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先生说,一边看说书先生绘声绘影的表演,一边拿着“大字本原著”对照着读,帮助自己识字。
“听说书”的习惯杜月笙保持了大半辈子,后来远走香港、重庆,仍然花重金从上海聘来说书先生为他说书。而杜月笙肚子里的知识,以及他的言谈举止,行为做派,无不得益于他的听书。在这些历史文化的熏陶下,他从里到外,渐渐脱掉了“白相人”的烙印。
文化水平提高了,杜月笙开始把文角色引进杜公馆,他请三鑫公司的苏嘉善给他做参谋。在苏嘉善的建议下,杜公馆设立了文书间,张啸林公馆里的翁左青,成了杜月笙的第一位秘书;接着,第一位法文翻译王茂亭进门了。后来王茂亭因故离去,李应生接替了他的位置。这第二位法文翻译,引领杜月笙走进了法租界公董局,直接与法国上层打交道。
接着,杜月笙开始进军新闻界。《新闻报》编辑唐世昌便是杜月笙在新闻界招纳的第一个学生子。之后,各报馆的编辑记者纷纷成为杜公馆的座上客,以后如汪松年、赵君豪,姚苏凤、余哲文、李超凡等著名报人,也都或明或暗地成为杜月笙的学生子。通过这些人,杜月笙控制了新闻界一大批从业人员。
靠着在报界新闻界的力量,杜月笙帮助不少达官贵人抽掉了不宜外扬的桃色丑闻。一年下来,这样为别人“排忧解难”的事件不知要有多少次。这种交情的分量足够重,受惠者因而感激涕零,以后遇到杜月笙有事,不用开口便一个个设法帮忙,鼎力相助,作为报答。杜月笙自家就曾高谈阔论他的“生意经”——存交情。
“别人存铜钿,我存交情。”凭着这些“交情”,他的关系网可谓四通八达,在上海滩处处“吃得开”“兜得转”。
除开新闻界人物,结识其他有名望的学界泰斗,更是杜月笙借以提升身价的途径。杜月笙的名号,便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给起的,杜月笙每月都会派人送一笔款子到章公馆,接济当时境况并不太好的章太炎。
只念过四个月书的杜月笙,身边不仅有了众多知识界的学生子,更与一大批举足轻重的学界泰斗、当代耆彦交欢于“师友之间”。如此攀龙附凤,水涨船高,杜月笙俨然已由白相人脱胎换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绅士。
“叫我杜先生!”这是杜月笙对自家身份的定位。
攀新贵跟牢蒋高层(1)
一、堂子里设下美人计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大举北伐,与北洋军阀展开殊死较量。进入1927年,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的部队节节败退,局势渐渐明朗。
与此同时,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翻军阀统治,配合北伐进军,先后于1926年10月和1927年2月举行了两次武装起义,在全市建立了一支3000多人的工人武装纠察队。3月16日,工人武装起义总指挥部在闸北建立,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即将爆发。
3月,南北两大军阀——孙传芳的五省联军、张宗昌的直鲁部队会师上海,以北火车站毕庶澄的司令部为中心,在大街小巷堆沙包,拉铁丝网,布置防线,耀武扬威,杀气腾腾。
战火迫在眉睫,杜月笙看好北伐军势头正盛,人心所向,决定押蒋介石一宝。当时直鲁军第八军军长毕庶澄刚刚抵达上海,杜月笙决定设法拖住毕庶澄,甚至劝诱毕庶澄归顺革命阵营。
3月10日,由杜月笙、张啸林派人送出请帖,以为毕庶澄接风洗尘为名,请毕庶澄赴宴。宴席设在英租界上海名妓花国大总统富春楼老六的香闺。杜月笙事前已与富老六交关接洽,由富老六拖住毕庶澄。
两年前,毕庶澄曾跟随张宗昌进驻上海,眼巴巴看着“三大亨”盛情款待张宗昌,酒池肉林,豪华至极,心下羡慕得不得了。当时,他仅是一个小小的补充旅长,根本没有资格沾边。不曾想两年时间,他自家拥兵沪上,有了“三大亨”接风洗尘、一亲花国大总统芳泽的资格。这一场十里洋场春华梦,毕庶澄岂能错过。
在接到请柬的当天傍晚,毕庶澄一身便装,轻车简从,从北站直达汕头路富老六的香闺门口。杜月笙和张啸林早已等候在楼下,毕庶澄还没下车,两人便已迎出门外。
初次见面,杜月笙和张啸林都对毕庶澄的外貌大吃一惊。他身穿湖色夹衫,一领墨绿马褂,身材挺拔,风度翩翩,唇红齿白,容貌俊雅,哪里像什么军长、总司令,分明是一个*倜傥的翩翩公子!
来到富老六的香闺,只觉幽香扑鼻,房内名人字画、古玩珍品,美不胜收。毕庶澄如醉如痴,原以为艳光四射的女主人会在此恭候他的到来,没想到客厅里只有四个穿着大红大绿的双丫侍儿。
请著名厨师,办特等酒席,这一桌酒宴的菜谱让杜月笙颇费心机。而坐下来的毕庶澄,心不在酒宴上,他在火烧火燎之中等待着女主人的亮相。
作陪的只有杜月笙和张啸林,两人见毕庶澄心不在焉的样子,心里已经有底。
酒过三巡,毕庶澄已经心痒难忍。就在他不时抬头望着客厅门口的时候,富老六终于姗姗来到。富老六一袭粉白绣花绸旗袍,勾勒着迷人的曲线。修长的身躯婀娜多姿,白皙的皮肤水嫩透红,灿若羊脂。她身后有三位一色鲜红的女子,都比她稍稍矮了一些,众星拱月般构成一幅举世无双的仕女图。
“天仙啊!天仙!”毕庶澄的眼睛都看直了。
富老六秋波一转,眉目传情,风情万种。然后仙女下凡般,娉娉婷婷走过来。毕庶澄看着,仿佛泥塑木雕,完全呆若木鸡了。
“毕总司令,小女子迟来一步,请总司令见谅。”
富老六一口吴侬软语,如莺声呖呖,听得毕庶澄心里越发酥*痒。
“不迟,不迟。”毕庶澄忙拉开身边的椅子,请富老六入座。
“谢总司令。”富老六大大方方地在毕庶澄身边坐下,然后伸出纤纤玉手,亲自为毕庶澄斟酒,“这一杯是小女子敬总司令的,请总司令赏光。”
攀新贵跟牢蒋高层(2)
“好,我喝!我喝!”
富老六连敬三杯,毕庶澄悉数喝下。
面对珍馐玉馔,琼浆玉液,群雌粥粥,毕庶澄终于有了置身十里洋场、金粉世界的感觉。于是,他开始不拘形迹,放浪形骸,在两位大亨面前,千杯不醉,一会儿笑话连篇,谈笑风生;一会儿与富老六耳鬓厮磨,窃窃私语。那种纵欢作乐,旁若无人的*本色,比他的老上级张宗昌有过之而无不及。
原本说好陪毕庶澄赌一局的,但见毕庶澄和富老六的情景,杜月笙觉得这个节目还是取消的好。他向张啸林使个眼色,两人先行告辞。
毕庶澄初到上海,正是战鼓雷鸣军情紧急之时,他原本有一番斗志,也想在上海力挽狂澜,为直鲁军建立功勋。但自从走进富老六的香闺,便“芙蓉帐暖日高起,将军从此不观操”。
就挥金如土而言,毕庶澄决不在他的上司张宗昌之下。他送给富春楼老六的第一笔缠头资,便是两万大洋。后来玩得痛快,干脆叫副官、卫士把成捆的钞票搬来。富老六的香闺不设账房间,也没有保险箱,副官和卫士只好把钞票当凳子,坐在上面应付差事,随时等候总司令下令付账。
就在毕庶澄纵情欢乐的时候,渤海舰队的官兵发现总司令失踪了,第八军官兵也不见了军长的面。驻沪海军总司令杨树庄拒绝渤海舰队南下,声称由他的舰队担任水路防卫。毕庶澄的部下来报告这件事,毕庶澄觉得没什么不妥。哪曾想,6日之后,杨树庄率领海军官兵归附国民革命军,电令各舰易帜。这样一来,毕庶澄的第八军腹背受敌,且断了归路。但芙蓉帐里的毕军长却懵然不知。
与此同时,北伐东路军下衢州,定杭垣,克宜兴,目标直指上海,一路势如破竹。孙传芳苦守南京,眼看力不能支;张宗昌转战徐州,为毕庶澄孤军陷在上海焦急万分,连发急电,严令毕庶澄率全军速援南京,以解孙传芳之危。然而,一封封急电发出后石沉大海。尽管毕庶澄孤军陷在上海,但此时并未挨打,撤退自然不成问题。张宗昌想不出毕庶澄有什么理由抗旨不尊,唯有发生变故。为以防万一,3月21日,张宗昌恳请安国军总司令张作霖任命毕庶澄为海军副总司令。
毕庶澄接到任命,爽性把指挥部设在长三堂子里。富老六与他形影不离,对直鲁军动向了如指掌,于是重要情报便源源不断地传到了杜月笙那里。当孙传芳、张宗昌前线连连失利,毕庶澄变得焦灼彷徨的时候,杜月笙又指使富老六,用枕边风劝毕庶澄投诚北伐军。渐渐的,毕庶澄下了投降的决心。
探明了毕庶澄的意愿,杜月笙找国民党驻沪特派员钮永建与东路军联络,东路军方面很快给出一个答复:
“倘若毕先生留沪不走,在东路军进抵上海时,缴械投诚,东路军总部可以呈报蒋总司令,派毕先生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八军军长,兼华北海防总司令。”
毕庶澄一看回电,顿时喜出望外,当天便交出直鲁军最机密的全盘作战计划表示诚意。从此,毕庶澄醉卧花丛,高枕无忧,一心一意等着东路军到来,做堂堂北伐军的高级将领。
然而,当北伐大军如入无人之境,一路畅通进驻新龙华后,委任状却迟迟未到。
3月21日,上海80万工人及3000多名工人纠察队员,开始了第三次武装起义。工人民众为推翻军阀统治,对毕庶澄的司令部发起进攻。张宗昌、毕庶澄一手打造的直鲁军精锐之师第八军,加上举国闻名、剽悍善战的白俄部队,包括他们的大铁甲车,在一日之间被一群手无寸铁的工人打得落花流水。 。 想看书来
攀新贵跟牢蒋高层(3)
等听到外边枪声大作,毕庶澄才感到大事不妙,望一眼同床共枕十多个日夜的富老六,不由得黯然神伤。富老六这时也动了恻隐之心,想到这位原本前途无量的年轻军长、总司令,只因一个小小的延误,竟至英雄末路,此一去生死未卜,两眼不由得盈满珠泪。
万般无奈之下,毕庶澄告别富老六,驱车赶往北车站。
毕庶澄离开上海后,撤到江北,一直不敢回山东。张宗昌因为他违抗军令,贻误战机,于4月5日命人把他诱到济南,在火车站乱枪击毙。
二、蒋高层看中杜大亨
3月21日,上海工人举行的第三次武装起义,经过30小时的激烈战斗,解放了除租界以外的整个上海市区,22日,上海市民代表会议召开,宣布成立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推选钮永建等19人担任临时市政府委员,其*产党代表9人,工人代表1人,国民党左派、右派及资产阶级代表共9人。
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胜利,令杜月笙等人惴惴不安,他们担心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力量会日益强大,他们的好日子将宣告结束。
3月26日,蒋介石乘军舰到达上海,住进枫林桥原淞沪护军使署。蒋介石的到来,使杜月笙看到了希望,预感到好运道再次来临!
果然,蒋介石到达上海的第二天晚上,就派杨虎和陈群两位北伐军高层人物与“三大亨”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借助帮会力量,把上海的局面搅乱,然后在舆论以及全国各界尚未反应过来之前,一举除掉以80万工人为后盾的3000名工人纠察队,捣毁共产党领导的上海总工会。蒋介石既想篡夺上海工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革命果实,又怕承担破坏国共合作的骂名,所以想到了“三大亨”的帮会力量。
明白了蒋介石要*共产党与工农革命力量的意图,“三大亨”心里都有说不出的高兴。而杜月笙最为积极,当下便表示,愿意负责购置军火,招兵买马,为蒋介石效力。杨虎、陈群对杜月笙的态度非常满意,他们评价杜月笙是“时刻不忘奋发向上,谦冲自抑,且时值年富力强,正可以为*效力”。于是,国民党中枢秘密决定重用杜月笙。
接下来,华格臬路杜公馆骤然变得紧张忙碌起来,一天到晚人影憧憧,大门随时紧闭,变得神秘诡谲,杜公馆和隔壁张公馆同时停止了接待客人。
如今的“小八股党”一个个成了身家不菲的大老板,这帮靠烟土发家的弟兄都晓得,他们能有今日,都是因为跟了杜月笙。如今场面做大,也因为有杜月笙罩着,他们的命运与杜月笙的命运紧密相连。因此,杜月笙一句话,他们便立刻抛开一切,重聚杜公馆,开始外出招兵买马,四处搜罗流氓打手,没日没夜地忙碌起来。
叶焯山是“小八股党”中身怀绝技枪法独步沪上第一人。他性如烈火,疾恶如仇,有“水浒传”上的“霹雳火秦明”之风,尤其喜好冲锋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