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福妻:娘子太强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田园福妻:娘子太强悍-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世不喜欢喝些碳酸饮料,反而特别喜欢喝些茶类,特别是花茶,自个儿还特意跟人学过泡过。



    见竹篮都放满了金黄的野菊后,许晴满意地拿衣袖子擦了擦额头的细汗。许晴朝两人背后大声喊话:“翠翠,圆子你们好了吗?需要我帮忙吗?”



    许翠翠和许圆没有回头,弯着腰摘野菊,手中的速度快了不少。



    许翠翠:“不用了,我快好了,晴晴你歇歇吧。”



    许圆:“嗯,我也快摘完了。”



    许晴随便找了个有草的地方,大大咧咧而坐,望着许家村的风景,不由感慨:这青山绿水,真是美哪!



    三人都拿着野菊满载而归,尤其是许翠翠和许圆的脸上满是欢喜的笑容。



    穷人家家里没啥子钱给孩子们买些零嘴,更没有啥方子弄出些好看又好吃,原材料还不贵的零嘴,更别提是那甘甜可口的花茶了。



    回到家后,许晴将竹篮的菊花在灶房清洗干净。



    许晴洗刷好小锅,放入清水。先用一小锅将水煮开,加入适量的菊花后转小火再煮约一分钟,才将菊花茶倒入茶壶中,待茶色转浓即可饮用。用这种煮泡法,释放的茶香最为浓郁。好事多麿吧,这种方法泡制的菊花茶工序稍繁琐一些而且可能时间也较长,喝好茶需要一定的耐心。



    三人坐在正厅闲聊。



    “其实泡菊花茶的方法很简单,像我刚才那般泡法即可。花茶还可以组合泡,功效也有所不同。”许晴跟许翠翠和许圆说。



    “等等,晴晴,啥是组合泡?”许翠翠还没听过这玩意儿呢,晴晴真是厉害,人长得漂亮,性格还很好,会弄新鲜的玩意儿给她们,难怪晴晴这般大年纪许大叔和张婶子不给嫁人呢。



    “嗯……就是可以将几种花茶泡在一起饮用的意思。”许晴道。跟一个古人说话,就是这么费事,习惯就好……



    “小晴,你懂得真多。”许圆难得赞叹一回,声音还是跟平常一样,低而软,软而无力。她也深知自个儿的性格不讨喜,还有自个儿比猪还圆滚滚的身材。她羡慕许翠翠,更羡慕许晴,更多的是能有这么好的两个朋友而开心。



    “这些啊,也是听镇上的人说,我就试了试。”许晴动作一顿,随口找了个理由。就知道,将这些玩意儿捣弄出来后,免不了被人追问这你咋知道的这类的问题。幸好,原主从十岁起就跟许老爹去镇上卖猪肉,这年代的人都是淳朴善良。



    许晴偷偷松了口气,撒谎就是这么累,每说一个慌,就得用更多的谎言来圆一个慌。



    土坯屋上的烟囱,白烟缓缓升上,灶房飘散着一股花香味,闻着这花香,让人神清气爽。



    许晴见两人在正厅歇着的时候,她走进灶房,从空间舀了点灵泉放进小锅煮沸。



    《本草纲目》中对菊花茶的功效与作用也有详细的记载:菊花茶具有性甘、微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



    在干燥微凉的秋天,喝上一杯菊花茶也是好的。而且,秋天就要吃腊味!等过几天赶集后,跟娘弄点猪肉自个儿晒腊味,味道更佳!
赶集
    经过这十来天的调理修养,许晴的伤口逐渐痊愈。在灵泉的洗涤下,额头上的伤口和两手的擦伤跟破壳过后的鸡蛋,皮光嫩滑,完全没有留下疤痕。



    许晴觉得自己身子骨都生锈了,她全无形象地趴在木桌上,柳眉紧瞥,许晴撅着小嘴对张氏说:“娘~过几天就赶集了,我要去嘛!这伤口大夫都说已经好了呢!”



    许晴见张氏无动于衷,她立马站起身小跑到张氏后面,右手捏着张氏的衣袖一晃一摆地撒娇,杏仁眼仿佛会说话一般,娘你瞧我脑袋瓜子都好了,我去镇上耍耍……



    “上次的赶集都没去呢,这回我得去呢。娘,咱家的油盐啥的也差不多用完了吧,得买了啊。”许晴挽起两衣袖,讨好地帮张氏按摩肩膀,力道恰到好处。



    “你这丫头真是的……”张氏乐呵呵地享受许晴的按摩,闺女按得真是舒服。



    “娘~”



    “行,去镇上转转也是好的。闺女也长大了,也得给自己好好装扮装扮。”张氏受不住闺女这撒娇的模样直接应下。



    许晴俊俏的脸上扬起一抹得意的微笑,杏仁眼闪烁着狡黠。



    嘿嘿……搞定!



    镇上赶集,每十天一回。从许家村步行到镇上约莫两个时'无''错'小说 m。quledu。com辰多,老许家前两年添置了驴车专门运送猪肉去镇上摊上卖,不得不说这给许老爹省下不少钱和时间。



    古代的赶集许晴也只在电视上见过,剩下的也就原主那些零碎的记忆。真要到二十一世纪的许晴自个儿站在古代的集市,那种感觉简直没有可比性。



    成功得到张氏的应允后,在许晴日盼夜盼下,一眨眼很快到了赶集当天。



    本来许大山一家三口也乘坐许老爹的驴车一同去镇上赶集,只是今个天一大早李氏的二嫂生了个男娃,一家三口去了李家村她二哥家道喜顺便看看有啥地方可以帮帮忙。



    许老爹将宰好的猪放在驴车的一边,张氏和许晴两人坐在另一头。现在是秋冬季节,猪肉的味道不难闻,许晴无视一边的一大坨猪肉,跟张氏有说有笑。



    许家村村口



    一年约四十有五六的高高壮壮的男子坐在驴车前头,眼睛望着村里头,一边望一边惬意地吸了几口烟,在半空中吐出几个烟圈。驴车旁站着十多个男女老幼,吱吱喳喳个不停,有的村民去镇上添置东西也有的村民带自个儿制的小玩意去镇上卖了进项。



    许老爹驾着驴车慢悠悠来到村口,高高壮壮的男子脸上这才带着浅浅的笑意,“老许,来了啊!桂香你们去坐老许的驴车。”身为许家村的村长许石头指挥着大家。



    有五个瘦瘦小小的妇女走到驴车前头,几个人给了两文钱许老爹当是一去一回的路费。



    许老爹也乐得挣那几个钱,他将十个铜板数了一次后乐呵呵地放进腰带。



    “桂香妹子你们坐稳了!”



    “好叻!”裹着蓝色碎花布头的妇女笑了笑,她在脚边放好自己的背篓。许晴和几个妇女坐在驴车里,一路上有说有笑,不亦乐乎。



    两架驴车一前一后走在路上,一个时辰未到就来到了镇上。镇里头有专门的草棚停放马车、牛车、驴车,停放一辆驴车需交两文钱给棚主,棚主会好生照顾驴车。



    “午时三刻(11。45…12。00)这里集合,大家别忘了时辰!”听村长这说,大家才立地解散,各买各东西。



    许老爹驾着驴车去了聚香楼,许老爹笑眯着眼抖了抖手中的钱袋,驾着驴车到摊上准备开市。



    许晴坐在小木凳,支着下巴看许老爹和张氏忙前忙后。张氏滔了勺水浇在摊子上,刷洗干净后,许老爹分批次将半头猪放在摊上,在摊前的铁钩挂了猪脚、猪耳朵、猪大肠等,洗了把菜刀这就开市了。



    “前几天不是说来镇上耍?现在来镇上了,咋还呆在这儿呢?”张氏从驴车里拿出点草喂给驴子吃,又拎着水桶倒了点水给驴子喝。给别人家两文钱还不如放在摊子旁,自个儿喂养,一天两文钱,一个月得花上多少钱是吧,家里还是能省就省,不该省的也不会省。



    “还是说娘给你的五百文钱不够你花?”



    “娘,哪有呀,够了够了。”张氏今个儿早给了五百文钱许晴买些油盐酱醋,牙粉,再添件衣裳过冬,买些小饰品装饰自个儿。



    原主也存了一百多文钱,加上张氏给的五百文钱,许晴手上共有六百六十六文钱。



    “行了,这摊上有你娘跟我就得了。”许老爹利索地在一小堆的猪肉里拿过猪肚腩肉——五花肉,右手一挥,刀光一闪,足一斤的腩肉用油纸包好,外头捆上一天长而枯黄的麦稻。“收你十六文钱,喏,拿好了。”一手拿过十六文钱,一手将那包东西递给那汉子,确认手中的铜钱无误后,他将十六个铜板放进下边的桶里,只听十几个铜板发出叮叮的声响。



    来斤猪大骨。”一个同时身穿粗布麻衣,满头白发的老太太说道。



    “好嘞,咱家的猪大骨熬汤喝特甜了。”许老爹将猪大骨切块,从摊下拿出杆秤,“老太太,喏,一斤,您瞧瞧。”



    许晴见自己在这里也帮不上忙还不如去镇上耍,“那爹娘,我去了。”



    “闺女,可别忘了时辰,记得午时前回来。”张氏对着许晴的背后喊道。



    “我知道了,爹娘你放心吧。”许晴摆了摆手。



    喧闹的小镇上,男女老少皆是一身古服,有粗布麻衣的有绫罗绸缎的,一看衣料便知是穷苦人家还是富贵人家。人来人往,有几个男子肩上还扛着一大袋麻袋,女子手中拎着个用细竹子编成的背篓,周边充斥着小贩们卖力地吆喝声,这古色古香的画面,让许晴不由望天感慨:啊,就是特别的不一样!连带空气都特别的清新!



    许晴像是个好奇的孩子,东瞧瞧西望望,要是见着好玩的小玩意儿,就会站在那摊子不动了,瞪着杏仁眼看个明白瞧个清楚。



    **



    另一边,老纪家赶在赶集前几天收完田里的两亩水稻一亩土豆,纳完税后,家中留了三百斤大米还有一千多斤的土豆,这会儿纪老爹、纪程锦、纪南拉着粮食来镇上的米铺卖了进项。



    纪老爹给了二十五文钱纪三妹让她牵着纪小乖一同去杂货铺添些油盐。纪三妹依纪老爹所言让铺主舀了两斤花生油,买了两包粗盐。花生油七文钱一斤,粗盐三文钱一包,精盐得四文钱一包,穷人家谁家乐意花多一文钱去买精盐呢。



    纪三妹牵着纪小乖走在热闹的街上,街边不少人摆着个摊子扯着大嗓门吆喝。纪三妹一下被某个卖小饰品的摊子吸引住了,她快步走近,一眼看中某个梅花簪子,眼睛闪烁着亮光。摊子的主人是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她瞧出纪三妹非常欢喜这支簪子,妇人的眼睛划过一抹精光。



    “妹子呀,这梅花簪子咱就剩下这支,你若喜欢,我就便宜点买给你得了。”妇人一脸忍痛割爱的表情,“这簪子配妹子的面容最合适不过了,你看这……”



    纪三妹一听,心里欢喜了,她问道:“这多少文钱?”



    “糖葫芦,又酸又甜的糖葫芦——”纪小乖吸着小手指,眼睛紧紧盯着那卖糖葫芦的人,见有人给自己的小孩买了串糖葫芦,小孩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无一不让纪小乖羡慕和渴望。



    纪小乖扯了扯纪三妹的衣袖,小食指指着那人,眼里透着一股渴望,“糖葫芦~小姑~”



    纪三妹这会儿正跟摊子的主人聊的正火热,她低下头对纪小乖说:“小乖别闹。”



    “这簪子不能少了,八文钱,要就拿去,不卖就别挡着我做生意。”妇人脸上略带不满,五文钱就想买这簪子,瞧这穷酸样子也卖不起了,穷人家就是卖不起贵的东西。



    纪三妹按耐心中的不满和怒火,这人这么这样的!纪三妹低下头对纪小乖说:“小乖,我们回去了。”原是乖乖站在她身旁的纪小乖不见了!



    “小乖!”纪三妹前后左右望了遍,还是没有纪小乖的身影。这下吓得纪三妹哆嗦了双腿,大脑一片空白,耳边嗡嗡作响,顿时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小乖——你别吓小姑……”纪三妹脸色苍白,她如救命稻草一般拽住摊子妇人的双臂问道:“大娘您有没有看到我旁边的一个孩童去了哪?”



    妇人一把扯回自己的手臂,叉着腰骂道:“谁管你看你家小娃了,不买东西别挡着我做生意!真是的,浪费了多少口水,愣是花多几个铜板也不愿意买!去去去!”妇人挥着手赶人走。



    纪三妹咬紧牙关,忍着快要滑下的泪水艰难地迈着两腿往老纪父子三人的摊子跑去。



    纪老爹、纪程锦和纪南三人搬了几张自制的竹椅坐下,卖着自家编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