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潇湘风云-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令部,然后再由该部通报给麦克阿瑟的情报部长查尔斯/威洛比准将。但是,威洛比一向都对中国人不会介入战争的判断深信不疑,因此他认为朝鲜境内不可能存在中**队,至少不可能存在大批足以制造“事端”的中**队。这一所谓论点与他的上司不谋而合。而对于麦克阿瑟来说,军情部门的唯一工作与第一要务,就是要证明他的决策有多么英明。美军、韩军与联合**之所以胆敢以有限的兵力深入朝鲜北方、直捣鸭绿江畔,正是建立在朝鲜境内没有中**队这一前提之上。如果这时麦克阿瑟的总部突然对外宣布,美军已经与中国方面发生正面交火,那么此前一直不得不在后方静观其变的华盛顿恐怕就要趁机主动出击了。届时东京总部不仅会丧失其主动权,而且再也不能一举到达鸭绿江边了。这肯定不是麦克阿瑟想要听到的消息,而他想要听到的消息就是,威洛比的情报要能够向所有人证明,他的决策有多么英明。当第一次有报告说有大批中**队在鸭绿江北集结待命时,威洛比只是嗤之以鼻。“这很可能是一种外交讹诈。”他向总部报告说。而现在,当韩军捕获第一个前来“投敌”的中国战俘时,对于这个显而易见的证据,威洛比的情报很快便传过话来:这名俘虏是一名中国的朝鲜族人,而且他是自愿参战的。这一说法相当古怪,其真正意图就是为了尽量淡化这名俘虏可能造成的影响。也就是说,这名俘虏不仅不清楚自己的身份与国籍,而且对自己所属部队与该部队的兵力更中一无所知。然而,这个结论却让中国的最高统帅部大喜过望,因为这正是他们想要美军所持的态度。美方越是对此漫不经心,援朝志愿军将美军一举包围、大获全胜的可能性就越大。
2卷 第六十七章 -云山伏击战(之一)
    1950年10月20日,美军攻占平壤。一直以精通所谓东方心理学自诩的远东司令官麦克阿瑟断言,中国不会参战。因此,他不顾天气、地形等不

    利因素,要求各部队迅速北上,准备在圣诞节前到达鸭绿江畔。并在东京将要举行一场胜利大阅兵。据说届时美骑一师会走在队伍的最前头--

    这不仅是因为美第一骑兵师第5团首先抵达该城下,事实上当时通往大同江的桥梁都被朝方炸毁,因此阻碍了他们的行军速度,而韩军趁机抢先

    一步进入了这座已经被炮火夷为废墟的城市。

    -当美骑一师占据平壤不久,麦克阿瑟也随即到来。“难道就没有举办什么庆祝仪式来为我接风吗?”他一边下飞机,一边趾高气扬环顾左右问

    道。“金大牙在哪儿?”他打趣金日成,好像这位朝鲜的劳动党领袖已经成了他的手下败将一样。接着,他下令让所有从一开始就在骑一师服

    役的士兵出列。在当天集合的两百多名敌军将士里,只有4个人站了出来,而且每个人身上都挂了彩。检阅结束后,麦克阿瑟随即登机返回东京

    ,并没有在朝鲜过夜。事实上,在他坐镇指挥的这段时间里,他从来没有在朝鲜待过一个晚上。

    麦克阿瑟回到东京以后,华盛顿的一些高级将领认为他显然准备让美军继续深入北方。麦克阿瑟坚信,中国不能介入。当时的美军一往无前、

    所向披靡,而朝鲜人却溃不成军、望风而逃,因此,麦克阿瑟的将令也变得越来越不受约束、越来越含混不清。他志在挺进鸭绿江,直趋朝中

    边境,而对于华盛顿意欲强加于他却又不敢强加于他的那些步步紧逼的限令,麦克阿瑟根本就不屑一顾。就连参联会禁止派遣美军进入任何毗

    邻朝中边境省份的命令也丝毫没有放慢他北上的步伐。。。。。。其实,这件事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地方,因为人人心里都十分清楚,麦

    克阿瑟只会听从一个人的命令,而这个人就是他自己。众所周知,中**队早已集结在鸭绿江的对岸严阵以待。当美军飞机轰炸我东北边境丹

    东等城镇,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迅速跨过鸭绿江便在云山一带设伏待机,于11月1日对行进至此的美第一骑兵师发起猛攻。。。。。。

    当仁川登陆不仅让麦克阿瑟变得目空一切,而且让人们对他奉若神明。后来,华盛顿一些高官认为,在打着联合**旗号的美军抵达平壤之后

    、北上云川之前,他们丧失了最后一次机会,从而使朝鲜半岛的战事升级成为一场与中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

    那些率军北上的美军将领同样感到惊慌不安。许多作战经验丰富的敌军军官们发现,在他们艰难跋涉的同时,这里气温骤降,地形愈加险峻,

    北上的征途正变得令人毛骨悚然。数年之后,韩军第一师师长白善烨(美国人眼中首屈一指的韩国名将)曾忆及这次北上时的不安--因为一路

    上他们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到处是一片荒凉,仿佛与世隔绝。作为一名曾经参加对日作战的资深指挥官,白善烨起初同样感到十分迷茫,

    直到后来才意识到,无一不是万籁俱寂、荒无人烟。就在此前,南下的难民总是络绎不绝,而这时路上却杳无人迹,好像要发生什么大事,而

    他对此却一无所知。与此同时,这里早已是天寒地冻,气温差不多每天都要下降5摄氏度左右。

    此外,感到不安的还有一些美情报人员。他们从各种各样的消息来源那里获得了一些信息。这些传闻让他们确信,中**队将于10月底前大举

    进军朝鲜。美第一军(骑一师归其所辖)情报官珀西莱/汤普森智上校是驻韩美军中情局一至公认的最佳间谍情报员之一。对于这些传闻,这位

    中情局间谍同样感到十分悲观。他几乎可以肯定中**队已到眼前,因此试图向上级发出预警。然而遭糕的是,骑一师的高级军官对于东京总

    部在态度深信不疑,因而盲目乐观。于是,汤普森智直接向骑一师8团团长哈尔/埃德森报告,说他认为该地埋伏有大批中**队,但是埃德森

    和其他军官却认为他是在耸人听闻,因而对他的情报“置若罔闻、不屑一顾”。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他的女儿芭芭拉/汤普森智/艾森豪威尔(

    即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儿媳)发现,父亲在从朝鲜战场寄来的信中一改往日的语调,好像就要与她生离死别一般。后来这位金发女郎回忆说:

    “他确信美军将一败涂地,而自己也要葬身战场了。”
2卷 第六十六章 -俄国解密档案 朝鲜战争
    第二天,什特科夫便报告说:“根据您的指示,1月30日会见了金日成同志。在提起1月17日朴宪永举行午宴时的谈话后,我准确地转

    达了您第一点指示的内容。金日成十分满意地听取了我的转告。看来,您同意接见他并准备在此事上向他提供援助一事,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

    的印象。显然,金日成为了再听准确些,便问我,那么,是可以就这个问题去会见斯大林同志喽。我回答说,从这个通知上看,斯大林同志准

    备接见您。”金日成立即表示,他随时准备着斯大林的接见。

    随后,金日成提出再组建3个步兵师,以便把军队总数增加到10个师,并要求把苏联政府将于1951年提供的贷款用于1950年,为计划组

    建的3个步兵师购买苏联装备。对此,莫斯科立即答复,完全满足金日成的要求。同时,为了加强朝鲜人民军的组织和指挥能力,莫斯科还任命

    瓦西里耶夫中将为朝鲜人民军军事总顾问,以替代自苏联从朝鲜撤军后兼任这一职务的苏联大使什科特夫。此后,苏联便开始大规模向朝鲜提

    供武器装备。3月9日,朝鲜照会苏联,“为了给人民军补充装备、弹药和技术器材并加强人民军,请苏联政府于1950年按照以前提交苏联政府

    的申请单向朝鲜提供1、2--1、3亿卢布的军事技术装备”,朝鲜则相应地保证向苏联提供价值1、33亿卢布的黄金、白银和钼精矿。随后,金日

    成提供了所需武器装备的详细清单。莫斯科答复,同意朝鲜提前使用1951年的贷款购置武器装备。斯大林还亲自致电金日成,对于“朝鲜人民

    军所需装备、弹药和技术器材”,苏联政府决定“完全满足您的这一请求”。

    在进行物质准备的同时,3月20日,金日成要求于4月初对莫斯科进行秘密访问,并提出将与斯大林讨论“国家南北统一的途径和方法

    ”及“经济发展远景”等问题。在一份“金日成提请斯大林同志帮助解决的问题”的清单中,明确写道:“关于统一国家(南方和北方)的途

    径和方法,拟采用武装方式统一”,还提到与**会晤和同中国签订条约的问题。得到莫斯科的同意后,3月24日什特科夫报告,他已经为金

    日成的莫斯科之行做好了具体安排。3月29日维辛斯基报告斯大林,“金日成和朝鲜外务相朴永宪将于3月30日离开平壤前往莫斯科,苏联驻朝

    大使什特科夫将军随同来访,他们将于4月8日到达莫斯科”。。。。。。然而,斯大林非常清楚,**目前的军事战略中心是准备发动解放台

    湾的战役。。。。。。鉴于莫斯科已经明确表态,**最高领导人只得同意在进行解放台湾的战役之前首先解决朝鲜的统一问题,并表示愿意

    支持朝鲜的行动。

    至此,通向朝鲜战争的道路对于金日成来说已经畅通无阻,需要的只是确认和实施具体的作战计划了。根据人民军总参谋部

    作战部长俞成哲回忆,5月上旬苏联大量调换了在朝鲜人民军中的苏联军事顾问。以作战专家替换了那些以个人名义在朝鲜负责军事训练的军人

    ,并且为朝鲜军队制定了“先发制人的进攻作战计划”。到5月底,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和苏联军事顾问团联合向莫斯科报告,朝鲜人民军向三

    八线集结的行动已经准备就绪。在金日成的坚持下,军事行动开始的时间定在1950年6月25日。接着,莫斯科接到报告说,按照进攻计划,朝鲜

    人民军每天可推进15--20公里,预计主要的军事行动在22--27天之内完成。。。。。。

    朝鲜战争是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战争一开始,北朝鲜方面打得很顺利,朝鲜人民军主力部队很快推进到朝鲜半岛南部,占领朝鲜南

    部重要城市汉城,眼看整个朝鲜半岛就要全部解放。但是,美国却插一手进来,并且决定入侵朝鲜。9月15日,美军的大部队在朝鲜的仁川登陆

    ,这使朝鲜人民军最高统帅部意识到了所面临着的危险局面。

    美军在仁川成功登陆后,一开始,朝鲜人民军还打了几次硬仗,但渐渐地就支持不下去了。金日成得知前方不利的消息后,于9月28日

    召集了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会上对目前军事形势进行了讨论,并最终认定,由于大部分人民军主力未能撤回来,一旦美军越过三

    八线,在北方的人民军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抵抗。因此,朝鲜面临十分严重的危险局面。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领导人决定,由金日成出面,给

    苏联和中国最高领导人各写一封信,信的基本内容,就是要求苏联和中国动用军事力量直接支援朝鲜。
正文 2卷 第六十五章 -俄国解密档案 朝鲜战争
    1953年7月停战后,drs-5的荣道基地也关闭了,但“y部队”的活动仍继续开展,他们转而以海上作战为主。

    这时,“y部队

    ”由朴英显、金成万和金国烈率领,美国海军为其提供了“海马”号和“海龙”号两艘母舰。“y部队”曾在黄海截获了一艘朝鲜军用舢板和船

    上一名朝鲜军人,后来得知这是一条往来于中国大连和朝鲜南浦之间的补给船。

    1955年底,托弗特领导下的“间谍帝国”突然坍塌。原因是中情局的一项内部调整发现,托弗特所报告的那些“赫赫战功”

    有许多猫腻,中情局下拨的数百万美元资金不翼而飞。

    在提交中情局的一份报告中,托弗特附上一张关于在朝鲜开展“真实游击战”的电影胶片,可是中情局曾在游击培训课程中

    运用过这段影像资料,而且还曾给五角大楼高官看过。有一天,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