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1。
【注释】
1损阴以益阳:阴:此指某些细微的、局部的事物。阳,此指事物带整体意义的、全局性的事物。这是说在军事谋略上,如果暂时要以某种损失、失利为代价才能最终取胜,指挥者应当机立断,作出某些局部、或暂时的牺牲,去保全或者争取全局的、整体性的胜利。这是运用我国古代阴阳学说的阴阳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的道理而制定的军事谋略。
【按语】
我敌之情,各有长短。战争之事,难得全胜,而胜负之诀,即在长短之相较,乃有以短胜长之秘诀。如以下驷敌上驷,以上驷敌中驷,以中驷敌下驷之类:则诚兵家独具之诡谋,非常理之可测也。
【故事】
三叉用计保孤儿。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折叠
顺手就牵了羊。比喻不费劲,乘机便得到的。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原典】
微隙在所必乘1;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2。
【注释】
1微隙在所必乘:微隙,微小的空隙,指敌方的某些漏洞、疏忽。
2少阴,少阳:少阴,此指敌方小的疏漏,少阳,指我方小的得利。此句意为我方要善于捕捉时机,伺隙捣虚,变敌方小的疏漏而为我方小的得利。
【按语】
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胜。胜固可用,败亦可用。
【故事】
追废帝郑和下西洋。
(三)第三套攻战计折叠
处于进攻态势之计谋。飞龙在天。(想知道《神探贝斯特》更多精彩动态吗?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选择添加朋友中添加公众号,搜索“wang”,关注公众号,再也不会错过每次更新!)(未完待续)
497 三十六计 4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折叠
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原典】
疑以叩实1,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2。
【注释】
1疑以叩实:叩,问,查究。意为发现了疑点就应当考实查究清楚。
2复者,阴之媒也:复者,反复去做,即反复去叩实而后动。阴,此指某些隐藏着的、暂时尚不明显或未暴露的事物、情况。媒,媒介。句意为反复叩实查究,而后采取相应的行动,实际是发现隐藏之敌的重要手段。
【按语】
敌力不露,阴谋深沉,未可轻进,应遍探其锋。兵书云:“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所藏也。”
【故事】
魏军兵败木门道。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折叠
迷信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后用以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原典】
有用者,不可借1;不能用者,求借2。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3。
【注释】
1有用者,不可借;意为世间许多看上去很有用处的东西,往往不容易去驾驭而为己用。
2不能用者,求借:此句意与1句相对言之。即有些看上去无什用途的东西,往往有时我还可以借助它而为己发挥作用。犹如我欲“还魂”还必得借助看似无用的“尸体”的道理。此言兵法,是说兵家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甚至是看去无什用处的东西,努力争取主动。壮大自己,即时利用而转不利为有利,乃至转败为胜。
3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语出《易经。蒙》卦。蒙,卦名。本纷是异卦相叠(下坎上艮)。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坎为水为险。山下有险,草木丛生,故说“蒙”。这是蒙卦卦象。这里“童蒙”是指幼稚无知、求师教诲的儿童。此句意为不是我求助于愚昧之人,而是愚昧之人有求于我了。
【按语】
换代之际,纷立亡国之后者,固借尸还境之意也。凡—切寄兵权于人,而代其攻宁者,皆此用也。
【故事】
立张楚陈胜为王。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折叠
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原典】
待天以困之1,用人以诱之2,往蹇来连返3。
【注释】
1待天以困之:天,指自然的各种条件或情况。此句意为战场上我方等待天然的条件或情况对敌方不利时,我再去围困他。
2用人以诱之:用人为的假象去诱惑他(指敌人),使他向我就范。
3往蹇来返:语出《易经。蹇》卦。蹇,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艮下坎上)。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艮为山。山上有水流,山石多险,水流曲折。言行道之不容易,这是本卦的卦象。蹇,困难;返。广大美好貌。这句意为:去时艰难,来时美好。
此计运用这个道理,是说战场上若遇强敌,要善用谋,用假象使敌人离开驻地,诱他就我之范,丧失他的优势,使他处处皆难,寸步难行。由主动变被动,而我则出其不意而致胜。
【故事】
石蜡设计除暴君。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折叠
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原典】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1。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2。需,有孚,光3。
【注释】
1逼则反兵,走则减势:走,跑。逼迫敌人太紧,他可能因此拼死反扑,若让他逃跑则可减削他的气势。
2兵不血刃:血刃,血染刀刃。此句意为兵器上不沾血。36计
2需,有孚,光:语出《易经。需卦》。需,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坎上)。需的下卦为乾为天,上卦为坎为水,是降雨在即之象。也象征着一种危险存在着(因为“坎”有险义),必得去突破它,但突破危险又要善于等待。“需”,等待。《易经,需》卦卦辞:“需,有孚,光”。孚,诚心。光,通广。句意为:要善于等待,要有诚心(包含耐性),就会有大吉大利。
【故事】
诸葛亮七擒孟获。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折叠
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原典】
类以诱之1,击蒙也2。
【注释】
1类以诱之:出示某种类似的东西并去诱惑他。
2击蒙也:语出《易经。蒙》如。参前“借尸还魂”计注释4。击,撞击,打击。句意为:诱惑敌人,便可打击这种受我诱惑的愚蒙之人了。
涓。
【故事】
萧翼智赚《兰亭序》帖。
第十八计擒贼先擒王折叠
作战要先擒拿主要敌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原典】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1。
【注释】
1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语出《易经。坤》卦。坤,卦名。本卦是同卦相叠(坤下坤上),为纯阴之卦。引本卦上六,《象辞》:“龙战于野,其道穷也。”是说即使强龙争斗在田野大地之上,也是走入了困顿的绝境。比喻战斗中擒贼擒王谋略的威力。
【故事】
西门豹治邺。
(四)第四套混战计折叠
处于不分敌友、军阀混战态势之计谋。见龙在野。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折叠
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原典】
不敌其力1,而消其势2,兑下乾上之象3。
【注释】
1不敌其力:敌,动词,攻打。力,最坚强的部位。
2而消其势:势,气势。
3兑下乾上之象:《易经》六十四卦中,《履》卦为“兑下乾上”,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兑为泽。又,兑为阴卦,为柔;乾为阳卦,为刚。兑在下,从循环关系和规律上说,下必冲上,于是出现“柔克刚”之象。此计正是运用此象推理衍之,喻我取此计可胜强敌。
【故事】
曹操奇兵袭乌巢。(想知道《神探贝斯特》更多精彩动态吗?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选择添加朋友中添加公众号,搜索“wang”,关注公众号,再也不会错过每次更新!)(未完待续)
498 三十六计 5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折叠
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浑水摸鱼”。
【原典】
乘其阴乱1,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2。
【注释】
1乘其阴乱:阴,内部。意为乘敌人内部发生混乱。
2随,以向晦入宴息:语出《易经。随》卦。随,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兑上)。本卦上卦为兑为泽;下卦为震为雷。言雷入泽中,大地寒凝,万物蛰伏,故如象名“随”。随,顺从之意。《随卦》的《象》辞说:“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意为人要随应天时去作息,向晚就当入室休息。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打仗时要得于抓住敌方的可乘之隙,而我借机行事,使乱顺我之意,我便乱中取利。
【故事】
搅乱局淝水败苻坚。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折叠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原典】
存其形,完其势1;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2。
【注释】
1存其形,完其势,保存阵地已有的战斗形貌,进一步完备继续战斗的各种态势。
2巽而止蛊:语出《易经。蛊》卦。蛊,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巽下艮上)。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为刚,为阳卦;巽为风为柔,为阴势。故“蛊”的卦象是“刚上柔下”,意即高山沉静,风行于山下,事可顺当。又,艮在上卦。为静;巽为下卦,为谦逊,故说“谦虚沉静”。“弘大通泰”是天下大治之象。
此计引本卦《彖》辞:“巽而止,蛊。”其意是我暗中谨慎地实行主力转移。稳住敌人,我则乘敌不惊疑之际脱离险境,就可安然躲过战乱之危。“蛊”,意为顺事。
【故事】
慈禧用计回北京。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折叠
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原典】
小敌困之1。剥,不利有攸往2。
【注释】
1小敌困之:对弱小或者数量较少的敌人,要设法去困围(或者说歼灭)他。
2剥,不利有攸往:语出《易经。剥》卦。剥,卦名。本卦异卦相叠(坤下艮上)。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坤为地。意即广阔无边的大地在吞没山,故外名日“剥”。“剥”,落的意思。卦辞:“剥,不利有彼往”意为:剥卦说,有所往则不利。
此计引此卦辞,是说对小股敌人要即时围困消灭,而不利于去急追或者远袭。
【故事】
白起长平败赵括。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折叠
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原典】
形禁势格1,利从近取。害以远隔2。上火下泽3。
【注释】
1形禁势格:禁,禁止。格,阻碍。句意为受到地势的限制和阻碍。
2利从近取。害以远隔:句意为,先攻取就近的敌人有利,越过近敌先去攻取远隔之敌是有害的。
3上火下泽:语出《易经。睽》卦。睽,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离上)。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兑为泽。上离下泽,是水火相克,水火相克则又可相生,循环无穷。又“睽”,乘违。即矛盾。本卦《象》辞:“上火下泽,睽。”意为上火下泽。两相离违、矛盾。
此计运用“上火下泽”相互离违的道理,说明采取“远交近攻”的不同做法。使敌相互矛盾、离违,而我正好各个击破。
【故事】
定国策范雎拜相。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折叠
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
【原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