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与普通牛肉一模一样。 往回走的路上,不断有人给苏城打招呼。 这时候,他也猜到,是林书记的话泄漏了出来。 接下来几天,主动来拜访苏城的人更多了。 大部分都是工人,有些人来说几句话,有些人则丢下礼物就走,开始的时候,竟吓了苏城一跳,以为又遇到了有闯劲的老板…… 但实际上,就是工人们的一片心意。 对比了油田其他大学生的待遇后,工人们的同情心刹那间爆发。 他们可不管苏城是否有林书记的照拂,也不管苏城是否得到了资历和政绩,在他们看来,同期大学生坐着办公室,往期大学生升官发财,重点大学的毕业生牛的人五人六,苏城堂堂北大毕业生,竟然与他们一样在一线混的浑身泥泞……最后得到提升,也硬是靠着给工人们建厕所和洗澡间出头的,如今没多大功夫,竟然又设计出了世界一流的抽油机…… 工人们没有权力,所以想用一声声的招呼,将苏城的心暖热。 尤其是那些工作在一线的工人,舒舒服服洗着热水澡的时候,总会想起苏城,再和周围的人说起来,很容易就形成群体效应。 将快乐气氛推上顶峰的是年末大喇叭里的新闻:指挥部党委,共青团胜利油田团委决定授予苏城、王允……等同志“1987年度胜利油田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 与此同时,薄荣笑容满面的将荣誉证书交给苏城,道:“到了北*京,要端正态度,我们和你一起争取全国荣誉。” ……
正文 第三十六章 地头蛇
新长征突击手是共青团中央创办的一个奖项,就知名度而言,在全国范围内并不高。 不过,放眼石油系统,每年评选的新长征突击手就是那么些个,仍然是个能写进功劳簿的荣誉。最重要的是,它属于青年们特有的奖项。普通工人得到了它,也许只是挂在家里的墙上,可苏城这样的年轻干部得到了它,就能作为资本晋升。 在没有背景和人脉的情况下,仅仅林书记一个人,是很难给苏城搞到这个荣誉的。 更多的,还是苏城的声望和成果达到了共青团的标准。以胜利油田目前的态势来看,评选新长征突击手而不评选苏城,那是绝对说不过去的。 睁着眼睛说瞎话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刚刚改革开放8年时间,共青团尚未学会呢。 忙忙碌碌的进行了几天的油田表彰大会,苏城完成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大会报告。 人家写好的稿子,他都读的无比生硬。但也没有办法,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再过20年的中国,获不获得荣誉,做不做报告,都由不得授荣誉和作报告的人。 如是三五天的奔波之后,苏城只来得及看了眼抽油机的生产进度,就被送上了绿皮火车。 好在,这一次的有卧铺坐。 同车厢的另有两名关系户,上车后就不见了踪影。另一位长征突击手王允半躺在床铺上,手上捏着报告,半读半背。 苏城有点好笑,但也无可奈何。认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玩世不恭型的天才们,目前普遍不足6岁。 绿皮车像是癫狂的野羊,一路向北。 “王哥,来一支?”苏城抽出一支牡丹烟,递了出去。 苦闷的像是坐监狱的王允,总算露出一丝笑容,小心的接过烟,在鼻子上嗅了嗅,笑道:“苏科条件真不错。”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苏城呵呵的笑着,给两人都把烟点了。 王允放下手中的报告,迷恋的吞云吐雾起来。 苏城抽着过嘴烟,并不吸入肺中,更像是在玩弄烟圈,并制造二手烟。 王允一会儿睁开眼睛看到了,可惜的道:“你也忒得浪费。这么好的烟……” “我不会抽烟,呶,一盒开包都好几天了,遇到人才陪一根。”苏城抖了抖,将剩下的半盒烟递给王允。 后者犹豫了一下,收了起来,脸上的笑容却多了。他是普通工人,家里又有老婆孩子,一盒牡丹烟要顶他三四天的薪水了。 递烟的关系让两人间的距离迅速拉近。王允是机修工,正好与苏城的抽油机联系到一起,两人找到了共同话题,聊起来倒不觉得时间太慢。 …… 清晨。 绿皮车驶入了北*京站。 无数人跳下车后,就开始用探寻的目光,观察这座中国的都城,王允也是如此,一边看一边叹道:“不愧是都城,厉害啊。” “老王没来过北京?”苏城背着自己的小包,跟着胜利油田的队伍,走出车厢。 他们一共4名新长征突击手,外带3名坐办公室的,都是好不容易排到一次出差机会,准备好好旅游一番。 “没来过,以前最远到过青岛,那还是结婚的时候。”王允感慨了一声,忽然想起来似的,笑道:“苏科在北京大学读书,也算是半个北京人吧。你这个导游是当定了!” 苏城连连摆手,正笑着呢,一个熟悉的小胖子跑了过来,边跑边喊:“师父!师父!” 看那样子,就差纳头便拜了。引的月台上人人侧目。 “黄平?你怎么来了。”苏城颇有些惊喜。在出发前,他的确有写信给小胖,却没告诉他车次和抵达时间。说起来,那时候他也不知道抵达时间。 小胖笑的那叫一个憨厚,边给苏城提包,边给周围人拱手,笑道:“师父来了北京,我做徒弟的要是不来伺候,那算什么。” “你怎么知道我今天到的?” “我打电话到你们油田问的。” 带队的正是油田办公室的副主任,这位深知机关的保密情绪,讶异的问:“这都能问到。” “一定要问到,我知道,这是师父考验我呢。”小胖围着苏城绕圈,一副承欢膝下的模样,又问:“师父,你们准备怎么走?我准备了一辆车,刚好坐下8个人。” 这次副主任回答的更快了:“真有车?那可是方便了,我们就住石油宾馆。” “那太方便了,车就是石油宾馆的。”小胖明显是动用了他的部委资源。这年月,石油部统共才几百人,任何一个科员走出来,都代表着全国百万的石油战士,借辆车算得了什么。 苏城却很怀疑的问:“能坐8个人的车,是什么车?” “当然是面包车了。”小胖好像被问住了。 到了停车场,果然是辆丑陋的面包车。 就车型来看,比东*营的公交车还要旧些。石油部的确是有权有钱,但要论自由度,那可是拍马难及下面。 如此一来,刚才有些气虚的办公室副主任又挺起了胸。他平时坐的还是吉普呢。 几个人嘟嘟的开到石油宾馆,副主任拿出介绍信入住,小胖也找来里面的经理,在角落里嘀哩咕噜一顿,后者就亲自过来安排房间了。 等苏城打开自己的房间门,果然是面向老外的套房。 “莫非弄错了?”副主任一惊。 经理笑眯眯的道:“你们要的标间少一个,我做主,给苏城同志换成套房了。” 如此一来,也并不多花经费。 小胖向苏城一阵挤眉弄眼。大家很快也都明白了。 副主任倒是很看的开,干脆在苏城的套间客厅里开会:“表彰大会还有两天时间,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但是要注意纪律,注意个人安全。每天晚上记得汇报情况。” 正说着话,一个服务员喊叫起来:“苏城是哪位,有《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找。” 一群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苏城身上。 “嘿嘿,可能是我同学。”苏城脚底抹油而去。 王允叹息着道:“看看人家北大生,在油田是龙,在北京也是地头蛇。” 小胖总觉得这句话有问题,看着他使劲想。 副主任豁然开朗,一拍大腿:“对啊!” ……
正文 第三十七章 往来无鸿儒
胜利油田在北*京,自然是有许多地方需要公关。 副主任伍宏已是油田顶尖的攻关专家了,在他手上,曾有上亿元项目花落胜利油田的辉煌经历。 不过,自家人知自家事,北*京的衙门实在太多,也实在太深,以他的小身板,能扒住石油部的院墙就算是不错了,其他的重点部委,还需要某些油田领导出马才行。 这一次,他的任务同样不轻,却是少有的自己带队,精神上的紧张自不必说。 顾不得整理衣物。伍宏从箱子里掏出两包红塔山,又伸手到里面,摸出一盒20支软包中华烟。 1988年以前的中华烟都是特供烟。除了政府渠道之外,通常只能在外轮供应公司、友谊商店或华侨商店买到,而且要用外汇。不是来北*京的话,伍宏根本舍不得用它。 如果将红塔山形容为手榴弹的话,中华烟就是炸药包。扛着它攻城拔寨,可谓无往而不利。 伍宏安心等苏城接了电话回来,立刻从房间中窜出来,拦在走廊笑道:“苏科,回来了?” “伍主任?”苏城抬起头笑笑,仍旧去开自己的门。 伍宏三步并作两步,奔到苏城身边,笑的好像菱形似的,道:“苏科忙不忙,咱们哥俩聊几句。” “您说。”苏城打开了门,语气仍是拒人千里之外。 伍宏早就习惯了热脸捂人家的冷屁股,自动自觉的顺进苏城的房间,却是笑脸转成怨脸,连声叹气道:“唉,苏科,一看你这个房间,我就心里怪不是滋味的。要说啊,您是咱们胜利油田的新长征突击手,是给咱们争脸面的人,就应该住这样的好房间。但是啊,你别看咱们油田是副部级的单位,我这个办公室副主任在油田也能说得了几句话,可到了北*京,嘿,屁都不是。” 他说着,叼了一支烟,像是朋友式的递了另一只给苏城,又道:“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说实话,我每次来北*京,都尽量去找老领导们办事。这次就不一样了……” 苏城被他叹气叹的烦心,无奈地道:“您有啥事,直说吧。” “你能不能介绍几位新闻界的朋友?要是能报道一下咱们油田,那办事也就容易多了。”伍宏的目标当然不是几个小记者,但总要有个开始。 苏城哭笑不得,道:“咱们这么大的胜利油田,难道没有报道?再怎么说,也算是人尽皆知了吧。” “不能这么想。不管多大的企业,都得三五不时的在新闻上露露脸,否则,普通人很快就会忘掉的。你要知道,许多领导看咱们胜利油田的方式,就是普通人的方式。” 伍宏简简单单的解释了几句,倒让苏城诧异万分。 这种思想,已经算是相当超前了吧。 至少在苏城的印象里,即使到了21世纪,中国的那些大品牌,在没有强势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也很难产生这种营销意识。 就某种程度而言,这个伍主任,却是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可惜,领导看重的是他的协调能力。所谓的营销策略,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了。 伍宏见他不说话,狠狠心,将中华烟给掏了出来。 苏城顿时眼前一亮,好奇的道:“现在竟有中华烟了。” “看您说的,中华烟是咱们的国烟,当年周总理就是拿它招待各国来宾的。”伍宏苦笑两声:这位主儿也是牛人,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见苏城拿着烟盒把玩,伍宏又有了动力,将刚才的要求说了一遍。 苏城其实无所谓,只是觉得麻烦,便道:“我的确只认识几个小记者,都是我的同学,今年才毕业,你要是愿意见,那就见一见。正好晚上约了几个同学聚会,帮忙什么的,他们恐怕也做不到。” “看您说的,我就是找个领路的。”伍宏觉得苏城在谦虚。以他的眼光来看,光是之前出现的小胖徒弟,家里的背景就比普通油田领导硬多了。以石油宾馆的精气神,地方上等闲厅级领导,也住不进苏城住的房间。 苏城耸耸肩,将中华烟塞进口袋,顺手拿出一条牡丹,笑道:“伍主任,咱们两个算是换烟了。” 后世,一包牡丹三四块,一条四十块。而较好的中华烟也有这个价钱。他的交换倒没有太大问题。 但在这个时代,苏城的动作还是吓了伍主任一跳。 一条手榴弹,可够攻陷许多阵地了。他却不明白苏城怎么如此大方。 其实,任谁有2万美元打底,再买几块钱的烟酒,就没什么感觉了。 下午,苏城带着伍宏出发,找到约定好的润发饭庄坐进去,就等六子一行人碰面。 伍宏见饭店毗邻长安街,装潢雅致精美,顿时安心不少。同时暗忖:苏城果然是有慧根的人,知情识趣,就是说嘛,咱都低头张口了,咋能找几个小记者来应付差事。 不久,六子来了,王廷来了,朱凯来了……一个个都年轻的过分,宛然是苏城的大学同学聚会。 由于刚毕业没多久,来的人很多。一些往届学生,听说是屡上报纸的苏大才子请客,也欣然而来。 于是,苏城根本没来得及介绍伍宏,就陷入了招呼同学,协调包间的工作。 伍宏坐在角落里,听六子等人聊天,由于专业的关系,里面至少有四五个人从事媒体相关的工作。 果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