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子归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子归来-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开化的蛮子会那么傻,被这么简单的伎俩给糊弄了。而且这件事情已经解决了,真相并不重要,他们只要知道是他李绍锦运筹帷幄,成功化解了一场危机便好。

    柳元亨信了:“那这个写信的首领,可是之前上当受骗的塔鞑部落的首领?”

    李绍锦根本没去过集市现场,又怎么可能知道?

    他已经对柳元亨的谨慎开始感到烦躁,便说道:“并不是同一个。”

    柳元亨内心苦涩,李绍锦态度的改变他如何感觉不到?但正如柳文华说的,他已经闲赋在家,这么多年来栽培和提拔的人不少都因为郭湛安当初上交的名册而被贬官,甚至被判刑。剩下的那些,不是官阶不高,就是明哲保身。

    他如今,是劝不动、也管不了李绍锦这条不安分的蛟龙了啊!

    “既然如此,便把这信上交给陛下吧。”柳元亨最后做出决断,“你告诉陛下,是郭湛安接到了这个塔鞑首领的信,委托柴志聪带回京城。柴志聪自觉卑微,没有资格面见圣上,这才转交给你,让你转交给陛下。”

    柳文华在一旁连忙开口提醒柳元亨:“爹,你搞错了吧,这干嘛要把郭湛安扯进来,那不是摆明了给郭湛安分甜头么!”

    柳元亨有自己的想法:“这信里写的到底是什么,我们都不知道。甚至这信到底是不是塔鞑首领写的,我们都不敢保证。如果当中出了岔子,就把责任全部推到郭湛安身上,我们只不过是受郭湛安蒙蔽,本意是为了陛下,为了西北的百姓。”

    柳文华没话说了,他可想不到这么深远。

    李绍锦大喜,说道:“多谢外祖父!”

    柳元亨咳嗽了两声,深吸一口气,说道:“锦儿,你是来探望我的病情,不可多呆,现在就回宫吧。哦,对了,还有柴志聪怎么把信交给你的,你要想好说辞。”

    李绍锦点点头,说道:“外祖父放心,我只说柴志聪日夜兼程赶回来,把回京城的日期往前挪两天。回到京城后,柴志聪日夜打听我的消息,终于听说我今天要来柳家探望外祖父的病情,赶紧把信送到柳府。”

    “不行,昨日陛下才同意你出宫,今天他就得了消息,万一陛下多想,那可是窥伺帝踪的死罪!”柳元亨沉思了片刻,说道,“这样,你就把他回京的日期往前挪,就说他知道这密信的重要性,不敢告诉其他人,这几日都来柳府送礼,碰巧今天碰到了来柳府探病的英王大人。文华,你等会儿派人去和柴志聪说一声,免得他那边的说辞和我们这边的对不上。”

    柳文华有些犹豫:“爹,那这样岂不是坐实了我们收受贿赂的事情么?”

    柳元亨摇摇头,说道:“这天下谁不知道送礼疏通关系的道理?陛下嘴巴上不说,心里清楚,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再说了,柴志聪那样的品性,两手空空来柳府,说出去别人信么?只有按我说的,陛下才会相信。”

    李绍锦想了想,也同意柳元亨的说法:“外祖父言之有理,我就按照外祖父说的告诉父皇。舅舅,还请你派个稳妥点的去知会柴志聪,免得他说漏了嘴。”

    英王发话,他柳文华怎么可能说不?当下就答应了:“英王放心,这件事非同小可,我亲自去和柴志聪说。”

    李绍锦不敢多做耽搁,拿着密信便匆匆离开了。

    正如柳元亨所料,皇帝李崇浩相信了这一番说辞,更是大力赞扬李绍锦懂得忠君爱国的道理。

    李绍锦呈上密信,听了李崇浩的夸赞,洋洋得意地站在一旁,就等着李崇浩看完信后,自己运作一番,把这好差事揽到自己身上。

    可谁能料到,李崇浩看完信后,勃然大怒,指着李绍锦的鼻子就是一顿骂:“你去西北办的都是什么事!英王,呵呵,我真是瞎了眼才封你当英王!”

    李绍锦一头雾水,心里头紧张,连忙做出一副无辜的样子问道:“父皇何事如此大动肝火?这信中写了什么?莫不是、莫不是郭湛安搞的鬼?”

    李崇浩听了最后一句,稍稍冷静了一些,他又看了眼那信,喊来内侍:“去,把当初塔鞑与我们签订的通商条约拿上来,再去翰林院请两个善于辨别字迹的。”

    内侍领命去了,留下李绍锦站在书房里,汗流浃背,度日如年。

    通商条约很快就被送过来,不多时,三个翰林院学士匆匆赶到。

    李崇浩把通商条约和这封信交给这三个学士,说道:“你们看看,这条约上的这个签名和这封信的字迹是否出自同一人。”

    学士们不敢大意,仔细看了许久,又商议了一会儿,当中一个出列说道:“启禀陛下,这字迹的确出自同一人。”

    李绍锦低着头,不敢去看李崇浩此时的表情,内心则飞快地算计着李崇浩是为何而发怒,自己又该如何逃脱。

    “呵,英王,我的好英王啊!你不让那些和塔鞑做惯了生意的参加通商集市,选了其他的商人,还让那些商人钻了空子,卖次品给塔鞑。塔鞑的铁骑都到城门下了!你居然还不出面处理,反而留下一个教你读书的先生处理这件事,自己倒是紧巴巴地凑到我跟前来邀功。”

    李绍锦心里咯噔一声,赶紧跪下为自己辩解:“父皇,我是听说母妃感染了风寒,这才回来的!而且,我回来之前,和我那位先生交代过怎么处理。父皇,我知道自己年幼无知,又不懂经商之道,被那些商人给骗了。可我已经弥补我的过错了,还请父皇不要生气,免得气坏了身子!”

    “呵呵,你交代的?你交代的后果就是郭湛安出面!我才知道,这带回来的通商条约是郭湛安草拟的!你那个先生?你那个先生仗着你四皇子的面,最开始还不肯承认这是我们卖给塔鞑的东西!对,商人的确会以次充好,但这是我们和塔鞑之间的贸易,商人代表的是我们整个国家!你犯了错,自己不承认不反省就算了,还敢舔着脸来我这里邀功,真是好一个英王!”

    李绍锦不敢说话了,心中则恨不得立刻把那个幕僚千刀万剐。

    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在欺骗李崇浩的同时,自己手底下的人也欺骗了他!

    他以为真如那幕僚所说,这方案是幕僚和塔鞑首领一条条商量出来的,所以他才有这么大的胆子,把这些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

    如果早知道这些都是郭湛安做的,那他就不会这么做了!

    对,郭湛安!

    这一切,说不定都是那个郭湛安设计好的!

    可是,他现在却什么都不能说,什么都不能做,更不能去把这一切的责任都推到郭湛安身上,免得李崇浩以为他不知悔改,火上浇油。

    “来人,传旨,英王李绍锦不敬长辈,今日起革去二品护国亲王,继续在宫中闭门思过。再传旨,依塔鞑首领宁古汉的恳求,派众位皇子之中的三皇子李绍钧为特使,即日起前往西北,与宁古汉商讨诸事。”

    轰隆!

    李绍锦只觉得一道霹雳劈下,到手的护国亲王,才两个月就没了。

    他低着头,苦涩地说了一句:“谢主隆恩。”
第87章 倒转
    三月二十一日,在经历了十几日朝堂上的争执后,三皇子李绍钧作为代表着皇帝李崇浩的特使,率领着近百名随从,在五千将士的陪同下,浩浩荡荡地前往西北,与塔鞑部落首领宁古汉会面。

    与此同时,京城某处原本正热火朝天动工的府邸里的匠人们一夜之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而里面那些初具雏形的亭台楼阁均被毁成碎砖断瓦,一片狼藉。

    而老百姓们则惊奇地发现,本来在京城里仗着英王而横行霸道的几家公子哥都消停了,甚至连英王的名号都没有再从他们口中听说过。

    宫中,李绍锦因为李崇浩一句“闭门思故”,只能坐在书房里,听着手下人收集起来的消息。当他听说李绍钧昨日已经动身前往西北,声势之浩大,远非当日他可比拟之时,不由发怒,一挥手便把手边的琉璃盏打到地上。

    “好一个李绍钧,好一个郭湛安!”李绍锦气得咬牙切齿,“这厮分明就是陷害于我,父皇为何没有认清他们的嘴脸!”

    手下跪在一旁低着头,心中叫苦不已。

    好在李绍锦并不指望这几个手下能附和自己,将屋中所有能摔的都摔得粉碎后,李绍锦总算是消气了。

    他厌恶地看着满地的狼藉,喊来内侍:“来人,把这地方收拾一下。”自己则头也不回地离开这书房。

    几个手下对视了一眼,赶紧起身,跟着李绍锦去了隔壁的书房。至于那些内侍,则手脚麻利地把一地的碎片扫进簸箕里,又拿来抹布将这书房的地一寸寸擦过来,免得有碎片遗漏,扎到李绍锦。

    有内侍问道:“贾公公,要让内务府再送些过来么?”

    贾公公是宫中的老人,在后宫跌爬滚打了几十年,看得要比其他内侍都远。

    他摇摇头,说道:“四皇子如今闭门思过,昨天三皇子离京,今日四皇子的殿所就要替换那么多东西,传出去岂不是摆明了告诉众人四皇子心中不悦么?而且现在宫务不在柳嫔娘娘手中,要内务府的人再送东西过来,就会让蔡妃等人知道,对柳嫔娘娘和四皇子都不利。你们,把这些东西分成几堆,一人领一份,都埋去隐蔽的地方,别让人发现了。”

    内侍们领命,按照他吩咐的去做不提。

    而贾公公自己又出去让人给李绍锦泡杯安神的茶,自己亲自送过去。

    等贾公公进书房的时候,李绍锦那些手下们都已经离开。他低着头,也不说话,只是奉茶给李绍锦。

    李绍锦刚狠狠发了一通火,口干舌燥,此时见到这杯茶,不由感到一丝欣慰:“贾丑年,也就只有你懂我。”

    贾公公笑着说道:“我陪着主子十几年了,说句不敬的话,我可是看着主子长大的,谁都可以不懂主子,但我不行。”

    李绍锦喝了口茶,舒了口气,感叹道:“可惜啊,你是个阉人,阉人除了伺候人,还能做什么呢?”

    贾公公依旧是笑着:“阉人有阉人的用处,我虽然不能成为主子的马前卒,可伺候主子的起居我还是能做的。把主子伺候得舒心了,让主子能心无旁骛地做大事,那也是大功劳一件。”

    李绍锦皱起眉头,说道:“现在我哪里还有机会做什么大事。我本来一个好好的二品亲王,又被打回原形,成为了一个光头皇子。头一个封王的皇子?我还是头一个封王两个月又被贬的!”

    贾公公忙劝道:“主子听我一言,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主子如今只是一时失意,以后必将有起复的机会。若现在太在意这点成败,那不就是便宜了三皇子了么?”

    这话正好就落进了李绍锦的心坎里,他看向贾丑年的目光里不由带着三分赞许:“没想到你一个阉人,连这些圣人说的话都懂。”

    贾丑年依旧是笑着说道:“跟着主子这么多年,总要学些好不是。”

    李绍锦只觉得心中畅快无比:“你说得对,现在只是一时的得失,我太在意了,那就等于是便宜了李绍钧。我还有母妃,还有外祖父,还有舅舅,还有那些大臣和富商的支持,没道理斗不过一个死了娘的李绍钧!”

    此时,李绍锦口中死了娘的李绍钧正在前往许州的路上。

    他们一行人人数将近百人,后面还有五千的将士随行,速度不免就落了下来。

    李绍钧在歇脚的驿站里看着地图,说道:“按照现在的速度,等我们到许州,都是一个月以后的事情了。草原上的情况多变,那个塔鞑首领恐怕等不了那么久。”

    这次率领五千将士的是大将樊季,他听李绍钧这么说,不由担心起来:“三皇子,陛下有旨,要我们务必保护三皇子的安危。现在虽然行路缓慢,但是最安全的。”

    之前李崇浩派了羽林军跟着李绍锦,却依旧被李绍锦钻了空子,瞒着羽林军一众人等与那些商人会面,收受了大量的贿赂。当然了,李崇浩并不知道李绍锦从那些商人里拿了多少好处,他只是觉得羽林军人数太少,没有注意到李绍锦那些小动作,才害的自己被李绍锦蒙蔽,封他为英王,闹出了一个天大的笑话来。

    李崇浩吸取教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