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慈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我是慈禧-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怕鸟毛!现在大家都心灰意冷了,你前些日子没听老钱唱的那个顺口溜?‘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这天国,要完咯!”

    细细的声音焦急的响起。“我的天老爷。大哥你这是想点天灯寻死吗?这样悖逆的歌你都敢唱!”

    那个粗嗓子的声音满不在乎。“如今谁都这么说,前些日子瞧见了天王府里伺候的轿夫,他还唱给我和老钱听来着!你没瞧见那栅栏上四四方方的肉?这可是以前的北王——如今是北奸了,天王下了旨。‘北奸肉,只准看,不准取’以前可都是天王的兄弟,还有那东王九千岁,老六,你说咱们以前瞧见的戏文里头只说‘猎兔死,走狗烹’如今这北边的朝廷还打下来,这天王就这么迫不及待了啊?”

    “嗨,谁说不是呢。”老六的声音无奈中透着一股萧索的意味,“都是天父上帝之子却你杀我我杀你,这到底说不过去啊,还好有翼王回京城主持大局了,翼王可是德高望重的。最通军事的,眼下咱们还有劲和清妖干上!”

    石达开哑然失笑,没想到自己的威望倒是还行,只听得粗嗓子的隐隐约约说了几个字,那个老六惊恐地尖叫了一声,“这可是真的?大哥,你可别诳我!”

    “我还能骗你吗,傻小子,天王昨个下了旨意,说是对着翼王‘不授以兵事,留城中不使出’,这是什么意思?天王这对翼王都不放心,这天国啊没指望咯!老六啊,咱们反正是湖南被他们连哄带骗拉过来的,咱们可别犯糊涂,有机会,咱们剃了头发,悄悄地溜回到湖南老家去,如今瞧瞧,在家里就算只吃辣子,当地主老爷的长工,也比在这里担惊受怕,什么时候掉脑袋都不知道要强的多!”两人絮絮叨叨地远去了。

    “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石达开反复念叨着这两句话,不由得痴了。

    自从之前自己逃出天京之后召集了军队,在天京城外要求天王捕杀韦昌辉,否则就攻灭天京城的举动,这就让天王有如芒刺在背了。

    但是我却不能不做,若非如此怎么对得起满城冤死的无辜兄弟,和自己合家的性命!

    石达开端坐在房中思绪百转千回,窗外透出了一丝亮光,石达开竟是一夜没睡,亲兵进来禀告,“大王,该是上朝的时候了。”

    如今的早朝已然设在了天王府,天王也终于是大权在握了,石达开领着后头的王侯们木然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洪秀全这才施施然从纯金的屏风后头走了出来,对着还跪在地上的的臣子们笑道,“兄弟们快起来。”

    后头的人见到石达开率先站了起来,方才起身,洪秀全狭长的眼睛微微一眯,却也没说话,只是笑容可掬地和丹陛之下的众王侯说道:“今个早朝也无甚事,只有一件,朕有旨意。”身边出来了洪秀全的宠臣蒙得恩,摊开了金灿灿的天王圣旨,大声宣读,前面是天王的御诗,向来是极长,且毫无格律可言,只是押韵的顺口溜而已,石达开出了会神,等回过注意力之后,才听到了引起后头议论纷纷的圣旨:“封洪仁发为安王、洪仁达为福王,参知政事。”

    众人大哗,纷纷交头接耳,这洪仁发、洪仁达虽是天王的亲兄,可素来无什么才干,刚入天京的时候被封为国宗也就罢了,毕竟是天王的亲兄弟,皇亲国戚少不了优待,可如今居然一下子就封了王!要知道太平天国的王爵极为难得,前期未定都天京的时候,只有天王、东南西北翼六王,是为首义六王,之后只封了燕王秦日刚一人,林凤祥和李开芳北伐兵败身死之后,追封了求王和请王——这是追封,和现实之中的王爵不同,如今在世的只有天王和翼王,燕王生死国除,现在倒好,一下子就封了两个没有丝毫才干的人当了王!还参知政事,料理朝政了!

    众人都不敢高声喧哗,只拿眼瞧着石达开,石达开不负众望,排班出列,朝着天王拱手之后才说道:“天王,胞弟以为不妥。”

    “翼王弟你说。”洪秀全似乎没有丝毫不悦。

    “两洪素来无才干,又无算计,往日最爱金银财物,实在不宜封王,当初永安建国称制,天王和东王定下规矩,无军功者不得封王,两洪可有半寸军功可言!况且更有众多兄弟眼下是侯爷,按理按功都应该让这些兄弟先封王,那里轮得到他们!”石达开凛然说毕,殿内的人连连附和,一时群情激昂。

    洪秀全点了点头,似乎对着石达开的意见听进去了。“翼王胞弟说的不错,接下来就准备让他们两个去和清妖打打仗,带着李秀成和陈玉成两个去南边,打无锡、苏州!”洪秀全瞧着石达开又要开口,站了起来,“无需多言,朕意已决!”转身进了后殿。

    “天王,天王!”石达开叫了几声,洪秀全似乎没有听见,径直回了自己的后宫。

    石达开无奈地停下了话,殿上的高级将领们团团围住石达开,七嘴八舌说道:“翼王千岁,这可是乱命啊,天王这不是胡来吗!你可要制止啊!”

    石达开木然摇了摇头,正想开口说话,外头天王的侍从官匆忙跑了进来,一脸惶恐之色,“翼王,胡以晃渡江望着北边去了,听斥候的意思是要去清妖那里投降了!”

    “什么!这可如何是好!胡以晃手里握着可是东王麾下如今唯一的一支精兵了!”

    ps: ; ;求票。求订阅。
十三、初涉政务(三)
    晌午,皇后到了养心殿,一个人悄悄地为皇帝批答奏折,杏贞不能坐御座,侧面有张专门为她设的酸枝木小书桌,从御书案上将咸丰皇帝看过的奏折都移了过来,先理一理。把那些“请圣安”满纸颂声废话连篇的黄折子挑出来放在一边去,不理会,数一数今天奏事的白折子,一共是三十二件,虽然不算多,但是谁上奏不是万言书的样子,之乎者也蒜头八脑啰啰嗦嗦一大堆——在杏贞看来,大部分也是废话,三十二件已经堆满了自己的酸枝木小书桌,铺的满满当当的。然后再清理了一遍,把没有做下记号,需要次日和军机大臣商议拟定的折子再挑了出来,那就只剩下十七件了。

    批十七件奏折,在杏贞看来要不了半个时辰,不,要不了二十分钟,因为那实在算不了一件什么事。

    因为杏贞无需看折子,只要看一眼皇帝在折子上留的记号,再根据记号写出那么几句话便是,皇帝批答本章,通常只不过在几句习用语之中挑一句用上,诸如“览”;“知道了”;“该部知道”;“该部议奏”;“依议”之类的话,咸丰皇帝览过了政事,不必自己亲自动笔,只需在奏折上做个记号就行了。

    记号用手指甲做,进贡的徽州宣纸做的白折子,质地松软,掐痕不但清晰,而且不容易消灭篡改;批折子的人看掐痕的多寡、横直、长短,便知道皇帝的意思,用朱笔写出那个掐痕所代表的一句话,就算完成了批答,这是任何一个只要会写字的小太监,甚至是小安子这种入宫没多久的小太监都能胜任的活儿。

    这能不简单吗?只要写几个字而已,杏贞原以为自己能帮这皇帝出主意。按照自己的意思来批折子,原来只是和自己前世在小公司里头当着行政的事儿差不多呀,只要呈给领导。领导口述,“把这个事交给项目部的经理去做!”然后自己屁颠屁颠地在文件上写上“请项目部毛经理阅处。”如此简单而已。也没有自主权。

    但是喜欢揽权的皇后,怎么会不在乎这件事呢,参阅奏章是一件参与机密的工作,对着自己学习政事有极好的帮助,从后世而来,眼界是有了,可多少东西能适用到这个社会里头。一切还是未知数。

    所以杏贞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继续瞧着折子,不但依照掐痕代为批答,更注意的是。皇帝看过,未作批示,而先须交军机大臣处理的奏折,往往那里头的陈述和表示,才是正在发展之中的军国重务。想要了解朝廷内外局势,熟悉朝章制度,默默识别大臣言行,研究如何驭下之道,懂得训谕款式。这些都要从奏章里头去细心体味。杏贞花了二十分钟批折子,却又花了一个半时辰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地把三十二件折子看完了。

    这时候已经是夕阳斜斜地照在养心殿暖阁的窗棂下了,杏贞打了个懒腰,对着帮着自己整理奏折的御前小太监双喜说道:“辛苦你了,皇上这会子在哪里?”

    “回皇后娘娘的话,皇上这会子在畅音阁听戏呢。”

    “哦?”今个皇帝倒是有了兴致,过年的时候都没正经听过几次戏,“选了谁的牌子?”

    “敬事房的人去永和宫里宣召了。”

    杏贞点了点头,永和宫是丽妃的寝殿,“唔,那今个就这样,把折子放在这里,皇上明个要和军机们商议的收起来,别搞混了。”

    “喳。”

    杏贞瘫到了储秀宫暖阁的榻上,看了一个下午的折子,脑仁子生疼,“我说皇上怎么这么快就要我批折子,这批折子可不是件容易事儿!”

    安茜把热毛巾敷在了杏贞的额头上,顺势把杏贞头上的扁方和珠翠卸去,帆儿把杏贞的“花盆底”脱下来,还幸灾乐祸地说道:“谁叫娘娘您能者多劳呢,别的宫里小主每日都是看看花喝喝茶,就我们的皇后娘娘,被皇上当着半个军机用!”

    “别说嘴了,这些话以后不许出去说。”杏贞让安茜垂着腿,舒服地直哼哼,“皇上旧年呕了血,你们两个又不是不知道,我能帮着皇上分担一点是一点罢了。”杏贞又想起了什么,“德龄如今在宫里怎么样?”

    安茜细细地想了一番,“德公公倒是难得出来,只是每日领了小太监讲规矩,有些时候倒是会出宫溜达,娘娘的意思底下人的都知道,也不管着他。”

    “德公公是伺候过皇太后和皇上的老人,到了咱们储秀宫,是太后生前吩咐的,本宫也是说让他来我这里养老的,你们这样很好,敬着点,不许拘了他便是。”

    “娘娘的命令如今六宫谁敢不听呀,更别说咱们宫里一直跟着娘娘的人了。”帆儿欢快地说道,恰好这时候小朱子进来禀告,说是杨庆喜过来了,“您瞧,杨公公也不是经常来请安问好吗?”

    “杨庆喜是来说事儿的,我哪里是喜欢多礼的人,就你这个小蹄子嘴巴最碎!快请进来。”杏贞吩咐小朱子,又拿手戳了戳帆儿的额头,“以后给你配一个厉害的婆婆治治你才算完!”

    帆儿啐了一口,害羞地甩了帘子跑出去了,安茜笑着说道,“帆儿姑娘也该是说亲事的年纪了。”

    “且不急,宫里头的事儿还要你和她都担待几年。”

    杨庆喜进了来,打了个千,笑眯眯地说道:“娘娘,皇上要奴才来告诉娘娘一声,说是南边传来了消息,发逆的伪翼王石达开反出江宁了。”

    “好!”杏贞站了起来,抚掌微笑,“东南西北翼五王,如今死了四个,反了一个,我倒要瞧瞧洪秀全还能折腾到什么时候!”杏贞从指点江山的气势之中回过神来,“倒是也要恭喜你了,杨总管,侄儿是放了那里的通判了?”

    杨庆喜笑的眼睛都看不到了,连连又打千,“是皇上亲笔划了天津卫静海县的通判,若不是娘娘的照顾,那小子那里能有这个天大的福气,奴才这是要好好谢谢娘娘了!”

    “那是他自己争气,小安子回来和本宫说过,这南去的事情他办的很是妥当,如今这天津卫也不算远,你叫他好生当差,历练几年,再回京里,到时候内务府寻个好差事那便是极好的了,如今且不用在内务府,哪里头正在找人做筏子。”

    杨庆喜心领神会,“娘娘说的极是,奴才和奴才的侄儿就全托付给娘娘了。”

    “那是自然,只要忠心为本宫办事,本宫从来是不吝啬的,你回去歇着吧。”

    “喳,奴才告退。”

    ps: ; ;推荐好低,,,不知道为什么,大家给个让小朝子死心的理由呗。
十三、初涉政务(二)
    “你的侄子倒是稳重的很,若是堪用,本宫栽培也是应当。”

    杏贞来到了养心殿,瞧见军机章京带着几个苏拉往着养心殿里头送折子,一个小太监接过了如山般的折子,颤颤巍巍地拿进养心殿。

    皇帝今个精神好得很,看见杏贞进来,连忙招手让她也上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