹妹韦诗依找到。

  双亲亡故,韦诗依成了韦秋息活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为了她,韦秋息吃再多的苦头都在所不不惜。然而事常与愿违,五年下来,竟没有妹妹的半点消息,这使得他本来就已沧桑的眼神里又多出几场寒冬大雪来。

第三章:前哨争锋  暗劲难防
现在因为得到狱友程济的陈情上请,还有都督徐增寿的极力推荐,建文帝给了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那就是让他充校卫之职,带着同被关押在狱中的二百多位宏正帮兄弟去打仗。

  是于,这才有了平安镇上的埋伏。

  从牢狱之灾中解脱出来,又被调到前线,面对胜比洪水猛兽的兵灾。

  这人生啊,不是在苦忍中度过,就是在激战中存活,想来现实真是太残酷了。

  韦秋息猝然间,生起一种“俗世多烦恼,不如一醉眠”的感觉。可是人在社会里,常常身不由己,有些事纵是自己不愿做,但还是不得不做下去。就拿这打仗来说吧,他可不想过来插一手。可是人家皇帝既然派你来了,那你又怎能不做出点样子来呢!

  韦秋息伏身于小镇最高建筑“凤凰楼”的顶层。

  这凤凰楼原是经营茶水的,因老板有心让顾客在品饮的时候能够观瞻到四面的山水人家,所以特意将之建得特别高。

  韦秋息身为伏兵头领,选此高地伏身,既利于观察又便于发号施令。

  他在观察中静静的等待,时间就如秦淮河的涛声,一涛一涛的,去不复返。不知不觉,已是三更时分,依稀听得见京城中棒槌击在更鼓上的声音。

  这夜,不知城中还有几人能睡得着?

  风声里忽然多出些微的异响,这异响轻如花瓣掉在地上,若非耳力过人又仔细听,还真辨不出那是轻功高手踩在草叶上飞掠的声音。

  韦秋息仔细听着,异响起自半里之外,但他已辨出来敌总共八十人,八十人,无一不是轻功高手。看来,这是敌人的一支劲旅,战斗力不可小觑。

  韦秋息立刻撮起嘴唇,发出三声枭鸣,这三声枭鸣发得二高一低,区别于真正的枭鸣,又不致于使外人查知。二百位伏在暗处的宏正帮精兵,听得他发出的暗号,知敌来近,便都醒惕起来,各自作好了投入战斗的准备。

  异响来得甚速,只是半柱香时间,便已到了镇外。

  到了镇外的敌人却停了下来。

  韦秋息心知,敌人一定出于疑虑,怕镇上有伏兵,所以才没有立刻入镇。果然,在停顿了片刻后,有二十人先行掠入镇中,占据了镇中的高地,诸如瓦沿、树顶、阶口等。还有一个身材臃肿、短圆,淡眉细眼,活似个大冬瓜的人,直向韦秋息伏身的凤凰楼飞来。此人是来敌的第八十一人,先前并没有被韦秋息用耳力探出来,足见其轻功已到了“踏雪无痕、轻如鸿毛”的地步。

  江湖中,轻功能有如此高造诣的绝不超过十人,韦秋息自问,自己还没有这等造诣。

  此人轻功高极,一上来便要占据这镇中的至高点,想来必是这一支劲旅的首领。

  韦秋息因为早料到敌人可能行此一着,所以并不慌忙,他从窗棂中瞥见那人从对面屋顶飞掠过来,当下一个闪身,已用小巧的身法从楼的背面跃下,以“壁虎游墙功”的粘劲,反贴在下层突出的飞檐下。

  大冬瓜似的矮人入得凤凰楼顶层后,观察四面,觉得这楼层里,并没有伏兵可以藏身之处,心下稍定。又见那二十名占据镇中高地的属下并没有受到任何狙击,当下便放心的向停在镇外的六十名精锐发出前进的信号。

  这人发信号的方式也很特别,竟是引弓弦一崩。

  神了,也不知他手上拿的是什么样一把神弓,这空弦一崩,竟发出锐箭破空的声响,而这声响还如名家手下的琴音,清脆动人。

  贴身在下层檐底的韦秋息悚然一惊,这弓声让他想起了近年来声名甚隆的燕军大将:“怪手魔弓”龙卷云。

  近年来,因为战争需要,燕王唯才是举,广交武林能人异士。据悉,龙卷云是两年前才加入燕王麾下的,仅半年的时间,他便从众门客中脱颖而出,成为燕王最器重的八士之首,后来战功卓著,又被擢升为负责领兵“清君侧”的战将。足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