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慈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我是慈禧- 第1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恭亲王剑眉微微一挑,“京中无一日没有流言,成日里听着都絮叨了,不过子瑜你说的必然有趣,怎么,最近又有什么新鲜事了?”

    文祥放下酒杯,曹毓瑛转向文祥,给文祥倒了杯惠泉春,“子山自然知道肃顺在顺天府乡试一案上吃的瘪了?”

    “内里倒是不甚了了,只知皇上突然又改了主意,在法场上免了柏俊等一干人等,倒叫老夫看了不少日肃顺的笑话,”文祥点头,却又赞起肃顺来,“说起来,肃顺倒是干事利落,遇到挫折也不气馁,这柏俊的事儿皇上没给他脸面,过了没多久,又去折腾起户部的票号来,抓了好些人,这一点来说,老夫倒是佩服地紧。”

    “子山可知是哪一位劝得了圣上回心转意的?”曹毓瑛神神秘秘地说道。

    “无非是哪一位军机吧,或许是彭中堂,”文祥摇头,“横竖不是我,那会子我正心灰意冷,什么事儿都懒怠理会。”

    “子山这却是猜错了,”曹毓瑛勺了一汤勺宁波水磨汤圆,放入口中,“王爷不妨猜上一猜。”

    恭亲王想了一会,原本沉思的眼神明亮了起来,“那必然是皇后了!”

    曹毓瑛未来得及说话,文祥一拍大腿,“着啊!看着今个的架势,这肃顺不知道什么时候儿得罪了中宫,不然今个咱们怎么能瞧到这样的架势!”怎么能瞧到皇后从帘子后头走了出来,当面驳斥肃顺!真是大快人心。

    “的却如此!”文祥越想越激动,忍不住站了起来,“论皇上圣心之中,一百个肃顺自然也比不上皇后,皇后育有大阿哥,又统率六宫,持身甚正,帮着皇上批折子也是极好,日后自然就是太后。。。。。。”

    “咳咳,”曹毓瑛用手捂着嘴巴故意假咳嗽,“子山,难不成这二十年的惠泉春让你醉了?开始都讲胡话起来了!”

    文祥惊觉,讪讪坐下,“酒后失言酒后失言,勿怪勿怪,自罚一杯。”曹毓瑛挥了挥扇子,给自己倒了一杯,又给文祥倒了一杯。

    “恭王也想必不知道内里吧,”曹毓瑛和文祥碰了个杯,伴着花前月下,说起了极为肃杀的政事,“肃顺得了消息,极为震怒,我老曹在军机处的直房里都听到他摔杯子的声音,气冲冲地到勤政殿递牌子,还在勤政殿前头扇了杨庆喜一个大嘴巴子,杨庆喜被肃顺嘴里的魏忠贤吓得不敢站起来,可皇后出来,没说了几句话,原本气焰极为嚣张的肃顺便是偃旗息鼓,黯然失色地回到了户部的直房杜门不出。”曹毓瑛饮了杯中酒,摇头晃脑,“那天可惜没亲眼见,据御前的小太监说,两人隔着丹陛遥遥对视,轻描淡写之间,皇后便是大获全胜。和今个是完全不同?”

    恭亲王微微动容,“这确实是皇后厉害了,”思索了一番,“为何皇上不见身影?”

    “下官也是想了一番,”文祥继续说道,桌上的佳肴已经全部凉了,可三人还是径自谈话,京城顶级大厨静心烹饪的美食全然没被放在三人眼里,“揣摩了一番,倒极有可能是皇后劝了皇上,皇上性子绵和,不忍和肃顺说话,故叫皇后挡了驾,由此可见,”曹毓瑛摇摇头,“这人确实是圣眷优渥啊。”
三十六、北狩争议(五)
    杏贞走到里间,只看到安茜和小安子扑了上来,安德海毕竟年少,不懂得皇后进正殿的意思所在,自家主子素来也是自由出入勤政殿的,自己伺候皇后批折子的时候还歪在御座的踏板上打了个盹,所以在安德海看来,皇后进了正殿完全没什么大不了。

    安茜不一样,浸淫宫闱多年,世宗、高宗皇帝对着后宫实在是有些苛刻,许多的秘事她也知道很清楚,安茜脸白的如同宣州进贡的上好宣纸,看到杏贞进了内间,低呼一声扑了上来,“皇后娘娘,您这可真是。。。。。。”

    “胆大妄为吧?”杏贞摆了摆手,让安茜噤声,站在帘子后头侧耳听着正殿的声音,“别说话,你去准备好皇上的点心,凉快的羹汤准备一份,别用冰,井水湃过就就好。”

    安茜有些忧虑,却只能应下领命而去,杏贞招手叫安德海上前,附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安德海嘿嘿诡笑,“这会子去打扰新姑爷,怕是极为热闹。”

    “别油嘴,快去。”

    “喳。”

    安德海一溜烟地从边上走了出去,杏贞猛地转过头,头上的金步摇激的叮当作响,杏贞盯着明黄色暗龙纹的布幔,激动的心情还是无法平息。

    终于走到了这一步,走到了外朝!

    等到皇后花盆底鞋子笃笃声消去,皇帝看着跪了一地的大臣们,“皇后的主意你们以为如何?”

    肃顺摇了摇头,“妇人之见。”

    一直未说话的醇亲王大声说道:“皇后所言甚是。”

    “也有她的道理,”皇帝心情好了些,含笑放下盖碗,“好了,按照皇后的意思儿,军机去拟旨,让载垣、大学士桂良到通州去议和,让南军抽调一部分人马北上勤王,通州那边做好准备,明天我们就由圆明园回宫去。”

    “皇上!”肃顺犹自不甘心,又叫了一声。

    “好了,都跪安吧。”皇帝有些不耐烦,在这里议事久了,身子实在是乏的紧,身子骨无一处不是酸痛的,皇后想好了解决的法子,极为妥当,皇帝的心中大石暂时落了下来,这会子心里就想着等会如何松快松快,哪里还有空听肃顺嚼舌头,“跪安吧。”

    “是。”肃顺无奈,只能是跟着军机诸王大臣叩首,起身,退出了勤政殿,外头已经是暮色沉沉,乌雀南飞了。

    文祥在大宫门前,准备上自家的马车,耳后响起了叫自己声音,文祥转头一看,纹饰辉煌,五花大马油光水亮,马夫头顶上挂着的灯笼写着一个“恭”字,半卷的门帘里头露着一张含笑却又矜持地脸,文祥连忙转身抱拳行礼,“六王爷。”

    奕䜣点点头,也不下马,“中堂近来少见,今个可有空?不妨到本王寒舍一聚,本王府里头有上好的惠泉春,正等着文中堂这样的雅客呢。”

    “固所愿,不敢请耳,”文祥欣然领命,“还请六王爷先行,下官的马车跟着王爷您后头便是。”

    “哪里如此麻烦,本王的马车甚是宽敞,中堂何不与本王把臂同游,也称得上一桩美事。”

    “如此便是却之不恭了,”文祥也不是迂腐的人,就着马夫的手,一把跃上了恭亲王的马车,帘子一放,把一干人等探测窥探的目光挡在了身外。

    皇帝在空荡荡地勤政殿闭眼养神了一会,原本殿内呛鼻的龙涎香之中,悄无声息地多了一缕兰花的清香,皇帝没有睁眼,只是淡然开口:“皇后,你今个有些逾越了。”

    来到皇帝身边的正是杏贞,听到皇帝的话语,杏贞朝着皇帝看去,没发现皇帝的脸色有什么异样,不过也依旧跪了下来,“臣妾死罪,请皇上责罚。”

    “哎,”皇帝睁开了眼,抬手让杏贞站起来,“什么死罪,朕早就许你参知政事,这洋务之事,原本也是皇后你极为熟稔的,快起来,原本你来勤政殿也是无妨,只是这么多的外臣在,到底是看了笑话,还和肃顺吵了起来,一点没有为君的气度,要知道皇后亦是小君,对着臣下宽严都可,却不能失了自己的气度,”皇帝拉着杏贞起来,咳嗽了一声,对着皇后敦敦教导,“为君者,居高临下,看着他们互相斗,当个仲裁便是,却不能亲自卷着袖子下场,何况咱们家皇后,玉手芊芊,岂能效仿莽夫所为,上台搏斗焉?实为不智也。”

    杏贞失笑,“皇上这是什么话,若是将来有一日让臣妾上战场,臣妾自然也能拿得动刀枪。”

    “你啊你,”咸丰也笑了起来,“好吧,都由你便是。”

    “皇上说了这会子话,有些累了吧?安茜哪里备好了薄荷冰碗,和几样不油腻的糕点,等着让皇帝用呢。”

    “行,”皇帝站了起来,杏贞扶着皇帝走向暖阁,“还是你贴心些。”

    ps:

    月票呢。。。。。
三十六、北狩争议(四)
    众人从未见到皇后说话如此慷慨激昂,话语中带着隐隐风雷之声,奕䜣微微诧异地盯着皇后,没想到皇后居然有如此胸襟,如此气派,大臣们议事默默不语,几个军机大臣虽然对着皇后突然闯入勤政殿公然干涉外朝之事极为不满(皇后躲在里头帮着皇帝批折子这种事儿这时候被他们下意识地忽略了),但是对着皇后要坚守北京的主意极为赞赏,只默然看着肃顺和皇后在唇枪舌剑,文祥身子瑟瑟发抖,对着皇后的话生出了知己之感,只是肃顺和皇后斗得真激烈一时间插不上话,端华载垣等人对着皇后的出现不屑一顾,只是藐视地看了侃侃而谈的皇后几眼就转过头跪在原地发呆。

    肃顺被皇后的话呛的脸色发红,微微动怒,正想反击,在殿中听着自己外朝内廷最为信任的两个人对掐许久的咸丰皇帝咳嗽一声,杏贞连忙停下话语,肃顺含恨瞪了一眼长身立着的皇后,躬身听皇帝的吩咐。

    “好了好了,吵什么,”皇帝的话语里听不出什么情绪,手里拿起了盖碗,斜视皇后,杏贞福了一福,“依你之见呢?皇后你是什么意思?”咸丰看着杏贞依旧站在地上,微微一皱眉,原本撇茶沫的茶盏盖子停了下来,“怎么一点礼法都不懂?跪下回话。”

    有清一代,任何人在和皇帝议事的时候都要跪着回话,所以在以严厉和勤业著称的雍正皇帝时代,就出现了不少老迈的军机大臣长期跪着导致死在养心殿的惨剧,当然这种小事不会引起皇帝的慈悲心,祖宗家法不可改,不过日后年老力衰的大臣奏对时候,总会有个跪垫来帮助大臣们挺过难关。

    杏贞有些讶然。也有点羞,皇帝怎么在大臣面前不给自己留些面子!恭亲王看着皇后手足无措的样子,嘴角微微一扯,不由自主地笑了。

    “恩?”皇帝拿着盖碗。眼神凝视站在御座边上的皇后。“跪下。”

    皇帝的声音里面有些无奈,似乎也有一丝祈求。杏贞无法,心一软,不欲皇帝为难,咬牙跪了下来。

    “说吧。皇后你是个什么主意。”

    “咱们如今既要做最好的指望,也要做最坏的打算。”杏贞瞪了幸灾乐祸的肃顺一眼,边上原本看戏的陈孚恩看到皇后如剑般清冷的眼神,忍不住打了个寒噤,连忙低头。

    “哦?你说说看,什么是最好的指望呀?”皇帝拉长了声调,拿起盖碗喝了口茶。

    “洋人发兵。不过是为了钱,算不得什么心腹大患,只不过是肘腋之患,给钱便能打发掉。这江南的发逆才是心腹大患,洋人发兵,咱们受损的不过是沿海几处,可若是发逆从笼子里放了出来,江南膏腴之地将不复朝廷所有了。”

    “嘿,要知道,洋人一向是得寸进尺,”肃顺虽然跪在地上,却也昂首看着皇后,“赔偿的军费日涨一日,通商的口岸一再增多,谁能保证洋人不会和发逆勾结起来,来谋我大清江山?皇后你敢保证吗?”

    杏贞险些说出了日后那句被中国人骂死的“宁与洋人,不给家奴”的千古臭句,这句话不能说,只能是换个角度了,“嘿嘿,肃顺大人饱读史书,都不知道什么叫天无二主吗?这洪秀全都受不了九千岁,就能受得了洋太上皇?”

    “正是,洋人原本是想和发逆勾结的,只不过是洪秀全不让洋人卖鸦片烟,这才和发逆势不两立,只要我们稍微让上一步,不难以夷制匪。”恭亲王不愧是日后洋务派的首脑,驱狼吞虎这样的策略都想出来了,不过这鸦片烟的事儿,杏贞有些脸红,咱们还不如洪秀全呢。。。。。。

    “恭亲王,你不要忘记引狼入室的后果。”肃顺说道。

    奕䜣正欲反驳,皇帝一举手,“先等等,你们先让她说完嘛,”皇帝转看着杏贞,“皇后你说还有最坏的打算,什么是最坏的打算?”

    “自古以来,战、守、和相互为用,战愈奋,守愈固,和愈速,真的议和不成,只能是兵戎相向。”杏贞继续侃侃而谈,“所以谈判的地点最好选在通州!”

    “因为我们通州张家湾驻有三万九千人马!”

    “三万九千!”皇帝有些惊喜,看着肃顺,“咱们有吗?”

    “恩。。。。”肃顺微微思索,“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两万,大学士瑞麟的马步官兵九千,大概是有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