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凤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鸾凤鸣-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风大,先回车内暖暖吧。”

    “可是我……”她还待争辩,却被耶律臻强行推回了车里。叶姿本来就虚弱,被寒风吹袭后更是眼前发黑。车轮滚滚,她倚在车壁休息了许久才恢复了一些精神,忽而想起了之前醒来时看到的女尸。

    那个穿着冰冷盔甲,倒卧在雪中的,长的与她一模一样的女尸。

    或许那才是他们的郡主。但为什么相隔数千年的两个人,会长的完全一样?甚至连声音都一致得让所有人辨别不出,叶姿感到匪夷所思,但又觉得自己在冥冥中就像是专为见她一面,穿越了千年,来到这古老苍凉的世界。

    她抬起手,先前的手铐自从她穿越之后就消失无踪。她皱眉细想,难道唯独自己被抛入了时空洪流,而看押她的人乃至其他物件全都留在了未来?她忽地恐慌起来,现实世界里父亲到底为什么会突然自杀,而那个下落不明的智能本,又到底掉落在了哪里?

    很多事情都还是一团乱麻,她虽然因为时空扭转而来到了古代,可她完全不能让自己就此生活在这个所谓的北辽。

    ——我一定要回去。

    叶姿听着隆隆的车马声,在心底默念。

    ******

    虽然打定了主意,但现在并不能贸然逃离这马队。冷静下来后,她透过车帘缝隙望到自己身处的这辆马车位于队伍中间,前面是两列齐整的马队,两旁与车后应该也有众多士兵跟随。更何况自己腿上疼痛难忍,即便是逃出去了,在这茫茫雪原又能去往何处?

    看来只有等伤势好转后,尽力找到穿越回去的方法,才不至于在这蛮荒时代终此一生。

    于是她只能坐在颠簸的马车中,任由他们将自己带往都城上京。马队往西北方向而去,穿过了辽阔雪原,经过了若干破落的村镇,耳边尽是难懂的话语,叶姿勉强自己吃着生冷的食物,每天都会检查自己腿上的伤口。感谢寒冷的气候,箭伤未曾发炎红肿,但伤口极深,短时间之内只怕是行走艰难了。

    耶律臻时不时地会来探望她的伤情,态度始终温和。叶姿知道他身份尊贵,也怕惹来是非,因此并不想与他多加言谈。

    她虽对历史不感兴趣,但也曾听同学说起过曾经流行的影视小说情节。诸如穿越这类故事,很多都是某个在现实里比较失败的主人公回到了过去,结交了名门贵胄或者是传奇人物,从此过的风生水起,甚至改变了历史。当然也会有一些在现实里本就身份特殊的主角,穿越回古代后巧妙运用了自己的特长,其间自然也免不了江湖历险或是宫廷政变之类的大起大落。

    在朋友们说起这些情节的时候,叶姿始终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些主角会在穿越回古代后如此轻易地就接受了现实,没有了原来的社交关系没有了习惯的衣食住行,孤身一人在思想守旧生活不便的年代怎么能待得下去?

    因此每次在驿站休息,耶律臻过来询问她是否想起了什么的时候,她都是模棱两可的态度来回应。身边这个在作战时英勇果决的年轻人,与她相处时很是平和体贴,竟不像是身份非凡的太子殿下。但她只想养好伤,然后再想办法回到自己的世界,并不想像那些穿越女主那样,在这个时代发生任何情感纠葛。

    而且,她也没有任何心情再与其他男人开始另一段故事。

    ——“你知不知道,你是个很无趣的女人,任何男人到最后都会对你失去兴趣。”半年前,沈予辉最后一次与她见面的时候,曾给过这样的评价。

    ******

    马队不停行进,沿途虽已不是茫茫雪原,但人烟稀少,所过之处多为断壁残垣。放眼望去,无非是连绵群山与空旷荒野,叶姿坐在车内,觉得时间过得格外缓慢。队伍中的将士们终日寡言少语,脸上也没什么表情,更让她觉得窒闷。

    耶律臻见她稍稍恢复了力气,便告诉她,此次她原本是与兄长一同赴战的。叶姿怔了怔:“我还有个兄长?”

    “是,你父亲最看重的儿子,萧凤举,也是我们北辽的将军。”耶律臻回头朝着后方望去,在马队的最中间位置,一具乌黑的棺木正被马车载着缓缓而行,“可惜,你与他在半路上遭遇暴风雪的袭击而走散。此后朔方国派大军伏击凤举,他带着三百士兵拼命突围,但为了找你又回头进入雪原,最终因伤重死在了半路。”

    叶姿这才明白为什么这一路始终都有棺木随行,将士们也始终面带郁色。她的眼前又浮现当日所见的遍地尸体,一股无由的悲伤涌上心头。耶律臻所说的萧凤举为了寻找妹妹而死在风雪中,可谁又能知真正的郡主也已被大雪掩埋……想到此,她不免对自己如今的冒名顶替感到愧疚。

    耶律臻见她神情低落,以为她想起了兄长,便低声安慰道:“所幸灼炎与呼尔淳找到了凤举的遗体,我已命人以棺木厚殓,等到运回上京后再禀告父王,替你兄长实行国葬。”

    叶姿避开他的目光,问道:“我的家人现在在上京吗?”

    “你父亲在此之前出兵朔方,不过我想很快就会有战况传回了。”耶律臻回答。

    果然,次日傍晚时分,马队还未进入小城,便有一匹骏马绝尘而来。马上之人肩后支着一面墨黑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隔着甚远,那人便迅速勒住缰绳,飞身下马,三步并作两步地到了近前。

    “上京传来的战况!”那人跪倒在地,双手高高托起一个赤金色的盒子。马队之前的副将俯身接过盒子,从中取出蜡封信笺,递与了耶律臻。耶律臻细细一读,脸上神色先是淡然,继而嘴角轻扬,深深呼吸着高举起信笺,朝着四周兵士大声道:“我北辽大军乘胜而追,北胤王已率领二十万兵马迫近朔方国都!”

    顷刻间欢声雷动,震得叶姿耳膜发胀。本已连日劳顿的将士们狂喜着挥舞手中兵器,布满尘土的脸上尽是笑容,一时间战马腾跃喧嚣不止。叶姿正望着这景象,耶律臻已策马来到她身前,道:“朔方国是咎由自取,眼下他们大势已去,很快连他们的国土都是北辽的了。”

    “是吗?”叶姿勉强笑了笑。

    血红的残阳下,耶律臻眼中闪着渴望:“朔方与我北辽征战多年,他们疆域虽不算辽阔,但三面环海,物阜民丰。如若能将朔方攻下,那我们就可与新宋势均力敌了!”他说到此,忽又停下看着她,“对了,凤盈,如果朔方归顺我朝,那么你的弟弟也可回来了。”

    “弟弟?我还有个弟弟?”叶姿微微讶异,此前从来没人对她说过此事。

    耶律臻颔首:“凤羽。你还有印象吗?他离开北辽已经很多年了。”他抬头,望着远处的残阳,缓缓地道,“即便是我,也早已不记得他的样貌。”
第五章 北有朔方
    京畿道。全州。

    天际的残月孤寂黯淡,寒气笼罩着的朔方都城一片素白。积雪覆盖着的石板路两侧散落着纸钱,原本应该亮着灯火的百姓家中多数陷入了死一般的漆黑。

    守城的卫兵从白天开始便紧闭了城门,没有朝廷的命令,任何人不得离开京城。这朔方国中向来最为繁华热闹的全州成了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

    三面环海,一面与北辽接壤的朔方,位于这片古老大陆的东北方向。它数百年来一直是新宋的臣属国,但在成佑帝即位后大兴征伐,先后与多个国家动武,渐渐的对宗主国新宋也怀有不服。待得新宋故君去世,幼帝登基后,朔方国便开始减少了朝贡之物,大有不再臣服之意。

    那新宋幼主登基时年仅六岁,太后也非精明能干之人,朝中大事全仰仗皇叔处理。没过多久便有人以皇叔专断擅权为由,集结了众多官员连番向太后上疏,要求惩治皇叔。在这般情况之下,幼主太后自顾不暇,对朔方的异动只是谴责了一番,根本无力采取什么真正的措施。

    这样一来,朔方国的成佑帝更是自视甚高,不久之后便开始向陆地边疆扩展,开始了与北辽的争斗。

    大大小小的战役持续了近十年,起先双方各有输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朔方国得不到新宋的支持,本身又缺少兵力,在战局中越来越处于下风。朔方国内民怨极大,性情暴戾的成佑帝为了要挽回颓势,终于在数月前对北辽发动了最为猛烈的攻势。

    为激励士兵,成佑帝不仅许下战胜北辽后人人得以黄金重赏的诺言,更在出战前将宫中最美艳的妃子直接赐予大将享受。此后,朔方大军几乎是倾巢而出,兵分两路向雪山与燕州进攻。雪山位于北辽与新宋交接之地,绵延横亘,巍峨壮丽,其中的华盖峰更是北辽龙脉所在。

    北辽隆庆帝命北胤王率兵奔赴重地燕州,而北胤王世子萧凤举与郡主萧凤盈,则领兵赶往雪山。雪域鏖战直接造成了北胤王世子萧凤举的战死,但随后太子耶律臻在皇帝面前主动请缨,率领精兵出京救援,加上北胤王集结多方力量,最终将朔方大军堵在燕州城外山谷,粮草也尽数烧毁。

    在被困三天三夜后,朔方大军中有一部分人忍受不了饥寒而意图投降。愤怒的主将正镇压叛乱,北辽大军趁势进攻,将发生内讧的朔方十万人马杀得丢盔弃甲,汩汩鲜血在青阳谷汇流成河。踏着一地尸骸,北胤王率领大军席卷而去,直奔朔方国都方向。

    当此之时,朔方国内意见纷纭,有人提议向新宋求援,有人又说还是和谈为好。数夜失眠的成佑帝暴怒不已,斩杀了数名与他意见不合的大臣,正准备派遣靖王再率兵出击,却忽然身子一歪,倒在了王位之下。

    皇四子靖王李衍急忙召太医上前,却发现成佑帝已经气绝身亡。

    群臣痛哭流涕,宫中顿时混乱,还是年少稳重的靖王帮助太子处理好了一切。太子含泪即位,是为朔方国新君,年号泰和。

    年轻的泰和帝甫一登基,北辽方面便传来讯息,说是应北胤王要求,让朔方即刻送回多年前被扣押的质子凤羽,否则便要进军全州。这讯息也不知怎的就在全州城内流传开来,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卷了家财准备逃难。不得已,泰和帝才下令紧闭城门,同时急招重臣进宫商讨对策。

    靖王见情势危急便请求新君顾及现状,尽快与北辽和解,也好重拾民心。泰和帝本就是个不喜战争之人,早在先皇多次征讨之时便微有腹诽,但秉承孝道不敢忤逆父皇。如今听得一向信赖的兄弟靖王如此提议,自然是满心同意。但他还没下令,却有大臣上前道:“主君,和解并非易事!如今北辽要求将质子送回,可要是他们一见到萧凤羽的样子,必定又会迁怒于我方,到时反而惹来灾祸,还请主君三思。”

    泰和帝坐在才刚适应的王位上,眉头紧锁,又有一名老臣焦虑道:“张大人,按照你的说法,是要拒绝和谈与北辽强战到底了?眼下崔大将的十万兵马死伤殆尽,我们还拿什么与北辽去拼?”

    “罗尚书只想着尽快和谈,但我说的事实已摆在眼前。萧凤羽现在回到北辽,只会给朔方带来更大的灾祸!”张姓大臣言辞凛然,一时间大殿中众人议论纷纷,更有人抗声道:“当初北辽与我国互换质子,萧凤羽初来朔方时,先皇对他也算不错。但不到一年时间,我们送去的福王世子在北辽莫名其妙地病故!臣恳请主君先让北辽对福王世子的死因给出答案!”

    泰和帝沉声道:“此事已经过去多年,北辽当初就说福王世子乃是感染伤寒病故,如今他们又怎会改口?”

    “那就干脆将萧凤羽作为人质,看看北胤王是否能不管儿子死活一味强硬下去!”“李大人你这样的说法未免太意气用事,万一北胤王不顾一切攻向全州,就算我们杀了他儿子,又能怎样?”

    众人还在纷争,靖王上前向泰和帝道:“皇兄,如今再争论旧事已无多大用处。北辽重兵压近,我们若是还对归还质子之事百般推脱,只怕更被他们抓住把柄。”

    泰和帝叹了一声:“但寡人也确实有所担心……”

    “皇兄是怕萧凤羽见到北胤王之后诉苦,从而引发事端?”靖王从容道。

    泰和帝颔首,此时有心腹近侍附耳向他低语,靖王见向来温和的泰和帝渐渐神色凝重,双眉也越发蹙起,不禁上前一步:“臣与萧凤羽交情匪浅,当此危急之时,愿亲去劝说,纾解国难。”

    “若他始终对朔方心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