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在汉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征战在汉末-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兖州这一块地皮上,曹操有兵,有粮,自是大权旁落皆归于曹操之手矣,而朝中大小事务皆需先行禀报过与曹操这个大将军后,然后方才奏报于天子。

    傀儡,又见傀儡矣,可怜的汉献帝,却又再一次光荣的成为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矣。

    ~~~~我是分割线~~~~

    码字码到凌晨七点,双手都快要冻僵了,唉,做个写手还真不容易……大伙记得投个收藏什么的给鼓励一下哈。

    ~~~~回答书友问题~~~~

    书友遇女心惊你说的功莫过于救驾,呵呵,其实你应该知道当年袁绍那一帮谋士是如何去劝袁绍的,救了皇帝是没错,功劳很大,可是制肘也很大的,你看曹操,终其一生也不敢称帝,这并不是说曹操有多忠心,只是大义上不允许他这么做而已。

    而主角终归是要称帝的,没办法,只能舍弃这一场福利了……

    至于那位g位说“收这个,收那个,这还待商量着来啊!”这却是你误会了,其实要收哪些人,我大半都已经定死掉了,只是有些个别的人,是书友们自己喜欢的人,他也想把这些人收到帐下,所以才提的意见,并不是像你想的那样,都需要谁谁谁来告诉我,应该去收谁的,这只是一种参与的等式而已。



………【207 别样心思】………

    却说淮南袁术此时正大宴将士于寿春。人报孙策征庐江太守陆康,得胜而回。术唤孙策至,策拜于堂下。待得问劳已毕,便令侍坐饮宴。

    原来当初孙策自父丧之后,退居江南故地,礼贤下士,孙郎心中自有万千丘壑,本就是位有大志向的人,见得天下诸侯皆是各据一方,心里头亦是活络着思量以图大业;只是奈何其父孙坚刚死,手下又兵微将寡,料是难以成事儿,所以也就作罢,只在暗中积蓄力量。

    后来因徐州牧陶谦与孙策母舅丹阳太守吴景不和,而孙策一家子老小此时都在这丹阳吴景处,见得此处亦不是个妥当之所,便就移母并家属居于曲阿去了,自己却从了程普之建议投了袁术。

    以孙策之骁勇善战,袁术如何能不喜爱。故常叹息曰:“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拜为怀义校尉,前番让其引兵攻泾县大帅祖郎得胜。复使攻陆康,今又得胜而回。孙策之善战,可见一般。

    且说当日筵散之后,孙策自归了大寨来,入内见得程普,黄盖等原一班大将,月华下,只见得诸老将皆如耄耄老人般,满头银霜华,虽知那只是月光反射而成,并非实质,但心里苦闷难当,却不觉年华易逝,思及其父孙坚当年如此英雄了得,而今自己却沦落至寄人篱下讨食,看人脸色行事,不觉潸然泪下。

    正自孙郎伤心之时,忽见得一人自大寨外而入,朗笑道:“伯符何故做此儿女姿态?尊父在日,多曾用我。君今心内有不决之事,何不来问我耶?”

    孙策以目视之,却是丹阳故鄣人,姓朱,名治,字君理,与那程普等人一般,算是孙坚的旧从事官,算得上是他孙家的老臣子了。

    当初孙坚死后,这一帮子老臣,那是一个都没有散去,全随了孙策来投袁术。

    唉!也不知道他们是看中了孙家哪一点,你说孙策现如今都落泊到这种地步了,可是他手下的大将仍然是一个一个的。

    程普,黄盖,韩当,朱治,吕范……等等等等……孙家之魅力,真的有如此大吗?

    既然已被朱治撞破了心中所思,这孙策也是位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当下寻得来程普,黄盖,韩当,吕范,朱据,等人。众人自围在大帐中商议着下一步该当如何走。

    “我今欲继家父之遗志,怎奈力有所不怠,困居于此处,到得如今尚寄人与篱下,不知众位有何以教我?”既然已经把人都纠集了过来,这里头数人都是他孙家的老臣子,跟了他父亲孙坚多年,倒也不用担心他们的忠心问题,孙策便也就照实把心中所思说了出来。

    “伯符有继汝父之志向,此大喜也。吾等当誓死追随。”闻得孙策之言,厅内诸人皆是大喜过望也。

    他们都是孙家的老臣,若孙策愿意一辈子都这般窝在淮南,甘心当袁术的爪牙,他们自也不会去想太多,只是见得这天下间,各路诸侯四起,征战于四方,他们心内自然也是火热的紧,只是奈何孙策若无这方面的志向,他们也只能一直的窝着。

    如今,见得孙策亦是起了争雄于天下之心,如何能让他们不喜。

    “策先谢过诸位叔父,怎奈如今我们兵微力弱,恐不能成大事也?”

    这是个很实际的问题,没兵没钱没粮没地盘,你谈什么去争天下?

    好在有这一帮子老臣在,占着资格,倒也不是不敢把那事儿说出来,当下有程普说道:“伯符何不以汝父所遗之传国玉玺以为质,向袁公路借兵,只言愿渡江以省新事。袁术见得玉玺必同意此事。”

    当初,程普,黄盖等人乃是孙坚身侧四健将,随着孙坚一并儿的攻入洛阳城,后来,在洛阳城中打捞出传国玉玺这事儿,他们心内自然也知道。

    后来孙坚死,这些东西自然也就传给了孙策,只是终究是因为这传国玉玺太过重要,他们这些为臣子者,也不好说些什么,如今见得孙策竟又起雄心,要继其父之志。只是手头无兵无钱粮,便就这事儿,提了出来。

    其实,这也算是他们的一点点试探吧,若孙策连区区玉玺这般一个死物都不肯舍弃,如此主公,怕也是出去了也闯不出什么名堂出来,那又何必去冒那个风险,还不如窝在袁术这好好的当他们的将军呢。

    只是孙策,终究是孙策,孙郎之心,又岂会束缚于区区传国玉玺耶?当下便定下以传国玉玺为质,向袁术求兵之事儿。

    且说孙策这边商议已定。当下,由孙策入内去见袁术。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然今策已屈身数年之久而不得报,今母舅吴景,又为扬州刺史刘繇所逼;策老母家小,皆在曲阿,必将被害。策只望明公能借得我雄兵数千,待我渡江去救难省亲,去了刘繇,也好为明公再得吴会一地也。”

    “伯符孝心,感天动地,吾却不能误了你之人伦也,也罢。我便借你精兵三千,你看如何?”

    孙策的一番哭诉,也算是袁术报当年汜水关外,十九路诸侯讨董之时,不与那孙坚的粮草,而使孙坚大败,且还失了员大将祖荣这个暗亏吧,听得孙策一来哭诉,便就答应了孙策给他三千精兵。

    只是区区三千精兵,再加上孙策自己手头上的一点点人马,撑死也不过五千。这区区人马,又如何能以成事儿?

    好个孙策,好男儿志在四方,皆需能屈能伸,又岂会再乎这点细枝小节,只见得那孙策再起身,咬咬牙再拜于地道:“扬州刺史刘繇,占据建业之地多年,手下兵多将广,兼且建业之地墙高水深,区区三千兵马,怕是不足以成事,更望明公多借我些兵马,我愿以亡父遗下之传国玉玺以为质,待得驱走那刘繇后,便再换回。”

    “传国玉玺?不想真为汝父所得。”听得孙策竟然愿意以传国玉玺来做抵压来换他手上的兵马,袁术的双眼处顿时变得贼亮贼亮,内心处,当时就活络了过来。



………【208 周郎】………

    这可是传国玉玺,其中作用,那是不用说了,相信大伙也都知道,如今孙策愿以传国玉玺来相换,这其中的意义可就非一般的大了。

    这传国玉玺,既然到了我手上,那又哪还有再还给你的道理。

    假做细细的思索了一翻,袁术努力的深吸了口气,极力的平复了自己激动的心情后,方才假做毫不在意的笑道:“却原来那传国玉玺真为汝父得去,也罢,如今你有这片孝心,看在汝父情面上,我便允了,你且记着,吾非是要你玉玺,今且权留在我处以为抵压,我便再借你二千兵马,马五百匹,待平定吴会之地后,来还我。你看如何?”

    孙策自是大喜过望,便交结了传国玉玺与袁术,借得了步卒精兵五千。骑兵五百,带领朱治、吕范、旧将程普、黄盖、韩当等,择日起兵,赶往建业之地而去。

    且说,孙策自起兵后,兵行至历阳地界,忽见得前方一人领军而到。当先一个,资质风流,仪容秀丽。

    却见得那一人,早早就拍马而来,大呼:“伯符兄……”

    “公瑾?前头可是公瑾?”听得这声音,孙策亦是大喜过望,亦是急急拍马迎了上去。

    却原来来的正是大大有名的周瑜周公瑾。

    或许,这亦算得上是一种宿命的邂逅吧。孙策配周瑜,试问这天下间,又有几个人儿能如他们这一对兄弟般?

    待得二人一番相见后,那周瑜自是投了孙策,一下子又让孙策大军多了千余人。便就商议着攻打建业刘繇之事儿。

    却说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乃是前朝太尉刘宠之侄,兖州刺史刘岱之弟,跟那刘虞,刘表他们一样,算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

    灵帝时,自黄巾乱起后,灵帝有感于这天下托于他们之手,终究不是个事儿,便又重设州牧制,而已各汉室宗亲以为州牧。

    其中任刘表为荆州牧,刘虞为幽州牧,刘焉为益州牧,刘岱为兖州牧,刘繇为扬州牧。

    周边又有各位忠臣良将如并州的州牧丁原,冀州州牧皇甫嵩等等为守候,而灵帝自居于东都洛阳之地。

    其它诸如青,徐,豫,等州,却都是拿些如孔伷,陶谦这般的书生老儿来以为州牧守着,这天下间,便就是牢牢的掌在了刘家天子手上的。

    灵帝的做法,那是完全正确的,只让他刘姓人家,和忠于他老刘家的人来掌这一州的生杀大权,只是这刘家人,实在是没几个能成事儿的,不说那刘岱,刘表他们,只说这刘繇,本为扬州刺史,驻屯于寿春处,只是后来,袁术入了寿春城,可怜堂堂一个州牧,却被个袁术这外来人给赶过江去,屯兵去了吴地。你说这刘繇是怎样一个脓包法。

    且说驻屯在建业的刘繇,收得手下探马来报,只说那孙策已经起兵往建业而来。刘繇忙聚众将以商议退敌之策。

    当下有大将张英出列道:“某愿领一军屯于牛渚,谅那孙策纵是有百万雄兵,亦可为明公拒之。”

    这张英,与那樊能二人,却算是刘繇手下最为得力的两员大将了,如今见得张英亲自出列来请战,当下大喜,取过虎符来,便令张英自领了数万军马驻顿至牛渚,积粮数十万于邸阁。却只作防守。

    却说待得孙策引兵至这牛渚之时,却见得前方阵列一军,当先一人,正是刘繇帐下大将张英。

    却见得那张英自恃勇武,挺枪利马,出得阵来,便自叫阵。

    这却是惹了孙策这边一员老将来。

    猛听得一声大喝,却见得自孙策阵中奔出一员大将来,众视之却是是那老将韩当,且说韩当此时年已过四十余。然而,其人老而弥辣。心如烈火,最是爆燥。如今,又如何能见得张英这般一个无名小辈在自己面前呱嗓。当下就拍马来战张英。

    这张英,既然号称是刘繇手下第一战将,武力自是不会太差劲的。倒也勉强能与那韩当斗上几个回合。

    “呛……”的一声巨响,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只这区区一招,那张英便知自己当非眼前这员老将的对手。

    韩当手上的长枪,此刻,却只如毒蛇般,每每刺出,总是出人易料之外,人虽老,可是力量与度却是并不曾减退多少,可谓是老而弥辣凡非。

    区区张英,又如何能摭拦得住,只勉强的顶了数个回合,便乘隙拍马逃回了本阵而去。

    身后小霸王孙策,虽不说征战多年,但自身为将门之后,又早早的随了其父孙坚征战,一身见识,可谓是非凡,眼光之准之毒辣,又如何会有错失眼前这般的一个好机会。

    当下,只听得孙策一声大喝。大军出动间,以孙策为箭头,身后,程普,黄盖一左一右护着。前头又有老将韩当。区区张英,又如何能顶得住。

    大军一破再破,牛渚失利。直逼建业城而去。

    破了牛渚,因着张英退得匆忙,倒让孙策捡子个大大的便宜,收得牛渚邸阁粮食、军器无数,并降卒四千余人,此时的孙策帐下已是有万余人之多,也就不再惧怕于区区刘繇,遂大胆的进兵神亭。

    却说张英兵败回见刘繇,这一次,张英可是失了他刘繇数万军马,数十万的粮草,几乎已经是他建业城内的一大半积蓄了,你如何不让刘繇愤怒。当下便欲叫人来把个张英推了出去斩以正军法。

    好在谋士笮融、薛礼劝住,只说现如今是大战在际,阵前斩将于我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