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图的乡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谜图的乡村-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父亲的愿望
224 有一段时间,亚波并没有保持住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名望,相反我和新淼的知名度却越来越大。全因为我们在小学组织的宣传义务教育和计划生育的分队里表现很突出。村里为了宣传义务教育和计划生育的政策,要求小学不上课,组织文艺分队去各组宣传。学校第一次组建了临时的文艺队伍,说是文艺队伍只不过是选出四个孩子表演三句半。一个敲锣,一个打鼓,两个敲钹。三句半都是老师编好的,只可惜我已经忘记念词了。新淼被选为敲钹者之一,并且是念那“半句”的孩子,一时之间神气十足。说实在的我也有些羡慕,因为敲钹确实够威武。

  我早已经说过因为开声说话比较晚,所以声音特别洪亮。普俊外公毫不犹豫的委派我做喊口号的那位。在克服了害羞之后,我就举着红纸做的小旗子,站在队伍面前,放声大喊:最苦不能苦孩子,最穷不能穷教育!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然后底下一大帮孩子跟着喊。我们去各组宣传时,我总是站在队伍的前面,内心里控制不住的激动,也让我的表现欲得到充分满足。

  225 因为还是有些嫉妒新淼可以踩着步点,按照节奏敲钹,在宣传结束之后,当老师把那两副钹交给我和王平姐姐,交代我们送还给我的邻居汉英爷爷家时,我又一次乐疯了,一天之内可以两次满足自己的表现欲,真的是笑逐颜开啊。我和王平姐姐特地绕了个远道回家,一路大力敲着钹,见到我们的大人都掩笑不止,有些直接就说:这云开(我父亲的名)家的破孩子,太淘气了。

  226 绕远道回家并不是稀罕事,我们经常故意绕远道回家。台上组有一位老人放养了一大群的水鸭,每天早晨赶出门,傍晚再去水稻田里赶回家。村里很多人家都去他家买鸭蛋,那位老人每天傍晚赶鸭的时候就带个篮子,以防有些鸭子白天在江滩上或者水稻田里下蛋,见着了就捡回来。我们一群孩子发现了这个秘密之后,就在放学之后,绕到江滩和鸭子经常栖息的水稻田里,赶在那位老人来赶鸭之前搜索一遍,见着真有鸭蛋,就捡走放进书包里。这件事我想到如今那位放养水鸭的老人也不知道,捡到的鸭蛋带回家,大人问起来,就说是在江滩里捡到的,大人都相信。

  227 我和弟弟去小姨家玩,跟着一帮当地的小孩子捉迷藏,偷偷的架起木梯子爬到一户人家的牛栏上,把阁楼上的稻草堆都拉下来掉在牛栏里了,正当我们准备下阁楼的时候,那户牛栏主人家的闺女过来看见了,她相当气愤的吼我们,大点的孩子一哄而散,顺着窗户溜走了,只剩下我和弟弟在阁楼上。那位闺女把木楼梯撤了,还大声说:看你们怎么下来,这帮兔崽子。这位闺女是我有生以来最痛恨的第一人,因为她狠心的搬走了木梯子,我和弟弟没法下阁楼,又不敢爬窗户,我就直接从两米多高的阁楼上跳下来,那种冲击力震动心肺到窒息的感觉至今还记得,弟弟也从阁楼上跳下来,小腿骨折了。在一位农村郎中的家里接骨,修养了好多天才康复。至今我还是很记恨那位闺女,父亲和母亲从小教育我要爱憎分明,对于那些曾经记恨的人,即便现在她变得多么善良,还是会记恨的,而对于那些曾经非常喜爱的人,无论她现在变得多坏,还是会记住她的好。

  228 父亲从县城的家具加工厂回家了。凭着好的木匠手艺,父亲在乡里开了一家家具加工厂,取名叫做“超豪华家具店”。父亲加上请来的两位外乡的师傅,三个人就在我家里的厅堂里开始了家具加工。很多要嫁女儿的人家都来我家预订嫁妆用的家具。刚开始的两年,因为父亲从县城学来的新式家具受到很多人的欢迎,父亲也非常忙碌,总要去县城进货,去乡里拉材料,还要在家里做木匠活。母亲在家做家务,种菜地,养猪,还要负责家庭经济收支和每天木匠师傅的伙食。虽然可以赚到一些钱,但是看得出来异常辛苦。

  父亲自己造了一辆板车,现在家里还用他推稻谷。我和弟弟跟着父亲经常拉着板车去准备打家具的人家拉木料,或者父亲从县城买回来材料之后,我们就去乡里车站拉回家。从乡里车站到家里要走四里泥路,山坡时,父亲就在前头拉,我和弟弟在后头推。

  父亲是个极有骨气的汉子,一辈子也不轻易求人,总是再苦再累也靠自己的双手。父亲是个有梦想的人,即便到了现在,他还是有很多的梦想,一件件想着去实现。家具厂后来经营不来停办了。父亲有些沮丧,毕竟他还想着趁机做大生意。

  229 有一次父亲去县城进货,我知道了抄小道赶在父亲前面,央求父亲带我一起去,父亲答应了。等我们在县城进好货,等着继善叔叔的汽车一起回乡里。汽车行进到盘山路上时,汽车坏了。继善叔叔拦车回去乡里找师傅修理,我和父亲整晚就睡在车里。山上的夜晚很冷,父亲就把进货买的海绵条搬进车厢里取暖,抱着我睡下。我感受到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父亲平时极少表现出对我们如般的疼爱,他总是有些严厉的保持距离,一心努力的干农活,养家糊口。他不表扬我和弟弟,也不批评我和弟弟,只是言传身教的告诉我们该怎么样往上生活,往上做人。后来实在太冷,父亲就央求路旁的一个加油站的人家,把我放到他家的床铺上睡一晚。父亲一个人挤在车厢里睡下,我很心疼父亲受冻,父亲安抚我睡下,我就在被子里流眼泪。

  230 父亲从事了很多的行业,总想着有所成就,也努力去争取,但总是限于没有人支援,都无果而终。我并不觉得这些是父亲失败的地方,相反我觉得这是父亲一生的财富,他在每一处岗位上都尽心尽力,从没有抱怨过,他用自己的肩膀扛起这个家,没有让母亲,我和弟弟受更多的苦难,我和弟弟上学的这么多年份,高额的学费累计应该也不下十五万,对于山村里的普通人家,算是巨大的数目了,都是父亲和母亲辛辛苦苦挣下来的。

  父亲这些年开始很强烈的想建一栋新房子,一来这是父亲的愿望,他总说不能让我弟弟带对象回家看到家里破旧的房子,二来是邻居很多的人家都建了新房子,父亲的骨气还是支撑他想再建一栋房子。我知道那些邻居家没有孩子像我和弟弟一样读那么多年的书,他们的孩子早已经在农村干活挣钱养家,如果我和弟弟不上学那么多年,家里肯定可以比邻居们更早的建起更好的房子了。

  我答应父亲,我现在的第一个人生愿望就是给他们尽快建一栋新房子,那栋住了二十年的房子也确实该改建了。

山村花鼓戏
231 父亲买那台播放机的时候,因为当时出品的花鼓戏磁带还极为稀少,所以喜欢听花鼓戏的父亲始终没能尽兴。现在家里有了DVD影碟机,柜头里摞着一堆花鼓戏DVD碟,奶奶的房间也有一台影碟机和电视机,奶奶在房间里开大声音看戏剧,父亲就在这边跟着学唱。母亲有时候很讨厌他们娘俩这么热闹,但是心里却知道这是他们真正高兴的时候。

  有一年的春夏之交,村里来了一支花鼓戏团,在邹家坊五个组的四个组里都搭台唱戏,唱足四个夜晚,邹家坊的戏曲迷们过足了瘾。父亲和奶奶每场都赶过去看,我们小孩子当然更是赶热闹,每天早早写完作业就去戏场里看新鲜。

  232 第一场戏是在上万组唱的,舞台就搭建在玉仔家的大粮仓前。花鼓戏团都是外乡来的,当初来时很多人都不愿意赞同组里出那份请他们的钱,毕竟也不在少数,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应该都觉得自己那时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也是很值得的决定,因为在那支花鼓戏团走之后,再没有其他的花鼓戏团前来,那四天的演出就成为我有生以来的幸运日,因为我赶在山村花鼓戏演出历史的末尾看到了难得的表演。

  表演者在章林爷爷家化妆,原本这是一件平常的安排,换做别人家大家应该都会提供方便的,但是在章林爷爷家就显得有些难能可贵了。章林爷爷是参加过朝鲜战争志愿军的退伍军人,他享受政府津贴的,所以他总是表现的与众不同一些。因为不用种稻田,就喜欢在屋前屋后种花种树,他也有很多在山村里看起来非常高雅的生活方式,比如下跳棋,比如吹口琴,比如拉二胡。放学回家路上,总可以听得到他在门前梧桐树下拉的二胡声。他的家极少有人进去,只因为他和他的夫人非常爱干净,小孩子是不受欢迎的,平时干农活脏衣脏裤的大人们也不会轻易去他家。

  据说是章林爷爷主动要求花鼓戏团把他家当做化妆间的。原因很简单,章林爷爷是个十足的戏迷。后来的几场戏,总是可以看到他和花鼓戏团的带头人在戏场边交头接耳。

  233 农村的戏剧有很多即兴的成分,也有很多为了赢取观众的认同,大多内容都很生活,充满幽默和家常话。其实说是花鼓戏团,真正唱正规的花鼓戏的时间是极少的,大多时候类似于今天的小品,对白很多,动作很夸张。但是这样的花鼓戏团并不像有些二人转带有低俗的内容,它依然保有它的原汁原味,却更多的有乡土气息。我们小孩子听不懂戏剧,但是我却知道看热闹。光是那些浓妆粉黛,穿戴戏服的演员就足够我盯上一阵了。从来没有见过颜色如此鲜艳的场面,即便山花开满的桐山坳也没有如此多的色彩。当我们听懂的某段确实搞笑的对白,我们也会哈哈大笑,然后那个搞笑的戏子的动作就成为我们模仿的重要内容。

  234 四场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上新屋的那场。那晚下着毛毛雨,花鼓戏团坚持演出,很多人打着伞或者顶着斗笠站在晒坪上看戏。每天演出的剧目都是由各组商定的,在上万组演出的剧目非常欢快诙谐,但是在上新屋演出的就是另一种风格,准确的说有些悲情的色彩。那个备受婆婆和丈夫欺侮的妇女的悲惨唱词和卖力演出让在场的很多大人都同情的落泪。那位可怜的妇女被赶出家门,在寒冷的街上饥肠辘辘,悲痛欲绝,对着街上的路人唱出自己的悲惨遭遇,唱到满脸泪水时候,那位女主角从舞台上拾起事先准备好的一根竹竿,竹竿上挂着一个竹筐,开始举到人群里,接着唱词,意思是请求路人帮帮她,施舍点食物给她。有看戏的大人真的从兜里掏出零钱往竹筐里放,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往竹筐里放零钱,那位主角便临时换了唱词,感谢各位好心人,唱着好心人一定会有好报,泪水稀里哗啦的流,冲淡了画好的浓妆,满脸的红绿水。

  我站在一旁看到这种场面有些震惊,我突然对那位演出的妇女,甚至整个花鼓戏团产生了怜悯,我感受到他们靠演出求生的艰辛,虽然那种刻意的安排明明就是为了得到观众的施舍,但是在戏剧和现实中穿越的恰到好处,没有人会不愿意给出他口袋里的零钱,因为他让淳朴的山里人内心的同情之心得到释放,让他们体会到关怀别人的暖意。

  235 花鼓戏团当年在山村里刮起了波澜,受欢迎程度不可想象。每逢演出,邻村的戏迷都赶过来观看,小小的戏场人山人海。在众多赶来邹家坊看戏的人群中有一个闺女最特别。当年大家都谈论起那件传奇般事情。那位闺女是上垅村的,按照农村的说法“神经有些不太正常”。很早辍学,那时大概正好十八岁,长得很标致,皮肤白净,我们后来听到大人谈论她时,也觉得她是个极漂亮的大姐姐。据说花鼓戏团在上垅村演出时,那位闺女去看了,并且看完之后就喜欢上了舞台上演书生的角色,每场都跟着花鼓戏团,就为了看舞台上的书生。在大屋组的时候,又演出了那场戏剧,我们看到那位闺女就紧紧跟在演书生的演员后面,等他上台了,就在舞台一侧目不转睛的看着,大人们说她是着迷了。等那场戏剧结束,我听大人们告诉我,花鼓戏团的那位演书生的演员知道了此事,决定带那位闺女一起走。而那位闺女的家长居然也同意了,就这样那位神经有些不太正常但是痴迷戏剧人物的闺女就跟着戏剧团走了,这么多年过去再也没有人谈起她的消息,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虎里冲的菜园
236 每年的春天,等虎里冲的楠竹林里开始长出春笋的时候,很多妇女都会去楠竹林里打一些春笋回家。那些春笋被焯过水之后就被晒干作为应急时的菜肴。而往往这种菜肴在山村里都是美味。新鲜的春笋和苦竹笋一样同样可以用来炒“黄菜”。黄菜是一种大头菜的叶子,收割回来之后就用热水焯一下,鲜绿的菜叶就变黄了,然后就放在木桶里浸在水中,用石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