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家的院门关着,我从门缝里往里瞧瞧也没看到灯明,我拍好长时间门,又喊一会儿,才听到里面的应答声。她奶奶听出来是我才把门打开,她说:“这么晚了,叶子,你有啥事呢?”当我们说明来意时,她也没让我们进去的意思,她把着门说:“小丽她妈在城里开个缝纫部,忙不过来,她去她妈那儿了,她妈不准备让她上学了,就让她跟着她在那儿干了。”她打两声哈哈,又说:“你们没别的事吧,要没别的事,我就去睡觉了。”
留守女孩(66)
我们到马伟民家时基本上和去李丽家的情况差不多,只不过给我们开门的是他爷爷,他爷爷说:“一放假,他爸就把他接走了,他爸说在农村的学校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准备在城里给他找个学校,如果找不到学校上,就准备让他跟着他爸做生意。 ”
刘萍家和赵美荣家隔个大坑,刘萍家在坑南边,赵美荣家在坑北边,我们先去了刘萍家,她家的门关着,没找到她家的人,我们正准备绕过她家的院子去赵美荣家时,在坑边一棵大柳树下碰到她和她爷爷、奶奶。我惊喜地说:“刘萍,爷爷,奶奶,你们在这儿乘凉呐。”我们家和刘萍家是一刘,按理说,还亲着呢,自然而然,她爷爷、奶奶见了我就亲切一些,亲切了也就话多了。她爷爷说:“不是乘凉的,我们是看赵家的猪生崽呢,你看他们家,火光火燎的,多热闹。”我这才注意到坑对面的赵美荣家是那么亮。还没等我说话,她奶奶又说:“叶子,这么晚了,你到这儿来干啥呢。”我把校长拉到身边,说:“这是我们校长,我们是为刘萍上学的事来的。”她爷爷、奶奶这才注意到我身后的赵校长,她爷爷说:“是赵校长呀,我们去家坐吧。”校长说:“在这儿说说就行了,不用去家里了。”我说:“爷爷,奶奶,还让刘萍去上学吧。”她爷爷说:“行,只要她想上,我们没意见。”校长说:“看你爷爷多好。”我拉住刘萍的手说:“你明天去学校吧。”刘萍脱开手,说:“我不去。”校长问她为啥不去,她说她一看书就头疼,根本学不会。她奶奶说:“萍萍的身体确实太弱,只从她妈出去打工跟人家跑后,他爸也不常回来了,留下萍萍跟着我们,也不知道咋回事,她三天两头是病的,不是这病,就是那病。唉,叶子,你说我们老刘家咋恁倒霉呢,咋光遇到这事呢。”她爷爷赶紧截住她奶奶的话头说:“你守着叶子说这事干啥。”校长说:“刘萍,既然你爷爷、奶奶都想让你上学,你是不是再想想,想好了再去也不迟。”校长说罢与他们又寒暄几句,然后我们沿着坑边朝赵美荣家走去。
赵美荣家的火光照亮半个村子,村里很少出现这样的现象,我看着她家的火光不免有点激动,不自觉地脚步也快起来,我走着走着竟跑起来。校长在后面说:“刘兰叶,你当心点,别摔倒了。”我急着去看赵美荣家的猪生崽子,把校长远远地甩在后面了,我到她家时,她家的猪已经下完崽子,十几个小猪正拱着母猪吃奶。她爸妈看见我感到很惊讶,她妈说:“叶子,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不会是来看我们家的猪生崽子的吧。”我说:“不是我一个,我们校长也来了。”
“你们校长!”她妈边朝我身后看边说。
我说:“她还在后面呢。”
她爸说:“我们家的老母猪还怪有名气的,生个崽子,那么多人来看它。”她妈说:“你以为人家是来看你这猪呀,肯定是为闺女上学的事来的,别的不会有啥事。”我说:“婶子,您真聪明,您怎么就知道我们是为赵美荣上学的事来的呢。”
“这还用说吗,俗话说,卖啥吆喝啥,校长来我们家不为学生上学的事还能为了啥。”
留守女孩(67)
赵美荣的妈这样说,我以为她想通了呢,谁知等校长来后,她一口拒绝了让赵美荣去上学,并且,赵美荣的爸也跟她意见一致。她的理由很简单,她说再上也上不出来什么名堂,还不如在家帮他们喂喂猪,拔拔草呢。我和校长费尽了口舌也没说动她爸妈,我们来时兴致勃勃,出来时心里却是灰溜溜的。我们走出她家时院子里的火光已经熄灭,村庄又沉入黑夜里,几乎没看到有亮灯的人家。我敲了两个同学的家门也没敲开,校长说:“今天太晚了,我们明天再来吧。”然后,我们一路沉默地走到我家门口,我目送校长渐渐消失在茫茫夜色里,老远还能听到她那忧虑的脚步敲着大地的沉闷声。
程秀花、程秀云是程村的,离我们村有两里多地远,我也没去过她们村,更不知道她们家在那儿,反正校长让我跟她去我就跟她去。第二天一早,我跟校长去了程村,当我们到程秀花家时她刚起床,她见了我们躲躲闪闪的,好像很怕我们。她妈说她家离学校太远,她天天跑不上去,不想再上了,她死活都不上,大人也没办法。程秀云看程秀花不上了,她一个人害怕,也不想上了。针对这种情况,校长也没什么好办法,她只能让她们再想想,我想校长说这话等于白说。
我们从程村出来直接去了小罗庄,他们村有三个我们班同学,小罗庄也是我们大队的,村不大,几乎家家都会做烧鸡,罗大发和罗大才都分别跟他爸去县城了,我们没找到人,据邻居说他们是在那儿帮大人宰鸡毛,不打算回来上学了。李兴武是小罗庄的外姓人,他家父母乐意让他继续上学,本来他也想上,但他看他们都不上了,他也坚决不上了,因为上学的事,他还挨一顿打,我们来了,他家父母想着我们能劝动他,结果,校长的苦口婆心也没起上作用。
在回来的路上,校长问我还有几家没去,我说就剩我们村三家了,我看校长不再说话,我又说:“校长,我们去这么多家,没一家顺顺当当同意去上学的,剩下的还去吗?”校长看我一会儿说:“去,我们晚上去。”校长的眼神让我很不自在,我似乎从那眼神里看到一团火,直扑我心上。吃过晚饭,我们来到张恩州家,张恩州的妈妈在前几年种棉花打农药时中毒死了,爸爸出去打工没在家,他爷爷痨病,一年四季不离药,一干点活就咳嗽不止,再就是他和他奶奶了。关于学习的事,爷爷、奶奶几乎不管他,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也管不了他,所以,他学习成绩很差,根本没有学习兴趣,所以,我们来也是白来。
韩玉梅的哥哥、嫂子把一个两岁的孩子和一个刚断奶的孩子往家一放就都出去打工了,她妈忙不过来,就不让她继续上学了。我和校长都磨破了嘴皮子,她妈就是不吐口,我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留守女孩(68)
我们去的最后一家是韩雪梅家,她妈的态度也是很坚决。我们走后,韩雪梅和她妈大吵一架,她妈死活都不同意她上初中,她是死活都要上初中。她妈说:“女孩上那么高的学问有啥用,女人有能耐不如嫁个好人家。”韩雪梅说:“我们校长可不是这样说的,她说女孩也要自立自强,只要学到本事了,照样能干大事,不依靠别人,照样能活得好。”她妈说:“你们校长说的有啥用,你再上又能怎么样,你能考上高中吗?”韩雪梅说:“你都不让我上初中,我怎么能考上高中呢。”她妈说:“即使你能考上高中,你能考上大学吗?”韩雪梅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妈,没有马上接腔,她妈看她不吭声了,又说:“你看我们村的孩子有几个考上大学的,不要说你考不上,即使你考上了,毕业以后你能找到工作吗,找不到工作和现在还不是一样,把钱花了不说,说不定年龄一大连个婆家都不好找。”韩雪梅的爸爸说:“她要想上,就让她继续上呗。”李青莲劝说不了女儿,她正窝着一肚子火,丈夫一插嘴,她更来气了,她说:“你让她上,你来支撑这个家。”韩运舟气得哼唉哼唉的再不敢吭声了。韩雪梅说:“你不让我上学,我也不在家干活,我打工去。”说来也巧,没过几天,几个声称县劳动局的人来了,他说现在沿海开放城市急需农民工,县里准备往那儿输入一批农民工,想在我们村招一些。韩雪梅知道后马上找到那几个人,那几个人问她多大了,她说十三了,那几个人交头接耳一阵子,然后对她说人家不要童工,让她晚两年再出去打工。韩雪梅没被招上,也没再回家。李青莲晚上突然推开我们家的院门,带着哭腔喊道:“叶子,雪梅来你们家没有?”我愣一下,说没有,奶奶接着说:“她李婶,出啥事了?”李青莲也不回答奶奶的话,自言自语地说:“这个死妮子,去哪儿了,这么晚了,也不回家。”奶奶又追问道:“她李婶,看把你急的,到底出啥事了?”李青莲哭哭啼啼地说:“我一说不让她上初中,她就和我闹起别扭,也不理我,也不干活,今天连人也不见了,你说,她能去哪儿呢。”奶奶说:“她一个小孩家,能去哪儿呢,我想她走不远,要不然,让叶子跟你去找找。”奶奶的话像一副镇静剂,让李青莲从焦急和无奈中清醒过来,遵照奶奶的意思,我跟着李青莲跑到学校,找遍了学校所有的地方,又找遍所有的同学家,也没找到人。一些邻居看她焦急,宽慰她说会不会去亲戚家了。李青莲当天没找到自己的女儿,她一夜也没睡觉,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去了娘家,接着又找遍所有的亲戚家,最终也没找到女儿。后来,据奶奶说,她一连几天不吃也不喝,病了一大场。
有韩雪梅做例子,赵美荣、韩玉梅、蔡文琴的家长也不敢硬不让她们上了。最后,上初中的变成十八个,不上初中的变成十五个,校长自嘲说:“我们这儿的初中升学率总算超过百分之五十了。”
留守女孩(69)
我一上初中,明显的就比上小学时花的钱多了。 不是我不知道节省,而是学习上确实需要,有些事也确实凑合不了,比如说,学费也贵了,作业本和文具也比上小学时用得多了。另外,我心里还滋生出一种不可告人的心理,那就是我比以前爱面子多了。从上初中,我就不再用作业本的背面了,我觉得那既显得作业零乱,又丢面子。穿的方面也比以前讲究了,我老觉得奶奶给我洗的衣服不干净,奶奶也说我比以前挑剔多了,也爱和她顶嘴了。我也不想和奶奶顶嘴,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总觉得她说的和做的不对,总想和她理论两句。我和奶奶顶嘴,奶奶多数时候都不生气,有时也生气,但是,气归气,她消气后还总是顺着我,千方百计地为我攒钱。
入冬后窑厂里也没活了,奶奶听说乡里有一个收花生的地方要招人拣花生,把饱的和秕的分开,挑拣出一斤饱花生给一分钱的工钱,奶奶和我商量着要去。我觉得工钱太低,况且,我们村离乡政府有七、八里地远,天天要跑那么远的路,奶奶太辛苦,我不想让奶奶去。奶奶说闲着也是闲着,拣花生也累不着,挣一个总比不挣强。我说:“您走了我中午饭怎么办呢。”奶奶说她早晨给我做好饭再走,中午让我热热就行了,晚上等她回来再做饭。我又问她中午饭怎么吃,奶奶说她带两个馍馍就行。我心里很矛盾,我确实不想让奶奶那么辛苦,但是,奶奶不挣钱,我就没钱花,最终,在这件事上我还是顺从了奶奶。奶奶中午不在家,我放学回到家觉得心里空牢牢的,也懒得去热饭,说实话,也没啥饭好热,奶奶走时就在锅里给我放了两个玉米面窝窝头和一碗玉米面糊糊。我就吃一个凉窝窝头,然后,我觉得在家呆着没意思就去了学校,等奶奶回来时,另一个窝窝头和一碗糊糊还原地不动地在锅里放着。天黑以后好长时间奶奶才回来,她回来时我正在做作业,她怕影响我做作业,也没跟我多说话就去厨屋了,我看奶奶去了厨屋,我反而忍不住了,我也放下作业去了厨屋,奶奶说她自己做饭就行了,不要我烧锅了。我不是想烧锅,我是一天没见到奶奶了,想和她待一会儿。奶奶看馍馍和糊糊还在锅里放着,她有点惊讶,问我怎么没吃,我说:“吃了,我没热,就吃一个凉馍。”奶奶说:“你怎么恁懒呢,吃凉的能行呀。”其实,奶奶不是责备我,她是心疼我,我说:“您中午不也是凑合着吃点凉馍馍。”奶奶脸上的悲悯马上不见了,她喜形于色地说:“谁说的,我们的馍馍都用花生秧子烤热了,拣出来的秕花生还随便我们吃,我中午吃的可好了。”我想着奶奶一天没在家了,晚上会做点别的什么饭,没想到,奶奶把那碗糊糊端出来,又往锅里放俩馍,就让我点火。我有点生气,我说就三个馍馍,怎么吃呢,奶奶诡秘一笑,说:“奶奶中午吃得饱,三个就够了,等馍馍热了,再把这碗糊糊倒锅里一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