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不是一只鸟(八阿哥胤禩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八哥不是一只鸟(八阿哥胤禩重生)-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褡鳎隳盖子质撬卫矗俊�
    陈云低着的头微微一震,半晌才抬起头来苦笑:“八殿下,草民何尝没有想过从头再来?”
    八阿哥猜到他顾忌什么,微微一笑:“爷知道你的心思,你放心,既然有缘再见,爷定然替你求个体面!”
    那陈云忙跪下来:“八殿下,小的在殷总兵身边只是想为国尽些绵力,能见到八殿下已是望外之喜,万不敢再奢求其他,小的不是那种攀援之人,八殿下莫要折杀了小人!”
    八阿哥又拿起那几本书:“你若是没有一番有所作为的想法,何必看这些东西?你就算不为你打算,不为你们陈家打算,难道就不替你死去的父亲想想?爷不过想给你个机会,至于你能不能洗刷门楣靠的可是你自己,你想清楚!”
    四阿哥正扶着亲兵慢慢地踱着步子,军医说了他失血过多,伤了腑脏须得要调理,四阿哥本是个性子急躁的人,这几日被一堆人围着,可憋死他了。
    已经走到满身是汗了,可四阿哥还是不肯停下来歇歇,一个劲的说再来再来,旁边的人哪里敢劝?
    康熙皇帝特地要人不要通报,结果一过来就看见自己的儿子面容发白,木着脸看儿子给自己见了礼,康熙一直不开口,一直到四阿哥的脑袋快低到肚子那里了才开口:“四阿哥,朕平时的教导你都忘记了吧?起止有节!谁让你这样胡作非为的?”
    四阿哥满心委屈,口里也只能认错,康熙训了半顿饭功夫才咳嗽一声:“不知道四阿哥你最近好点没有!”四阿哥忙答了:“托皇阿玛的洪福,好多了!”
    康熙又细细地问了服侍的人四阿哥饮食如何?睡得如何?得到了切实的情况才满意地点点头,安慰四阿哥要安心养病。
    二人正说着,外面大阿哥和八阿哥已经一阵风似的进来啦:“给皇阿玛请安!”父子兄弟几人见了礼,康熙和四阿哥心里都松了一口气,刚才的气氛着实有些冷淡,幸而这两个人来了,不然倒不好下台呢!
    康熙笑着看八阿哥:“刚去你七哥那里蹭吃蹭喝完了,现在又过来蹭你四哥的东西?”八阿哥脸一红,心里暗骂哪个多嘴多舌的小人,爱献殷勤把自己给卖了?
    :“皇阿玛又冤枉儿子,儿子是去正正经经探病的,哪里是为吃喝啊?”八阿哥努力为自己正名。
    旁边的四阿哥也忍俊不禁:“是啊,八弟都是正正经经来探病的,就连那些葡萄都是正正经经吃的,皇阿玛,您真的冤枉八弟啦!”
    话音没落,营帐里的众人都笑了,大阿哥一边笑一边拿胳膊捅八阿哥的腰,康熙茶盏里的茶倒晃悠了一多半到地上,八阿哥气急,窜到四阿哥身上咯吱他,四阿哥本来不怕痒,这时也禁不住,左扭右扭地躲。
    等众人都笑完了,康熙也准备起身走了,八阿哥才红着脸说:“儿子是有正事才来的,皇阿玛您闹得儿子都忘得一干二净。”
    “哦,原来八阿哥你除了蹭零嘴吃还有正经事啊?”康熙故意拖长了声音说,又是一阵大笑。
    等八阿哥和大阿哥你一言我一语把来意说完,看见皇帝只是静静看着八阿哥,完全没有要说话的意思,大阿哥忍不住跳出来给弟弟解围:“皇阿玛,难得那陈云又孝顺又能干,您就给他个机会吧!”
    旁边四阿哥也插嘴说:“是啊,皇阿玛,八弟又不是求您给他封官封侯,只是向求您给他个身份参加考试而已,您就答应了吧!”
    :“你们都当朕是那没有人情的皇帝吗?”康熙把自己的几个儿子看了一遍,八阿哥脸上的切切,四阿哥脸上的不解还有大阿哥脸上的疑惑,不由得叹气到:“这陈云的确是其情可悯,但是朕若是特赦了他一个,如何给天下人做表率?难不成以后贱籍之人个个来讨情,朕个个都要应?”
    八阿哥心里一动,贱籍之人不许读书不许做官不许务农,等于绝了他们翻身的路,记得四哥登基后也动过废除贱籍的心思,可见这件事有的谈!
    想了一想,八阿哥鼓起勇气说:“皇阿玛,虽说父债子偿,可是您是天子,为何不施恩让那些贱籍之人可以有机会一展所长报效国门呢?儿子看那陈云不过受了拖累,若是给他机会,定能有所作为的!”
    康熙不以为然:“是啊,这恰恰是告诫天下人都要做事当心,免得拖累亲朋,治理天下除了教化还是需要警示的!再说你那陈云能有多好?虎落平阳还遭犬欺呢,何况一个小小书生!”
    大阿哥不服气地嚷嚷:“皇阿玛您太狠心了,儿子也听先生讲过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英雄都是不论出身的!”
    旁边四阿哥也附言:“是啊,皇阿玛,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都是您治下的子民,若能施恩与他们,更显得您爱民如子恩泽天下!”
    康熙被几个儿子轮番的马屁拍得晕乎乎的,纵然知道里面有水分,也是甘之如饴,可他也知道此事不能轻举妄动,很多贱籍是罪臣之后,这样的处罚是为了最大可能的抑制背叛和动摇统治。
    等几个儿子都说完了,康熙才说:“这样的政策也不是一天能定下来的,这样吧,八阿哥,你晚上带来陈云来见见朕,若是这陈云果真不错,朕定然给他个机会,朕总要在那些人面前给你们脸面嘛!”
    那一晚的会面,康熙让八阿哥回避了,据说二人秉烛而谈到清晨,陈云被康熙交给殷化行立刻送会黑龙江,挤在大阿哥营帐里的八阿哥完全没机会去打听他们谈了什么。倒是陈云让人传了个口信给八阿哥,说是大恩不言谢。
    而一夜未眠的康熙皇帝则完全不疲倦,下午就找了大臣们来议政,说是今年一回去就加恩科,要为国家取士!
    康熙皇帝留下了大阿哥犒赏三军后,就带着大部队先行回京师了,原本皇帝要留下八阿哥协同办理,可是大阿哥却坚决不干,说是皇帝不信任自己,惹得康熙发脾气他才说想让弟弟早点回去抱抱女儿,康熙这才开颜。
    八阿哥也是心里积着一堆事情想回京师去查实,可是四哥七哥病着,五哥不通汉语,三哥跟武官处不好,康熙若是要留下自己来,是一点推托之词都没有,幸亏大阿哥明白自己的心思,八阿哥走之前在大阿哥的营帐磨蹭了许久,又硬把觉罗留给大阿哥才肯走:“大哥,您细务上不是很擅长,虽然有军功,保不齐有小人要下蛆,觉罗学士虽然迂腐了些,这些日子弟弟一直冷眼看他,倒是行事周全谨慎,大哥你有什么使唤他的也不错!”
    大阿哥笑着踢了八阿哥的屁股一脚:“罗嗦死了,比爷的福晋还爱唠叨,你怎么不是个格格?”气得八阿哥追着他打。
    康熙皇帝怕大阿哥一个人料理不清,反落人话柄,就著公长泰、侍郎常绶、学士嵩祝、前来协理,又想起京城的皇太子,思念之情不可抑制,又提笔写了封信给他。
    谕皇太子:
    朕帅军征战之时,军务在身,无暇他思。今胜负已定,噶尔丹逃遁,我军穷追不舍。当此之时,班师返归,一路欣悦,朕不由思念太子,何得释怀。今天气已热,将你所穿棉衣、纱衣、棉葛布袍(等)四件,褂子四件,一并捎来。务必拣选你穿过的,以便皇父想你时穿上。
    庚辰。上驻跸塔尔奇喇地方
    这一次是大胜之后班师回朝,仪容自然威严庄重,沿途都有各地官员选来的良民进献冰水、梅汤、香薷汤给皇帝、将军、士兵,说是皇恩浩荡,解黎民于倒悬。康熙皇帝明知有诈,还是笑着领受了,做皇帝么,有时候就是要逼迫自己相信那些明显不可信的事情,是不为难下面的人,也是不为难自己的意思。
    四阿哥和七阿哥倒是日日有好转,两人都可以骑在马上行路了,更是让康熙老怀大慰,这日又接到了皇太子的回信:“伏阅慈旨,得知皇父眷恋儿臣之心,不禁热泪涌流,难以自已。”
    看着随信送过来的太子的秋香色棉纱袍子,康熙高兴地让人收好,嘱咐又嘱咐等到了口外诺海朔皇太子迎驾那天一定要拿出来穿。
    晚上,康熙看着箱子里皇太子的袍子,摩挲了半天,提笔写了道圣旨,谕皇长子将散给军粮事务、交明珠、于成龙、办理,即日自中拖陵启行回京。

☆、108楚水吴山万里余(下)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六月
    乙酉朔。上驻跸昂几尔图地方。
    康熙皇帝思归之心相当急切;可是为了等待大阿哥;还是让队伍放慢的脚步;更何况,沿途百姓或真或假的恭贺还是让皇帝很高兴的。
    太子也在一路从京城往这边赶;难得有机会在皇帝面前表现,这机会可得把握住了!偏偏礼部尚书佛伦、户部尚书马齐;还有那大学士阿兰泰统统跟自己不齐心,拖着这些老家伙,怎么可能速度快得起来?
    一路上太子的脾气日渐在长,身边的侍卫、属官可就倒了大霉,动不动就是一顿鞭子没头没脑抽下来,又不是在紫禁城里,连敢上来劝一劝的人都没有;说不得只好忍耐啦。
    这边康熙皇帝已经从四阿哥口中问出活佛的死讯,不由得大怒,找了大臣和诸位皇子来合计。竟然欺君罔上,图谋不轨,这样的奸臣,岂能容得他?
    五阿哥第一个跳出来激动万分:“皇阿玛,第巴竟然这样辜负皇恩,不如咱们不要班师回朝,直接打过去,抓了他吧!”
    康熙看着五阿哥一脸憨直,在心底轻轻地叹口气,皇太后的确不太会教养孩子啊,看来还是要多接触汉学才能培养儿子,脸上却一分不虞都没有露出来,微微笑着转了话题:“三阿哥,你是怎么看的呢?”
    三阿哥不假思索地说:“皇阿玛,如今我们刚刚取得大胜,那噶尔丹迟早是我们囊中之物,想来那第巴一向忠心,定是被噶尔丹蛊惑所致,不如皇阿玛先下一道圣旨询问,再做打算不迟,也是皇阿玛您体恤臣民的意思!”
    康熙满意地点点头,他的确不想再举刀兵,西藏那地方易守难攻,当初也是打得艰苦,劳民伤财的事情康熙也不想多做,想来那第巴也不过是墙头草般的人物,这一次且先容了他,自己这边也好有所喘息。
    :“三阿哥说的甚有道理,就按他说的办!”康熙高兴地说:“那么这道圣旨就由你拟了来给朕看!”
    三阿哥闻言大喜,忙低头称是,康熙又跟臣下们商议了如何各项杂事,等议完都天黑了,康熙皇帝大手一挥命人设宴。
    夜宴的时候,康熙召见了宁夏这边的官员,皇帝深知唯有直接面对辖地的臣子才是最辛苦的,他们能反映第一手资料,也可以在第一时间解决小的问题,藏地不安定,宁夏就是第一站!
    第二日,大阿哥还是没有赶上康熙的队伍,可是皇帝已经不能再继续等下去了,前面已经有飞马来报,说是皇太子已经到了口外诺海朔,正焦心地翘首呢。
    康熙兴冲冲穿上那秋香色的棉纱袄子,恨不得审查双翼飞过去,队伍急急赶了一整天,终于在天幕渐黑时到了,远远的,康熙就看见自己日思夜想的皇太子已经一马当先冲了过来,父子数月未见,彼此都是喜不自胜。皇太子看见康熙身上自己的衣服,眼泪几乎就要落下来,又死死忍住,下马行了大礼就赶上前问长问短,康熙整颗心都是热乎乎的。
    后面跟着的阿哥大臣们也赶上来跟皇太子见礼,得到了极其敷衍的态度后就很自觉的默默跟着了。
    父子二人叙过了寒温,皇太子把京中的事务跟康熙细细交代,有不能决断的也把奏折带来呈上,康熙也把亲征途中的轶事趣闻同他分享,这天晚上,康熙同皇太子单独进的晚膳。
    接下来的三天,康熙把八阿哥挪出自己的营帐,让他跟着病愈的四阿哥同住,除了三阿哥因为拟旨见了康熙外,其他的阿哥都没得到自己皇阿玛的召见。
    三天后,康熙让皇太子把卤簿留下来,先行回京师处理事务,顺便准备迎驾事宜,剩下的路程越来越短,人人都认为马上就能休息的时候,却出了大事。
    七阿哥的腿再次恶化了,这一次却是五阿哥去探病才发现的。
    这几日快到京师,人人一片忙乱,根本忘记了马车里的七阿哥。五阿哥到的时候,七阿哥在榻上发着热,连伺候茶汤的人都不见一个,五阿哥汉文不精通,可是马鞭子也是康熙亲自教的,嗖嗖嗖抽了十几个,直抽到旁人不敢劝,报到皇帝那里,康熙亲自来才拉住了他。
    等五阿哥结结巴巴把事情告诉康熙,抽鞭子的人就换成了康熙了,只是发脾气前康熙至少还记得找个军医来给儿子看病。
    康熙只觉得自己心中的怒火腾腾地往上窜,朕还好好儿的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