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武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擎天武神-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并不是要你向我祝融道歉!”

    “哦?那向谁道歉?”

    “全天下!全天下的生灵!你可知道,当你水漫昆仑的时候,会有多少生灵受到灭顶之灾!”

    共工不说话了,他似乎已无话可说,接着便又是一阵沉默。

    “哈哈哈,哈哈哈”,共工竟突然大笑起来,这笑声很大,几乎响遍整个苍穹;这笑声也很长,似乎久久不能散去。

    祝融一直看着共工大笑,他在共工的笑声之中似乎听到了未来。祝融想出手,可惜已经晚了。

    因为,共工的笑声已戛然而止。

    “祝融,道歉的人应该是你!我们后会有期!”只见共工话音未落,便一头向眼前的这座山撞去。

    可是,就是这一撞,天地间便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天大的事!

 ;。。。 ; ;
第三章 炼石补天
    诗曰:

    共工怒触不周山,地裂天崩起难灾。

    幸有女娲下凡界,炼得彩石补苍天。

    昆仑西,北海外,大荒之隅。

    此处有山,名曰不周。

    不周山乃盘古脊梁所化,高不可及,终年积雪冰冻,非常人所能攀登。

    传言不周山,是为天之柱,下起凡尘,上达天界。

    此时,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正处大荒之隅,眼前这座高不见顶的大山,正是不周。

    忽听“嗖”地一声,水神共工已飞身跃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头向不周山撞去。

    祝融阻拦,为时已晚。当共工的头颅撞上不周山的那一瞬间,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天地之间犹如发生了一场空前的爆炸。

    巨响过后,余音不绝,坚不可摧的不周山竟逐渐倾斜,眨眼间又是一声巨响,不周山便裂为两段,轰然倒地。

    这个时候,整个大地似乎都在颤抖,山川移位,江海倒灌,电闪雷鸣,暴雨如注,一时间繁星无光,日月失色,天地之间到处都是洪水猛兽。

    不周山乃擎天之柱,它倒之后,天也随之坍塌。此非人力可以拯救,亦非神力所能阻止,所以,火神祝融只有退身躲避,却毫无应对之策。

    祝融无奈离去,返回昆仑山光明宫;可是,共工却早已米分身碎骨,挫骨扬灰。从此,世间便再无水神。

    时间是最为公正的,它从不理会世间是和平还是战争,是吉祥还是灾难,它的脚步永远也不会停下。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一百年过去了,就这样,足足过去了五百年。

    在这五百年中,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人间无时无刻不充斥着阴暗、寒冷、洪水、猛兽、饥饿、疾病、危险和死亡,人类面临着空前的巨大灾难。

    面对人间的巨大灾难,四方神仙众多,却是个个束手无策。看来,能拯救人间的只有一人,女娲娘娘。

    于是,诸神焚香念咒,终于把远在九天之外的女娲娘娘请了下来。

    女娲听闻此事,眉头紧皱,她不忍看到子民饱受灾祸,她要计算应对之法,这幅重担,已经着落在她的肩头。

    于是,女娲遣散诸神,各归其位,独自一人,来到人间。

    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人类已饱尝灾难五百年之久。

    女娲观天象,识地理,算术数,最后终于发现,原来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水神共工怒触不周山,致使不周山坍塌。

    不周山乃擎天神柱,它坍塌之后,天边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窟窿,而问题的关键,就在这个大窟窿上。

    天有巨窟,不但祥瑞之气难以凝聚,天外诸般妖邪鬼魅也会乘隙而入,所以,天之巨窟不补,则人间永无宁日。女娲知道了这一点,所以她要补天。

    女娲每天在人间游走,只为寻找补天的材料。终于有一天,女娲来到黄河之滨,在这里,她发现了一块巨大的五彩宝石,那正是补天的最佳材料。

    只不过,五彩巨石却无法直接去补天上的窟窿,只有把它熔炼为天的模样才可实行。

    所以,女娲便在黄河之滨架起了一个巨大的熔炉,她要熔炼这五彩宝石。

    熔炉架起,彩石入炉,女娲又西向昆仑,来到光明宫,问祝融借得神火,便开始熔炼。

    足足炼了九九八十一天,彩石终成天的模样。

    熔炼完毕,女娲仙手一挥,所炼彩石便尽装其袖。女娲丝毫不敢懈怠,携彩石直奔西北而去。

    西北大荒之隅,不周山坍塌之处,天倾于此。

    女娲刚到这里,天边巨窟便尽收眼底。女娲在一块岩石上站定,口念咒语,衣袖轻挥,霎时间,一道清阳之气就源源不断地从其衣袖散出。

    这股清阳之气,初出女娲衣袖之时,仍是一道清气,可当清气升腾至半空,竟汇聚成了一块巨大的五彩宝石。彩石绚丽夺目,光彩照人,煞是壮观。

    清阳之气越积越多,五彩宝石越变越大,片刻之后,女娲袖间清气已毕,空中彩石已成,这便是女娲炼得的补天之石。

    五彩巨石在空中停留不久,竟又慢慢化作一道清阳之气,这清气源源不断,直上云霄,直奔天边巨窟而去。

    五彩巨石所化之清气,皆在巨窟之内聚集,清气越聚越多,天上的窟窿就越来越小。

    当彩石完全消失,清阳之气全部聚集之后,天上的窟窿便已基本补上。

    当这窟窿刚被补上,便只听“轰”的一声巨响,西北所倾的半边之天竟忽地开始上升,与此同时,大地上的条条裂缝,也开始渐渐汇拢。

    巨窟只是被大体补上,尚有许多缝隙,仍需女娲加以修补。就这样,又过去了九九八十一天,女娲终于大功告成。

    日月又现光茫,天地间恢复了宁静,万物生灵又开始生机勃勃地活在大地上。

    女娲正转身离去,突然又发现哪里似有不妥,经仔细观察,女娲发现,天上的窟窿虽已补上,窟窿与原来天的接壤之处的缝隙也得以修补,但是,却仍有有一些极为细小的缝隙存在。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些极为细小的缝隙,也足以可能导致天的第二次倾塌,所以,女娲很不放心。

    可是,来修补这些细微的不足,已别无善法。女娲思索良久,终于下定决心,要想完全补住窟窿,要想使得彩石所化之清气与天完全融合,必须牺牲自己的生命!

    女娲看着眼前宁静祥和的世界,看着她辛苦造出的万物生灵,不禁笑了。

    这微笑很满足,发自内心的满足,当一位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平安躲过了灾祸,脸上出现的就是这种微笑。

    女娲站立良久,忽然,一道白光平地而起,而女娲却不见了,这道白光就是女娲!

    女娲化作了一道白光,白光又化作了清阳之气。这清气直冲上天,填补了天上那些细微的缝隙。

    直到此时,天已被完全补好,可是,女娲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但是,她却没有死。

    她永远也不会死。

    因为,女娲已经与天融为一体,天就是女娲!

    女娲走了,是笑着走的。可是,天地间的生灵却都哭了,尤其是曾经的“泥娃娃”们,哭得眼睛都便红了。

    所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人文先祖,社稷正神,便尊女娲为“大地圣母,女娲娘娘”!

    而关于女娲娘娘之故事,也必将永远流传于后世!

 ;。。。 ; ;
第四章 浩劫将至
    群魔乱舞妖邪生,一道浊烟化无终。

    天失光芒地失色,劫数将至大难逢。

    昔年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自己的身躯造就万物,后又有女娲炼石以补青天,从此,天上人间,得享太平。

    然而,冥冥之中,却有劫数,劫数一到,人神难逃。

    劫数始于何时,人神仙道,谁也说不清楚,因为它的出现甚是久远,据说远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劫数就已然存在,而且,其出现不止一次。

    而最近的一次,便是十二万年之前,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大战,最后水神共工战败,一头撞裂擎天神柱不周山,致使天塌地陷,灾祸横生。

    劫数每十二万年出现一次,昔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已过去十一万九千五百年,距十二万年轮回的劫数还有五百年,劫数将至。

    与以往劫数相同,在劫数到来之前,谁也无法预料劫数将会是什么。

    凡夫俗子不能。

    神仙妖魔不能。

    就是至高无上,法力无边的玉皇大帝,也不能!

    天界,凌霄宝殿。

    玉帝穹高端坐龙椅之上,面容凝重。

    “陛下,微臣见您愁眉紧锁,面无欢颜,不知有何难解之事否?”二郎神杨戬出列,拱手问道。

    玉帝叹了一口气,环视众神,慢慢说道:“劫数将至,人间天界,横遭荼毒,无一幸免!”

    杨戬一惊,不禁又问:“以陛下无上法力,可否预料此劫?可有妙法化解?”

    玉帝沉默良久,终于摇了摇头,叹道:“不可说,不可说啊!”

    杨戬不再追问。

    众神亦无言语。

    三百年后。

    西天北海之外,不周山残垣。

    这里曾是擎天神柱不周山之所在,现如今,已成平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土地慢慢下沉,越沉越低,最后竟变作一个大洞。

    突然,只见天旋地转,黑风骤起,一道道滚滚黑烟从四面八方聚来,围着洞口打转。

    片刻之后,黑烟消散,巨大的洞口周围竟出现了诸多妖魔,个个青面獠牙,怪状奇形。

    十万妖魔横空出世!

    其实,他们早已出世,不周山倒掉之时,他们就已出世。

    他们本是混沌中的污垢,经年采食浊阴清阳之气,故而幻化成形。

    盘古临终之前,将其全部擒获,尽压不周山底。

    不周山乃擎天之柱,天压山,山压妖,妖魔绝无现世之力。

    十万妖魔,尽压不周山底,天地之间,安享太平。

    谁曾想到,后共工祝融大战,战败后的共工竟一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塌,妖魔借机翻身。

    始得翻身的十万妖魔,并无**力。不过,又经近十二万年的修炼,个个已是背负上乘之法。

    他们此来,不为其他,只为迎接他们的主,他们的神。

    大魔王!

    无终!

    无终大魔王,乃名副其实的魔中之王。

    据传,无终乃在盘古开天之前便已存,他是一只巨大无比的怪兽,混沌之中的唯一生灵。

    他每日靠吸收混沌之浊气为生,整个混沌便是他的母体。无终终生不能离开黑暗,黑暗就是他的护身符。

    后来,盘古巨斧一挥,混沌开裂,天地生成,光明显现,黑暗消弱,这当然就破坏了无终赖以生存的黑暗之所。

    无终恼羞成怒,竟要与盘古决一死战,盘古何许人也,岂容这等妖兽宵小放肆。只经三个回合,无终便败下阵来,亦被盘古所擒,一并压在不周山下。

    无终怨气虽大,但不周山威力更大。

    所以,无终被压山下,虽万年而不得脱身。

    后共工氏怒触不周山,致使山崩地陷,无终借机挣脱,但其并未像其它妖魔一般化风逃走,而是遁入地下。

    这个时候,无终已能幻化人形,法力骤增,这当然都是共工氏之功。

    原来,当共工氏撞裂不周山之时,共工氏的满腔怒气,竟在眨眼之间尽被无终吸入体内,这怒气与无终体内原有的怨气相遇,便产生了一股超强的能量气流,这股气流在无终体内盘旋,使其法力骤增,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所以,他便遁入地下的黑暗之渊。

    黑暗之渊漆黑无比,绝无光亮,无终在此修炼,自然再好不过。

    这一修炼,便又是十二万年。

    然此十二万年与以往不同,无终已有肉身,已成人形,此种修炼,非往昔可比。

    所以,无终一旦出世,必是惊天动地,旷世罕有!

    如今,无终即将出世。

    十万妖魔已到,只待魔王降临。

    突然,天地之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