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慈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我是慈禧- 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杏贞的举动虽然是极轻,但还是惊醒了在假寐的帆儿,帆儿揉了揉眼睛,看到自家的大小姐迷茫的睁着眼睛,连忙从地上跳了起来,边连连出声叫道:“娘娘醒了!娘娘醒了,夫人,娘娘醒了!”看到杏贞想挣扎着起来,上前扶起了诞下皇子的六宫嫔妃之首,帆儿的声音惊动了外头,在这个时候,乾清宫后殿外头响起了一叠的脚步声,珠帘卷起,母亲富察氏那激动又欣喜的面庞就映入了杏贞的眼帘,身后的唐五福、小安子、安茜等一干服侍的宫人也是一脸激动地看着自己。

    杏贞不明所以,动了下身子,突然下体的一阵剧痛让自己的神经恢复到了清醒状态,不由自主地一声惊呼,痛觉?杏贞低下头看着锦被下的自己的肚子,居然是干瘪了!这难道是?

    帆儿看到杏贞呀呀欲发声,连忙将放在床边的蜂蜜温水拿了起来慢慢地一口一口喂给杏贞,杏贞喝了几口,润了润嗓子,终于能用沙哑的声音说话了。

    “孩子怎么样了?是男是女?”

    富察氏满脸堆笑地上前的代替帆儿,让杏真倚着自己,帆儿连忙和一干宫人跪下恭喜杏贞。

    “恭喜皇贵妃娘娘,贺喜皇贵妃娘娘,娘娘诞下了一个阿哥!”

    一种巨大的喜悦和复杂情绪充斥在杏贞的心中,靠,老子居然生了一个儿子!富察氏也连连用绢子抹眼角,“正是呢,娘娘,正月初一寅时二刻,娘娘您生了一个阿哥!五斤九两,健壮的很,皇上高兴地已经去奉先殿祭告列祖列宗了!”

    “快把阿哥抱来给我看看!”狂喜之中的杏贞下意识地忽略了众人口中的“皇贵妃”,连忙不顾得疼痛,一叠声地叫把自己生下的儿子给自己看上一眼。

    小安子连忙到西配殿请出了小皇子和乳母,那乳母三十多岁的年纪,长得白白净净,一副团团圆圆的子孙娘娘相貌,抱着阿哥上前行礼,口里还说道“小阿哥给额娘请安了。”这才把在襁褓之中刚生下的阿哥抱给了懿贵妃看。

    杏贞倚着富察氏的身子,抬起身子,气喘吁吁地看着襁褓之中的儿子,这感觉真奇怪,虽然骨子里还是一个男人的灵魂,如今看到在襁褓之中呼呼大睡的历经千辛万苦生下来的儿子,却又生出了一股以前从未有过的母爱柔情,这难道是灵魂会和*慢慢地结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渗透吗?

    未来的同治皇帝在襁褓之中刚刚喂饱了奶水,呼呼大睡,五斤九两,看来是极健壮的,将来相比也能少些磨难。

    杏贞看着这个皇帝的大阿哥,眼中湿润了。边上的小安子和帆儿一干人等想着主子肯定是觉得自家主子觉得日后有了依靠,这才感动的快流泪了,岂不知杏贞心里的想法是:

    “草泥马,生孩子居然这么痛,难怪我生了之后就晕倒了!日后网上的段子是一点都没错!说生小孩子就是在你鼻孔里把一个西瓜拔出来,这种痛我是这辈子都不想再受一次了!”

    富察氏看着自己最骄傲的女儿,爱怜的说道:“娘娘你今个儿手还软,且先别抱大阿哥了,让乳母抱到里间去休息吧,等过几日娘娘能下床了,再抱大阿哥也不迟。”

    杏贞点了点头,让乳母抱着这古老帝国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下去休息,闭了一闭眼,又开口说道,“皇上那边怎么说?”

    唐五福上前行礼,奉上了一个钿玳瑁红漆托盘,上面有着一卷黄布卷纸和一个金册和一个金印。“皇上已经封了娘娘为懿皇贵妃,摄六宫事!这是册封的圣旨和皇贵妃的金册金印!”

    皇贵妃?居然不是皇后?杏贞疑惑地甩了甩头,罢了,皇贵妃又摄六宫之事,这也是副皇后的职位,皇后的待遇了。也不差这么半步,等儿子平安养大,皇帝自然会给我一个交代的。

    产后脑子不太清楚的杏贞这个时候忘记了咸丰皇帝以前说过的“生下阿哥,就立为中宫皇后”的承诺,只想再好好地睡一觉,养养精神,恢复身子的剧痛。

    小安子上前禀告道:“养心殿的杨总管午后的时候儿过来问了我,问娘娘什么时候醒,他好来请安。”

    杨庆喜有事找我?“明个等我醒了,有精神头儿的时候儿,再去请他过来,本宫先再睡会,叫大家警醒些,这可不是储秀宫,在乾清宫里头别得意忘了形,”皇贵妃转头和富察氏说道,“额娘,你帮着我,照顾下大阿哥,和宫里的这些人。”多少人看着自己生下的这个儿子红了眼,说不定一个眼错不见,就有人要行那不轨之事!

    “臣妾晓得,娘娘你就再睡会子吧。”懿皇贵妃喝了镇痛的汤药,嘴角带着一点笑意,迷迷糊糊地又睡了过去。

    终于生下儿子了。

    六宫这里,终于不用再担心了。

    。。。。。。。。。。。。。

    正月初二上午,外命妇进宫朝贺太后,并到乾清宫后殿恭祝懿皇贵妃喜得贵子,皇贵妃叶赫那拉氏杏贞在内室听到安茜的悄悄呼声,不耐烦地把身子转到内侧,继续呼呼大睡毫不理会,贞定夫人富察氏无法,只能是携了乳母抱着大阿哥出来应付外命妇,正在喧闹时候,六宫嫔妃又络绎来乾清宫恭喜,一时间,这大内的第一威严宫殿内群雌粥粥,娇声软语,众女看在在襁褓之中懒怠的大阿哥,心里各怀心思,面上却是丝毫不露,齐齐恭贺不已。

    到了初二的下午,懿皇贵妃终于在长达一天多的沉睡之中醒了过来,满意地伸了一个懒腰,守在窗前的安茜,从红罗炭上搭着的铜炉里头倒了一碗奶茶出来,递给了杏贞,皇贵妃也觉得口舌有些干燥,就着安茜的手一口气喝了半碗,舒服地长出了一口气,似乎被拆成七八节的身子也逐渐终于合在了一起,杏贞开口问安茜:“今个有哪些人来了?”

    “外命妇和内命妇都来了,贞定夫人带着大阿哥出去应酬了一番,因为娘娘您没起来。”安茜无声地对着自家娘娘的嗜睡提出了控诉。

    “好了,安茜,我也是难得睡个舒服的懒觉,前些日子怀大阿哥的时候,老是睡不好,如今趁着能睡几日就睡几日,皇上来过了吗?”

    “用午膳的时候儿皇上来过,看娘娘还在熟睡,略微坐了一会,看了看大阿哥,也就回养心殿了。”安茜回答道,又想起了什么,“倒是杨庆喜总管走的时候,又叮嘱了我一番,说娘娘醒了一定要让他过来。”

    “哦?看来他是真的有事儿告诉我,你快叫小安子去请他,就说本宫已经醒了,哎,也别打扮了,就让我松快些日子吧。”

    “是。”
三十、扶摇直上(四)
    在一片庆喜声之中,僧格林沁摇了摇头,缓慢地开口道:“那些当地的人也说了,在半个月之内不会降温而已,若是半个月之后寒潮到了,加上发逆驻扎的河谷北边还有个小山障着,一时之间倒是也难以攻下,到时候也是万事不能预料,中军传令!”僧格林沁对着亲兵说道,“即刻将大营开拔,往南边去,本王就围在颍河边上,亲眼看着发逆怎么束手就擒!”

    “喳!”

    十二月初二,僧格林沁中军移驾至颍河和老颍河交汇处的坡边村亲自督军,清军声势大振,林凤祥所部几次突围都被打了回去。

    两河交汇处的坡地之中,北靠青山,安扎着一片的太平军营寨,接连的败仗,且战且走,还被清妖围在了这两河交汇之地,清妖的十面埋伏大军虎视眈眈,就等着自己弹尽粮绝,然后来个瓮中捉鳖了。

    愁云惨雾的林凤祥帅帐里头,一群太平军的将领皱着眉头在帐内不说话,虽然现在军心未颓,可是这样的被动挨打,终究不是什么好事,虽然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北上救援的北伐后援部队已经被阻在了庐州府。

    林凤祥心中悔恨无比,前些日子居然没发现清妖的诡计,看着清妖势大,就想着往能喘息的地方跑来,怎么知道跑到了这个绝地之中,天又助清妖,今年居然是个暖冬!想着趁河水结冰跨过这滔滔河水再往南边撤退的想法又难以实现,难道天要亡我?

    甩了甩头,林凤祥抛开了这个不吉利的想法,问站在一边管着粮草的将领,“如今营中的粮草还够多少时日所需?”

    边上的将领打开了账本,看了看最底下的数额,心里略一估算,开口回答道:“侯爷,本来粮草是不多了,不过上次咱们抢了杜曲镇上的粮食,稍微丰裕些,如今估摸着还能用上二十天左右。”

    “好!”林凤祥连连点头,“既然最近这些日子粮草无忧,咱们就安心驻守,本侯就不信,再过十几天,这天气还是这么的暖!诸位兄弟,如今且安心守着,切莫让清妖劫营了去!两道河是清妖的屏障,如何不是咱们的屏障!”只要北边的那座低矮却又险峻的山守住!

    僧格林沁乘船过了老颍河,在离开船蹬上岸的时候,不知水性的僧格林沁还晃了下身子,险些跌倒,边上的亲兵连忙扶住,僧格林沁自嘲地笑道:“看来本王还是在马背上舒服些,这船上是呆不惯咯。”一群将领哈哈大笑,牵着马让僧格林沁上吗,簇拥着到了河谷北边的山后看看敌情。

    用千里眼看了看驻扎在山上的一部太平军,只见那些发逆军容齐整,神色彪悍,僧格林沁不经意间皱了皱眉,这发逆的军心未颓,急切之间恐难以攻下,只能是缓缓图之,等到他们弹尽粮绝,饿也要饿死他们!

    见这山势陡峭,可见是个易守难攻的重要据点,若是此山能攻下,一鼓作气,就能将发逆冲进颍河里头!

    僧格林沁挥着鞭子指向那座山,问边上的地保:“此山唤作什么名儿?”

    “回官爷,这山名儿叫落凤坡。”

    “落凤坡?”僧格林沁嘴里重复了两遍,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边上的师爷不失时机地凑趣起来,拍马上前问道:“大帅为何发笑?”

    “我笑林凤祥就要死在此地!”僧格林沁调转马头,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落凤坡,身后一干一头雾水的将领依次跟上,“落凤坡,嘿嘿,当年号凤雏的庞统也是死在落凤坡,如今这林凤祥也在落凤坡,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要断翅哀嚎归西了!”

    “不错,真是天佑国朝!林凤祥东突西窜,却是自寻死路,到了这么一个绝地来!”

    “极是极是。”

    于是两军继续僵持在临颍县老颍河和颍河之间的河谷地带上,滔滔河水一样是太平军的屏障,满蒙八旗们只能是从落凤坡一线试图攻打太平军,僧格林沁未下死命,也不欲伤亡过多,回了京城无法向那些八旗的大爷们交代,于是也就是各部轮流上阵,练练兵罢了。

    僧格林沁端坐在在帅帐之中,看了看日子,今天已经是十二日了,若是这几日还攻不下落凤坡,也就罢了,等天气冷了起来,冻透了河底,再策马过去灭了这些发逆就罢了,说不得又要准备一场血战!这样的话,在腊月之前恐怕是收不了网,皇上那边交代不过去啊。。。。。。

    正在僧格林沁思绪万千的时候,帐外的亲兵进来打断了僧王的独自沉思,“大帅,健锐营守备武云迪求见!”

    “叫进来!”

    “喳”

    武云迪还是穿着那副银白色的铠甲,进来单腿跪下行礼,僧格林沁挥手让他起来,开口问道:“你这小子,今天不是轮到你健锐营去冲一冲落凤坡上的敌军吗?怎么的如此早就回来了?”

    武云迪连忙拱手,恭谨地回答道:“大帅,标下今天去攻打落凤坡的时候,无意中探到山边有一个峪口,地势低洼,一头连着颍河河道,一头连着发逆驻扎的河谷平地,峪口里头是流沙泥浆,标下探了一下,深不可测,所以发逆也没有派兵驻扎,此路虽然不通。不过倒是让标下想出了一个破敌的法子出来!”

    “哦?”僧王颇有兴趣地望着这个生擒了李开芳的八旗新锐,开口问道,“你且说来让本帅一听!”

    “堵住下游的水,将颍河水灌入峪口,咱们也来一个水淹七军!”

    “水淹七军?”

    “正是,如今暖冬,趁着河水未冻,在颍河下游筑起堤坝,将水势抬高,炸开颍河河堤,把水漫入峪口,将发逆的阵营尽数冲散!”

    僧格林沁刷地站了起来,“走,带本王去看看那个峪口!若是能有用,咱们就可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全部让发逆的八千大军全给我喂了鱼虾!”

    “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