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一只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一只虎-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聂心想了想,摇了摇头“还是不成,那些达官贵人肯让你分他们的土地?”

    “所以我才要造反,而且还要打造一支强军,那些不肯交出土地的恶霸地主,老子就要了他的命!我会占领一个地盘,慢慢的实现我的计划。聂心,倘若你是一无所有的穷困百姓,我给你分土地,让你有活路,你会跟着我造反吗?”李过问。

    “倘若那样,倒是确有造反的理由。”聂心回答。

    “我让老百姓有饭吃,老百姓怎么可能不拥护我呢?他们为了活下去,会死命跟着我造反,好让他们有饭吃。到时候,明朝一定会灭亡,我一定能建立一个太平盛世!”李过傲然的说道。

    “当然,这需要分几步走。第一,我们要····”李过滔滔不绝的讲着,李过虽是理科生,喜读史书的他讲的滔滔不绝,从阶级的产生到阶级的矛盾,从奴隶制讲到封建制,慢慢向他们渗透一些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当然,这些就不能讲多了,否则他们消化不了,倒起反作用。李过虽然只是学生,可他的观念要比当时的人强多了,说出一个观点便会引起众人的兴趣,众人都听傻了。

    聂心的眼神也变了,不再傲慢,心中惊讶,这个李过年纪不大,所说的一切新鲜刺激,倒是闻所未闻,有才!有大才!自己怎么没发现呢?

    “我让跟着我的人学识字,就是让他们理解我的想法,宣传我的政策,执行我的政令!所以我需要很多的人识字的人!聂心,你说做学问要先明理,难道我说的没有道理吗?”李过看着聂心。

    聂心不语,只是心中盘算,李过这个人了不得,自己眼拙了。

    “当然,我李过现在跟着大队的农民军东奔西走,只能算是流寇,但这并不是我真正的想法。”李过定了定“要实现我的想法需要建立一个根据地,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盘!”

    众人雅雀无声。

    “当然,这是掉脑袋的事情。可是逢此乱世,待在家里就安全了吗?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兵荒马乱的哪里又能安全呢?”李过叹着气说道“一切开始都是很难,世间没有轻而易举能够办到的事。但我相信,我的想法一定能够实现!我的想法就像一颗火星,虽然现在很小,但你们要记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说得有力气,众人听得心潮澎湃。

    “今天我只说这么多,如果大家认同我,那就跟我干,如果感觉不行,走人!我需要真心实意干事业的人,我没什么给大家的,我只有一句话,若富贵,当与君共享之!”李过吼着。

    “他奶奶的!干!”“将爷,这回我真心实意的跟你了”“不干是孙子!”这些秀才们大多出身穷苦,憋屈半生,反正回家连饭也吃不上,现在李过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闯过去,就是一片青天。

    聂心依然没有吭声,此刻聂心心潮澎湃。聂心想到,这个叫李过的农民军小头目确实与众不同。他不贪财,不**,粮饷充足的时候还能开仓放粮,现在又收留了那么多孤苦伶仃的孩子,可不是圣人之举么。

    现在明朝大厦将倾,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难道市井上李姓得天下的传闻是真的?聂心认真抬起头来,仔仔细细的打量着李过,这个人日角龙颜、天日之表、龙风之姿、龙行虎步、龙睛风目。可不是帝王之相么!聂心的心砰砰的跳动起来。

    李过见聂心不说话,以为聂心不愿意跟着自己干,心想,强扭的瓜不甜,奶奶的,缺了你个臭鸡蛋就不做蛋糕了?

    李过挥了挥手,对聂心说道“你走吧,我不拦你!”

    聂心却一步上前,扶住李过的胳膊,恭恭敬敬的将李过扶到椅子上。

    这兔崽子要干嘛,李过有些不懂。

    只见聂心整整头巾,拂了拂衣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三拜九叩起来。

    “将爷人虽年少,但英勇威武,志向高远,岂不是唐宗宋祖转世?臣聂心前屡次冒犯,但尊下胸怀若谷,今小人聂心已经被尊下折服,从此以后,聂心愿为尊下牵马执蹬,做家下奴臣,永不悔改,聂心愿将此生献与足下。”聂心说完,又将头深深的俯了下去。

    “愿一生追随足下,永不悔改!”众书生众志成城,一起跪倒在地,向李过磕起头来。

    李过愣了,李过本意只想一点一点的将自己的想法慢慢的灌输到身边人,没想到,今天一辩论,竟让这些人心服口服了。

    “快起来,快起来!小子何德何能,让众位如此厚爱,还是那句话,若富贵,当与诸君共享之!”李过作势搀起聂心等人。

    聂心等人站起身来,眼眶都红了,就像流浪多年的野狗终于找到主人一样。
第十三章 虐心
    从洪承畴离开府谷,农民军与曹文昭、杜文焕的明军远远的对峙了三个多月。并没有大的战斗,只是零星的接触。好在农民军粮草充足,倒也不怕。农民军首领议论纷纷,不明白明军既不进攻,又不后退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过可没时间和这些人呱噪,他忙得不可开交。整个小队还要认认真真的识字呢。

    到底要认识什么字,是有讲究的。李过虽然没有接触过教育,可是,李过的想法很直接,就是学习常用字。比如数字,比如春夏秋冬,比如你我他,等等。

    李过将那些识字的人叫到身边,想问问他们的想法,并准备告诉他们要学习什么。

    “坐,大家都坐。”李过热情的招呼,这些人认识字,需要他们。

    众人连连推辞,见李过坐下,方才一一落座。

    “今天找各位前来,有一件事情要和大家商量。”李过开了腔,望了望四周。

    底下的人没有吭声,抻着脖子等着李过说下去。

    “是这样的,现在咱们的小队开始学文化。咳!”李过干咳了一下“也就是认字!所以请各位来,就是想让大家说说,到底学什么好。”李过看着识字的那些人,那些人大多是秀才,也有几个童生。

    过了一阵,一个甚是机灵的秀才开了腔“将爷!”

    李过虽然只是在李自成手下率领一个小队,可是农民军内部将军、王爷成风,什么猛将,骠骑将,什么扫地王,什么铲平王,等等不计其数。

    李过点点头,示意那秀才说下去。那秀才姓孙,叫孙登科,想必是希望科举高中的意思。

    孙登科说道“要说学字,其实不必费心太多,这些事本应该是我等士子所为,何必强迫那些贩夫走卒之类的人呢?不学也罢!”

    李过心下不悦,正待说话,坐着的秀才中有人一声冷哼。李过向声音的方向望过去,皱了皱眉。他看见那个冷哼的人是聂心,这个人和他的名字一样,很虐心。

    李过并不喜欢聂心,原因是这个聂心说话又臭又硬,孤傲的很,似乎并不把人放在眼里。对于李过小队的行动,只是无声的服从,似乎无可奈何的样子,即使面对李过他也毫不在乎。

    李过之所以没杀他,是因为聂心主张不滥杀无辜以及不淫掠妇女的想法和李过不谋而合。每次攻村夺寨的时候,李过命人封刀,聂心总是抢着去,而且执行军纪甚严,本是秀才的他,有一次竟一刀将一个**妇女的小头目杀死,显示出了凶狠的一面。

    李过瞪了瞪聂心,聂心见李过瞪他,竟然毫不在意,反而将头扭向了一边。李过恨得牙根痒痒,老子正在谈文化的事,你他娘的乱哼什么?这要是在总哨刘宗敏的营里早就将你砍成八段了。

    李过心胸宽广,没理聂心,对着孙登科说道“学字是我既定的方针,不必再议,我只是想问问应该学什么?”

    孙登科苦读寒载,自是对文言、八股之类的极为熟悉。孙登科先是对李过奉承的说道“小将爷求贤若渴,实乃我孔孟之道之幸事。”

    人群中又是一声冷哼,李过不瞅也知道是聂心在哼,李过忍着气,对孙登科点点头,示意孙登科说下去。

    孙登科摇头尾巴晃的说了起来“初入私塾者,当首先学习蒙学。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待得脑智开化,方可学习四书五经是也,所谓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所谓史部······。”

    李过赶紧拦住“停!停!太多了,那些个破经破有什么用,垃圾一样!要按我讲,我们应该学些······。”

    李过尚未说完,人群中又有人出声了,还是聂心,不过聂心此次不是冷哼,而是冷笑。

    李过怒气上涌,给你脸你还上脸了!李过举起放在桌子上的茶杯,猛的摔在地上,将茶杯摔得粉碎。

    旁边的秀才们吓得腾的站了起来,只有聂心还稳坐不动。

    “你奶奶的!老子敬你是读书人,行事还端正,你还上脸了!现在大伙正在讨论读书写字的事,你不出主意也就罢了,还阴阳怪气的,说!你冷笑什么?今天你要是说不明白,老子一刀剁了你!”李过仓啷一声抽出腰刀,对着聂心。

    聂心竟然毫不畏惧,站起身来,对着李过“不错!我是在笑。一个苦读圣贤书的书生只知献媚奉承,一个粗鄙的武夫却要学文化,岂不好笑?要知道做学问要先明理,如若道理都不懂,做学问又有什么用呢?”

    李过一听,心想,聂心这狗日的这是说我和孙登科呢“呸!道理?你懂?好!今天你就跟我讲讲道理,要是讲的不明白,那就让我的刀跟你讲讲理吧!它懂的道理多!”

    聂心面不改色,说道“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李过点点头,有点道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道理存于心,怎么可能有思想以外的道理呢。但聂心这个秀才怎么懂得自己的伟大构想呢。

    李过冲聂心一比划“你接着说!”

    “做学问首先要知理,不然就变成读死书,读废书,要想学问有用,就要做到‘知行合一’!”聂心接着说道。

    嗯,说的还不错,有点意思。所谓知行合一,说的白了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大道理。

    李过一直认为古时候的读书人都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天下事的书呆子。要不是自己想让手下人学几个字,才懒得理这些书生。

    但是能够提出知行合一这种观点,说明聂心并非腐儒。这家伙很孤傲,难道真的有些本事?

    李过想了想,说道“这样吧,聂心,看你自恃甚高的样子,想必是有些学问。你也不必有怀才不遇的想法,如果你真有本事,咱们就辩上一辩。如果你能说的过我,我答应你的任何要求。”李过有信心说得过聂心,自己二十一世纪的见识还比不过他?

    “当真!”聂心的眼睛亮了起来。

    聂心见李过这样说,心中大喜,自己还说不过一个草莽出身的农民?

    聂心其实是个很有抱负的人,他的脾气本不古怪,可是面对乱世,正想有所作为,结果被农民军李自成部裹挟着从了贼。自古言,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聂心曾试图逃跑过几次,结果差点被农民军杀了。

    不过聂心倒不古板,看见世道混乱,进入农民军后,也曾查看农民军各个头领,发现似乎并没有汉高祖、朱重八之类的人物。面对乱匪一样的农民军,聂心有些失望。

    现在的形势是,明朝的统治腐朽,有大厦将倾的意思。但是如果没有真龙出世,那明朝短时间也未必能亡。

    聂心思前想后,不知道未来会怎样的,留非所愿,跑又不能。因为郁闷,所以聂心看上去孤傲。

    聂心决心要像自己曾祖父那样,做一个有名的好人!聂心的曾祖父叫聂豹。
第十二章 有文化的吃肉
    三边总督杨鹤因为招抚大局的第一次失败,便又策划了招降陕西起义军中很有战斗力的神一魁部。神一魁率部投降后,杨鹤命延绥巡抚洪承畴进行安置。

    洪承畴大叹苦经“解散安插说是容易,行之太难,数千民众,无居无食,何以为生!”

    也是,安置民军,既没有银两,又没有粮食,土地荒废,住处皆无,招抚绝难成功。

    于是,不到一个月,神一魁又开始造反了。

    崇祯当时对农民军的抚或剿的问题上立场并不坚定,刚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