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咸丰四年的上半年,江南的局势处于一个焦灼的状态,自从北伐的队伍全军覆没、西征的两只队伍无功而返之后,盘踞在江宁雄城里头的太平军很是消停了一阵子,上游占据了芜湖、下游靠近江宁的和州也被太平军牢牢把住,李鸿章经过庐州的攻防战,知道差距所在,除了收复了几个城池之外,一心就想着练兵图强,曾国藩收复江西全境,以功升任兵部尚书衔,署理江西省兵事,在鄱阳湖大练水师,并发布了《讨粤匪檄》;准备誓师出征,江南江北两座大营在太平军的攻打之下岌岌可危,却又巍然不动,咸丰皇帝瞧着碍眼的清流科道御史们被下方到地方操办团练,僧王携着在河南的两次大胜,威压河淮,不少原本只是农闲时候干一票的捻贼被震慑住,纷纷四散而逃,只留下张乐行的五旗军还和僧格林沁在安徽亳州附近捉迷藏。
“朕已经给僧王下旨,不必急着南下合围金陵,目前以扫清河淮一带地方为重要,皇后你觉得如何?”咸丰问杏贞的意见。
“皇上这样决定就极好,扫清河淮一带再南下剿灭发逆,这后路无忧,僧王更能旗开得胜了,只是皇上要记得提醒僧王,这捻军多骑兵,来去如风,僧王大军在手,还是稳扎稳打为上,切勿中了捻贼的圈套。”后世僧格林沁在同治年间被捻军诱而杀之,实在可惜,如今大胜之后,僧格林沁怕志得意满,就要重蹈覆辙了。
“你说的极是,那朕亲手写一道密旨给他,切勿急躁,朕想了想,皇后你上次说的江南之事急不得,要缓缓来,如今这江陵局势已是僵持的样子了,比去年前年发逆攻城略地,湖广局势糜烂地一发不可收拾,已然好了太多,果然把发逆困在一地最好,”咸丰皇帝朝着杏贞笑了起来,“虽然朕心里知道急切不得,却忍不住想早日见到发逆覆灭,江南平靖。”
“皇上且放宽心,如今这样便很好,江西安徽两地守得住,僧王打的了硬仗,咱们的胜算越来越多,发逆的境地会越来越差,总有一日,定然能剿灭发逆的。”杏贞宽慰着咸丰皇帝。
“唔,皇后你说的极是,前些日子李鸿章上书说要火枪火炮,扩编火枪营,皇后你怎么看?”
杏贞当然是双手赞成,冷兵器时代早已过去,不然拥有世界上最多陆军的中国也不可能自鸦片战争起就在近代史上屡战屡败,毫无胜绩,城下之盟签了一个又一个,赔偿的银子一再变多,割让的土地越来越多,本来是一朵海棠花,最后变成了一只老母鸡。
“臣妾以为李鸿章说的极好,皇上给臣妾看的僧王的奏章,也是靠着大炮,轰散了发逆的阵营,这火枪火炮杀伤力极大,一炮发出,糜烂数里,实在是军国利器,只是眼下京中的营造司的火枪炮不知道是否堪用。”
“哎,僧王上奏说明了此事,隐隐说洋夷的火枪炮更厉害些,眼下只能是和洋夷联系,多掏重金先买来用罢了。”
“皇上所言甚是,叫各通商口岸细细打听便是,各国若是有地售卖,咱们不拘是哪一国的,买来便是。”杏贞又想起了什么,连忙开口问道:“臣妾惶恐,想知道恭亲王在北边谈的如何了?”
这又是一件高兴的事儿,“四月初老六出使俄罗斯,到了尼布楚便被西伯利亚总督拦下,起初西伯利亚总督还蛮横无比,叫嚣着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均是俄罗斯自古以来的领土,还是庆海据理力争,并要挟和英法两国东西两方同时宣布向俄罗斯开战,到时候贝尔加湖以南均由大清任意施为,这才慌了阵脚,连忙软了口气,并飞马回报沙皇,一边在尼布楚和老六谈判了起来,眼下进展不错,老六上奏说,过些日子就准备最后通牒,吓一吓俄罗斯人,请朕在京里配合一番。皇后,你给朕出个主意吧。”
“那便刚好一箭双雕,”杏贞放下了手里的绢子,正色说道,“皇上命人和英法两国商谈,购买火炮火枪,并露出愿意和英法两国共同对俄罗斯开战之意,想那英法两国必然会上钩,不仅换约之事会缓上一缓,若是咱们说了购买枪炮是为了对付俄罗斯,这枪炮的价格更是会给咱们打个折了。”
“好,这样极好。”咸丰皇帝点了头,“朕就叫人去谈,不过此事还是悄悄的进行较为合适,朕瞧着通商口岸的地方官员里头有些能吏,挑一个去办罢了。”
“兰儿啊兰儿,你又给朕出了个好主意,”咸丰皇帝把杏贞抱入怀中,杏贞笑了,“臣妾想去骑马,皇上准不准啊。”
“自然没有不准的道理,叫云嫔陪你去,她是骑惯了马的,在一旁看着,朕也放宽些心。”咸丰皇帝点了点头,用手指捏了杏贞的鼻子,“你这骑马的心思也想了许多时候儿了,若是再不让你去骑马,估摸着下次你就要在朕这里扮菩萨,不肯帮着朕出主意了。”
“哪能呢,臣妾对着皇上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哈哈。”
御前伺候的小太监如意进了殿,打了个千禀告道:“肃顺大人在外头递牌子求见。”
“什么事儿?”
“说是大钱的事儿,还有筹弄厘金的章程,让皇上定夺。”如意恭敬地回答道。
杏贞从皇帝的怀里挣脱了出来,“皇上要见大臣,臣妾就先告退了,趁着这会子,皇上正忙,臣妾去痛痛快快地学着骑骑马。”
“唔,你先去吧,朕晚上来上下天光瞧你。”
“是,臣妾告退。”
四、咸丰字典
今日一章,要是还有时间,再码一章,不过不确定哦。嘻嘻。
杏贞原本是只叫了伊嫔一人来帮忙,无奈这储秀宫如今是皇后的寝宫,六宫嫔妃人来人往,每日都要来朝见的,先是云嫔瞧见了两人私下咕噜着什么,便忍不住探头探脑,椿常在因是奴仆之女,新晋宫嫔,更是要讨皇后的欢心,便日日前来帮忙,合宫都知道了皇后娘娘要决心做一件大事,谁敢不奉承?连丽嫔、婉常在并贞妃每日得了空便均来凤光室帮忙。
最后咸丰皇帝自然是惊动了,这一日吩咐了杨庆喜悄没声地来储秀宫凤光室外头,只听得室内的婉常在说道:“伊嫔姐姐,这‘海’字可是‘三水’旁?”
“正是,海字是‘三水’旁,按照皇后娘娘定好的声母韵母,海字乃是‘喝’声,‘爱’韵,喝爱——海,第三声。”
“伊嫔妹妹果然是家室渊源,本宫还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呢。”这是丽妃的声音。
“丽妃姐姐取笑了,”伊嫔回答道,“还是皇后娘娘圣心独运,想出这样的好法子出来!”
“伊嫔妹妹谬赞了。”
皇帝听得一头雾水,直欲进去问了个究竟,杨庆喜窥见皇帝神色,便连忙开口喝道:“皇上驾到!”
咸丰皇帝走进了内室,满地的宫嫔跪下请安,就杏贞手里拿了本册子微微屈膝行礼,咸丰皇帝开口让大家起来,众女起了身子,杏贞让开了主位,笑着说道:“皇上这会子怎么来了。”
“朕听说皇后你们在办大事,一时兴起,过来瞧瞧你们办什么大事。”皇帝坐下,环视了一周,又瞧着杏贞说道。
六宫嫔妃均不说话,只拿眼瞧着皇后,杏贞奉了茶给皇帝,开口笑道:“原本是想办好了这件事再给皇上一个惊喜,如今皇上知道了,那臣妾就给您看看,横竖如今架子是搭起来了。”杏贞说完就拾起桌上的一本书,递给咸丰皇帝,“皇上,请看这是臣妾和各位姐妹一起编的字典。”
“字典?”皇帝放下了手里的茶,接过那本厚厚的册子,打开定睛一看,只见一列就写了几个大字:拼音检索表。后头第二列又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符号,咸丰皇帝不认识那个符号,又见符号后头写了:阿,啊,矮,爱,哎,安,俺等一列文字,每个文字后有一个数字,如此二十多个字母之后,又有一个“部首检字表”,写着“一,丨,门”等部首,咸丰皇帝认得这是笔划,又听得杏贞之前说的“字典”,隐隐似乎知道了什么,放下手里的书,瞧着杏贞说道:“皇后,这就是你们编的字典?似乎有其中的规律在里头,”皇帝看到杏贞还在抿嘴微笑不语,有些愠怒了起来,“还不从实给朕说来。”
“是,皇上,”
编一本字典的想法滥觞于自己被册立为皇后之后,对着载淳肥嘟嘟的婴儿脸,心想怎么把自己的儿子教育好,以后才能执掌天下,于是便想到了日后几乎每个学生都是人手一本的《新华字典》。
第一版《新华字典》编纂于1953年,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新世界的建立者们将这部“小字典”的编纂,视为新的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肩负规范现代汉语的职责,也要担当扫除文盲的任务。《新华字典》是第一部完全用白话释义、白话举例的字典。它巩固了旨在推广汉民族共同语口语的国语运动和旨在提倡书面上用表达口语的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白话文运动的成果,并以字典的形式使之得以确立、推广和发扬光大。《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以词汇规范和运用为旨归的字典。“编写的目的主要是想让读者利用这本字典,对祖国语文的词汇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并且知道词汇现代化和规范化的用法,在书面上和口头上都能正确地运用。”
所以杏贞就靠着后世的回忆来默写出了声母、韵母表,并成功地把伊嫔和宫里的小太监和宫女全部洗脑掉,成功地将拼音推广到了储秀宫里头,并由伊嫔在康熙字典中选出日常用的九千多字,然后发动了众人一一分类,将字一一按照拼音列好,再按照部首笔画数列好,但要编字典的话,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工作,还要将原先按五声二百零六韵分类的汉字,按照音序重新排列……非如此不足以体现拼音注音法的优势。完成这一步后,还得制一份部首检字表出来,这样才能组合出一本可堪使用的字典。做之前,杏贞便知道此事繁钜,但当他开始动手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大大低估了这项工作的难度。要把九千多个汉字,用音序重排,再以部首笔画标序,所需倾注心血与时间,实在难以估量。所以这才发动了六宫的众人一起来编字典,最近几日才把框架堪堪完成。
咸丰皇帝点了点头,“这是件极好的事儿,但是,皇后你为何要搞出这什么声韵母,这个似乎也无大用。”
“皇上别小瞧了这声母韵母,若是此物流传开来,可是任何私塾的师傅都比不上这个。”杏贞瞧着皇上一脸不信,便招呼了小安子到跟前,对着小安子说道:“本宫教给你的声母韵母表可都会了?”
“都学会了。”
杏贞对着皇帝说道,“皇上你请写一个字,别太常见的,小安子一准能知道这个字读什么。”
皇帝略一思索,提笔写下一个“频”字,然后笑着对小安子说道:“若是你能说出此字读什么,朕有重赏。”
小安子瞧着那个字,用手比划着在半空中写了几下,便低头翻开了字典,过了半分钟左右,小安子抬起头来,说道:“皇上,这个字读泼-银——频!”
皇帝微微吃惊,又连连写了几个字,小安子都一一写出,这才确定小安子不是歪打正着,十分惊喜地对着杏贞说道:“此字典居然真有启蒙之用!”
“正是呢,只要将臣妾准备好的声母韵母表命童子熟记,大家若是瞧见不认识的字,可以自行查看,我天朝各地再也不虞有不知教化的地方了,臣妾为皇上贺!”杏贞俯身行礼恭贺咸丰皇帝。
“不错不错,”咸丰皇帝连连拍手,喜出望外,“若是如此,想必乡间不识字之人越发少了,多认字,自然就能服王化,就有越多的人进学考科举,越多的人自然不会去造反!难为皇后你能想出来这神奇的声母韵母!朕不知道要怎么谢你了!”任何一个皇帝对着文治武功都无法淡定,如今这武功虽然还不知道去哪里拿来,可文治妥妥地摆在眼前可以一下子得到了,教化世人,使人人知书达理,这功绩是足足可以超越不少帝王了!
“皇上何必谢臣妾,如今这字典才有个架子,伊嫔妹妹帮着臣妾整理好了这常用字,臣妾想着还要将这些常用字编辑出意思来,将来让用这字典之人不仅知道字是怎么读的,更是要知道此字是什么意思,这才是圆圆满满的一桩业绩!”
“好好好,朕要好好赏你!兰儿,”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