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和-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净手之后,刘大夫从药箱中取出一柄小刀,在火上烤过,开始对着沈瑄肩上的伤口比划。

孟清和骇然。

“刘大夫,你要做什么?!”

“为指挥医治。”说着就要下刀。

“就这样?”

刘大夫奇怪的看了孟清和一眼,不这样还能怎样?

“挖肉之前不给点麻药?不是有麻沸散一类的汤药?”

刘大夫眼睛一瞪,他什么时候说要挖肉了?他是医户,不是屠户!

孟十二郎手一指,刀都拿出来了,还有什么可否认的?!

刘大夫和孟清和说不通,干脆去看沈瑄,“沈指挥,你看?”

沈瑄对孟清和笑了一下,十分的迷人。

“孟同知。”

“卑职在。”

“营中可安置妥当?”

“……”

简言之,孟同知被婉转的请出了帐篷。

站在帐篷外,被夜风一吹,脑袋顿时清醒不少。

他这是被嫌弃了?

孟十二郎嘴一撇,地上一蹲,画起了圈圈。

巡营的士兵经过,看到沈指挥帐下一团阴影,先是一惊,借着火光认出孟清和,忙道:“卑下见过同知。

孟清和扭头,“丁总旗?”

“是卑下,敢问同知为何在此?”

“今晚月色不错,适合看月亮。”

看月亮?

丁总旗与巡营士兵一同抬头望天,乌云遮月,星星都见不着,这样的天气看月亮?

刘大夫背着药箱从帐篷里出来,恰好见到七八个军汉仰着脖子望天,满脸的不可思议,好像观看奇景一般,不免好奇的朝空中看了一眼,什么都没有啊?

见刘大夫出来,孟清和忙站起身,“刚才孟某无状,请您老见谅。”

“孟同知心忧指挥,老夫知道。”刘大夫笑着说道,“指挥伤势加重,今夜恐会发热,帐中最好留人看守。”

孟清和点头,仔细询问过需要注意的事项,亲自送刘大夫出营。

归来时,天降蒙蒙细雨,风有些冷。

燕王府正举办庆功宴,城中居民好似过节一般,十分热闹。

郑和带人为城外将士送来酒肉,说道:“王爷有令,与众将士同乐。”

军汉拳头大的馒头,带着热气的饼子,大块的炖肉,流油的烤肉,用木桶装着,盖子没有盖严,一路香气飘散。

酒席上精致的菜肴对军汉们来说奢侈又不实惠,只有这样的才合胃口。

孟清和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从来不知道,炖肉的味道会这么香,带着热气的馒头和饼子会如此的诱人。

燕军的军粮都是有数的,行军打仗吃的都是干饼,马肉制成的肉干都是按照人头发放,并不是每天都有。这样的炖肉和烤肉,恐怕只有在梦里才能吃到。

沈瑄的饭菜是另外备好的,郑和亲自提着,还有一壶好酒。

军汉们排队分肉分馒头的时候,孟清和将郑和领进了沈瑄的大帐。

帐篷里的药味还没散去,沈瑄已换上一身绯色武官服,坐在塌上,气色比之前好了许多。

郑和先是询问过沈瑄的伤势,然后传达了燕王关心重视侄子的主题思想,又转述了来自燕王妃的亲戚慰问,至于朱高炽三兄弟,郑和提也未提。

他是燕王的近侍,替王妃的传话没关系,敢同世子兄弟私下里联系密切,当真是想松一松骨头了。

“咱家来时,王爷和王妃都道指挥身上有伤,膳食上要注意,酒也不要饮。”

“劳烦马听事,”沈瑄表情温和,丝毫不见在战场上砍人的凶狠,“代瑄谢过王爷王妃关怀。”

郑和笑得更是亲切,别看沈瑄没有出席今日的庆功宴,在席上,王爷可是几次三番的提起这个“侄子”。这其中的道道,只要脑子会转弯的当即就能明白。

不是下属,而是自家人。

沈瑄在燕王面前,足以同张玉朱能比肩,甚至更占优势。

“孟同知,王爷有令,同知明日与沈指挥一同进城,有事吩咐。”

“卑职听令。”

孟清和抱拳行礼,郑和侧身避开。该说的话说完了,没必要继续留着,得尽快赶回王府。他这个位置,多少人盯着,侯显去了草原,白沟河之战中又冒出一个狗儿,王爷还要亲自给他取名,这是个劲敌,必须提防。

送走郑和,整个营地中都飘散着食物的香气。相隔不远的南军营地也有人送去干粮和肉食,南军们没料到自己也会有这样的待遇,顿时感动得稀里哗啦,当即发誓,必须为燕王效死!

在这些军汉看来,一百句高大上也比不得一碗肉实在。

燕王从玩泥巴的年龄就在军营中摸爬滚打,接触的就是这些军汉,如何打破他们的心防,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为自己打仗,自然是手到擒来。

建文帝则不然,他自幼接触的就是儒家经典,孔孟之道,讲究的是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根本想不到,他的正统地位和忠君之道,还比不上朱棣送出的一碗炖肉。

所以说,理论绝不能脱离实际,跟着学术派的建文帝还是转投实际派的燕王?对军汉们来说,答案显而易见。

南京城的官员们在建文帝跟前哭,北平城外的降军对着面前的炖肉和馒头哭,究其根本并没多大区别,为的都是饭碗。只不过前者在辞职和继续观望之间犹豫,后者已经签好了合同,随时可以在新老板手下上岗。

炖肉和烤肉不是一般的香,孟清和肚子叫得山响,很想同帐外的军汉们一样,馒头夹肉大口咬,这样才过瘾。沈瑄却从食盒中取出一双筷子递到他的面前,“陪我。”

上司“请客”,不能不给面子。

接过筷子,孟十二郎看着摆在眼前的几盘菜,精致有余分量不足,还多是素菜,说句不好听的,他嘴里都快淡出鸟了,不想吃菜,想吃肉啊!

美人邀请固然可贵,口腹之欲同样重要。

孟清和欲言又止,沈瑄似没看到,执起银制酒壶,清澈的酒液注入金盏。

汩汩的声音中,酒香飘进鼻端。

修长白皙的手指端起酒盏,送到唇边,孟清和的视线也随之移动,看着淡色的嘴唇变得湿润,看着那双漆黑的眸子染上笑意,耳根开始发热。

无意的,还是故意的?

想说点什么,脑子里却一片空白,下巴突然被挑起,身子被迫前倾,唇上一片柔软。清冽的酒水滑入口中,沁入了喉咙,带着从未体会过的甘冽,瞬间化为一团烈火,在腹中燃起。

好烈的酒!

轰的一下,孟清和脸红了。

上辈子,不说千杯不倒也算半个酒国英雄,这辈子却着实没有这个能力。

不到半盏酒,已经上了头。

只是不知是酒的问题,还是喝酒的方式不对。

一口,又是一口。

酒盏空了,喝酒的是沈瑄,有了醉意的却是孟清和。

下巴被放开,孟清和本能的晃了晃脑袋,用力拍了拍脸颊。不行,还是晕。

沈瑄单手撑着下颌,提起银壶,倒了一盏酒,“我身上有伤,不宜多饮。”

孟清和又拍了一下脸颊,看向沈瑄,所以?

“只能浅尝味道。”手指拭过唇角,笑意柔和了双眸,“的确是好酒。”

孟清和:“……”

是他的理解力有问题还是真醉了?

眼前这位不是在调戏他?当真不是?

“十二郎的酒量不太好。”沈瑄又端起酒盏饮了一口,倾身哺入孟清和口中,“军中还是要有些酒量的。”

孟清和没说话,全当自己醉了,双手拉住沈瑄的领口,用力堵了回去。

酒量?见鬼去吧!

黑眸中的笑意更深,大手扣上孟清和的脑后,手指梳过发间,酒香弥漫。

帐外,燕山后卫的士卒们争抢着最后几块烤肉,帐内,孟清和彻底醉了。待被沈瑄放开,几乎连筷子都拿不起来。

“张嘴。”

本能的回应,嘴里被喂了一口菜,有些冷了,味道却很不错。

见孟清和如此,沈瑄脸上闪过一丝了然和兴味。大手托起孟清和的下颌,又啄了一下,这样的酒品,当真是不错。

孟同知被沈指挥灌醉了,一夜无梦。

清晨醒来,榻上只有他一人。想起刘大夫昨夜的叮嘱,头一阵阵的疼。

幸好沈指挥实非常人,恢复力惊人,既没发热,伤口也没恶化,掀开帐帘,一身的清爽,竟比孟清和的精神还好。

“头疼了?”

大手覆上额头,孟清和老实的承认,的确是头疼。

捏了捏额际,虽然醉了,沈瑄灌他酒的事却一点没忘,想起昨夜的遭遇,孟十二郎头更疼了。

看来,他对大明勋贵的了解还很不够,尤其是某位侯二代的真实性格,相当有待发掘。

第七十八章

宿醉的滋味很难形容,骑在马上,除了头疼,胃也是一阵阵的难受。

到了王府,孟清和的脸都开始发白。他有点后悔,早知不该婉拒沈指挥同乘的美意,比起下马走不了直线,看人有三个脑袋,面子算什么?

王府守卫验过腰牌,府内已有一名着紫色葵花衫的宦官迎了出来。

“咱家见过沈指挥,孟同知。”

孟清和笑着拱手,“白听事。”

狗儿已被燕王赐姓白,与三保赐姓郑异曲同工。

三保在郑村坝立功,狗儿在白沟河崭露头角,侯显在蒙古活动,已有几支部落表示出内迁的意向。孟十二郎不得不感叹,燕王身边果真是卧虎藏龙,连宦官都不简单。反观建文帝,最得用的除了齐泰就是黄子澄之流,还要加上个李景隆,输掉皇位真心不冤。

燕王今日在承运殿议事,除了沈瑄孟清和,张玉,朱能,谭渊,徐忠等大将皆在列。郑亨与陈晖算是第二梯队。大将陈亨在白沟河被平安重伤,至今卧床不起。都指挥滕聚死于战中,燕王好生安抚过他手下的将官,如今陈亨与滕聚手下各个磨刀霍霍,发誓要为主将报仇。

人心可用。

道衍和尚趁机向燕王提议,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正是打出河北,进攻山东,锋指南京的最佳时机。

“上天与之,何能不取?”

不需道衍多说,燕王本就打着冲出河北,迈向全国的主意。

庆功宴是为进一步聚拢人心,顺便让归附的南军看看,跟着燕王有肉吃!

跟着朱允炆有什么,仁义道德,孔孟之道?圣人学说能当饭吃吗?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职业,必须来点实际的!

朱棣十分擅长演说,几句话就能引起众人美好的联想。

跟着燕王造反有肉吃,有酒喝。等到成就大业的那一天,分田分房子是基本,官运亨…通美…女…环膝更是不在话下。针对追随自己作战的蒙古骑兵们,朱棣表示一样不会亏待,牛羊没问题,草场更没问题!反正都是空头支票,开多少都不心疼。

燕军被鼓舞了,南军被感动了,连蒙古壮汉们都是热泪盈眶。

长生天,这份职业简直比铁饭碗还要铁饭碗。

吃饭住宿全包,薪水照发,福利年终奖样样不缺,连娶老婆的人生大事都有专人帮忙解决。

再也没有比燕王更好的雇主了,必须跟着燕王造反!

孟清和落后沈瑄一步走进殿中,他还是第一次正式听宣到承运殿中议事。以前是级别不够,现在算是正式打入了燕王造反…队伍的核心团体?

众人到齐,燕王马上开始了表演。

“今少帝为奸臣所惑,违太…祖高皇帝之制,弃太…祖高皇帝之法,孤奉太……祖高皇帝遗训起兵靖难,是为扫除朝中奸臣,匡扶设计……辗转数月,大事未成。孤食不知味,夜不安枕,泪湿长襟……每每思及,孤便痛心疾首!”

千篇一律的开场白,孟清和都能背下来了。像三国演义中的刘皇叔开口就是吾乃中山靖王之后一样,洪武帝的遗训是燕王扛在肩膀上的招牌,是他造反的遮羞布。哪怕把耳朵磨出茧子,他也必须天天说,跟着造反的团…伙…组织成员也必须听,还要听得激动,听得真诚,听得陶醉。

等燕王说完套话,马上高举双臂,王爷英明,王爷千岁,王爷威武!太……祖高皇帝泉下有知,必定力挺王爷!

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洪武帝被彻底“代表”了一回。

如果能表示抗…议,朱元璋肯定会一脚踹开皇陵的大门,怒吼一声,代表个xx!老子什么时候力挺儿子去造孙子的反了?!

只可惜,英明神武一辈子的明朝太……祖高皇帝在地下蹦高跳脚,鞭子甩得虎虎生风,也影响不到燕王一星半点。

走上造反这条康庄大道,注定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想走回头路?无数的历史经验都在提醒朱棣,那样只会死得更快。

定下演讲的基调,众人架起了台子,燕王站上去,就洪武帝不喜欢建文帝父子二三事做了一番感慨,然后对比指出,当年老爹是万分的喜爱自己,才将镇守北平的重任交给自己。

“北平乃前朝都城所在,意义非凡。”

一句话,老爹将他分派到北平,肯定是想着有一天将皇位传给他。所以,建文帝的皇位,原本就该是他的!

暂且不论这个理由有多牵强,是否站得住脚,聆听朱棣演说的众人全部表示,燕王殿下说的就是真理!

不相信?拖出去剁成肉泥!

听起来有些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