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氏,大内氏开始观望。一场海战之后,大内氏打怕了,不管是海上陆上,汉人的力量太强了。现在还有一股势力,这股势力通过了博多的商人肥富找过回国忠,但回大人的商业敏锐性过政治敏感,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股势力的重要性。
这股势力便是日本关东公方足持氏。
这又要说日本的历史了,在古代,日本共分为五几七道六十六国,其中地伊势国铃鹿关,美浓国不破关,越前国爱关这三关以东,称为关东。反之,三关以西地地方就是关西。
到了室町幕府时代,第一代将军足利尊氏为了便于管理关东地区,派遣他的第四个儿子足利基氏为关东管领,驻于镰仓,这外地名大家很熟悉,开创幕府时代,让低层武士登上日本历史,并且能影响到日本文化地便是镰仓幕府,足利氏的上一任。
足利尊氏自然知道镰仓的重要性,所以他派别自家儿子坐镇此地,而且给了很大的地盘,后来,关东管领已经管辖甲斐,伊豆,相模,武藏,安房,上总,下总,上野,下野,常陆十个国,而且其下设机构和幕府完全相同,这下子,日本国内其实也就有了两个幕府,一大一小,在镰仓的被人称为“小幕府”。
足利尊氏为了给自己的儿子保驾护航,还命令了与足利家有姻戚关系的上杉宪显为关东执事来辅佐足利基氏。且规定,关东管领和关东执事两职就由这两家世袭。
足利基氏是室町幕府的第一代关东管领,他对室町幕府的忠诚无可置疑。但他的子孙们就不一样了,地盘这么大,同为“龙”子“龙”孙,凭什么室町的足利氏就能做日本国王,而他们只是关乐的管领,于是就开始玩一些文字游戏。先从官职开始,官职改称为“关东公方”或“镰仓公方”。这个“公方”本来是只有将军家才能用的称呼。同样的,关乐执事上杉家也升级成了“关东管领”。
1399年,日本的应永六年,足利义满旗下的权臣大内义弘动叛乱,分开反对幕府将军,大内义弘推镰仓公方足利满兼为盟主。虽然这场叛乱很快就平息了,但幕府与关东公方的关系却完全恶化了。后足利满兼死,其子足利持氏继位,1412年,足利持氏14岁,时任关东管领的是上杉氏宪。足利持氏闻名于日本历史是因为他姓足利,而上杉氏宪被载入史册,虽然与他的出身有点关系,但更重要是他的个人实力。
上杉氏辅助关东时已经开枝散叶,一分为四,上杉氏宪只是其中一枝,并不是本家,但他却坐上了关东管领,可其见能力不小。而与回国忠接触的,正是这个关东管领上杉氏宪。上杉氏宪这个名字并不响,他叫的响的另一个名字是上杉禅秀。
………【第五十三节 对马之行 一】………
日本这个小国家真的是乱,虽然日本太上皇足利义满从中国的朱棣那里得到了一个封号,在中国人眼里,他已经是日本的老大了,即使还有个天皇在,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日本地方上的守护大名才是真正的实权派,王动到日本是秘密行动,日本地方上的一些大佬还是闻到了气味。九月,王动去日本,第一站便是对马。
对马、壹岐的宗贞茂,九州的少2贞满、龙造寺康秀,肥后的菊池兼朝,丰后、丰前、筑后守护大名大友亲世、大隅、日向、萨摩守护岛津久丰等都聚到了对马岛等,在那里等候大明朝的权臣的到来。跟着王动到了过京城的人都知道,王动是个实权派别,虽然不是什么王,不是什么大将军之类。日本人更实在,天皇又如何,还不是被将军玩在手里。
王动坐着一条三千料的船到日本,此船是目前龙城造船最大吨位的,另有五条两千料的船护航,余下一千五百料,一千料的船共计十六条,这个规模让日本看的真是眼红。
对马岛,日本最大的矿业基地,这里有最大的船厂,有最达的交通系统。对马的船队是日本各路诸候最眼红的,当然了,这些都还不是对马的全部。
左卫门大这个日奸全面负责着日本本岛与对马,对马与夷洲之间地往来。他手下的船以平底沙船为主。这些沙船运量极大,不过在夏季,飓风多的季节。他地沙船只是跑日本和对马,对马到夷洲之间,完全都是尖底福船在跑。
马对岛拥有全日本最先进最繁忙的码头。
说他先进是因为,他的码头已经开始分类了,第一是矿用码头,那个码头有很多桃江工坊的痕迹,从船上下货后,直接送到了传输带上。传输带以风力驱动,二十四小时不停的在转,把码头的矿石直接送往炼银工坊。码头外围是若干个大的货仓,有的是露天地,而有的则是象个巨型的盒子趴在山脚下。
第二是商用码头,在那里停着从朝鲜、中国、夷洲和西洋来的船只。离码头不远已经成了对岛的一个商业中心,大量的货仓和客栈修建了起来,与之依附的是商辅。很多在京都才能看到名贵奢侈品,这里比比皆是。夷洲商会在这里的商号是最大一家,全瓷砖装饰。白天太阳下让人睁不开眼。里面有京都都看不到的玻璃酒杯、镜子,以及南洋西洋出的各种香料。
对马岛也是日本唯一有水泥建筑地地方,这里的码头完全巨石、水泥和钢铁建造,这可是让日本人五体投地的技术。对于这种神奇的石粉,到过大明朝的,都知道,这是大明朝最先进的技术。而没有到过大明朝的几位老大,看到这个码头之后,就知道,以后在船与贸易方面。再也没办法与对马争了,同样更让他们吃惊的是,就这样一个大码头,对马宗氏和九州老大少2氏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对马以前只有日本人和朝鲜人。而现在不一样了,这里什么样的人都有。汉人不用说,排第一等,第二等便是附着汉人过来的匠师,他们地特点就是皮肤较黑,第三等人才是日本人,而且这日本人里还分,对马岛土生土长的日本人。和外地人。这些所谓的外地人。都是从日本岛过来的日本人,大多是因为战乱过来地农民、匠师和武士。第四等人就是朝鲜和琉球人等其他人数较少的民族。早先这些都是被抢掠过来的,所以地位较低。
王动一行北上的时候,看到了大的沙船,正从日本岛屿往对马拉矿石和硫磺。这些在对马粗加工后,再运到夷洲。除了大沙船还,还有大的排船。这种大排船简单的说就是巨型木排,这种巨型木排回国忠在龙城使用的娴熟后,马上到引进到了日本,用于短途运输,实践证明非常好用。
王动地船队到地时候,码头已经被清场了,彩旗飘扬。留在对马的指挥是汪洋,此人是王动地护卫,他是目前是日本境内最高的军队指挥,他在对马有整三营三千多人的部队,分别守护着码头和炼银工坊等重要机构。^^
宗贞茂在日本多们守护大名汇集了之后,采取了少2贞满的意见,整个迎接王动的仪程完全按照参考日本国王迎接大明朝使臣的规模和礼节。在要不要跪行的问题上,宗贞茂有点问题了,让他跪行没有问题,他一跪行那少2贞满等人是不是也要跪行,别的大名怎么办。
不过宗贞茂到底还是个老同志了,他与朝鲜人和中国人打交道不是一天两天了,他非常客气的把王动在日本国的行程安排,各种活动,林林种种,事无巨细的,全都列了出来,然后拿了去与汪洋商量。
汪洋虽然看不大起日本人,但对这些日本地方诸侯还是很尊重的。这么一个贫瘠的国家,这些地方上的老大都是有实力的,能独霸一方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汪洋看了那些东西之后,直接就告诉宗老大,我们东家是不喜欢虚礼的人,如果你执意要做,自便,东家也会附和你一下。
宗贞茂想想,没错,王动还真的就是这么一种人,不过想想在大明朝京城的时候,见大明朝皇帝的时候,那些仪程可是太复杂了,礼部鸿胪寺的官员教了他们很多。
王动的船靠岸的时候,宗贞茂特别跟汪洋借了几门炮过来,放了几声礼炮,这下倒把王动给弄乐了,没想到日本这些乡巴佬还会玩这手。呵呵,吩咐下去,让回国忠也放个几炮。回应一下。
对马岛上地居民已经习惯了炮声了,岛上每次炮兵们训练的时候全打上几炮,只是这次不同是在码头附近,还以为有什么事情,不过这念头也是一闪而过。自从汉人上了岛之后,这个岛上再也没有闲人了,每个人都很忙,有做不完的事。想想看。本岛地人都不够用了,这几年从外地到岛上的人肤色各异,但外来人口已经达到了一万户,这可是大家想都想不到的事情。
码头竖了幡,高高的飘着的是今日到场的各位日本地方豪强的家徽,当然不用说这一排中最高最大的那个,是夷洲水师地旗帜。
码头上搭了凉棚,从现王动船队的前哨到王动上岸足足有一个时辰,这一个时辰,欢迎的队伍可是老老实实的在这等着了。只到旗舰出见的时候,各位大佬全都出了凉棚到了码头上来等。而且码头到凉棚,居然辅了地毯,红色的,呵呵,这是汪洋给日本人唯一建议。
这个建议是王动提出来的,他当上苏门达刺王时,在那里,迎接旧港和满加刺国使臣的时候,玩了这手。开了先例,让他身边的人印象很深,是当初他周边人的重要话题。
日本人还真是懂礼节,受中国古代文化地流毒很深。虽然没有跪行,但王动一上了码头之后,宗贞茂和少2贞满居然、居然下跪了,他们一跪,随之下跪的就是他们的家臣。这个举动把大友氏、菊池氏、岛津氏都弄的不知所措,只能跟着下跪,这一跪,码头上就没几个站着的人了。当然了。站着的还是有的。那就是汪洋为的一帮汉人。
日本人这一跪,把王动意外了一下。马上快步过去,把他们一一扶起,然后先见,码头上热,虽然洒了好几次水了,所以一帮人先到了凉棚那里小息一下。那里备有冰块、水果之类,到那里先坐一下,凉快一下,大家都相互介绍一下,然后整队人离了码头往夷洲会馆而去。
当天不用多说,宗贞茂在夷洲会馆设大宴,商量好了,今天是夷洲的名义请,钱呢宗贞茂出,全总是大明朝式样的菜肴。明日移到宗贞茂府弟,宗贞氏请,后日少2氏在夷洲会馆设宴,这两餐将是日本餐。
没有去过中国地日本人,完全不知今天这位贵人对吃是多么的在行,而今日夷洲会馆的盛宴让他们开了眼。
酒水,日本叫价最高度数最高的白酒——白沙液,对马和九州最后刚开始流行地黄酒——封缸酒,果酒,日本人还真没喝过,全都是王动下西洋跟那学来的,有菠萝酒、椰子酒、芒果酒等多种,余下的便是果汁,桃汁、葡萄汁、西瓜汁、胡萝卜汁等多种,而且很多都是加了冰块的
器皿,所有器皿全部以瓷器和玻璃所制,瓷器就算了,日本人也用了千年了,玻璃的酒杯和大汤碗,他们真的没怎么见过。筷子是象牙的,汤匙就有几种,从银制到陶瓷各有不同。而放各种调料的小瓶都是玻璃地,可以一眼看进去就知道是什么调料,不然还真会有人出丑。这年代,日本人用瓷器作器皿地是有,但不多,用也不是全部,很多餐具还是木制的漆器。菜肴,就不用多说了,大多是日本人没有吃过地。夷洲会馆自回国忠得到消息,王动要到日本巡察就开始准备食材了,这一个月期间往来对马的船都被赋于一个特殊采购任务。整个日本之行,这方面王动非常满意,夸回国忠会办事。
日本人这会算是开了眼了,参加过永乐御宴的几们也感叹,王大人设宴,虽然没有皇家那么纷繁高规格的礼仪,但这餐桌上都是好东西,不输于帝王。很多第一次有机会跟着家主一起参加这种宴会的家臣都不敢轻易动手,多看多学,看着家主怎么吃,看着汉人怎么吃,他们才动手,怕出丑,丢了自家和家主的脸。
与这帮日本人在一起王动还是很自在的,他有各方面的优势。要钱,我比你们有钱,要军队,我手下的军队比你们强,而且我是你们地大老板。目前,日本他王动要是跺脚,一定会晃几下。更重要的是。下西洋的时候,王动要通译和他们讲话,这会宴请日本人,虽然也算是外事场合,但有一点方便,讲中文,在座地日本人大多都懂。
这真要感谢自唐朝繁荣起来的中日交流呀,这么多日本人懂中文。前面我们就介绍过了。大内义弘这位已经自杀的幕府权臣的汉诗水平很高,造反临死着还录下了自己的诗集。在这个年代,你在日本混到守护大名的位置,说话有日本京都口音,对日本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