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武宗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武宗记事-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是到时候不合格,也别想着嫁人了,不如直接去做军妓。毕竟人家娶妻是为了帮衬家里的,可不是为了娶个累赘回家。有了这样的动力,那些女子们当然是豁出去了,再也没有往常病怏怏的样子。尤其是直接扔了几个刺头到军营里以后,大家更是服服帖帖,一点错都不敢犯。

    打发了小半的宫人,张氏开始想着要进人了。只是朱厚照却拦住了她。在朱厚照看来现在皇宫不就是这几个主子,一个艾草一个朱厚炜还是迟早要分出去,自己又不准备娶亲,到时候宫里面人就更少了,还要那么多人干嘛。

    要知道养活这一皇宫的人可要不少钱,又不仅仅只是只要管饭就能解决这么简单的事。朱厚照已经跟张氏说好了暂时不娶亲,一是年纪实在还太小,而是哪有父亲卧病在床儿子娶亲的道理,张氏到底还是被他说服了。

    三月三是朱厚照的登基大典,从二月初,整个皇宫就开始将各宫室的东西登记造册。反正这些宫殿没人住,朱厚照干脆将一些偏僻些的宫殿的东西点清楚造册,到时候登基大典后进行简易的加固后直接封存,这样能省下不少人手。每年也只需要修缮一会,一概连那些日用器皿损耗也蠲免了。

    只剩下几个尚存于世的太妃住的宫室和太后的宫殿依然如故。其他的也只有清宁宫,坤宁宫,未央宫,慈庆宫几个大宫殿还留着。大臣们没想到朱厚照居然能做到这个程度,有上书称赞朱厚照体恤民情的,也有上书说朱厚照这么说有损皇家威严的。但是总的来说,终究是称赞朱厚照的人比较多。要知道就这样就能平白省下银两百万之巨。军队里又少了几千单身汉。

    相比于在土木堡之变后被迫做了太上皇的英宗朱祁镇,朱佑樘和朱厚照这对父子在登基大殿中就显得更温情,典礼也更喜庆。而且这也是大明开国以来第一个禅让大典。大家就这样一直从开年忙到了三月初三,在不同于其他皇帝登基时凄凄惨惨的喜庆气氛中,朱厚照终于在**城楼上举行了登基大典,成为一代皇帝。

    而朱厚照登基后的第一件是就是收回被葡萄牙人占领的满剌加国。
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治十九年
    一转眼又到了三月,京城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小草在春雨的滋润下慢慢的恢复以往的绿色。礼部开始繁忙起来,本来乙丑年应该是有一科春闱的,但是因为朱晖叛乱和新帝登基,这科春闱取消了。今年是新皇登基的第二年,特许开设恩科,与天下举子共襄盛世。

    朱厚照一直忙着选题,规范考试事宜,杜若则整天抱着他的种子不放。还没过孝期的他干脆跑到了皇庄上,亲自指导育苗工作。大家都对这些番外来的东西没有抱太大希望,听杜若说这种东西的产量能超过小麦、稻子等传统农作物,更是觉得一点都不可信。没有人相信得杜若只能埋头苦干,希望到时候能做给大家看。

    两个人都忙当然是聚少离多了,更何况杜若还是戴孝之身,朱厚照已经好久没有见过杜若了。连朱厚炜和艾草都开始问杜若哥哥去哪里了。朱厚照只好安慰他们说,杜若给他们种好吃的去了。一听到杜若和好吃的,两个孩子就会想到辣椒和火锅,一听到这个哪里还有想念杜若的愁绪,整个眼睛都散发着奇异的期盼的眼光,把朱佑樘笑了个仰倒。

    他们在城中尽享天伦之乐,城内的举子们去正聚精会神答题忙的热火朝天。原本春闱应该在二月初进行,为的是错开农忙的时节,让赶考的举子们好好考试。但是二月实在太冷了,每年都有不少被冻坏的学生,今年朱厚照干脆将时间改到了三月。反正这些读书人家里也没几个会亲自下田的。

    皇上这样仁慈,京中自然是一片歌功颂德。因为春闱改到了三月,连蔬菜种类价格都便宜了许多,大大改善了举子们的生活。三月初九,这些举子们开始踏进考场,进行科举考试的洗礼。对他们来说,成龙还是成虫,就在此一搏了。

    都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窥见科举考试的难度,但是再难的题目在某些人面前也总是小儿科,这些人中也包括刘东。和朱厚照他们一样,刘冬也变化颇大,不仅身量拔高长成了一根竹竿,而且越长越像他的父亲靠拢。现在刘东站在刘健身边,可没有人会错认刘东不是刘健的儿子。

    朱晖叛乱后,徐溥虽然没有牵扯其中,但是御下不严之罪实在难逃。朱厚照干脆允了他告老还乡,全了他的体面。而接任他的内阁首辅之位的就是朱厚照的老师,在内阁中进进出出的刘建了。有一个首辅老爹并没有给刘东带来多少方便,反而因为刘健首辅的位置,加大了刘东考试科举的难度。

    明朝的科举可不像现代考试那样唯分数排名,明朝的科举考试毕竟要看分数还要看你的籍贯和家庭。从籍贯上来说,因为江南自古出才子,举子比别的地方更容易考上进士,但是一朝官员都不可能让江南人占全了吧,所以明朝其实也是分地域取士的,这也是能保证保护教育不发达地区也能有官员通过科举出身。

    家庭上,有名的商户不能考科举是大家都知道的,还有其他贱籍之人也是不能考科举的。官宦之家的少爷们也受到了限制,毕竟他们享受了更好的教育资源,而且因为父亲或族人是官吏的缘故,他们作弊的机会也更大。为了防止官宦之家的弟子垄断科举,对于官宦子弟明朝也是另外取士的,不和一般人相同。

    所以当礼部呈上这一次科举的考卷,在最上面的那一摞发现刘东的考卷时朱厚照才会惊异。上面这些基本上就是阅卷的官员公推的十名答得最好的卷子,会试的前十名基本上都要从里面选出来。而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前三甲也基本上就是在这里面产生。刘东的卷子却被排在了第一位,这就意味着刘东其实就是大家公推的会元。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朱厚照也没有想到当年瘦瘦小小的刘东居然能做到这份上大笔一挥,刘东就成了新一届的会元。更因为在殿试上一篇定西策写的磅礴大气言之有物,被朱厚照亲封为探花。

    杜若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快气死了,刘东对朱厚照心思不纯他又不是不知道,现在刘东居然又晃到了朱厚照的眼前去,杜若快郁闷死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刘东虽然考中探花仍然被朱厚照丢到了翰林院做编修,八百年见不着朱厚照一次。

    杜若怨气满满,刘东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因为祖父祖母接连过世的而被迫在家他,终于想清楚了自己对朱厚照的感情。或许是第一次见面时朱厚照笑得那样阳光的笑容,就此把自己俘虏。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朱厚照已经贵为天子,和自己再无可能。他唯一的办法就是做一个臣子,默默的守在朱厚照的身边。但是现实是自己考中了探花,却被扔在了翰林院,无聊的在各式的记录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他们两各自斗气,朱厚照却不知道,他其实很看重刘东。刘东在数学财务方面的天赋,一直是他非常羡慕的。在不知道刘东居然在科举上有这么彪悍的战斗力时,朱厚照就想过等刘东长大了先安排他到户部学习,有自己罩着,不怕他爬不起来。

    但是现在刘东凭借自己的力量考上了探花当然好,为了刘东以后的仕途着想,朱厚照还是把他扔到了翰林院,为他博一个出生清贵的名声。至于刘东在翰林院做什么,当然是整理户部历年的典籍了。但是这些也是刘东和杜若不知道的。

    好不容易过了五个月,杜若终于能除服解放了。第二天,杜若就消了假,又到了宫中。杜若那样的殷勤把朱厚照吓得一愣一愣的,以为杜若吃错了药。杜若又不可能说自己知道刘东的心思,知道他心怀不轨。

    一个醋坛子回来了,刘东就惨了。以往还能三五时的在给朱厚照汇报事情的时候见到朱厚照,现在自己去永远是杜若坐在那里,理由是朱厚照国事繁忙,由自己暂时代理刘东现在正在负责的事,而且他还老是找刘东的茬。

    人家这么针对自己,刘东自然有所察觉。刘东和杜若虽然一起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其实并没有太好的交情,在刘东回家后,两人更是只剩下了面子上的来往。杜若和朱厚照两个人这两年的经历,刘东也听说书的说过,再结合杜若以往对自己的态度,刘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杜若该不会是和自己一样喜欢朱厚照吧。

    在两人没有注意到的角落,朱厚照没有想到自己和杜若的关系居然被刘东发现了。刘东猜测是猜测,但是他却不敢去求证,毕竟他们现在一个是皇上一个是小国公爷,都不是适合询问这种事情的人。刘东只能默默观察,希望能找到证据证实自己的猜测。

    其实刘东更想推翻自己的猜测,因为如果朱厚照和杜若没有在一起,刘东还能骗自己朱厚照是因为不爱男人,自己才不能妄想。但是要是他们两在一起了,就只是因为朱厚照单纯不喜欢自己了,对于刘东来说这样才是最残酷的。

    没有这样的想法还好,有了这样的想法,刘东越看越觉得两个人是一对。要是不是情侣两个人能如此亲密吗。要是不是情侣,作为一个帝王,朱厚照怎么可能最杜若保持这样的信任。而且据小道消息说两个人竟然都不愿意娶亲,刘东越来越觉得他们两之间有奸情,自己也越来越消沉。

    朱厚照察觉到了刘东情绪上的不对,但是他暂时还没有精力去管这件事情,因为带领海军打了大胜仗,顺利班师回朝的马文升回来了。

    相比当年冒领许进的功劳回京的朱晖,马文升这是真正的大胜还朝。在满剌加国作威作福的佛郎机人都已经被马文升控制,作为战俘被马文升一路带到了京城。和明朝交易的多数都是阿拉伯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人,他们长得和大明人其实相差不大。朱厚照自从来到了明朝了以后,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金发碧眼的欧洲人。

    而这些战俘更是让整个京城都沸腾了,罗志坚在京城时,都是呆在国公府和皇宫,去的也都是达官贵族之家,百姓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却从来没见过。现在听说来了好的和罗志坚长得一模一样的奇奇怪怪的洋人,大家都跑到四夷馆来围观。因为人数实在太多,五城兵马司还特意多派了人来看管。

    马文升顺利班师回朝最高兴的事朱佑樘,因为当年海军是他一点一点创办起来的,现在能派上实战,打败这些洋人,说明自己做的事还是有些功绩的。朱厚照知道朱佑樘高兴,干脆把马文升叫过来给朱佑樘讲他在海上遇到的事。

    什么屋子大的鱼,只穿着兽皮的野人,各种没有见过的奇奇怪怪的风俗,马文升娓娓道来,唬的朱佑樘和两个小的一愣一愣的。听说那里天气很热,就连冬天也只需要穿夹衣,朱佑樘涌起向往之情。他的身子很虚,最是畏寒怕冷。尤其是冬天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

    马文升还带了好多各式各样的果脯和海产,张氏见了直呼新鲜。就这样马文升在大家的心里种上了一颗向往南方的种子,它将慢慢发芽结出美味的果子。
第一百一十三章 弘治十九年
    这批俘虏要怎么解决朱厚照还没有想到很好的办法,现在不过是暂时让他们中比较不具有攻击力的在四夷馆住着。原来跟着罗志坚学习佛郎机语的几个人终于派上了用场,这些战俘负责讲自己的所见所闻,而四夷馆的这些官吏就负责把他们说的东西都记录下来,再翻译成汉语。

    这些人也是第一次到中国的内陆,和罗志坚一样被大明的富庶和平深刻的镇住了。已经有好几个人来问如果归降大明可不可以在此定居。但是朱厚照对于他们的处理暂时还没有好的想法,只能先拒绝。现在四夷馆每天都围了好多人,还有专门从其他地方到京城来看传说中的洋人的。就连朱厚炜也在杜若的带领下,偷偷摸摸的去看过一回。

    此次大胜不仅仅是赶走了满剌加国的葡萄牙人,大明还得到了这些人最先进的战船。明朝的船只有先天的不足。明朝三条主要运输航线,长江、黄河、大运河都是水流平稳的内陆河流,明朝的舰船为了适应这种环境,也多数设计建造的非常庞大和平稳。

    但是建造海军舰船需要的并不是这种平稳的大船,而是快捷迅速,便于躲藏炮火的船只。而佛郎机人的舰船正好可以用作参考。而且葡萄牙人的船也非常适合远洋航行,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