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之门逍遥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侠之门逍遥游-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北乔峰,南慕容”的说法?”

    本参一听“南慕容”三个字,再结合慕容先生,开口道:“难道这慕容先生便是南慕容?”

    林明道:“是也不是。”

    本因道:“何解?”

    林明解释道:“这慕容先生确实是指的南慕容,不过却是上一任南慕容,也就是真正闯出“南慕容”这个称号的人。”

    只听枯荣大师说道:“小友说的是姑苏慕容家的上一任家主慕容博吧。”

    “不错。”林明应道。

    得到了林明的确认,枯荣大师也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说道:““咱们倘若分别练那六脉神剑,不论是谁,终究内力不足,都是练不成的。我也曾想到一个取七的法子,各人修习一脉,六人一齐出手。虽然以六敌一,胜之不武,但我们并非和他单独比武争雄,而是保经护寺,就算一百人斗他一人,却也说不得了。只是算来算去,天龙寺中再也寻不出第六个指力相当的好手来,自以为此踌躇难决。正明,你就来凑凑数罢。只不过你须得剃个光头,改穿僧装才成。”他越说越快,似乎颇为兴奋,但语气仍是冷冰冰地。

    保定帝道:“扳依我佛,原是正明的素志,只是神剑秘奥,正明从未听闻,仓促之际,只怕……”

    本参道:“这路剑法的基本功夫,你早就已经会了,只须记一记剑法便成。”保定帝不解,道:“请方丈指点。”本因方丈道:“你且坐下。”保定帝在一个蒲团上盘膝坐下。

    本因道:“六脉神剑,并非真剑,乃是以一阳指的指力化作剑气,有质无形,可称无形气剑。所谓六脉,即手之六脉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阳明胃经、少阳三焦经。”说着从本观的蒲团后面取出一个卷轴。

    本参接过,悬在壁上,卷轴舒开,帛面年深日久,已成焦黄之色,帛上绘着个**男子的图形,身上注明穴位,以红线黑线绘着六脉的运走径道。保定帝是一阳指的大行家,这‘六脉神剑经’以一阳指指力为根基,自是一看即明。

    林明一看这幅图可比刚才那五幅分散的分别画着五脉的剑谱好多了。这张图上连六脉间的关系也都显示了出来。

    而且以林明天人之资的悟性还看出来,六脉神剑最高的境界还不是六脉齐发,而是六脉归一。

    而且林明发现六脉神剑之所以难练,和够不够内力发出剑气没有关系,若是你练成了,就是你只能发出一剑,那也是练成了,顶多是内力不济罢了。想要六脉齐发,甚至六脉合一,林明估计至少要到宗师境界才玩的转。

    之所以说没有深厚的内力练不成,并不是说内力不深厚无法六剑齐发,若是六脉神剑练成了,在六脉的相互影响下,不用六脉齐发,就是单发一脉也不是能轻易挡下的。看原著中段誉就知道了,他单发一脉,鸠摩智必须要躲闪,本因等人单修一脉发出的剑气,鸠摩智却可以用火焰刀与之对决,这里面的差别就是六脉相互影响的体现了。

    六脉神剑难练的地方在于打通六脉所在的经脉,习武之人,经脉都是有些滞涩的,需要用内力打通,而六脉神剑所需要的经脉俱在手上。手上经脉细小,自是不好打通而需要大量的内力做后盾,除非是向段誉那样天生百脉具通的天才。对,没错,段誉就是百脉具通,要不然就凭段誉吸收的那些高手的内力,从后来段誉六脉神剑经常失灵就可以看出来,那些内力并不足以让他练成六脉神剑,等吸收完鸠摩智的内力后,才到了六脉神剑的内力标准。

    段誉按照六脉神剑的功法运转,经脉中根本就没有滞阻,内力轻易到了“少阳”、“关冲”等穴位,六脉神剑自然就练成了。

    值得庆幸的是,打通经脉对段誉来说不是问题,对于林明来说也不是问题。

    主要原因便在北冥神功身上,北冥神功是吸取他人内力为己用,只要是正常人都是从手上吸取别人内力最方便。所以北冥神功第一幅图便是打通‘手太阴肺经’,这前十幅图吸人内力倒还是其次的,主要便是打通手上的经脉。

    而且用北冥神功的方法打通手上经脉根本不需要多强的内力,因为北冥神功的行功路线是逆行的,这就相当于让内力从窄小的地方向宽阔的地方走,自然比常人内力从宽阔处向窄小处走容易得多。

    可以说,北冥神功和六脉神剑就是相辅相成的。

    就在林明将六脉神剑剑谱记下来后,任务系统的声音响了起来。

    “叮,即时任务:图谋六脉神剑完成

    任务内容:身为武侠之门的宿主,六脉神剑这样一门绝世武学怎么能够放过。

    获得奖励:五万兑换点。”

    林明趁着本因等人在练习,自己也不断在练习,六脉剑气在经脉里来来回回,含而不发。

    转身看了看段誉,发现段誉也在专注的看着六脉神剑的剑谱,看手上动作,正玩得不亦乐乎。

    林明不由得在心里羡慕嫉妒恨一番,不愧是主角呀,神功绝学玩着就学了。

    不知不觉,半日功夫就过去了。林明鼻端忽然闻到一阵柔和的檀香,跟着一声若有若无的梵唱远远飘来。

    林明知道这是鸠摩智来了。

    果然枯荣大师说道:“善哉,善哉!大明轮王驾到。你们练得怎么样了?”

    本参道:“虽不纯熟,似乎也已足可迎敌。”

    枯荣道:“很好!本因,我不想走动,便请明王到牟尼堂来叙会吧。”

    本因方丈应道:“是!”走了出去。

    本观取过五个蒲团,一排的放在东首,西首放了一个蒲团。自己坐了东首第一个蒲团,本相第二,本参第四,将第三个蒲团空着留给本因方丈,段正明坐了第五个蒲团。

    段正明知道段誉虽然有先天高手的功力,但实战经验、武学招式实在是缺乏。于是便道:“誉儿,待会激战一起,室中剑气纵横,大是凶险,伯父不能分心护你。你到外面走走去吧。”

    枯荣大师道:“誉儿,你坐在我身前,那大轮明王再厉害,也不能伤了你一要毫毛。”他声音仍是冷清冰冰的,但语意中颇有傲意。段誉道:“是。”弯腰走到枯荣大师身前,不敢去看他脸,也是盘膝面壁而坐。枯荣大师的身躯比段誉高大得多,将他身子都遮住了,段正明又是感激,又是放心。

    过了好一会,只听得本因方丈道:“明王法驾,请移这边牟尼堂。”另一个声音道:“有劳方丈领路。”但光听着声音甚是亲切谦和,彬彬有礼,绝非强凶霸横之人。

    本因推开板门,说道:“明王请!

    鸠摩智道:“得罪!”举步进了堂中,向枯荣大师合什为礼,说道:“吐蕃国晚辈鸠摩智,参见前辈大师。有常无······”

    “明王是想说‘有常无常,双树枯荣,南北西东,非假非空!’吗?这些佛学在我大理即使一个普通人都能说出来的,明王不必特意说出来。”却是林明打断了鸠摩智的话。

    鸠摩智道:“不知这位施主是何人,这位好像不是天龙寺中人吧?”

    林明道:“我不过是寄身在天龙寺中的一个普通香客罢了,只是经常听大师们讲解佛经,知道一点佛学罢了。

    他倒是没有说谎,他确实只知道一点,这四句话还是看原著知道的呢。

    但是别人就不这么想了,特别是枯荣大师已经在暗叹“这林小友与大轮明王一样博学精深啊,竟是道破了我所参枯禅的来历。”

    今日第一更收藏破百了,今天加一更推荐票太少了,各位大大如果觉得还可以,顺手投张推荐吧,红叶拜谢

 ;。。。 ; ;
第二十章 火焰刀对六脉剑
    枯荣大师道:“明王远来,老衲未克远迎。``し明王慈悲。”

    鸠摩智见枯荣大师说话了,也不好再在林明的事情上纠缠下去,道:“天龙威名,小僧素所钦慕,今日得见庄严宝相,大是欢喜。”

    本因方丈道:“明王请坐。”鸠摩智道谢坐下。

    鸠摩智双手合什,说道:“佛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小僧根哭鲁钝,未能参透爱憎生死。小僧生平有一知交,是大宋姑苏人氏,复姓慕容,单名一个‘博’字。昔年小僧与彼邂逅相逢,讲武论剑。这位慕容先生于天下武学无所不窥,无所不精,小僧得彼指点数日,生平疑义,颇有所解,又得慕容先生慨赠上乘武学秘笈,深恩厚德,无敢或忘。不意大英雄天不假年,慕容先生西归极乐。小僧有一不情之请,还望众长老慈悲。”

    本因方丈道:“明王与慕容先生相交一场,即是因缘,缘分既尽,何必强求?慕容先生往生极乐,莲池礼佛,于人间武学,岂再措意?明王此举,不嫌蛇足么?”

    鸠摩智道:“方丈指点,确为至理。只是小僧生性痴顽,闭关四十日,始终难断思念良友之情。慕容先生当年论及天下剑法,深信大理天龙寺‘六脉神剑’为天下诸剑中第一,恨未得见,引为平生最大憾事。”

    本因道:“敝寺僻处南疆,得蒙慕容先生推爱,实感荣宠。但不知当年慕容先生何不亲来求借剑经一观?”

    鸠摩智长叹一声,惨然色变,默然半晌,才道:“慕容先生情知此经是贵寺镇刹之宝,坦然求观,定不蒙允。他道大理段氏贵为帝皇,不忘昔年江湖义气,仁惠爱民,泽被苍生,他也不便出之于偷盗强取。”

    本因谢道:“多承慕容先生夸奖。既然慕容先生很瞧得起大理段氏,明王是他好友,须当体念慕容先生的遗意。”

    鸠摩智道:“只是那日小僧曾夸口言道:‘小僧是吐蕃国师,于大理段氏无亲无故,吐蕃大理两国,亦无亲厚邦交。慕容先生既不便亲取,由小僧代劳便是。’大丈夫一言既出,生死无悔。小僧对慕容先生既有此约,决计不能食言。”说着双手轻轻击了三掌。门外两名汉子抬了一只檀木箱子进来,放在地下。鸠摩智袍袖一拂,箱盖无风自开,只见里面是一只灿然生光的黄金小箱。鸠摩智俯身取出金箱,托在手中。

    却见鸠摩智揭开金箱箱盖,取出来的竟是三本旧册。他随手翻动,本因等瞥眼瞧去,见册中有图有文,都是原墨所书。鸠摩智凝视着这三本书,忽然间泪水滴滴而下,溅湿衣襟,神情哀切,悲不自胜。本因等无不大为诧异。

    枯荣大师道:“明王心念故友,尘缘不净,岂不愧称‘高僧’两字?”

    鸠摩智道:“大师具大智慧,大神通,非小僧所及。这三卷武功诀要,乃慕容先生手书,阐述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的要旨、练法,以及破解之道。”

    只听鸠摩智续道:“慕容先生将此三卷奇书赐赠,小僧披阅钻研之下,获益良多。现愿将这三卷奇书,与贵寺交换六脉神剑宝经。若蒙众位大师俯允,令小僧得完昔年信诺,实是感激不尽。”

    “明王不觉得以这么三本无用的东西就想换走天龙寺的镇寺之宝,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了。”林明在旁边朗声道。

    此言一出,就连本因等人都大吃一惊。那可是少林七十二绝技呀,每一种都是江湖上的上乘武学,是少林的立寺之本,怎么回事没用的东西呢。

    当下问道:“林施主此言何解?”

    林明对本因道:“晚辈斗胆有一个问题想要问大师?”

    本因道:“但说无妨。”

    林明问道:“若有敌人到来,到了非出手不可的境况,大师该用何种功夫?”

    本因道:“若不得已而出手,当用一阳指。”

    林明又道:“我再来问大师,一阳指与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拈花指、无相劫指等指功,孰优孰略?”

    本因道:“指法无优劣,功力有高下。”

    林明接着道:“我听说一阳指有九品境界,一品最高,敢问大师练到了几品境界?若是到了一品境界又会如何?大师可有把握练到一品境界?”

    本因听完林明的话,低头沉思,半响,抬起头来,道:“贫僧自家武学还未练到精深之处,竟然又贪图别家武学,让林施主见笑了。”

    其实林明不过是将原著中枯荣大师的话说了一遍罢了。

    本因道:“明王远来辛苦,待敝寺设斋接风。”这么说,自是拒绝大轮明王的所求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