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过端起酒碗来,站在酒席中央的凳子上“弟兄们,新年快乐。干了!”
大伙早都站了起来,听见李过说。一起仰脖,把那酒都干了。
“各位兄弟,感谢你们一直跟着我李过。”李过说道“大家可能都看到了,现在我们的实力越来越强大。我们会越来越好的!”
“只要跟着我李过的人,都会过上好日子!”
“但我们万万不可以骄傲,我们虽然现在表面上强大,可是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们要时时刻刻的警醒自己,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正的地方。今天是三十,我就不多说了,只说两点,第一。时时刻刻带着你们的人认真训练,第二,下一步我要成立干部培训班。干部就是头目,头目就要比士兵懂的多,明白了吗?”
“明白了!”众人异口同声的喊道。
这时,孙登科在下面喊道“虎爷万岁!”
“虎爷万岁!”
“虎爷万岁!”
那新投奔李过的宋应星刚喝了一口酒,噗的一下喷了出来。
一旁的聂心看得明白,笑着说道“应星。酒喝急了?”
宋应星连连点头,心想。也难怪朝廷和皇帝对李过忌惮,这都喊上万岁了,跟造反有什么区别。
聂心笑着说道“应星,你来的短,实在是不知道我们虎爷的好处,你先别吃惊,也别在意,你只是做好你的事,我相信以后你也一样心甘情愿的称号虎爷万岁的。”
宋应星只是不住的点头。
酒席之后,大部分人都散去。
刘体纯、聂心、李十二、赵幼斌、谷英包括罗虎、王四等重要的将领留了下来,进到李过的屋子里,每年他们都会听李过安排来年下一步的工作。
李过一直在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他现在已经胸有成竹了。
他对众人谈起了他的想法。
说句实话,从西北到西南,形势急转直下,发展的如此迅速,还是令所有的人想象不到的。所以,大家的心情都不错。大家的想法是,等军队训练好了,就开始北上,扫荡中原!
可李过现在的想法不是这样,他的第一个想法是加大力度安民,分土地,让耕者有其田。乱世之中,老百姓最需要什么,就是能安安全全的种地,有粮食吃,这是头一件大事。说句实际点的话,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无论什么样的政权都不会长久。这事由李强来做。
第二,宣传。李过一向最注重宣传,名声、名气其实是很重要的。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李过的好处,来投奔李过,是顶重要的事。孙登科是搞宣传的好手,还是他来做。
第三,赚钱,不管李过安民、宣传、搞科技、还是练兵,都需要赚钱。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关外有短短的一段商路,梁诗音在那里。但是还不够,远远的不够。李过要成立的是汇通东西南北的商社,要把生意做到全国。只有充足的钱,李过才能更强更快的发展。
所以,李过想把钱多多调到南京,负责整个商业的运作。
一直在关外的陶世成将会被派到天津,负责连接张家口和天津的商务。张新会被派到成都。
第四,就是科技。虽然现在说科技还是有些早,但既然有了想法相信很快就能实现。这事得宋应星来做。李过给宋应星封了一个大大的官,工部。
这个官名很是奇怪,其实工部是明朝的六部之一。而李过封宋应星为工部,那意思很简单,要是我李过得了天下,你宋应星就是工部尚书。那宋应星本来就无处投靠,对当时的社会厌烦至极,现在听说李过封他为工部,明白李过的想法。
宋应星一咬牙,干了!
第五,是水师。把水师单独提到日程上来,是李过一直的愿望。李过知道,自己的祖国在近代受尽屈辱,自然是封建腐朽的结果。也是因为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所以,海军水师的建设要快。
那个漕帮的、现在改名叫海勇的人自然派到水师,当然,这个人来的时间短,李过会把马世耀派到水师全权管理。
第六,那就是陆军的建设,中国的陆军曾经被世界评为天下第一,李过当然不能给中国人丢面子。强大的陆军在这个时候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除此之外,李过将新收拢的孩子重新编成孩儿兵,李过会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忠于自己,让他们成为下一梯队的中坚力量。
教育也要时时刻刻的去抓,无论是孩儿兵,还是其它的人,都要普及教育。一是提高军民的素质,二是洗脑。
这就是李过全部的想法,当然,只不过有些话是不能原封不动的这样说了。(未完待续)
第一八零章 涂绍煃丁忧
天色大亮后,广西安抚使涂绍煃起了床。他问下人,“昨天李将军他们什么时候走的?”
“没走,和宋先生还在聊呢。”下人回答。
涂绍煃挠挠脑袋,这两个精神病。涂绍煃便穿好衣服,走了出来。
李过看见涂绍煃,赶忙拉着宋应星的手说道“大人,这个人我就要领走了。”
“行,我看你们也投机,应星也是投奔我来的,你至少也应该给他个县丞当当。”涂绍煃借机为友人争取点利益。
宋应星赶紧回答“不敢,只要能在李将军手下干成点事,就足矣!”
李过却连连摇头“不妥!”
涂绍煃便问“县丞的官还大么?”
李过笑道“不是大,而是太小了!我只是想不出任命他的官叫什么名字。”
李过亲热的拉着宋应星的手“这样吧,我现在有两千多的工匠,你都管了吧,而且你随时随地的可以招收工匠,不必跟我说。”
宋应星眼睛瞪的溜圆。
“另外,除了指导他们,你自己写书之外,还有一件事你要准备准备,只不过辛苦了些。”李过吩咐。
“你说!定不辱命!”宋应星听说让他管两千多人,早就心花怒放了。人就是这样,越受到重视,越不会觉得累。
“你还要准备教书!”李过说道。
“教书?”
“对。但是不教八股文,要把你的本事传播给咱们的人,你应该成为一个让后世工匠们奉为新一代的鲁班!你愿意么?”李过问。
新一代的鲁班!这话听起来就让人心跳。
宋应星的腿一软。不知怎的,一向恃才傲物的他竟然单腿跪了下去“宋应星愿为李过大人效鞍马之劳!”
于是,宋应星便留在了李过的身边。手下有铁匠、木匠、有原来南京兵仗局的火器司的徐正、火药司的雷震子,都归宋应星管。
过了些日子,宋应星的家眷被罗虎安安全全的接了过来,从此,宋应星便死心塌地的给李过卖命了。
当然。宋应星的一切发明创造是需要时间的,虽然暂时只是初创。未来的前景却是充满希望。
不过,这一天,李过却听到了一个很是不好的消息,广西安抚使涂绍煃母亲过世了。
这事要放到现在。也不算什么大事,生老病死属于人生的无奈,是自然规律,谁也避免不了。
可是在明代的官员中这可就是大事了,因为明代官员的父母离世,官员要丁忧!
丁忧就是祖制,具体说来,是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
丁忧的历史也很渊长。最早因父母离世而回家守孝的,就是东晋在淝水之战打败前秦的谢玄。
而明朝的官员丁忧成风,若是老爹老妈死了,官员不回家尽孝,唾沫星子也把人淹死了。
不过好在也有解决的办法,夺情。
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夺情原本少见,但在战场上,原谈不到“丁忧”,古人称之“墨绖从戎”,又称“金革之事不避”。
但这种情况极为少见。好在又有制度‘川陕、广南、福建路官,丁忧不得离任,既受代而丧制未毕者,许其终制’,督抚丁忧,不得遽行送印,其任内文卷,择司道一人代行,听候谕旨方准离任。
就是说像涂绍煃这样巡抚级别的、又在广南一带,是可以夺情的。
可是涂绍煃却极为孝顺,非要去丁忧。甚至已经上奏了朝廷,只要朝廷的旨意一下,有人来接任,那涂绍煃便回家守孝去了。
这可不太好,李过一点也不希望涂绍煃回家。说句实在话,涂绍煃这个人委实不错,不贪不暴,而且最重要的是将广西的军权都交给了李过。倘若在来了一个安抚使或者按察使,和李过尿不到一个壶里,岂不麻烦?
所以,听到涂绍煃老娘病逝的消息,李过拉着宋应星前去看望涂绍煃。
到了广西安抚使的衙内,进了内堂,却看见涂绍煃已经是满脸的哀色,眼睛似乎也有些红肿,好像哭过了一样。
“大人还是要节哀顺变,保重身体为要!”李过劝道。
“是啊,不管是为国为民,都不能劳损身体。”宋应星也劝道。
“补之不知,我一直为了功名,虽也是为国尽忠,可是一直无暇尽孝,现在忽闻老母病逝,心如刀割,虽然生前未能陪在她老人家身边,可她老人家去了,我怎么也是要守上一守的!”涂绍煃擦了擦眼睛。
李过看着宋应星,宋应星和涂绍煃即是老乡,又是朋友,李过让宋应星劝一劝涂绍煃,不要致仕。
宋应星也不希望涂绍煃致仕,自己刚刚得到重用,倘若涂绍煃致仕,来了个新官,李过都未必能长远,更别说他自己了。
“大人,现在令堂仙去,已无力回天,而广西却还要你来坐镇,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相信令堂在天之灵也是希望您精忠报国了。”宋应星说。
“我知道两位的好意,两位不必多说,出官致仕、回家守孝的事,我已经上奏了朝廷,不必再劝,我心意已决!”涂绍煃摆了摆手。
两个人无奈,只得安慰了一阵,转身出来。
李过虽然不怕再来个什么新官,可是李过现在的野心很大,他不止看着国内,也看着国外。所以,现在李过尽量不和朝廷翻脸,他想把根基扎实,然后以破竹之势扫平大陆,不单单是亚洲大陆,听说沿海经常有佛朗哥人的船到来,他们远在欧洲能来,咱们为什么不能去呢!
所以,这一切就需要时间,需要李过练成精兵。
而且,李过也会指导着宋应星将科技发展起来,技术的领先是克敌制胜的利器。另外,经济怎么可能不搞上去呢?难道士兵们生活很差,肚子饿得瘪瘪的就能大胜仗么?
所以,李过不希望涂绍煃走!至少眼下不希望涂绍煃走。
不过涂绍煃丁忧的这件事也不怕,虽然涂绍煃上了奏章,但是奏章到了京城,京城再派个人来广西,来来回回的没两三个月下不来,到时候再说。
大不了到时候来的人不听话,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宰了他娘的再说,李过恶狠狠的想。
现在,最要紧的是过年,马上就快过年了!到了明末,还没有真正的好好过个年呢!(未完待续)
第一七九章 你能造出蒸汽机么?
一会的功夫,赵大狗拿了五百两银子回来了。
李过把银子递到宋应星的手上“四百两是是薪酬,这一百两等你家人来了当零用钱。”
“这如何使得,再说也太多了!”宋应星这几年家都让他败了,哪一下子见过这么多银子。
李过哈哈大笑“多?我还觉着少呢?别人不懂你,我懂你!别人不知道你的价值,我知道!”
一句话说得宋应星心里热乎乎的,他何时受过如此的礼遇,当下站起身“在下一个落魄之人,竟然得到了李将军如此厚爱。好,我答应你,我这就连夜回乡,把家眷接来!”
李过一把拉住宋应星“这事你就不用奔波了,你写封信,我去派人把他们接来,保证让他们舒舒服服、安安全全的来和你相聚。”
李过不怕那五百两银子没了,他怕的是宋应星跑了!
但李过想的却嫌有些多余了。宋应星现在生活落魄,本来就是想求个职,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