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自杀之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揭开自杀之谜-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规则。由于人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环境不同,风俗习惯也有差别,也就是说,风俗习惯随着历史的前进而发展变化着,它是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产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一般是逐渐摒弃和改造落后、愚昧的东西。

  风俗习惯对自杀的影响很大,古今中外都存在着与自杀有关的风俗习惯。爱斯基摩人历来就鼓励那些极度衰弱而不能动弹的老年人自杀,中国古代,倘若一个待守闺阁的女性见了男性的生殖器,便认为玷污了自己的贞节,除嫁他外,便要因羞愤而自杀。我国彝族的古老习俗中,女性若见了男人当面撒尿,或异性陌生人当面称其“阿咪子”,也要投水自尽。印度寡妇殉节自杀,也是落后的风俗习惯的影响。古时,印度妇女在丈夫打败仗后*,以免被胜方掳走受辱。这一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丈夫死后寡妇*殉节,其恶劣影响至今依然严重。1987年9月4日,一位名叫金娲的寡妇成为殉节的牺牲者,引起女权主义者的广泛示威行动,随后,印度一些议员提出新法案:教唆或强迫寡妇在丈夫的火葬仪式中进行祭祀或自杀的人,将被判处死刑。企图殉节者则要坐牢。

  5.舆论压力与自杀

  舆论可对人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行为的成败。舆论对人的行为产生宣传、鼓动作用,有利于行为的顺利实施,是为“正影响”。反之则是“负影响”,即舆论对人的行为产生阻碍、化解作用。自杀现象中的舆论压力则是“一种负影响”,它与自杀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

  舆论压力对自杀的影响,表现为两种形式,即无中生有和小事化大。前者是指别有用心的诽谤、侮辱,和捕风捉影的捏造,这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较为多见,尤其是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往往是某些“桃色新闻”的素材;后者则是有意无意地将某些生活小事,或者属于道德范畴的失误,无原则、无限制地加以夸张并传播开去。

  舆论压力常对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带来一定的影响,造成情绪反常,心理失调,行为异样,严重的还会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少数受害者无法解脱,导致绝望轻生。作者所统计的自杀事件中,许多自杀者都曾受到过程度不同的舆论中伤;而完全由舆论压力所致的自杀事件,在1983—1987年间的384例中,约占2.3%。一些自杀者在遗书中都赫然写着“人言可畏”!对此,有人把流言蜚语称作是“看不见的刀子”、“杀人不见血”,这并非耸人听闻。北京某医院的一对恋人赵×和孙××,都是刚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高才生,平时工作认真负责,成绩斐然,颇受病人和领导好评,因为一次轻率的婚前性行为,被一些好事者添油加醋,说的神乎其神,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在全院闹得沸沸扬扬。开朗、活泼的小赵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独、自卑和深深愧悔、痛苦之中,终于服毒自杀,临终的遗言是一行仓促潦草的字:“这一切是为了什么?!”不久,男方也是自缢身亡,他们的死,与其说是自杀,毋宁说是舆论压力的牺牲品。

第四章<;二>;
〈二〉自然环境与自杀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和各种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1、气候、季节于自杀

  对自杀的研究开始时,就不断有人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在寒冷地区,自杀率都高。这说明气候、天气与自杀率是相关的。在对这种相关性的广泛文化研究中,心理学家罗宾斯(M﹒C﹒Robbins)及其助手计算出这样的结果:自杀与寒冷气候的相关系数竟高达①。尽管对这个结果需要持保留态度,但仍然足以说明气候对自杀的影响。

  ①张猛等《人的创世纪》第168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自杀的季节分布

  春夏秋冬四季,自杀的发生率表现出很大的不同。麦克马洪(Macmhon;1983)发现美国的自杀以春季为最高峰,作者通过四川某县1983~1987年间384例自杀死亡的分析,发现男、女自杀均以春季为最多(见图4—1、2),而春天却是生命和希望更新发展的象征,这时的自杀率最高,实在是令人费解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春天万物复苏,自杀者处于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环境,由于多方面不顺心的原因,两相比较,更感到自己处境的困扰,较易滋生悲观的念头。另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我们调查的地区是以农业为主的城市郊县,自杀者多为农民。而春季正是农闲季节,一般情况下,农闲季节较易发生婚恋、家庭纠纷。自杀者50%以上都是因婚恋、家庭纠纷而引起,这也是自杀发生率高的原因之一。

  夏季(6~8月)自杀发生率仅次于春季。这一季节是生长的季节,自杀者恰恰表现为逆向发展——走向毁灭。在农村,夏季是较忙的季节,生产经营性纠纷较多,由此导致的自杀不少

  
  图4—1不同季节男性的自杀死亡率

  
  
  图4—2不同季节女性的自杀死亡率

  
  冬季(12—2月)自杀发生率最低,这可以说是萧条的季节。自杀率低的原因可能是人们之间的同类比较差距相对缩小,户外活动大大减少。

  自杀的日期分布

  国外的研究普遍表明,每个月的5号前后自杀最多,每周的星期一自杀最多,故有“黑色星期一”之称。其余的周日,从星期二到星期日,每日发生次数逐日递减,直到下星期一重又上升。由于我们调查的地区以农村为主,故结果与国外报道有差异。1986~1987年间发生的278例自杀死亡之中,一周七天自杀死亡率的分布如图4—3所示:

  从该图中并看不出有什么内在的规律性,一周中自杀率的分布是起伏不定的。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自杀者多为农民,在日常生活中,“星期”的概念对他们影响不大所致。

  
  图4—3一周中自杀死亡率的分布

  2、地理环境与自杀

  在地区分布上,自杀率呈这样的顺序: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其中匈牙利居世界之首,日本为亚洲之最。但从中并不能看出地理环境对自杀现象有多少影响。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研究自杀现象,早已为科学家们所摒弃。但是某些特殊的地理位置所造成的独特自然环境,对自杀的影响依然十分明显。据《浙江日报》载,美国阿拉斯加州一个叫巴罗的小镇,仅有人口3500人,但每年的自杀者竟达50人之多。究其原因,该地靠近北极,每年有连续65天处于伸手不见五指的漫漫长夜中,一些人觉得活在这漆黑的世上毫无意义,于是便滋生自杀念头。通常,地理环境对自杀的影响,多表现在对自杀地点及方式的选择上。一般认为,自杀现场通常是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如荒山郊野、山崖溶洞、人迹罕至的森林等。例如西德慕尼黑以南10公里处,有一座旧铁路桥,已有260人在此桥上跳河自杀,并有许多人想步其后尘,因此该桥已成为具有悲剧名声的路标①。日本富士山附近的一处森林也已成为众多自杀者的圣地。日本横滨以南相模湾中一座海岛上的三原山火山口,从1933年至1936年因有1000多人自杀,而被收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有的自杀者在选择自杀地点时,喜欢到风景名胜或著名的建筑物去自杀,如雄秀天下的峨嵋山摄身岩,因在此自杀的人多而有“舍身岩”之称。名闻中外的南京长江大桥从1960年1月至1988年12月,有950人在此跳桥自杀,死亡的400人②。在自杀方式上,山地和城市高坠方式较多见,而在大江河或水乡地区,则投水自杀者较多。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国外城市自杀率高于农村,但地理的原因并不是根本的。有人把此现象解释为:⑴农村群体的社会生活连接较城市紧密;⑵生活状况不稳定的个体易流入城市;⑶城市自杀率高于农村,可能反映出移民人口中精神刺激因素强烈的缘故(见姜佐宁《自杀与非致死性蓄意自伤》)。我国的情况恰恰相反,四川省部分城市和农村1980年至1988年连续9年的自杀死亡率比较,农村平均为±万。农村的自杀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在统计学上也有显著的差异(P<0.05),这与我国的国情有密切关系。我国目前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80%的人口是农民,农村经济状况较城市为差,且家庭观念浓厚,农民在遭遇挫折、困境时的应付办法也较原始、贫乏,这就形成了较高的自杀率。

第五章<;一>;
五、个人因素与自杀

  〈一〉性别与年龄

  国外研究表明,在自杀的发生率上,男女两性是不一样的。完成性自杀男性多于女性,而自杀未遂的女性却多于男性。美国女性试图自杀的人数三倍于男性,而官方资料表明男性的实际自杀发生率却大致相当于女性的三倍①。有人认为男女两性在这方面的差异主要是他们所选择的自杀方式所造成的。澳大利亚的统计也表明男性自杀比女性多(见表5—1)。日本的情况有所不同,日本女性的自杀率是现代国家中最高的,男女自杀之比,1955年为1:1(22:19),而其他主要国家男性占更高的比率;1968年日本男女自杀比仍是1:1不变,而美国的平均比率3:1。

  
  表5—1  1975—1978年澳大利亚自杀死亡人数

  1975 1976 1977 1978

  男性 1050 1098 1128 1126

  女性 478 406 438 469

  总计 1528 1504 1566 1595

  (资料来源:柏忠言等著《西方社会病》)

  
  自杀者的年龄,美国男性白种人的自杀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稳步上升,而黑人和其他种族的人的自杀率则倾向于在人生较早阶段达到高峰;自50年代后期以来,青年白人的自杀率一直相当稳定地上升,1950~1975年间,15~19岁年龄段的少年自杀率上升了,同期总的白人自杀率上升18%。在澳大利亚,1977年自杀是29岁以下的人死亡的第三或第四位的主要原因,1978年则仅次于车祸。新西兰15~34岁自杀的人数超出一般比例,自杀发生率的最高记录在15~24岁之间。日本则呈现出青年和老年两大高峰,1952~1954年间,日本的自杀发生率,以每10万人口为单位计算,男性在15~24岁者为86人,70岁以上者为96人;女性20~29岁者为58人,70岁以上者升高至66人。一般资料表明:5~15岁年龄组之间自杀曲线上升极快,55岁组开始再次迅速上升,75岁以上者自杀率最高。

  
  
  ①《西方社会病》410~411页,生活&;#8226;读书&;#8226;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5月第一版。

  
  
  表5—2 1977年澳大利亚按年龄统计的自杀死亡人数

  年龄 性别 死亡人数 每10万人死者人数

  10~14 男

  女 6

  1 1

  0

  11~19 男

  女 319

  90 53

  17

  30~49 男

  女 406

  167 94

  41

  50~69 男

  女 307

  147 101

  47

  70以上 男

  女 89

  33 120

  28

  (资料来源:柏忠言等著《西方社会病》)

  在我国,自杀者的性别及年龄分布,据李建华、万文鹏对云南省某县的调查,295例自杀中,男占134例,女161例,男女之比为1:,女多于男。年龄分布:1981~1986年的224例中,16岁以下5人,16~35岁138人,36~60岁55人,60岁以上26人,青壮年在绝对数字上占多数。四川某县1983~1985年间384例自杀死亡的调查,男性201例,占,女性183例,占,男女之比1:0:9,男略多于女,青壮年占,如果加上各级医疗机构抢救得以生还的自杀未遂者(其中95%为女性)仍是女性多于男性的结论。

  
  表5—3  某县1983—1985年自杀死亡者性别年龄分布

  年龄分组 男 女 合计 %

  20岁以下 36 40 76

  21~30 39 60 99

  31~40 29 30 59

  41~50 30 19 49

  51~60 35 17 52

  61~70 21 10 31

  71~80 7 3 10

  81岁以上 4 4 8

  合计 201 183 384

  % 100

  上述结果,与国外资料有所不同。男女自杀之比大体一致,或女性略高于男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是农业国,封建思想残余影响大,尤其是在农村,男尊女卑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妇女处于从属的社会经济地位,她们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比男性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