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朱门(全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御朱门(全文)-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简姑姑拔脚要走,楚牧却心细如丝,涎着脸就挡在了简姑姑对面:“好姑姑,你怎么还藏私啊,刚刚说的好好的,不是有三点嘛。姑姑可不能言而无信。”
    “哎,二少爷,不是姑姑不愿意说,而是为了姑娘好。姑娘既然存了那样的心思,就不能事事靠着二位爷开山铺路,总要有独当一面的时候。姑姑想这最后一点还是她自己慢慢琢磨的好,免得将来适得其反。”
    说的言辞陈恳,好像句句都是为魏家姑娘着想,根本看不出对藏私的打算。
    眼睁睁看着简姑姑离开,元辉不断的握拳砸着自己的手掌。
    “我看第三条才是最最重要的,偏她藏私不肯说。楚牧,是不是咱们的礼太轻薄了?我就说嘛,把我娘的那根丽水紫磨金步摇弄出来好了。”
    凝萱听的脑袋“嗡”的一声,她可真笨,简姑姑这种怎么会看在以往和楚家的交情上就道尽实言?
    三哥这回为了自己肯定是下了血本。眼泪吧嗒吧嗒的就不受控制的往下淌。
    楚牧轻斥着好友:“看你,还自夸疼爱妹妹呢,要我说最会惹她伤心的就是你这个当哥哥的。”
    凝萱一股脑儿的辩驳道:“才不是,我三哥是天底下最好的哥哥。”
    喷火中的凝萱就像一只斗志勃勃的小母狮子,声音大的直接穿破了楚牧的耳膜。
    楚牧使劲掏了掏耳朵,他几番见凝萱,对方都是一副温婉可人的样子,今天可真是长见识了。
    楚牧结结巴巴的说道:“元辉,你这妹子可真厉害!简直要吃人啊。”
    魏元辉洋洋自得的扬起了下巴,哈哈大笑:“羡慕不来吧!我这妹子天下少有。”
    楚牧连连抱拳:“是是是,三少爷的妹子,堪比王母娘娘身边的青鴍,招人喜欢的很。”
    哼!
    你才是鸟!
    凝萱低低的咒骂了一句,楚牧没听清楚:“五妹妹说什么?”
    凝萱鼓着腮帮子不肯搭腔,元辉笑道:“我妹妹夸你会说话呢!”
    楚牧明知好兄弟这话充满了调侃,可看着粉团似的小凝萱,不知为什么,楚牧有再多的反讽的话都卡在了喉咙间,半句也吐不出。
    简简单单吃完午饭,碧潭和笑槐等人可算是缓过来半条命,酒足饭饱,干活也有把子气力。坐在马车上,凝萱趁机将大公主的事儿说与了宋嬷嬷诸人,不过独独隐瞒下了简姑姑的事儿。
    宋嬷嬷喜上眉梢,一会儿说一会儿笑的,欢快的气氛充斥着整个车厢,就连素来沉稳的碧潭都开始打趣起姑娘来。
    车轮“吱扭”一声,堪堪停在了廉国府侧门前,欢喜堂里已然准备了另一个战场,正等待着凝萱全力以赴!
    
    第一一四章恨意
    
    对于大公主选干女儿这件事儿,廉国府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和谨慎。远的不说,单提凝萱回府这一幕来讲,也足够叫那些嚼舌根子的下人们津津乐道许久了。
    且说马车刚一进侧门,当即上来四个粗使婆子,稳稳的抬着一架孔雀蓝的软轿往欢喜堂去,在外院亲自扶轿的正是老太爷的心腹邢妈妈,乍进垂花门,富妈妈紧走几步,在碧潭和笑槐诧异的目光中亲自掀起了轿帘。
    “姑娘们到!”
    一声略显刺耳的高喝使得大堂里顿时肃寂了下来,廉国公捻着短髯,侧首看向老太太:“给五丫头请的师傅什么时候到?”
    老太太霁颜相对:“人已经去了小桃坞,我叫金嬷嬷陪着,你放心,孩子们的大事儿我岂有不上心的道理!”
    廉国公闻言,满是深意的回望着发妻。都说糟糠之妻不下堂,廉国公自认为对陈老太君算是仁至义尽,至少这些年来将整个后宅都交到了她手里打点,看在四个儿子的份上,廉国公对老太太的所作所为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做的太过火,他都可息事宁人。然而今日这档子大事儿不比寻常,能和大公主攀附上关系,就等于和大周朝十万军士交好。
    六丫头乐熙是好,聪明乖巧,一副明眸善睐的娇俏样子,可惜到底在颜色上稍逊五丫头。
    想到五丫头嫡亲的祖母,廉国公不禁心下一暖:若真叫她的骨肉得了这样的好前程,也未必不是一件幸事。
    廉国公沉吟道:“夫人能这样想实在是大善,魏家最忌祸起萧墙。大哥和二哥便是前车之鉴,有你我夫妻二人在世一日,便不准魏家重蹈覆辙。”
    老太太忙笑着安抚道:“看把你气的,几个丫头都是好的,我就是觉着可惜”
    静坐在侧的大夫人陡然竖起耳朵,老太太淡淡的往她这个方向扫了一眼,才接着说道:“咱们家的大丫头怎么就没这个福缘。”说着竟哽咽了起来,大夫人极为会配合,忙抽出了袖子里的锦帕,跟着一起胡乱抹起来。
    廉国公正叹着气。几个孙女依照次序迤逦而入,打头的正是老太太念念不忘的大姑娘魏静香。
    大夫人看着不施粉黛而颜色如朝霞映雪般的女儿,再瞄着几乎是最后才进来的凝萱,心下泛起了酸水。
    廉国公轻拍了拍老妻的手背,脸上漾着笑意的受了孙女们的大礼。几个婆子赶紧将锦凳摆好,引着小姐们分别落座。
    “今日到的齐全,五丫头进香回来。气色果然好了许多,难怪说庙里的香火养人。”老太爷大笑的看着凝萱,他这一句话无异堵住了许多人的闲言闲语,“想必大家也知道最近疯传的一个消息。不过嘛流言总是半真半假,不可尽信。亦不可不信。”
    廉国公说话的同时将五个孙女悉数打量个遍,最终落到了六丫头乐熙身上。
    乐熙一激灵,顿时信心大增。忙莞尔的抬头回望祖父,一双眼睛弯成了半个月牙儿,嘴角左右各一枚小酒窝。
    “集思广益,祖父此番就是想问问孙儿们,对此事有何见底?”
    乐熙紧张的挺直了脊背,随时等着祖父唤自己的名字。在她看来,魏家此番派出的人选只能是自己,什么五姐。不过是给自己做陪衬的一束鸢尾花,上不得台面。
    乐熙等了半晌,嘴角已然憋不住的裂开到了耳根处。却猛然被祖父说到的“静香”两个字震懵了。
    姊妹里不知谁发出了“嗤”的一声恶意笑声,乐熙羞得满脸通红。下意识的将这股怒火暗暗推到了大姐姐魏静香身上。
    只见大姑娘宠辱不惊的回道:“孙女愚钝,不敢妄言。”
    大夫人以为女儿还在生气,忙冲她使眼色。廉国公一摆手,当着众多孙女们的面使得大夫人讪讪的将脊背靠了回去。
    “好孩子,你且直言无妨,祖父向来欣赏你的果敢聪慧。”
    廉国公说话的同时,也在不断打量着其他孙女们的神色。二丫头沉闷的垂着头,似乎旧伤未愈;三丫头幸灾乐祸的样子不难描述;四丫头临阵磨枪,正绞尽脑汁的在那儿想同一个问题;六丫头浑身上下都透着懊恼的愁闷。
    要说这些孙女们里唯一一个不同的就是他最看中的五丫头凝萱。
    廉国公耳朵里虽然听着长孙女的侃侃而谈,可心思全都放在了斜对面的凝萱身上。魏静香浑然不觉,仍旧说道:“祖父谬赞,若真要孙女说,大公主一事与咱们家有益无害。”
    廉国公来回了深思,抻着长声道:“哦?此话何解?”
    “姑母曾经与孙女提及大公主为人,先皇送了六个字与殿下,重情、重义、善忍。孙女听得出姑母对殿下的盛赞之情,若家中姊妹们能得大公主喜欢,或许与几位表哥的前途大有益处。况且,孙女还听说大公主的两位少爷都在军中效力,如此一来,表哥们在朝中有祖父挑梁,外有猛将庇佑,想来会更得万岁爷的欢心。”
    静香话音刚落,廉国公已然哈哈大笑:“好孩子,祖父没白疼你,独你看的通透。”
    老太太跟喝了凉水似的惬意,嗔道:“咱们家静香是个人见人疼的孩子,要我说,不如三日后也叫她跟着一同往连议访去,这一来是见见世面,二来嘛,静香讨人喜欢,就算做不成大公主的义女,能另辟蹊径也是好的呀!”
    当着众多孙女们的面,老太太不好讲话说的太过明白。
    然而后面半句却彻底点醒了廉国公。
    不错,当不成义女,当儿媳效果岂不更佳?
    大公主的两个儿子,年长的二十有三,年幼的只十八,静香年仅十五,无论配哪一个都是好年华!
    廉国公笑道:“夫人诚知我心矣。”他转而冲着静香说道,“大丫头跟着同去,你的两个妹妹年小,不懂事,还要你多多照料。”
    静香出人意料的有些不情愿,期期艾艾的接下了吩咐。
    与大姑娘隔着数个座位的凝萱却清楚对方心态的缘由,本来嘛,大姐姐是奔着王妃甚至是未来皇后的位子去的,就因为国公爷几句话便只能退而求其次,谋求成为大公主的儿媳。换了凝萱,她也不愿意这样被家族摒弃在外。
    “五丫头五丫头?”
    廉国公一连叫了几声,凝萱才回过神来,看在众人眼中她这个五姑娘就有点呆兮兮。乐熙毫不掩饰的背着廉国公翻了个白眼,小嘴撅的老高。
    “五丫头,你祖父是问,你可同意你长姐的说法?”
    大夫人笑眯眯的样子看着是好心给走神的凝萱解疑,实则一步刨了三个坑,处处给凝萱使绊子。凝萱若应了,难免叫廉国公觉得拾人牙慧,这丫头不激灵,就更能突显大姑娘。若不应大夫人冷冷一笑,那就是得罪长房。
    凝萱听了大伯母的话只沉吟了小片刻,便道:“孙女窃以为此事利弊结合,而大姐姐只讲益处,反倒忽略了弊端。”
    老太太不悦道:“胡说,咱们家要是能得祖先庇佑,出一位县君,难道还成了坏事儿?”
    廉国公面色渐渐凝重:“难得家里出了个清醒透彻的人,夫人何不妨听五丫头细说了再嚷不迟?”偏袒之心一看便知。老太太木讷在当场,不敢置信的看着丈夫。
    凝萱缓缓站起身说道:“孙女以为两位表哥此刻不宜锋芒太露,皇后新丧,陛下显然百般维护太子地位,若在这个时候贸然讨好大公主,就算得到军中猛将的支持,只怕会更加引起皇帝的忌惮。”
    廉国公忙问:“五丫头,你是不是听说什么了?”
    凝萱略显为难的看着排座的姊妹,廉国公冲着孙女们一挥手,连带着大夫人准备一起撵出去。三姑娘乐珊一听就不干了,这算怎么一回事儿?“祖父,孙女也有话要说。”
    乐珊很不服气的直视廉国公:“祖父问话本意是训练我们的胆识,盼着我们在大公主殿下面前不丢脸,可没道理只留下五妹妹而将我们弃之不理的说法。”
    老太太也担心三房的丫头出大风头,压过自己的骨血嫡出,虽然静香失去了机会,可她这一脉好歹还有个乐熙,为了四房也不能轻易妥协。老太太温言道:“我看五丫头说的平常,未免杞人忧天了些,咱们家这些女儿,国公爷不如一一问了再做定夺。”
    流云庵里发生的事情廉国公知道大半,可还有许多疑点他没弄清楚。一如明月的死因,一如孙女凝萱在这场故事里充当什么角色。
    廉国公突然抖了抖青绸长褂,起身往大门处走,喋喋不休的老太太被晾在当场,几个孙女们何尝见过老太爷这般发威的气势,赶忙从锦凳上站起身恭送。廉国公将至门口的时候,扭头低声道:“五丫头随我来。”
    老太太只觉得难堪涌上心头,而此刻,另一位少女也有无尽的恨意,一场巨大的阴谋就在少女心中冉冉升起

    第一一五章火油
    
    乐熙有个丫头叫从玉,正经的家生子,她爹娘没什么本事,可养了个好儿子,从玉的哥哥年纪轻轻就在外院主管火烛灯盏的采买。别看东西不大,可廉国府是什么地方?先不说每日各房的火银消耗,就是逢年过节、或是丽妃娘娘省亲,那灯笼烟火就是一项不小的支出。
    从玉家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就于廉国府后街的民宅处盖起了三进大院,纵然比不得许多年久成精的老管事,可也够叫人羡慕不已的。借了哥哥的光儿,今时今日从玉走到哪里,都叫人高看一等,连老太太身边的妈妈们也不敢怠慢。
    此刻,从玉避着人群,从角门进了六姑娘的小院。正值黄昏,伺候的丫头们或是出去纳凉,或是到湖边嬉戏,总之小院里安静的很,独两三个婆子在芭蕉树下扇着茶炉子,根本没在意来者。
    乐熙虽然和凝萱同为嫡出,然而她的父亲最得老太太疼爱,所以爱屋及乌,六姑娘的轩馆也是这些姐妹里少有的独院。
    从玉盈步进了一道小门,门上挂着葱绿撒花的细纹阮帘,内中一个娇俏美人正把风观望。一见识从玉,忙掀开:“东西到手了?”
    从玉脚步沉重,连回答的气力都没有,只是紧紧捂住内怀里的包裹。
    六姑娘乐熙正坐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