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黑道帮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大黑道帮主-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及的,杜月笙更是激动万分,他要的就是鲤鱼跳龙门,脱胎换骨改变自己流氓白相人的身份。为此,他特地订做一套少将军服,穿上军服拍照留念,然后将照片放大配上镜框挂在墙上。紧接着大宴亲朋,大事庆贺。
  热闹过后,“三大亨”忽然觉得,受了蒋总司令如此大的荣宠,光耀了自家门庭,对蒋总司令总该有所表示才对。至于怎么表示,张啸林提议三人一道去南京“谢委”,黄老板觉得没这个必要,却又没有反驳的理由,杜月笙提出问问陈群,结果陈群一听,哈哈大笑。
  “都什么年代了,还谢委请训?也亏大帅想得出来!国民政府不兴官场上那些老套套,总司令要召见谁都会事先邀请的。”
  黄老板听了这个话,了却一桩心事。张大帅听了却一肚子不高兴,好不容易有个晋见蒋介石的机会,就让陈群这么一句话给否了。
  偏偏事隔不久,蒋介石单独召见杜月笙。杜月笙受宠若惊,感到荣耀非凡。可三个人单单召见他一个,又担心为这事再生龃龉。
  “不能三兄弟一道去吗?”杜月笙问陈群。
  “你当这是赶庙会呢?”陈群笑说。
  既然这样,杜月笙觉得,这事还是由自家亲口告诉黄老板和张大帅为好。黄老板已经退休,懒得争这个风头,电话打过去,自是一番祝贺。张啸林则不同了,接到电话后半晌没作声,杜月笙晓得大帅的狗熊脾气,何况他又特别热心官场事体,不在电话里骂娘就已经很知足了。果然,憋了半晌,大帅还是在电话里迸出一句酸溜溜的话:

攀新贵跟牢蒋高层(11)
“好么月笙,你自家攀了高枝别忘了提携一下老弟兄!”
  不管怎样,杜月笙总算松了一口气。
  此次赴南京,除了司机、保镖、总管万墨林、随身侍奉杜月笙的马阿五外,杜月笙还带了几个学生子。
  一行人乘火车抵达南京后,入住中央饭店。中央饭店是南京最高级的旅馆,专门招待各地来的方面大员和国际贵宾的。走进中央饭店,杜月笙发现,这里的设备设施豪华程度与上海的几家大饭店相比,应该不相上下,但是氛围与上海的大饭店截然不同,全没有那种喧嚣、喧哗与流光溢彩,而是于豪华之中透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就连茶房都是彬彬有礼,令杜月笙不由得肃然起敬。
  一进房间,杜月笙便把所有人招集到一起,告诫大家要遵守这里的规矩,切不可拿出勃兰西地界的作风,以免闹出笑话。
  第二天,杜月笙应召前往拜见蒋总司令。
  这是杜月笙一生中第一次晋见蒋介石。当时杜月笙40岁,蒋介石41岁。他们一个是国民革命军领袖,一个是崛起于沪滨的帮会大亨。论身份地位,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然而杜月笙正处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转折点,他这个帮会大亨的身份也正可以为蒋介石所用,也只有蒋介石可以给他改变这个身份。因此,虽说两人一个是彬彬有礼,一个是谆谆教诲,却也是相谈甚欢。
  这次晋见,让杜月笙深受鼓舞,蒋介石的器重与恩宠,给了他迎头赶上的动力。此时的杜月笙尚不晓得自家的角色,其实就是蒋介石的“夜壶”,用得着的时候拿出来,用不着的时候又嫌碍眼又嫌臭,放在床底下犹嫌不够,恨不能抛出去扔进垃圾箱。当然在以后许多年间,蒋介石都是用得着这个“夜壶”的,他也因此攀龙附凤,光耀显赫许多年。
  但眼下,杜月笙是受宠若惊,一门心思跟牢蒋介石,要干一番比烟赌更大的事业。  
  然而,这次风光无限的南京之行却让他意外地出了一个大丑——一个“随员”给他闯了穷祸!
  不晓得杜月笙为什么会收一个弱智阔少做学生子,更不晓得像晋见总司令这样的头等大事,杜月笙为什么会带着一个弱智阔少做“随员”?
  这个弱智阔少名叫黄振东,其父做的是轮船和糖生意,足有百万身家。黄振东不读书不做事,整天就晓得白相相。这次南京之行,黄振东憨劲上来,不去决不罢休,纠缠得杜月笙无可奈何,只得答应下来。反正去了也不用他出面,只是跟着走一趟而已。  
  岂料,杜月笙晋见蒋介石离开不久,黄振东便把茶房找来,要了一桌酒菜,然后要茶房给喊几个秦淮名妓来乐乐。
  “你想叫堂差?”茶房以为自己耳朵出了毛病。
  “没错。”黄振东肯定地说。
  “不行不行,你到外边去怎么找乐子都成,就是别在饭店里边。上头有规定,闹不好小的连饭碗都给砸了。”
  茶房不给叫,黄振东就自己打电话,喊来秦淮河边上一间书寓里的一名*。那位*走进来的时候,茶房一路拦截,那女子却一步不停,只管朝里走。黄振东听到动静,立刻开门迎出来,一见茶房跟着阻拦,破口大骂: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她是我太太,女朋友,姘头!你管得着吗?”
  万墨林、马阿五等人闻声跑出来,一见这阵势,哪还敢阻拦,只好眼睁睁看着黄振东把那位女子迎进门去。
  这时候,听到动静赶出来看热闹的人聚了一大片。但凡能住进这里的人,大都是见过大世面的有头有脸的角色,无论私底下怎样,在这种场合一准都是正人君子。大家一见有人把堂差叫进了中央饭店,全部为之震惊,纷纷打听是哪个如此胆大妄为。

攀新贵跟牢蒋高层(12)
“还有哪个,听说是黄浦滩头杜先生的手下,要见识秦淮名妓。”有知情人说。
  万墨林一听这话,气得火气直往头顶上冒。茶房也急得直搓手。
  “这位弟兄是你们一道来的,还是你去劝说劝说吧!”茶房哀求万墨林说。
  “他哪里肯听我的?麻烦你叫大家散了吧,否则越闹越大!”万墨林低声对茶房说。
  “人还在里面,怎么能消停得了!你们哪个能想想办法?”茶房比万墨林更着急。
  “除了杜先生,哪个都镇不住他。”万墨林急得直跺脚。  
  正说着,杜月笙满面红光地走进来,一见这边一大群人,便好奇地往这边走过来。万墨林赶紧迎上去,如此这般一说,杜月笙顿时气冲牛斗,大踏步向前冲去。
  “黄振东,你给我开门!”杜月笙愤怒地喊道。倘若是在自家,他会毫不犹豫地一脚把门踹开。
  “开门!开门!杜先生来了!”万墨林等人也跟着喊。
  起初黄振东不相信,但仔细听听,果然听到杜月笙的声音,当即吓得抖作一团,抱着那名女子躺在沙发上动都不敢动了。
  “这门我撞开,我会喊人来修好。”杜月笙对茶房说,正要撞门,被茶房一手拦住。
  “不用,杜先生,我这里有钥匙。”茶房说着,打开了房门。  
  房内一幅春宫图尽收眼底——白光光赤条条两个身子粘在一起,一动不动地躺在沙发上。茶几上的酒菜还是刚摆上的样子。
  “岂有此理!”杜月笙怒不可遏,一声厉喝,“你给我滚起来!”
  两个人赤身露体,众目睽睽之下,哪里还敢动。万墨林一边捂着嘴偷笑,一边进到里屋抽出被单床单,一个人扔给一条。两人赶紧用被单裹着身子,抱着衣服逃到里屋去了。门外一帮人哈哈大笑,连茶房都忍俊不禁笑出了声。  
  本来进京晋见总司令是一桩荣耀无比的事体,结果被黄振东一闹,很快被传为笑柄。杜月笙一行还没离开南京,这桩丑闻便传回了上海,让很多人简直笑歪了鼻子。
  杜月笙回到上海,第一件事就是命人送还黄振东的学生帖。  
  黄振东的父亲早已知晓了这件事,如今见杜月笙退回了黄振东的学生帖,心里又气又急,狠狠训斥黄振东一通后,赶紧请人到杜月笙那边去求情。他深知儿子和杜月笙这个师徒关系万万丢不得的,它可是黄家上下一干人的保护伞,黄家庞大的生意也需要这个保护伞罩着。
  怎奈黄振东给杜月笙出的这个丑实在太大,太荒唐,黄门出了这样的学生子,着实有损杜月笙的名声。杜月笙已经铁了心,无论谁做说客,他都一概拒绝。
  黄振东的父亲为了赎罪补过,花巨资买下一艘豪华游艇——上下两层船舱,上层有两间卧室,一个大餐间。下层有两排六个房间。他托人将这艘游艇送给杜月笙,杜月笙听后啼笑皆非,三番五次原封退回,黄振东的父亲决意不收回,这艘豪华游艇便一直停泊在十六铺码头上。
  过了很久,有人告诉杜月笙,新船扔在那里不用,时间长了会生锈烂掉,杜月笙这才决定启用,他给这艘游轮取名为“月宝”号,这艘游轮便成为杜氏“海军”——月宝、欢迎、波涛三艘游艇中第一艘的由来。
  杜月笙收了游艇,黄振东便又开始到杜公馆走动。黄振东的父亲如此费尽心机赔礼赔罪,杜月笙的火气也就消了。时日一久,黄振东又成为了杜公馆的常客,又开始“先生长先生短”地喊起来。后来又走万墨林的门路,把那张学生帖送了回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跟潮流进身金融工商(1)
一、法国头脑有私交
  时局演变,潮流日新月异。杜月笙晓得,只有跟上潮流,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早在1927年1月12日,杜月笙便通过他的法文翻译李应生奔走斡旋,当选为法租界华人纳税会委员。1929年7月,杜月笙荣膺华董,与著名绅商陆伯鸿、魏廷荣等在公董局内平起平坐。
  与此同时,杜月笙一方面在工人以及工人领袖中广收门徒,增加杜门新锐力量,一方面积极介入工运,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1928年9月法租界发生吴同根遇害案,杜月笙出手调停并慷慨解囊,在工人群众中产生极大影响。  
  9月16日晚上11点,法商电车司机吴同根收班调车回厂,驶达法租界霞飞路和萨坡赛路口时,五个喝醉了酒的法国水兵忽然出现在电车前面,强行拦车,喝令吴同根带他们开车兜风。
  法商电车公司明文规定,司机收班调车回厂,不得搭载乘客。吴同根怕丢了饭碗,苦苦哀求那五个醉汉,请他们下车。
  法国兵借酒发疯,根本不理会吴同根的哀求。见吴同根迟迟不肯开车,一名法国士兵二话不说,嗖地从衣袋中抽出一把弹簧刀,刺向吴同根的左眼。由于用力过猛,这一刀由左眼直刺大脑。电车里灯光明亮,人们看到站在车门前的吴同根血流如涌,身子向后栽倒,气绝身亡。
  法国兵当街杀人之后,下车扬长而去。
  围观的中国同胞义愤填膺,顿时群情激愤,第二天华文各报便刊出了惨案发生的经过,整个淞沪为之震惊,中国同胞同声声讨法国士兵草菅人命的残暴罪行!
  然而法租界当局对此却毫无反应,仿佛这件惊天杀人案和他们毫无关系。于是,中国官方出面,向法国总领事提出严正抗议,要求惩办凶手,公开道歉,赔偿受害者家属,并保证以后不再发生此类案件。
  面对中国官方的抗议,法国总领事范尔迪只有一句无关痛痒的答复:
  “肇事水兵已经被拘禁。”
  肇事法国水兵的具体情况、姓名,将对他怎样惩罚?法租界如何赔偿受害者家属等问题,范尔迪一概不予回答。于是,中国人的声讨不断升级,举国上下,同仇敌忾。
  杜月笙坐不住了,他要以私人身份来解决这场公案。  
  杜月笙首先派人调查了案发经过,然后让人写成一份详细报告,翻成法文。有关杀人凶手的所属军队、姓名等个人情况,至今逍遥法外的情况,在场目击证人,都列举十分详细。
  杜月笙带着翻译,带着全部证据,前往拜访范尔迪。在范尔迪的大办公室里,杜月笙说明来意后,范尔迪皱皱眉头。
  “杜先生,这种小事你何必要管?”
  “人命关天,怎么会是小事?这是在中国,是中国人的事体,我怎么能不管?”
  “那个肇事水兵已经抓起来了,至于怎么处罚,自有法国的法律决定,中国人何必管那么多?”
  “不对!总领事,倘若他杀的是法国人,中国人当然不会过问,但他杀的是中国人,法国人就应该对中国人有个交代!”
  “哦……”范尔迪沉思一下说,“那就等审判结果出来再说。”
  “会有审判结果吗?”杜月笙紧逼一步。“你肯定明白,那个杀人的凶手,并不曾抓起来!”
  范尔迪无话可说了,他晓得杜月笙只要如此说,那他手里就定然有证据。果然,杜月笙说完,翻译立刻递上厚厚一叠法文资料,包括照片资料。关于肇事法国兵自醉酒杀人,到最近的自由行踪,一应俱全。

跟潮流进身金融工商(2)
范尔迪叹口气,颓丧地往圈手椅上一坐。
  “好吧,这件事怎么解决,说说你的想法?”
  “很简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