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慈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我是慈禧- 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启禀僧王,发逆已然于六月初十进入河南境内,已然逼近归德府!”

    “好,前头立刻叫上信骑,日夜兼程,去河南寻得陕北劲旅,另外命令山东巡抚李?,将黄河各渡口船只归并到曹县、单县两处,不准别口私渡,若有太平军意图夺船,立刻烧毁。传令三军,一人双马,马不停蹄,今日要赶到彰德府(现在的安阳)才能休息,本王要在十六日前到了黄河岸边,若有推延者,立斩不赦!”

    “喳!”

    僧格林沁瞧了瞧在地上得知军情而惴惴不安的周同知,毅然说道:“事关军情,泄露者斩。本王少陪了!驾!”

    “是是是!下官预祝僧王旗开得胜,马到功成!”周同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连忙行礼大声恭贺。

    明末清初著名文人侯方域曾说,“豫州乃天下之腹心,而归郡又豫省之腹心也。”归郡是归德府,即商丘古城明时的称谓。这里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塞,古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从城楼上悬挂的横匾就可窥见一斑:东城楼,“徐淮保障”;西城楼,“关陕襟喉”;南城楼,“南通古亳”;北城楼,“北门锁钥”。如此险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一个战火纷飞之地,汤伐葛伯、楚侵睢城、刘秀战梁、黄巢围宋、现在又多了一个:太平军攻占归德府。

    在南城楼,“南通古亳”的牌匾下头,源源不断的穿着红色衣服的太平军士卒正在进城,有些在冲刷着门洞里的血,有几队在搬运着尸体,太平天国天官副丞相林凤祥看着那个“南通古亳”的牌匾默不作声,边上的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皱着眉头听着搜索城中的士兵的禀报,李开芳听完了禀告,挥手让那个士兵下去,开口和林凤祥说道:“靖胡侯,城内的粮草在守城的时候已然用完,金银也分发给城内百姓了,铁炮倒是缴获了几门,可是火药又是没了。”

    “这大概又是那个远在北京的撒旦妻子搞得鬼!什么坚壁清野,闹得天兵天将一路过来穷的和叫花子一样,打下城池又有什么用!?没有粮草大军坚持不了什么时候,定胡候,”林凤祥叫着李开芳的爵号,一脸的怒色,“将来打到清妖的京都,一定要将撒旦妻子千刀万剐,方解本侯之恨!”

    “眼下怎么办?攻打归德府死了不少广西带出来的老兵,这些老兵死一个少一个,鹿邑的团练还杀了咱们分兵的几百人。看来是要在归德府讲道理,看看让归德府的百姓多多加入我们天军了。”

    “试试看吧,”林凤祥对此丝毫不感到有任何希望,自从过了长江,这屡试不爽的“讲道理”就失了效力,“希望也有老百姓能认清清妖的面目,加入到咱们天国的大军来!”

    “不管有多少人归附天军,今天晚上咱们只休整一夜,明天早上立刻开拔,归德府已然在黄河边,咱们寻得船只,立刻渡河!”

    “好,我这就传令下去。”

    对于太平军的讲道理为什么会失效,远在北京紫禁城内的懿贵妃娘娘早就意料在其中了,“那是因为北方老百姓的封建残余思想比较顽固,什么?皇上您不知道封建残余是什么意思?额。。。。。这个词的意思是说长江以北的老百姓对着皇上和朝廷忠心耿耿呢,发逆是拉不走多少人的,您就放心吧。”
二十六、惊鸿一瞥(四)
    “正是,额娘尊奉为皇太后,今天小王进了园子商议政事,特意求了皇上,让小王恭贺额娘一番,以全自己的心意。”恭亲王言语间露出了一股志得意满的味道来。

    他当然有资格得意,进了军机,手握大权,自己的亲身母亲又被奉养为皇太后,如何不能得意,估计这些日子恭亲王府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恭亲王又想起了什么,“小王要先谢过懿贵妃娘娘,在宫里帮衬着照顾太后娘娘。”

    杏贞笑了一笑,把头上的栀子花摘下道:“本宫倒是不需要六爷谢,太后娘娘看到六爷,相比更能心情舒畅了,太后身子康健,我这协理六宫的人也能松快些,不过本宫倒是有句话要多嘴提醒六爷,皇上煞费苦心给六爷定地这个亲王封号,六爷可千万别辜负了才是,好了,六爷请自便,本宫少陪了。”杏贞丢下了那朵栀子花,潇洒地福了一福,转身就离开了“坦坦荡荡”。

    等走的远了,杏贞冷然对着帆儿和安茜说道:“刚才遇见六爷的事儿,给我烂在肚子里,谁都不许提起。”

    “是。”

    难怪恭亲王一直被咸丰皇帝和日后的两宫太后不断的猜忌,这样的风流人物,这样的卓然不群,谁见了就会自叹不如,并全力打压了,本来这晚清皇族第一果敢任事之人,最后也只是战战兢兢、奉行那中庸之道随着大清朝无声无息地消亡了。

    “恭亲王,恭?”恭亲王英武的脸上透着一股玩味的笑容,细细的咀嚼起自己被咸丰皇帝,也就是自己的四哥亲自拟定的封号,“恭”,恭默端敬,懿贵妃说的无非是这些意思吧,不过自己恪守着臣子的本分,哪里谈得上不恭了?这懿贵妃未免也太大惊小怪,小题大做了,恭亲王摇了摇头,把手里的鱼食一把全部撒入鱼池,鱼池上欢腾一片,水花四溅,恭亲王不再理会懿贵妃的话,吩咐亲随,“今天本王在园子里除了皇太后,谁都没见,听到没?”

    “喳!”

    “快走吧,估摸着额娘等的有些急了,等下还要赶回京里头办差,耽误不得。”

    两人也随即离去,只留下那朵洁白无瑕,香气袭人的栀子花姿态婉约地躺在地上,全然不知道自己已然从枝头被摘下,失去了根茎的养料供给,再过一两个时辰,就要提早枯萎了。

    杏贞回到曲院风荷,还没来得急喝上一口热水,看到小安子就凑了上来,打了个千,开口禀告道:“贵妃主子,刚才僧格林沁郡王在勤政殿递牌子求见,准备着今日誓师出德胜门,往着南边剿匪去了。”

    “好!”杏贞放下了盖碗,笑了起来,“且看僧王的骑兵能不能给皇上一个惊喜,给天下一个交代!你多去勤政殿溜溜,南边的事情要第一时间和我说!”

    “是,”小安子应了一声,又涎着脸笑道:“哪里还需要我去打探消息,皇上得了南方的消息,哪里能不赶紧来问咱们的女中诸葛娘娘呢。”

    “哈哈,你这小子,油嘴滑舌!”

    僧格林沁甩着马蹄袖子,给皇帝请了个“双安”,这才跪下磕头,山呼万岁:“微臣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

    “起来吧,僧王。”咸丰皇帝坐在雕龙刻画的书案后头,和煦的抬手道,“朕与你是亲眷,本是一家人,无需多礼,日常请安就好,如意,赐坐。”如意搬过来了一个圆凳子,僧格林沁连道不敢,方才稍微沾了凳子,端然就坐了,竖着耳朵细细地听着皇帝说话。

    “眼下蒙古各旗和各京营准备妥当了?”

    “回皇上,已然收拾妥当,领了皇上的谕旨,即刻可以开拔。”

    “甚好,朕委了恭亲王负责转运钱粮等事宜,地方也按着他的意思去联系好了,朕和恭王已然说过,不计钱粮多少,只要是你要,立刻要转运到你的营里,朕再给你一个承诺,”僧格林沁连忙站了起来,束手听皇上的承诺。“不许放逆贼过黄河,此外,也无需计较城池得失,务必以歼灭敌人为首要,另外满洲八旗的那些人,你可劲地拿上去用,”咸丰皇帝脸上透出一股不耐烦的神色,“懿贵妃说的对,享多大的福,就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这些八旗的大爷们,平日里太平时节,大吃大喝的,如今国难当头,也该出把子力了,僧王你是钦差大臣,许你都统以下,先斩后奏,都统以上,若是不服调遣,即刻拿下,押送进京,朕亲自处置!这战务必要奏捷!朕不吝亲王之赏!”咸丰皇帝难得地说了几句狠话,声音中隐隐有金石之声!

    僧格林沁连忙跪下,大声说道:“皇上厚爱,微臣无以回报,只有以大胜来报皇上的大恩大德!”

    咸丰皇帝对着僧格林沁的表态很是满意,连连点头,“好,若是八旗绿营那些兵将都有你的精气神,朕何须江南发逆不破,山东捻贼不灭!朕就在京城,等你僧王的好消息!”

    “喳!”

    僧格林沁退下了,如意进来禀报,“皇上,内阁学士肃顺递牌子求见。”

    “恩,宣吧。”

    “奴才肃顺叩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一个穿着锦鸡补服,宝石顶戴的三十来岁男子进了殿内,大礼参拜之后跪在金砖之上一动也不动了。

    “朕很好,你快起来吧,今个找你来是想着怎么样去哪里凑些银饷出来,以给南边平乱,如今你在户部当差,内里如何,你也知晓,起来说话吧,赐坐。”咸丰皇帝对着肃顺倒是亲热,叫了如意给看位置。

    “谢皇上。”肃顺不卑不亢地坐了下去,抬起头,目光炯炯有神,一个鹰钩鼻子,修剪的整整齐齐的八字胡,正是肃顺。

    。。。。。。。。。。。。。。。。。已经潜力签约,万分感恩,只有继续努力写作才能报答大家啦。给大家请安嘞!
二十六、惊鸿一瞥(三)
    杏贞看着那灵动地正欲飞舞而出的凤凰花纹,无声的笑了起来,抬头望着意味深长地瞧着自己的康慈皇太后,开口说道:“这核桃糕当真是味道极好,臣妾极为喜欢,不过臣妾也看上了太后娘娘的这个盛核桃糕的盘子,不知道太后娘娘什么时候疼疼臣妾,把它赐给臣妾?”

    康慈皇太后点了点头,“这是自然,得空了哀家就送给你,看在你平时的孝心上,哀家也得给。”

    杏贞起来行了礼,“那臣妾就等着东风到,春信发了,臣妾告退。”

    “你去吧。”

    杏贞出了长春仙馆,心中雀跃不止,知道是皇太后看在自己进言皇帝的功劳上,让自己成为皇后一事中会帮着自己了,和聪明人说话就是好,表面上似乎云山雾罩不露半分,却已经尘埃落定,大局已定了!

    皇太后笑眯眯地看着懿贵妃已然离去的位置,那个斗彩凤纹盘里的核桃糕一块也没动过。

    德龄站在皇太后的边上不发一声,皇太后突然对着德龄说起了话:“德龄,你说这懿贵妃心思大不大,眼下还是贵妃的位份,却已经想着中宫的位置了。”

    德龄依然是面无表情地回着道:“那要看太后娘娘成不成全她了。”

    康慈皇太后摇了摇头,“若是她肚子里有幸怀的是个阿哥,或许不需要哀家成全,皇上就巴巴地要成全她了,她是个有气性的,看在她说话让老六办差事,哀家也该帮忙。”

    “太后仁厚,懿贵妃有福了。”

    “听说今个儿老六进园子了?”

    “是,恭亲王现下在勤政殿和军机们议事呢。”

    “给老六备下了他喜欢吃的杏仁酥吗?”

    “备好了。”

    “哎,老六可别太得意了,德龄,咸丰元年的时候,哀家本来想让你出宫去给老六当着大总管,你不愿意,这个由头也是,你和皇帝说不当养心殿的总管,自然也就不能去老六的王府里当总管,如今,”康慈太后正视这陪了自己大半辈子的忠仆,“哀家想着自己百年之后,让你跟着懿贵妃,你觉得怎么样?”

    德龄连忙跪下:“皇太后福泽深厚,必定长命百岁。”

    “哎,”皇太后示意德龄起来,“什么长命百岁,哀家的身子哀家自己知道,这是一日不如一日了,若是哀家去了之后,别人我尚可不管,你,德龄我是一定要安排好的,哀家且再观察些日子,若是这懿贵妃果然是体恤下人,宅心仁厚的,哀家才会让你跟着她,若是她不好,那你还是早些出宫养老算了。虽然你也还不甚老,四十出头而已。”

    “奴才听皇太后的安排。”

    靠着西边的这几个地方杏贞都没来过,趁着今日拜见皇太后,杏贞就吩咐抬轿辇的小太监顺道来这边看看风景,横竖天色尚早,回宫也没什么事儿。

    在“茹古涵今”的稍微北边,杏贞拍了拍轿辇的扶手,示意要下来自己走会,安茜和帆儿扶着杏贞看着后湖里头的晨夏风光,一路闲聊,逗逗水里的五色鸳鸯,帆儿又调皮得摘下一朵栀子花,别在杏贞的鬓发上,杏贞哈哈地笑,也不以为忤,三个人说说笑笑地到了“坦坦荡荡”。

    “坦坦荡荡”是圆明园内最大的观鱼池。观鱼池平面呈正方形,中间建有一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