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女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留守女孩-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留守女孩(1)

 

不是我煽情,想让大家跟着我流泪,而是生活给我一片苦海,为了海里的生命,我不得不诉说。 如果再保持着死一样的寂静,那苦海真就变成死海了。

爷爷突发脑溢血死了,爷爷的死又牵动了留福村的全体留守者。留福村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都是老头、老太太,还有像我这样的初中以下的孩子。尽管爷爷的尸体被火化了,但是,在这片土地上仍然沿袭着棺葬的习俗。装着爷爷骨灰的一口大棺材静静地躺在院子里,刚上初中的哥哥(刘根旺)和正在上小学的我(刘兰叶)披麻戴孝跪在灵柩前不停地哭泣,主持丧礼的王正和老汉大声喊着:“还有没有烧纸的,没有就盖棺了。”随着他一声令下,两个老汉挥动着铁锤将钉子揳进棺材板里,嘣嘣嘣的敲击声撞击着每一颗脆弱的心,我的心都快被震碎了,我哇哇地直哭,泪水奔流直下,仿佛从山腰射下的两股泉水,哥哥也嚎啕大哭,不过,他的哭声不像泉水,更像咆哮的瀑布,站在周围的人经不住我俩的哭声,也都跟着哭起来,顿时,哭声一片。院子里的老榆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巨大的树冠在空中剧烈地摆动,枯黄的树叶哗哗地往下落着,树上的乌鸦发出森人的鸣叫。抬灵柩的架子固定好之后,王正和又一声令下,“起架!”三十二位老汉同时抬起轿杠,亦步亦趋地走向坟地。我和哥哥哭着走在棺材的最前头,在棺材后面还紧跟着一群孱弱的身躯,这就是留守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

殡葬完毕,整个院落充满着凄凉,爷爷的影子仍在我面前晃悠,我不敢朝周围看,我和哥哥都依偎在奶奶(田秀菊)的怀里一直在哭,我抽泣着说:“奶奶,我怕。”哥哥也紧接着说:“奶奶,我也怕。”我感觉奶奶的心跳很缓慢,好像奶奶只是悲伤,不像我们那么害怕,她抹一把脸上的泪花,又搂住我俩说:“不怕,有奶奶在,不怕!等你们爸爸、妈妈打工回来就好了。”

大地冰封,春节将至,爸爸(刘永福)和妈妈(吴彩红)匆忙赶到家,爸爸看到门上贴的白联一下子跪到奶奶面前,他带着哭腔说:“娘,家里怎么了,我爹呢?”奶奶顿时老泪纵横,“儿啊!你爹死了,你咋才回来呢。”她边哭边说,还用两个拳头不停地捶打着爸爸的肩膀。爸爸看她不哭了才敢说话,“娘,我爹死,您怎么不告诉我呢。”

“我咋不想告诉你,可是,我托人到处打听都没有打听到你们的下落,要不是乡亲们帮忙,你爹都入不了土。”

“唉!都怪我,我们俩打工改了地方,也没有及时告诉家里。” 爸爸流着眼泪自责一阵子,就和妈妈一起去上坟了。

在人们的心目中,死人总在给活人让着位置,失去亲人的悲伤再大,毕竟人已经不在人世了,活人还要好好地活下去。晚饭时分,亲人团聚的喜庆气氛把笼罩在我家的悲伤气氛驱赶得一干二净,全家人的脸上都不时地露出欣悦的笑容。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没有直接到奶奶的床上,平时我和奶奶一个床睡觉,总觉得在奶奶的床上有享不尽的温暖,但是,这一天却感到奶奶的床没那么温暖了,爸爸、妈妈回来后,似乎他们的卧室比奶奶的床铺更有吸引力,我站在爸爸妈妈的卧室门口愣愣地看着他们,又想进去又不敢进去。妈妈温柔地说:“叶子,进来吧,是不是想跟爸爸妈妈一起睡?”我点点头,但我马上又摇摇头否认了。爸爸微笑着说:“还不好意思,今天就跟爸爸妈妈一起睡吧。”我看爸爸、妈妈不停地喊自己过去,就打消了心中的顾虑,守着他们说了好长时间的话,但是,到上床睡觉的时候我又犹豫了,我感到这张床是那么陌生,似乎也没有奶奶的床铺温暖,我腼腆地说:“我还是去跟奶奶睡吧,我不在她会冷的。”我说罢两步一回头地走出去。


 留守女孩(2)

 

春节很快过去了,爸爸说:“娘,那边的厂子还等着我们回去,我和彩红要走了,我给您们留下一些钱,这两个孩子就交给您了。 ”

奶奶沉默一会儿说:“儿,咱不出去打工不行吗?”

“那怎么行呢,两个孩子正是上学花钱的时候,以后根旺订婚、盖房子、结婚需要的钱更多,靠这两亩地哪能划拉出那么多钱呢。”

妈妈插话说:“娘,您不会看着因为家里没钱让你孙子娶不上媳妇打光棍吧,他们现在既不需要你背,也不需要你抱,您做个饭还是能行吧。”

奶奶辩解道:“唉!我不是怕吃苦受累,我是想啊,你们这一走,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连一个主心骨都没有了。”奶奶用一个粗布毛巾擦着眼眶里的泪花,似乎还想再说点什么,但她怕再惹儿媳妇不高兴,就没敢再说下去。

爸爸觉得妈妈说话不好听,他看看妈妈,然后握住奶奶的手说:“娘,这一次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人家刚给我们涨过工资,如果不去的话,恐怕以后就很难找到像样的挣钱门路了。”

奶奶觉得儿子和儿媳妇说的也有道理,她忍着内心的伤感,拍拍儿子的手,平静地说:“你们去吧,人家对我们好,我们也不能负人家,为了儿孙,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撑几年。但是,你们去哪儿,一定要给娘说一声,免得有事的时候找不到你们。”

我在门外听到他们的谈话难受极了,我马上找到哥哥,眼泪汪汪地说:“哥,咱爸、咱妈又要走了。”

“走就走呗,反正有奶奶在呢。”

哥哥一脸无所谓的神情让我很生气,好像那不是他爸爸妈妈一样,我说:“我还是想让爸爸、妈妈守着我们。”

“守着我们也没啥好处,不但要不上零花钱,说不准还要挨打呢。”哥哥举起巴掌在我面前摇晃摇晃,以示他话的权威性。

“我宁愿不要零花钱,宁愿挨打,我也希望爸爸、妈妈守在我们身边,不跟你说了。”我气极了,说罢一撅小嘴就跑掉了。

在大人的心目中,钱与亲情相比,似乎钱更有诱惑力,但是,长大以后才知道并不是这么回事。尽管亲情分离的日子很难过,但是,没钱的日子更难熬,为了使自己的家人生活得好一点,那些刚与家人匆匆团聚过的青壮年不得不又背起行囊,踏上背井离乡的道路。他们何尝不想天天闻着禾田里的清香,厮守着家人温暖的亲情,如果守着这些土地和亲情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下去,这些靠土地为生的人才不愿意去城市看别人的白眼呢,这就是命,因为他们生就是农民。可是,他们又不甘愿认命,就像那土地不愿意老被冰雪禁锢着一样,稍有点温暖的迹象,他们就使劲地往外冒着生命的锐角。村街上热闹非凡,人流如潮,大多男人都背着被褥,女人提着旧提包,有的后面跟着老人,有的后面跟着孩子,有的说说笑笑,有的抹着眼泪,他们怀着难以言状的心情一起朝村口走去。爸爸妈妈也加入这个队伍,我和哥哥,还有奶奶,随着他们一起走出家门,我和哥哥恋恋不舍地叫着妈和爸,直到爸爸妈妈不再回头我们才不叫,奶奶站在院门口一直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他们时她才慢慢转过身,擦着眼泪走进院里。


 留守女孩(3)

 

在爸爸妈妈离开家的当天学校也开学了,我一到教室就赶紧催着同学交寒假作业,有的说忘带了,有的说还没做完,有的干脆直接说没有做,我费尽口舌才收上来一半作业,我把收上来的寒假作业放到教课桌上,班主任祁心甜来到教室先数一数桌子上的作业本,然后说:“刘兰叶,你这个班长怎么当的,连寒假作业都没收齐,你看,这收上来的作业还不到一半。”我觉得很委屈,但又不敢说同学都没有做作业,只有低头不语。班主任环顾一下教室,又说:“怎么连人都没有到齐,难道都不知道今天开学吗。”我怀着戴罪立功的心理说:“报告老师,韩雪梅的爸爸在城里盖楼房时掉下来把腿摔断了,她在医院照顾她爸爸呢。”

“她同桌的张惠贤怎么也没来?”

“张惠贤的爸爸在外面打工时胳膊让机器压断了,她和她妈都去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呢。”这时又跑进教室几个学生,问其迟到的原因时他们不是说在家喂猪的,就是照顾弟弟、妹妹的,或者是照顾爷爷、奶奶的。班主任叹一声,然后让学生把学费交上来,收学费比收寒假作业还难,全班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把学费带过来了,其他的不是说忘带了,就是说家里没钱,班主任说:“按规定,不交学费的一律不给发新书,今天没带学费的都回家吧,交过学费的留下来领书。”一些学生央求道:“老师,能不能宽限我们几天,把书先发给我们。”

“我也没办法,要是一、两个人,我就先给你们垫上,这么多人,我哪能垫得起呢。”班主任走下讲台又说,“刘兰叶,你跟我来,去办公室搬书。”

我路过哥哥的教室时看他和一帮同学耷拉着脑袋站在教室外面,我好奇地问:“哥,你们站这儿干啥呢?”哥哥显出一脸窘相,赶紧说:“去,去,去。”其中一个同学笑眯眯地说:“你哥没交寒假作业,被老师罚站呢。”哥哥瞪着眼睛说:“马伟忠,闭上你的臭嘴。”我觉得哥哥很丢人,撅着小嘴说:“假期里让你做作业你不做,活该!”哥哥气得举起拳头晃几下,想把我吓唬走,我无所畏惧地哼一声走开了。回家后我就向奶奶告他一状,然后把发的新书给奶奶看。奶奶看过我的书,又想看哥哥的书。哥哥低着头说:“我们没发。”

“不可能,我都看见你们同学领新书了。”

哥哥被我当众揭穿谎言,只好又实话实说,“我没交学费,老师没发给我。”

“你为啥不交学费,咱爸咱妈给你的钱呢?”

“过年时我买炮了。”

奶奶看我说话一本正经的像一个大人样,打心眼里高兴起来,她笑盈盈地说:“我们叶子是个好孩子。”然后又寒着脸说:“根旺啊,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没你妹妹懂事呢,你是个男孩,是我们刘家的根脉,以后刘家就靠你了,你要争气啊。”她说罢又给他一些钱,并再三嘱咐他一定要把学费交上。哥哥敢跟爸妈顶嘴,敢在外面欺负别的孩子,但是,他从来不敢跟奶奶顶嘴,尽管奶奶没有打过他,甚至没有大声训斥过他,只要奶奶一说话,他就像老鼠听到猫叫一样老实,能不能按照奶奶说的去做那是另一回事,但是,当面都是毕恭毕敬地听着。他更不敢打我,无论我怎样在奶奶面前告他的状,怎样对他无礼,他都能忍让,后来我才明白,哥哥不是怕我,而是哥哥觉得他比我大,他是在让我。但是,谁要是欺负了我,他就会像疯狗一样扑上去把别人暴打一顿。只从爷爷死后,哥哥觉得再也没人管束他了,对自己的行为似乎无所顾忌,同时,也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他仿佛就是这个家的保护神,外表的强悍与他的年龄似乎格格不入。


 留守女孩(4)

 

开学的第二天村里逢大会,马伟忠在上学的路上截住哥哥,他说:“我们没领到新书,去学校干啥,我们去会上逛着玩吧。”马伟忠没领到新书并不是因为他家交不起学费,而是他家舍不得浪费这个钱,他学习太差,他家看他根本不是学习这块料,想让他早早地退学帮助家里劳动。虽然他学习太差,早已没有学习的心思,但是,他也不想退学回家劳动,他觉得在学校时身边有很多伴,说说笑笑的,天天过得很开心,一旦退学就再没有这样的好时光了。哥哥和他的情况还不太一样,他厌倦上学,想在家劳动,可是,家里的人一致反对他半途退学。在寒假里他又提出退学的事,被爸爸一口拒绝了,他气呼呼地说:“我们辛辛苦苦到处奔波是为了啥,还不都是为了你们,希望你们将来能有出息,你早早地退学了去干啥,种地不挣钱,打工你还小,即使出去打工也要有一个像样的文凭,就是考不上高中,也要混个初中文凭,要不然,出去打工都没谁要你。”爸爸还把他和我相比,让他继续上下去。可是,我不虚心地说,他与我相比,智力确实差一点,这不是因为父母在育苗时有偏心,火候没烧到位,少遗传给他了智力,而是在他一岁的时候我父母就外出打工了,恰在农忙的时候他突然发高烧,爷爷、奶奶光顾得农活了,没有及时给他诊治,虽然身体的外表没有落下残疾的后遗症,但是,从那以后他的大脑就变迟钝了,眼睛看人时再不像以前那样有神了,爷爷、奶奶看着时常发呆的孙子总觉得亏欠了他,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孙子开口,他们总是有求必应,但是,他们怕落儿媳妇的抱怨,这件事一直瞒着儿子和儿媳妇,久而久之,溺爱孙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