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湘正指着一道菜问:“静之,可知此菜否?”
青瓷圆盘,菜样装饰成葵花状,粗一看,就是一葵花盘。
“此乃恋阳葵花……”
“周翁,让晚生猜猜,不知说的是否对路”王动只扫了一眼,马上心里就有数了,“这花瓣应是菊花所制,花盘乃香芋,点缀之物为肉松和芝麻,鲜菊花取其花瓣,过温水,水中略置姜蒜去淡其浓香。这花盘制作有些手段,香芋蒸熟后打成泥,以其色香应该是和以蜜糖牛乳”
“王兄弟,莫不是刚才你去了匠作房?”周老头真是怕了这王动了,胡大麻子不是拍了胸保证这菜没的人见过,竟有此事,见了鬼的。
“黄花入菜,古以有之,未曾想到今日某家居然也有如此口福。”
“知府大人所言不虚,屈子有夕餐秋菊之词,世人以为食菊老祖。以花入菜,谓之花馔,风行于唐,宋人亦有专着”
“刘老大人见闻广博,晋湘佩服”
要不得,这些古代的读书人,随便见到个东西,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还没吃那菜,硬是能把菜说凉了,太牛x(读叉)了。
注宋代林洪花馔专着《山家清供》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十节 词会盛宴】………
“灿儿,你家这酒楼还真有些手段,这花儿都入菜了,做的这么美,怎叫人舍得动下箸。”
“萍姐姐,我这也是第二回过来呢,不过那大麻子厨师还真是很厉害的,他那匠作房,除了我爷爷和他自己的几个徒弟外,什么人都不让进的。”
“那师傅莫不是姓胡?”青莲记得在王爷府,原来有一位服侍过太祖皇帝胡姓厨师,此人一脸大麻子。
“好象是噢,听得爷爷骂过,大麻子胡鳖”
周灿灿这话,惹的几位小姐花枝乱颤。
“萍儿,以前可从没听你说过有为才高八斗的王大哥,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刘青莲有点沉不住气了,毕竟,这一整天,王动是主角,是焦点。
“呵呵,莲姐姐,我与那王大哥,相识也才一日,昨日爷爷去江心洲散心,巧遇王大哥,爷爷也是觉得王大哥文坛奇才,这才相识相知。”
“这才一日呀,萍姐姐就大哥大哥叫的这般亲热”周灿灿抓了张萍的口柄。
“休要胡言乱语”张萍大窘。
今日唯一一个对这里什么都没太在意的就是刘秀珠小姐,知府千金对诗文这些东西没多大兴趣,虽然她也读过一些,知道今天是不可能再有时机去跑马了,也就安下心来,享用这里的美食。长沙多了个叫王动的才子,望江楼的菜肴口味很不错,这是刘秀珠小姐这一整个天的收获。
“萍儿姐,你那项圈哪里出的,是你二哥从京城捎来的吗?”周灿灿还是忍不住开口问了。
“这个,这个,父亲给我的,我倒是没问是大哥还是二哥办的。”张萍脸红了,这是王动送的,她在书房里大哥长,大哥短,弄的王动不好意思,于是就送了个见面礼。一个没电的mp3,送给张萍当个挂件。丫头倒是得了个宝,开心的很,下午出门就挂上了。王动看了觉得很搞笑,但也没说什么。
这会张萍可不敢说是王动送的,那年代,青年男女送个礼,那可就意味着定情之物。张萍收礼时是愣了一下的,王动哪里懂这些,他只是想,初次见面,丫头嘴巴这么甜,送点小礼物很正常,要在后世,一定是请客咖啡或是吃个饭之类的,但这会,他也不知怎么请,也不知到哪去请张小姐客,送个小东西逗女孩子开心一下,很正常嘛。
“地”字号房间里的酒宴气氛有点压抑,当然这是王动的感觉,另几位可都是真的在评说着诗词曲赋,往往是一个话题带着另一个话题,然后又不知说到哪里去了,让王动受不了的是,不管什么话题,个个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还能引经据典,真的是让王动佩服的五体投地。比如,从说王动的词属豪放一派,就谈到了苏东坡,这会还正举着杯吃着菜,就说到了东坡肉,王动出差去过杭州,浙江省审计厅同行可是在西湖边上请过他一餐,吃过这道菜,谁知他开口没说两句,就被知府大人接过话去了,这才知道,东坡肉始自杭州,但在明朝,湖广的黄州,蜀中眉州也都有东坡肉,张晋湘还补充,大理也有东坡肉。接下来扯到苏东坡整治过的西湖,断桥残雪,可气的是,这知两位刘大人明明没去过杭州,居然能从唐人诗句到民间传说,从雪影到月光,竟然还小争执了一会儿。接着从断桥又转到白蛇传,一个说北宋就有这故事的雏形,另一更牛,谈到了魏晋时期,说到最后,王动都搞不清楚,他们是不是在谈白娘子与许仙。连眉配犊子,犊子演白蛇,黑鹰化法海,从说书到,评书,到弹词。***太吓人了,王动不敢多说了。
根据王动在机关工作多年的经验,这种场合,以他的身份,最好的手交际段是敬酒,当然了,前提是他酒量一定要好,先要很自然的拍下被敬者的马屁,碰到拍不穿的,就要很直接,很诚恳的,站起来敬,二要表现出酒品,不要管对方如何,自己一定要喝,自己喝了,喝干净了表示出你的敬酒的诚意。今天效果很好,刘老大人都给灌了不少,知府不提了,第一个倒,张晋湘也有点晕了,生意场上打滚多年的经验,让张晋湘在一般的酒桌上总会保持一分清醒,对方可以醉,但自己一定不能醉。
王动今天的表现让周龙越的吃惊了,这仔子真是个人才呀,要是能在望江楼做小二多好呀,又有才,能和读书人说到一起,又会说,你看他今天哄的两位大人咭了好多酒噢,酒量又大,他陪酒,这酒一定能卖出科好多。
周龙是开珠宝店的,这长沙城里,他的周记珠宝行也算是老字号了,就象后世所有的生意人一样,他也想能和做官的拉上关系,无奈大明朝看不起生意人,老朱上台后更是打压商人,加上周龙这人的外形气质就是个掌柜的形象,所以不管是长沙的官府还是王府都对他不冷不热。
当这长沙王府换了主人后,周龙闻到不同的气息,果然,王府需要有在商界的代理人,王府需要直接的生财方式,一拍即合,不过没有开个王府珠宝行,而是周龙被拉进了酒肆行,而且王爷给了他目标,年内望江楼的生意要红过长沙潇湘记,五年内但凡潇湘记有分行的地方,一定要有望江楼的分行。开局不利后,今天望江楼终于迎来了第一个盛会,周龙也吩咐了下去,一定要好好施展一下,要让望江楼,要让望江楼的菜名记入这些文人的诗词里。
果然今天望江楼收获不小,酒被喝掉不少,菜也得到的表扬,词会的作品也慢慢多了起来,望江楼派来司职抄录的用去宣纸近一刀。周老板很高兴,明日寻个装裱的把这些个东西整饰一下,堂里头挂地来,这四边墙都挂上,不晓得是么子样?
“地”号包间里喝结束时,小姐们早早都回了,周灿灿惦记着那项圈吊坠,明天她要去自家的珠宝行里去问,张萍和刘青莲等不到父亲回,等不到与王动相面说话,自己先回了。知府千金居然是骑马来的,张萍和周灿灿大吃一惊,灿儿要跟刘秀珠学骑马,这让知府千金大为头疼。
王动一帮人从包间里出来的时候,望江楼三楼大厅里已是一片狼籍了,周老头没心疼钱,他知道,这是可以从供奉给王府的岁银中扣,他也知道,今日这狼籍倒是王府想要的局面,今日词会不出意外应该是王动拔得头筹,这会估计不能搞什么颁奖仪式,明日再说吧!
临走时,知府刘大人问王动明天是否愿意与他一起去爬岳麓山,重阳节在古代和清明,冬至一样,是个很重视的节日,喝菊花酒,插茱萸,登高活动还是蛮多的。知府大人抬爱,王动自然恭敬不如从命。
注1唐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民间有段家桥一传说。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十一节 重阳登高 一】………
第二天一早王动就起来了,早餐是和张浩一起吃的,张晋湘有事出去了,饭后,张萍送了一个荷包给王动,丫头眼红红的,看来这是她晚上熬夜做出来的。为了避嫌,张萍找了个很正当的理由,“昨日王大哥见面有礼,今日小妹回个”。其实重阳节给父母兄长准备茱萸袋一只是张萍的任务,所以张浩也只是诡笑了下。
茱萸袋做的很精制,盾形,红色织锦配金线,没有繁杂的图案,只是绣了一朵菊花,底部挂有流苏,还有一个中国结,这中国结王动还是知道一点点的,后世曾经一度流行,为此他去查过书。正因为王动有这点底子,他不经意的现,张萍拿出的三个茱萸袋上别的都一样,区别在那结上。张萍送给父亲的上面是个“吉祥结”,表祥瑞,送给她三哥的是个“如意结”,万事如意,而送给王动是的个“盘长结”,这可是代表爱情和婚姻的,这下弄的王动的小心肝扑通扑通的跳了好一回,明朝的女孩子也太大胆了吧,这才认识几天呀,会不会是自己弄错了呀!王动表面不动声色,还笑着打马虎,说自己以前从没带过,问佩在哪里合适。听到这话,张萍脸上闪过一丝失望。
今天张浩与王动同去,出门的时候,也没看到张保,王动想着,张保应该是和张晋湘起吧。事实上,张保这会已经往湘西去了,去摸王动的底了。
张浩和王动到码头的时候,知府大人已经到了,不知和摆早市的渔民在说些什么,大人一身布衣洗的很干净,要不是那身儒雅的气质,还真与普通百姓没什么两样。知府看到他们来了,也就停下来了,冲着他们摆摆手。
“莫要施礼,刘大人在外面不喜多礼,只当是个寻常长辈即可。”
多好的父母官呀!想想后世的那些县长市长,人还没来,警察记者一大堆过来开道了。
“呵呵,今日渡江登高人众,老夫还想让劳烦这渔家载我等过江,现看来不必了,有张公子在,何愁无渡”
“刘翁,流云渡,随刻便到”
不一会,刘动上次坐过的那画舫缓缓进入视野,不同的是,这次那船上摆着菊花。
上了船才现,这船上象是在办菊展。一上那船着就看到船头盆菊摆满了,只在中间留下一条小径,船舱也还有,黄灿灿晃眼,这场景让王动想到了一电影场面,《满城皆带黄金甲》。从船舷到这中间的小路,黄色的菊花一排一排,密密的挤过来,每排一种,或宽瓣、或荷花、或莲座、或松针、或垂丝,把王动看的目瞪口呆。
刘知府笑了:“看来今年菊花会的魁非潇湘记莫属。”
张浩跟在知府和王动后面接话:“多承大人吉言,真要得了大彩,潇湘记一定开门三日,免费茶水,供人赏菊。”
“当真?”
“一定!”
船舱里同样也是菊花的海洋,但不同的是,这里面的陈设更具匠心。正中间是花开千朵的大立菊,经过巧手整理,由这千百朵黄花组成一个卐字,那字有两层,一层白菊一层*。四个角一人高处摆的是悬垂状的悬崖菊,繁花朵朵,花团锦簇,如瀑布般泻下,别具雅趣;主座间茶几上是盘插花,明朝居然也有插花艺术了呀,两边客座几上是盆景菊。单瓣、桂瓣、管瓣,林林种种,把王动看得脸都黄了。
“喝菊花酒,赏菊花,吟菊花词,快哉”刘大人眉眼大开。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红叶似火,人潮如织。这岳麓山的山路上,挤满了人,有带香烛的,有带酒菜的,个个脸上都是一付怡然的表情,看来这些年,老百姓的日子过的还是蛮不错的。认识知府大人的,远远的就对着刘大人这一行人施礼,但凡知道他的人,都知道,这位父母官极端的亲民非常的亲善,也都没特别计较礼数。此时的王静之已经是名动长沙,路上碰到些昨日词会的文士,不时过来打招呼,嗓门之大,不似在抬王动,倒是象唯恐别人不知他是何方神圣,这倒把王动弄的很尴尬,因为他一个都不认识,但又要不时的回“幸会幸会”“久仰久仰”。
刘知府笑着骂他:“老夫在长沙经营数年,倒不如你这两日,如今这路上的女儿家看着你都眼绿,我等也渴了乏了,怎不见有人掷瓜果过来。”
“张浩老弟,有带镜子吗,小兄相个面”王动应着凑趣。
“瓜果不会有,有知府大人在,砖瓦一定不少。”张浩胆子不小,然后敢和知府大人开这种玩笑。不过说实话,这知府大人形象还真的差了点,张浩一直奇怪,知府大人如此模样,怎会生出那般俊俏的秀珠小姐。
过麓山寺时候,知府大人在麓山寺碑前停下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