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门,冷风一吹,老孟恍然大悟,不能怪别人,是自己拿错了商品。你想,这大冬天的,又是大清早,谁没事一开门就只到超市来瓶啤酒呀!就是傻子也会起疑心!难怪那收银小姐问他话时眼光怪怪的,还是自己笨!老孟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嘴巴子!
到了停车场,收费的过来了,“师傅,五块钱,这是票儿”老孟顺手把假钞递出去,没想到奇迹发生了。收费的中年人没接钱,只愣了一下:“这么大票,没零钱吗?”“没有,你找零吧!”没承想,那收费员一挥手:“一大早,找不开,你走吧!下回再说吧”。说完吊起了放行护栏。嘿,有这好事!老孟因祸得福,喜不自禁连连说:“那劳驾了,不好意思啦!”一脚油门,开车跑了。
占了点小便宜,可是钱还是没花出去呀!要是找上个贵点的停车场,停上一天也值呀!可是自己跑出租的,不挣钱光想着花钱哪儿成呀!没事去干停什么车呀!
想起来了,自己还有一百元的违章罚款没交,对,拿它交罚款吧。老孟把车开到交警大队,把罚款单打出来。忽然他又想给自己一个嘴巴,这罚款交通队不收,得交银行,那银行要是发现是假钞,肯定当场没收,这损失不就成绝对损失了吗?不行,还得想别的辙。他揣起单子开了车门,又有人来收停车费,他很自然又把假钞递了过去,不承想很快被退了回来:“不灵啊,您这钱是假的!”“假的,不会吧?”但老孟不敢较劲,假装不情愿地找出两块钱递了过去。看来停车场也不都是傻子。
赶紧拉活吧,光琢磨花假钞了,把正事都耽误了。溜溜一上午,假钞没花出去,真钱也一分没挣回来。再瞅机会吧,老孟把假钞掖进了钱包!
一下午,就拉了三趟短活儿。都是一二十块,乘客给的都是小钱,没见大票,假钞兑不出去。
晚上,轮歇了,朋友又来电话约打牌,老孟心头一喜,对,牌桌上眼花缭乱,不妨浑水摸鱼,把钱兑出去。
今晚儿,老孟手气倍儿好!一上来连胡三把,前晚的亏空一下就回来了。老孟乐了,风水轮流转,那能光自己倒霉?第四圈一上来,没摸几把,对门一个提溜,把三家全给捂里了。老孟趁机将那五十元夹在一百元大票里推过去。还没等自己码好牌,对方又把那五十元假钞扔回来,并且话里有话的说:“老孟,不至于吧!我们输钱可都是给你的真金白银,你可倒好,用擦屁股纸糊弄我们,这牌桌上可不兴这个,不然就不太好看啦!”
得,这招又不灵,还是花不出去。
第二天,老孟心生一计。忽然想到菜市场,那里熙熙攘攘,也许好出手。对,他把车停在一家大农贸市场。里面果然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他溜溜走了一圈,物色合适的对象。凡是对大票细细察验的摊位,他都一一走过去。卖菜的,卖肉的,卖水果的,卖副食品的……一圈下来,他有点灰心。这些摊位对收的五十、一百的大票都很经心,看来真不好办。猛然他发现在大门旁的一个旮旯里,有一位老太太正守着一三轮车韭菜在卖。那老太太看上去快七十岁了,头发花白,有些凌乱。眼角上挂着吃模糊,看秤时显得有些吃力。……有了,就是她吧。老孟过去,挑都不挑,提了两捆韭菜,就扔到秤里,“幺幺吧”。那老太太很认真地把秤砣在秤杆上慢慢划动着,最后高高地举着秤给老孟看:“二斤二两,高高的,就算二斤吧,自个家种的,多点没什么,您给三块钱吧!”就在掏钱的一瞬间,老孟的手不知怎么有点颤抖。面对着这么一颗纯朴的心,这么一把年纪的沧桑老人,不知怎么他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也是这把年纪。可母亲在家天天带着孙子,逛逛公园,尽享着天伦之乐……,而这位老人,还在为生计挣扎。这一三轮车的韭菜,恐怕也挣不到五十元钱,望着老太太装钱的纸盒子,尽是些块捌毛的零钱,想到老人家不知道从多远赶来。又是凌晨几点起床,餐风沐雨,何尝容易!老孟呀!你忍心坑老人家吗?不能,绝对不能。老孟这时二话不说,从兜里掏出三元钱,递给了老太太,提了两捆韭菜大步向车子走去。假钞没花出去,但他心里很轻松。
还得找那个坑自己的家伙。对,还到香格里拉趴活去。说不定还能堵上那小子。在他记忆里,大前天晚上拉的是一个广东人。说话一口鸟语。这小子说不定没离开饭店,要逮着他,非送丫的进局子不成。
一个小时过去了,又一个小时过去了。
眼看快到晚九点了,也没见到那个家伙。老孟有点灰心了,正在这时有人敲车窗,“师傅,中关村去吗?”也是鸟语!老孟定睛一看,不是他要找的人。此人也是西服革履,手提一个笔记本电脑,在京冬的寒风中瑟瑟发抖。行嘞,就他吧,老孟眼睛一亮,将车门打开,客气地说:“请上车。”
上车一交谈,这主儿是广西人。管他广东广西,两广之地多刁钻之辈,这回该轮到他了。晚上,路上不堵车,一会儿中关村就到了。广西人从皮夹里抽出一百元大钞,笑吟吟的递过来,老孟在仪表灯前一弹,嘎嘎响。他不慌不忙收进腰包,然后从容不迫的找出75元,两张十元一张五元连同那张伍拾假钞一同叠着递了过去。对方收起钱,连发票都没要,打开车门,一溜烟就不见了。
这小子,看来有急事。。。。。。我呀,也赶忙开车吧,一会儿这小子醒过味来就坏了。老孟一脚油门,车如离弦之箭,窜进了川流不息的车流里。今儿就到这,收车喽。
到了家,老孟沏了壶酽茶,慢慢呷着,想想这两天虽然辛苦,但总算没白忙乎。昨晚玩牌,赢了点,今晚儿又。。。。。。美!他顺手把那崭新的100元大票拽了出来。象从古玩市场捡漏了一件稀世珍宝,慢慢端详起来,水印、伟人头像、金属线、以及金属线上的100元密押数字。。。。。。真钱的工艺就是地道,还有这纸,一弹就是真正的钞票纸。咦,这右下角的盲文,怎么没有凸出感?老孟心一下又提到了嗓子眼,赶紧凑到灯下,果然,那盲文是平的,再翻看一下左下角彩墨100元数字,也不变幻颜色,他妈的,又是假的,一胶版彩印假钞。完了完了,又上一当!今晚活又白拉了,还搭进去二十五块钱。。。。。。老孟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半天没缓过神来。。。。。。
嘿嘿嘿。。。。。。老孟忽然又乐起来了,我说那小子怎么下车跑那么快呢?恐怕现在也正看着那伍拾块钱发傻吧!?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位老医药代表和一位青年医生的对话
李大夫,这是你的,诺,拿着。
信封装的什么?
看看就知道了,你*方药的提成。
三千六百元,这么多,我工资才两千多。。。。。。
拿着吧,比起别的大夫,你这不过一点毛毛雨啦!今晚有空吗?我请你共进晚餐。那边有家“凤来仪”餐馆,菜点精致,环境幽雅,走吧。
好吧,我在这上班不到一个月,也没熟人,正好晚上没事,一块坐坐也好。
诺,到了,就是这家。怎样,不错吧?临街傍水,别有洞天,喜欢吗?
喜欢!不错,人也不多,我就喜欢静。
点菜吧,江淮风味,清淡适口,原滋原味;。。。。。。。京城餐馆,非麻即辣,大甜大咸,已吃不出原料菜的滋味,这家还行,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喝点什么?
白的不行,来点葡萄酒吧。
得,那就来瓶法国干红。
你刚才说什么,三千多还是毛毛雨,那多少才够得上中到大雨?
说出来,你恐怕不信,主刀大夫和副主任医师以上的的每月至少这个数!
五千?
伍千够嘛!我这巴掌得翻十番,你别吐舌头,这极正常,这算没能耐的。有点名气的至少8…10万。医生这一职业阶层,在中国已成为最大的具有隐性灰色收入的群体。当然在国外,医生也都很阔绰,但人家是公开的,是建立在文明医德上的富有。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中国不同,医生的收入是半公开的隐性收入,越有钱越想掩盖,大概怕露富太多招致麻烦。中国国情历来“不患贫而患不均” 嘛!这财富毕竟不太正大光明。你看咱们医院神外科主任臧大夫,天天挤公交车上下班,看上去两袖清风,朴实无华,。。。。。。可你做梦也想不到吧,他在长城脚下有一套一千多万的花园别墅,老婆开着大凌志,对,雷克萨斯!那个派儿!女儿在英国剑桥自费攻读硕士,。。。。。。别这么看着我,慢慢你就都知道了,京城大医院的大夫个个都是百万富翁。买着大房子,有的甚至有好几套,开着豪华车,。。。。。。,你努力吧!将来你也会都有的,出则香车宝马,入则豪宅别墅,。。。。。。
将来?要多久?我恐怕作不到。。。。。。
别灰心,小李大夫,等到你目前这点单纯与善良,慢慢丢失殆尽,你就快发财了!。。。。。。
我听不懂,承蒙赐教!
咳!怎么说呢!这也是社会本身的一个怪圈。你以为大夫光靠我们医药代表给的提成就发了吗? 不,这么想就太简单了。我跟你说几件事,你自己琢磨。
当大夫的灰色收入其中有一个重要来源就是病人送的红包,这红包是什么呢?就是病人家属为了病人能得到最好的医疗条件,送给医护人员的好处。我们楼有一位老太太需要手术,她儿子在明人指点下,按潜规则给主刀大夫、麻醉师、副手、护士长、护士,。。。。。。分别包了一万、八千、五千、。。。。。。等不同规格的红包,分别送出后,一颗心才落了地。而接受了红包的医护人员个个心安理得。你问为什么?应该说,从职业道德上讲,没有红包,医生同样应尽职尽责。但说是这么说,如果医护人员真的个个拒收红包,那病人家属恐怕就真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了,因为没有人会相信当今时代真有风清弊绝的医院,真有不爱钱财的医生。。。。。。尽管他们一个个装的道貌岸然,人五人六的。去年不是有的省抓了几个大夫按受贿论处了吗?他们几乎异口同声:“我不要,病人家属硬塞呀。我也是身不由己呀,大家都拿嘛!”是呀,一是病者人人都给。二是医护个个都拿。久而久之,不就积弊成风了吗?而这种潜规则恐怕再有一万年,也不会泯灭。此怪圈一。
怪圈二呢?
怪圈二嘛!不全怪医生,我们药厂也有责任喽。老辈人可能还记得,过去在药店买一片阿斯匹林,或者一贴膏药,一包仁丹,都行。现在,你去试试。。。。。。不行喽!一买就是一个整包装,至少一盒或一瓶,那一瓶,有的装100片,有的装500片。。。。。。病人根本吃不完,其实有的几片病就好了,但没办法,也得整瓶整盒的买,吃不完,到了有效期,就只好扔了。。。。。。下次得病,再买。周而复始,大量浪费着资源,浪费着金钱!
药厂变换手法换包装,医生也就借坡下驴开起大处方,处方药开得多,提成拿得多,病人的血就这样汨汨地流进了医生的口袋。。。。。。来,喝酒。
这酒,这红玛瑙一样的酒,我怎么看是象血浆似的,我不想喝了。不过,我想说,药厂也有责任,他为什么用大包装呢?
一言难尽。药厂用大包装有其市场的原因。但这并不能给医院开大处方做挡箭牌,过去,药厂也有大包装的药,但医生都能按疗程或三天用量开给病人。现在则不然,药厂大包装,医生大处方,医生药厂相得益彰,何乐而不为呢?这只是其一,其二,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吃菜。
您慢慢说。
你看我们厂出的这盒“利得康”,你知真实成本是多少?40元一盒。但到了病人手里就得268元一盒,这其中有100元是开方医生的提成,而且是厂里开发票,医生白拿,不上税。剩下的就是医药公司、批发商、医药代表、医院药剂科、科主任、主管副院长和药厂的利润。各个环节累加起来,就是到病人手里的价格。。。。。。你看,你又诧异了。喝一口吧!
那怪圈三呢?
这怪圈三嘛,说出来叫人难以置信。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您知道什么叫资源吗,咳,我这是班门弄斧了,你大学毕业岂能不懂这两个字?不过,这两个字在医院和企业里内涵就不一样了。
怎么不一样?
一般说来,一提医院里的“资源”,大都以为是医院的物质和人力条件。比如多少床位,多少先进医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