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大帝对那高丽国使节道:“既然如此那还请使节将木匣去掉,我们一观吧。”
御林军上前便要动手被那高丽的使节一把拦住道,然后回身对秦武大帝深施一礼道:“大秦国陛下,小臣临來之时,国主殿下便叮嘱与我,说此物乃是神物,非是凡间所产,十分的珍贵,叫小臣一在小心。国主还说,大秦天朝上国,陛下手下文武也都是有能为之人,小臣斗胆与陛下打一个赌,陛下自然是赌您的臣子能答出此物的来历,我则反之。如果说小臣我侥幸胜了一回,那您我两国以后便要反过来,我们高丽为上邦,您的大秦则是为我们的弟邦,以后与我高丽则是年年进贡岁岁来朝,相反如果我们输了,我们也愿意写降书,纳顺表,愿用为大秦属国,也是年年进贡岁岁来朝,您来怎么样?”
秦武大帝此时眉毛一挑,而台下的文武百官也都齐齐的吸了一口冷气,其中武将之中有一人大喝道:“呔,小小的番邦使节,竟然在此地出言不逊,真真是岂有此理,竟敢与陛下打赌,你到底有几个脑袋?”
只见那高丽使节丝毫没有惧畏,只是轻轻捻着胡须道:“这位将军此言差矣,我并不代表我自己,而是代表我高丽整个国家,而答应不答应则是要取决与你们的陛下,如果陛下没有胆量的话,干脆便就可以取消赌约,不过今天的事情,我可是不保证不会传出去,至于外面怎么议论,小臣也就不能控制了。”
此时那位将军也被气的无言以对,而文武众位大人更是有一次齐齐吸了一口冷气,没想到这小小的高丽国使节竟然能如此嚣张,而且还吃准了,大秦喜好面子,才敢用此事来要挟陛下,都不由得有些暗暗咬牙,心中骂道:不是东西。
秦武大帝此时也十分淡然道:“既然你如此要求,想必你身后的那两国使节也都是这个条件吧,朕一并答应你们便是,现在可以打开你那宝贵的神物,叫我们好好的敢看一下了吧。”
此时那高丽国的朴仁勇便也不在阻拦一挥手,几个御林军便上前,轻手轻脚的便将那木盒打开,之间里面是一个硕大的葫芦,有多大?高便足有一米,两个圆圆的肚子摞在一起,长长的葫芦拔,围绕这葫芦口转了两个圈,在甩了起来,乍一看,到时有几分仙风道骨的宝气在里面。这个大葫芦并不是绿sè或者是普通的黄sè,而是一种诡异的紫sè大葫芦。
木盒一打开,御阶之下的文武便是一片哗然,都没有见过这么硕大的葫芦,而且颜sè如此的诡异。一时便议论纷纷,秦武大帝开始还很高兴,毕竟群臣议论没准还能议论出来个什么,但是只见群臣越议论越是声小,最后各个面如土sè,低着头站在那里,都不回话了。
秦武大帝一看便苦笑了起来,心中说:我说什么来着,我就知道这帮孙子不行,要说吃饭我比不过你们,这事我猜的准着呢,但是当下也不好提,只能强压着怒火,听着那高丽国使节在哪里洋洋得意的介绍着:“众位请看,这便是我在高丽国,一处深山之中一位农民发现的,发现之时,据说那农民当时正在打柴,就觉得脚下地动山摇,就见远方的山里哄的一声,一声巨响,然后只见那山上的云雾突然出现了7种不同的颜sè,如彩虹一般划过天际,那农民当时便十分的害怕,但是出于好奇,乍着胆子摸进了山里,据说是几经艰险,才从一个隐秘的山洞之中得到此宝。那农民急忙将此宝进献给我国主殿下,而殿下虽然之后此宝非凡但是却是不知道这宝物来历,名我此次前来只为问明,此宝的名称,出处,来历,还有一个重要的便是要问清楚这葫芦之中到底有多少葫芦籽。”
众位大人闻听也是一皱眉,心中马上便将自己所读过的所有的典籍都翻了了一遍,仔细的找了找,始终没有找到任何有关葫芦的信息,但是你说,要是对这使节会所,我不知道,肯定是不行,先不说使节答不答应,但是陛下那里就直接斩立决了。
所以都还是不做声音,不去触这个眉头,那朴仁勇早就想到回是这个结果自是洋洋得意,还对那刚才出言斥责自己的将军深施一礼道:“这位将军,刚才您说我是蛮夷小国的使节,自是不识得什么礼数,但是不知道您这位天朝上国的将军,能否为我解答一下这个小小的问题呢?”
那将军此时脸都涨成了猪肝的颜sè,很是尴尬的站在那里,听闻那朴仁勇的话,便是无言以对,但是年轻气盛的他,也不好意思说我不知道,于是踌躇了一下,便将心一横,跨步走了出来,来到那葫芦面前,左三圈,右三圈的转了转,心中,我就是胡说蒙你一个算了,反正你也不知道。
想好了便说道:“嗯,你这使节怎么提出如此简单的问题,呃,你在说一遍什么问题来着?”
朴仁勇差点给气趴下,心说:这小子都不知道题目就敢出来答题,真是胆大包天,也罢,我倒要看看你是如何应答。于是朴仁勇便十分恭敬的道:“既然这位将军没有听清楚,那小臣在说一遍便是,第一这个葫芦叫什么?第二这葫芦为什么长那么大个,以及他的来历。第三这个葫芦的里面到底有多少葫芦籽。”
………【第十四回天宇上殿】………
高丽使节朴仁勇有将那问题说了一遍,只见那武将模样的人托着下巴有端详了起来,继续围着那葫芦绕圈,朴仁勇先生已经开始有些厌烦了,便道:“不知道这位将军到底是看的如何了。”
那将军模样的人终于看罢了那葫芦便双手一插哈哈大笑起来对那使节朴仁勇道:“小小番邦使节竟然用这等雕虫小技来考我大秦,真是胆大包天,先不用我大秦的能人来给你解答,就是我这小小的兵卒便就可以回答你,你把耳朵竖起来听好了。”
朴仁勇此时心中也有些打鼓,便紧忙行礼道:“那小臣当面领教。”
那将军模样的人哼了一下道:“嗯,你听好了,这个东西叫葫芦,他为什么那么大呢?便就是因为那个地方好,所以他长的大,其实我大秦有比他更大的,回头给你捎回去两个,叫你们国主长长见识,至于里面有多少葫芦籽嘛,别着急,等我将他切开,咱们仔细数。”说着便将旁边卫士腰中的刀抻了出来,就要去劈。
朴仁勇开始还觉得这家伙有点本事,谁想到一张嘴朴仁勇就摔倒在了地上,此时见那人要用宝剑去劈那葫芦急忙爬起身来,一把挡在葫芦面前说道:“且慢!”然后回头对着秦武大帝道:“不知道陛下是否决定按照这位将军的回答,当作答案。”
秦武大帝也十分尴尬,只能痒痒瞪了那将军模样的人一眼道:“子玉,你一个武将不好好的想想怎么巩固边防,这等小事你来凑什么热闹,给朕闪到一边。”
那位子玉将军也是十分的尴尬,只能将刀递回给那侍卫,自己对着秦武大帝施礼之后退回自己的位置。
朴仁勇见那疯子终于退了回去,心里也长出了一口气,正所谓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万一真的将这莽撞人给惹急了,还真是不好办的,急忙平复一下心情回头向秦武大帝施礼道:“陛下,小臣有一事启奏,本来小臣不愿提起,便是这出来答题的人希望陛下限制一下,小臣以为三位为限比较好,要是是个人都可以出来答题的话,一来是时间过长,二来也是对陛下的不敬。请陛下圣裁。”
秦武大帝也点点头,毕竟人家说的有道理,要是真的是个人都行的话,那自己这太和门便也就成了菜市场了,有个人数限制也好,毕竟要是三个人都答不上来,那估计也就没戏了。于是也点头表示应允,只见秦武大帝用眼睛往群臣之中一扫,就见在文班之靠前的有那么一位,人家都在低头沉思,向着对策,而这位倒是不耽误时候,直接站着就补起觉来。
之间此人穿的十分的华贵,紫带金印,乃是一副一品大员的模样,年纪在50岁左右,身材不高,只是勉强比那rì不落的使节高点有限,花白的胡子上还占着一些口水,用象牙笏板勉强的挡出半边脸,睡着那叫一个香。
这下给秦武大帝气的,人家都干活,就到时不干活,眼瞅着就要亡国了,竟然还有心思睡觉,于是哼了一声道:“晏丞相,你是如何看待这番邦进贡的宝物?”
此时那老臣的身边的人急忙拽了他一下,那老臣也从梦中惊醒,茫然的四周看了看,见到秦武大帝正看着自己,急忙出班施礼道:“臣在,陛下有何吩咐。”
秦武大帝一看得,自己算是白说了,只能强忍着火气对着那老臣言道:“晏丞相想来是年纪老迈耳音不好。”然后用手一指那葫芦道:“此物乃是高丽国进贡的宝物,朕已于使者立下赌约,大秦如有人能答出此物的名称,来历,和里面的葫芦籽的数目,他们便写降书,纳顺表,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但是如果我们答不上来的话,那么他们高丽变为上邦,咱们算是友邦,此事关系国家危亡,爱卿不能掉以轻心,还是快快看看吧。”
那晏丞相一听也收起了轻视之心,便也颤颤巍巍的走了过去,围着那桌子左三圈,右三圈的转了起来,朴仁勇一见得,中原王朝当官的便都是一个模样,敢情是一个师傅教的。等到晏丞相转罢之后,那朴仁勇便问道:“不知晏丞相可知此宝的来历?”
晏丞相捻着胡须道:“尔等番邦小臣,竟然用如此雕虫小技来愚弄我大秦,真是胆大包天。”
朴仁勇一听怎么觉得耳熟呢?此时就听那晏丞相说道:“先不用我大秦的能人来给你解答,即便是老朽便就可以回答你,你把耳朵竖起来听好了。此宝啊。。。。”
朴仁勇急忙道:“您老是不是要说葫芦?”
只见那晏丞相一摇脑袋道:“嗯?怎么会是葫芦啊,这乃是一个大葫芦,我估计是因为他那葫芦藤大,所以长的就大,至于里面的葫芦籽嘛,等着我找东西咱们切开数吧。”
说着也要去拿那侍卫的刀,朴仁勇此时便肯定了,这家伙一定是与那刚才的小将军一个师傅教出来的,没准这二位还是父子也说不定,此时脸sè已经气成了绿sè道:“老人家,我们说的是,不能切开,要隔着葫芦皮告诉我多少籽。”
那晏丞相闻听便十分无奈的摊开了手道:“那就没办法了,我是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
此时别说朴仁勇,即便是秦武大帝也觉得自己脸上有些发烧,要说这晏丞相平时也是一个很稳重的人,不至于说话这么不分四六的,但是现在也是没有办法,只能脸sè一沉道:“晏卿家,这几rì你太过劳累了,还是先到一旁休息去吧,来人给晏卿家赐座。”
只见那晏丞相谢了座,便也不在理会那朴仁勇的目光,而是大摇大摆的坐在一旁侍卫搬过来的凳子上了。这侍卫也很纳闷这陛下怎么了,这问题都没答上来,还赐座跟有了多大的功劳似得,真是什么样子。
此时朴仁勇渐渐有些发怒了,回头便对秦武大帝道:“陛下,您大秦还有一个名额,还望您请出一位可以破解我等疑惑的高人来,不要让我们失望才好。”
秦武大帝此时也是十分的作难,但是回头看看自己下面的群臣,要不就是低头沉思,要不就是四处张望,要不就是手握着朝珠低头看自己的衣扣,什么样都有,就是没有看自己的,秦武大帝不由得有些生气,平时这帮要是逮到什么自己的小错,可来劲了,什么前三朝后五代的,都能给朕翻出来,如今正是用人的时候,这帮竟然一句话也答不上来,真是岂有此理。
秦武大帝见群臣无人应答,心里便也稍稍平复了一下道:“哪位爱卿,识得此宝,还望出来解答。”
这话传出去整个广场鸦雀无声,宁静了十秒,此时便是落针可闻,秦武大帝,面陈似水,此时身边的小太监看到陛下的手指轻轻大打了一个手势,便心中会意,也想下面的人打了一个手势,此时就听最外面的一个小太监快步上前,到了秦武大帝面前道:“陛下,时才天宇公子正巧回朝,现在宫外候旨,请陛下圣裁。”
秦武大帝明知道是作秀,但是还是答道:“哦?天宇回来了,真是好巧,如此便宣他入宫,朕也是有事要问他。”
那小太监答应了一声便转身出去,来到了偏殿见到了天宇,天宇此时正倚在床上打呼噜呢,那小太监急忙推醒天宇,一边拉着睡眼朦胧的天宇往太和门走,一边叮嘱天宇到那太和门如何应答,天宇也都记在了心里。
到了太和门天宇先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着,小太监便向着里面高喊到:“天宇公子觐见。”
然后是一声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