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一只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一只虎-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了,秀!怎么三天没看见江映蓉服侍你了?”李过问。

    “哼!你还有脸说。”黄秀瞪了李过一眼,性子还是烈。

    “怎么了?”李过不解。

    “你要是无心娶她,为何要对她如此轻薄?”黄秀自己是女人,深知女人的不易。

    “轻薄?你是说我抱了她?”李过摇了摇头,懒得解释。随即,李过反应了过来“想是江映蓉生气了,所以没过来。”

    “她没生气,只是很伤心,已经绝食了,三天!”黄秀气鼓鼓的说。

    “什么?”李过吓了一跳,至于么!看看黄秀说的不像假话,发觉事情很严重。

    “爷,我不是埋怨你,要知道男女授受不亲,就是我们禁足会也只有女的。那江映蓉也是知书达理的,你抱了她,又不娶她,她的名节何在?再说我也不是个善妒的。另外,这些日子以来,你为了我的身体,不来碰我,我倒是心存感激。可是,爷,我倒是怕你憋出病来。”黄秀扑哧一下笑出声“爷,你不憋得慌?”

    李过脸一红,心里却应道,憋得慌,憋得慌。

    “那怎么办?”李过问。

    黄秀想了想,说道“爷,此刻天色已黑,你看看四下有无闲人,不妨去安慰安慰她,要她吃了东西,别把身体饿坏了,这两天娶了她也就是了。”

    李过点点头“好主意!”

    江映蓉的房子离此不远,李过喝住要跟着保护他的亲兵,做贼一般的向江映蓉的房间走去。

    江映蓉此刻正在房间里自艾自怜,桌子上摆着饭菜,一口没动。

    哪个少女不思春,更何况本来就因为脚大、婚事受挫江映蓉。最初的时候,李过攻陷河曲,将她和哥哥江畅一家抓了起来,江映蓉对李过的看法是,恨!可是慢慢的,耳边充斥着对李过的敬佩赞誉之声。

    后来,自己跟在黄秀的身边仔细观察,发觉这个李过倒是个很好的人,而且做事果断,倒是个真男人。更主要的是这个李过青春年少,风度翩翩。江映蓉这个从没接触过男人的少女,便把那一颗心放在了李过的身上。只是,江映蓉性情沉静,自己的想法不为外人所知。

    那一日,李过突然之间抱了一下自己,江映蓉虽是娇羞,却并不生气,自己心中暗想,或许是郎君有意了。可是全之焕去求亲,得到的结果竟是不允,江映蓉的一腔热心顿时凉透了半截,失望之中愧怒难加,竟然萌生死意,也是个烈女子。于是,那饭便一口不动了。

    这下,江畅着了慌,便去跪求黄秀,请黄秀帮忙想办法。因为黄秀虽然性子烈,但是人很善良,这是大家公认的。而且黄秀一直深得李过的信任。

    黄秀听说江映蓉病了,正奇怪,江畅来告知前因后果。黄秀便去安慰江映蓉。

    “你也不要太过急切了,你不知道咱们爷这个人,大大咧咧的,加上这段时间事情多,等事情忙完了,我自会劝他迎娶你的。”黄秀安慰着。

    “姐姐。”江映蓉虽然年纪长两岁,可是倘若真的嫁了李过,身份是要比黄秀要低的。所以,江映蓉叫黄秀姐姐,即是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又避免了将自己的心思说出来不好意思。倘若现在让江映蓉说,黄秀姐,你去跟李过说吧,我想嫁他。那江映蓉不等被饿死,而是被羞死了。

    “姐姐,妹子哪有那个福分?”江映蓉说道,显是极为同意。

    “你比我大,应该管你叫姐姐才是。”黄秀说道。

    “姐姐,我又岂敢得陇望蜀?”江映蓉生恐黄秀不肯帮忙,将名分说的死死的。

    “好,我就去说,不过你也吃些东西才是,免得饿瘦了。”黄秀说完,便去了。

    江映蓉得黄秀应允,心境虽开,但事情尚未落实,还是吃不下饭。

    这时,房门响,江映蓉知道一定是哥哥担心自己,前来探望的,便头也不回的说道“哥哥,你莫要担心,我现在不饿,等下我自会吃饭。”

    “要是我一口一口的喂你,你可吃饭?”

    江映蓉的俏脸猛的通红,心砰砰的跳了起来。
第三十八章 小脚 大脚
    李过现在面临的困难很多,他需要慢慢克服、改进,但李过有些发愁。

    这时候,全之焕考察了整个河曲的地形地貌后回来了。他带回了好消息,第一,就是可供开垦的荒地很多,倘若全部荒地开垦出来,那能够产粮的土地要多得多。第二,全之焕发现黄河水患时流经河曲的水道很方便治理,不但能将黄河的水引进河曲全境,而且有不少的地方可以修建水库,这样的话即使气候干旱,也能够有相当的收成。当然,河曲东部山地较多,则不在规划之内。

    但是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这两件事,得需要大量的人力。要成立合作社,还要招拢流民,李过想着即将要做的事。另外,李过想到了女人。在现代,女子能顶半拉天,所以,女人也要发动起来。

    李过听说,明朝的时候,那些士子大夫都喜欢小脚的女人。李过细细观察,发现山陕一带,贫苦家的女儿多是大脚。所谓的大脚,也只不过是正常的脚而已。小脚女子大多出自富裕一点的人家。这是因为贫苦家的女孩需要干活,而富裕的就不用。

    当时,人们对小脚非常的吹捧,甚至达到了一种病态。像当时的小说《水浒传》、《**梅》等等,对小脚都有细致的描写。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马皇后因为是大脚,不免暗地里成为官员们的谈资。

    贫苦的农民其实也喜欢小脚,现在李过给他们分了地,这些泥腿子们有了闲心,便有人家开始给自家的女孩缠起脚来。

    这可不行,本来就缺少人手,这下家家女人都是小脚可不行,而且李过也讨厌这种陋习。

    不过女贞营的女孩子都不是小脚,黄秀不是,江映蓉也不是。

    黄秀性子泼辣,自是不肯缠脚,女贞营的女孩接受李过的命令,也不得缠脚。但江映蓉不缠脚却是因为怕疼。

    江映蓉是河曲原守备江畅的妹妹,江家富裕,本来有条件缠脚,可是江畅父母死的早,只有一个妹妹,江映蓉。等到了缠脚的年龄,江映蓉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死活不肯缠,疼!江畅心中一软,此事便耽搁起来。

    等江映蓉到了出阁的年龄,却没人上门提亲、并不是江映蓉长得丑,恰恰相反,非常好看。没有出嫁的原因无它,脚大!

    而处在江畅同一阶层的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都喜欢小脚,江映蓉的脚大,婚事就此耽误了。为此,江畅的妻子不停的埋怨江畅。江畅也暗暗叹气,怪自己不够心狠。

    李过本来并没注意到她。可是黄秀怀有了身孕,女贞营的孩子们虽是忠诚,但是十几岁的女孩毕竟照顾不够周到,于是,江畅让自己的妹妹来照顾黄秀。所以,李过现在对江映蓉很熟悉。

    江映蓉的年纪比黄秀要大上两岁,今年十九。她和黄秀的性子完全不同,黄秀的性格像火,而江映蓉的性格像水。

    因为人力物力的短缺,所以李过希望女人也能干点活,他的理想是能够成立妇救会。女人的用处可大,除了可以洗衣做饭生孩子,最主要的是她们也能帮着播种,除草,收粮,还有很重要的是,能织布。

    所以,反对缠脚的运动开始展开了。

    依然是开会,不是给女人,过去都是男尊女卑,不把老爷们的观念转变过来,老娘们多想也无用。当然,讲道理是不行的,李过自己也不相信有本事能够凭自己这点子半瓶醋、能够改变几千年来男人高高在上的观念。而且,这件事一开始便得到聂心等人的反对。

    黄秀和女贞营的女孩是属于时事所趋,身不由己,抛头露面、不缠脚等等不被人所垢,但是要让河曲的女人如男人一样,却是不行。

    聂心把头摇的拨浪鼓一般,连声反对“此事不妥,再怎么变,也不要违背了伦理纲常。”

    李过看着其余人的眼色,大抵都赞成聂心的说法。

    李过早就和黄秀说好了,于是,李过也不反驳,径自走向黄秀,到了黄秀的跟前,很亲昵的抱住黄秀,还轻轻的吻了吻一下黄秀的额头。这样的举动在现代很是平常,可李过还是低估了当时人的想法。

    但是黄秀毕竟是李过的正妻,这种行为还是能得到了聂心等人的体谅。只是聂心等人在心里嘀咕,咱们虎爷毕竟是了不得的人,总能做出点惊世骇俗之举。

    李过看着聂心等人发愣,一抬头,看见了跟在黄秀身边的江映蓉,便头脑一热,走向了江映蓉,很礼貌的轻轻拥抱了江映蓉一下。

    江映蓉顿时小脸通红,眼睛湿润,忙的脱身,跑了出去。李过不以为意,心想,这时代的女孩真好,拥抱了一下就激动成这样。

    这时,不但大伙发呆,江映蓉的哥哥也张大嘴巴,愣了一下,但随即笑容满面,紧接着大吼一声“我支持虎爷!”

    全之焕和江畅关系不错,明白江畅的心,便也支持其李过来。

    聂心等人看了看江畅和全之焕,神色有些鄙夷。但江畅终归开了个好头,李十二、谷英、李强等武将性格大大咧咧,虽然也感觉略有不妥,但在李过的凌厉的目光下表示支持。

    聂心等无奈,无可奈何的部分赞同了李过的想法。

    为什么说部分赞同,是聂心等人坚持男女绝不能平等,但女子出外干活、抛头露面可以,不缠脚也可以,其它的事情免谈。李过看看聂心等人意志坚决,便应允了。其实李过也没有解救全人类妇女的崇高理想,他只是想增加劳动力而已,现在目的达到了,也就罢了。

    禁制缠足还是受到了一些百姓的抵制,但李过有办法,除了将几个明目张胆将自家老婆、女儿正在缠足的老爷们一顿板子外,还明令,缠足者全家不分地。这可要了命,没地就没饭吃,活尚且活不了,还管脚丫子?

    于是,妇救会倒是没能成立,禁足会倒是搞得有声有色,当然禁足会是要干活的。黄秀与江映蓉带着女贞营的女孩,深入基层,进到千家万户,对着各家的婶婶大娘、姊姊妹妹开始做起工作来。

    男人这边,聂心、孙登科等人也只得勉为其难的做工作。在李过一顿飞脚的正确引导下,聂心等人倒也认认真真的了。

    做什么工作?就是宣扬李过这个天上的星宿,得到了天上的王母娘娘的指示,女人现在可以不必天天躲在家中了,可以不缠足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全家平安,否则家境不宁等等。而孙登科也参照白莲教的一些做法,使得妇女一点一点的开始解放出来。

    李过很开心,事情正慢慢的朝着自己的想象发展。但就在这时,有人上门提亲了,来的人是全之焕。
第三十七章 唱戏
    李过派人给农民们开会洗脑,作用很大,但还是很枯燥,所以,李过要让农民看戏。

    戏曲在山西自古有之,而且经久不衰,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山乡庙会流水板整日不息,村镇戏场梆子腔至晚犹敲”。这副来自晋西的旧戏台楹联,反映出当时山西戏曲繁荣的景象。

    山西的戏曲叫秦腔,秦腔是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群众极其喜爱的节目。

    早在北宋年间,当北宋王朝的国都汴京的演出场所还被称作“勾栏”、“瓦舍”、“乐棚”的时候,山西早已有了固定的砖木建筑、被称作“舞亭”、“舞楼”、“乐楼”的正式戏台了。

    特别是明代中叶以后,山西地方戏曲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民间唱戏之风日盛。《朔州志》记载,朔州有个知府叫汪嗣圣的,颁布了一个《禁夜戏令》,企图改变这种风尚。这个禁令说:“朔、武风俗,夜以继日,惟戏是耽……而愚夫愚妇方且杂沓于稠人广众之中,倾耳注目,喜谈乐道,僧俗不分,男女混淆。风俗不正,端由于此。”结果怎么样呢?官方的禁令虽然堂而皇之,民间的“愚夫愚妇”“倾耳注目,喜谈乐道”乃至“夜以继日”的盛况依然如故。

    当时各村镇都有大小不同的村社,村社其实就是一种民间自发组织的唱戏团体,所说的社戏正是如此。逢年过节当然要唱戏,迎神赛社也要唱戏,宗祠祭祖要唱戏,天旱祈雨也要唱戏,消灾免病、晚年得子等等还要唱戏。

    反正是驼戏箱的骡子一进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