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霍昌不明所以,但还是照旧去办了。

    春节前的几天。苏城和万省长等一行人,前往北*京拜年,一路上聊天调侃,希望尽快拿到批文。

    然而,到了京城,全然不是这样。

    万省长前去拜访铁道部。根本得到了否定的答案,而计委也明确的告诉苏城,石化基地即使批复,也只允许外销,不允许内销。也就是说。在山*西建立的石化基地生产的甲醇,只能销售到国外去……

    这是计委的杀手锏,以中国目前的生产形式,内销容易,外销艰难。50万吨的甲醇,要是全部外销。等于让山*西的石化基地去死。从山*西可以辐射全国销售,要是把销售地区放在海外,运输成本会侵蚀一半以上的利润。

    这等于是一种反对了。实际上,计委能够决定的,也就是国内的市场,如果有家企业是出口导向型的,只面向国外市场销售,计委根本是管不着的,说不定还会有多项优惠政策。

    农历二十九日,拜年工程基本结束。

    苏城和万省长碰面,满脸的沮丧。

    “这样一来,贷款很可能也批不下来了。”万省长叹了口气,道:“我守了几天,铁道部的意思,就算是有机车,能安排货运,也要等5年左右,让我们预估生产状况……”

    “我们最多两年就能把石化基地建起来,一年时间就有产品进出了。”苏城失望极了。

    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挫折。而且,石化基地与阿布扎比的油田其实是联系在一起的,要是无法按期完成石化基地,那会造成连锁反应的。

    无法完成合约的紧箍咒,瞬间勒紧了。

    苏城再次追问道:“台塑也会参加此次投资,这方面,铁道部是否考虑到了?”

    万省长摇头,道:“他们只是说运力紧张,没有能力增加运量,也就说,液化石油气车根本不会增加,甚至每年百万吨规模的运输条件都无法达到。”

    铁道部是少数没有被裁撤的经济部。它在30年前和30年后的战斗力都是差不多的。

    苏城叹了口气,道:“我也不认识铁道部的人了。您还有办法吗?”

    “乔书记昨天去国务院拜访了相关领导,没有什么结论,主要是让我们和相关部委商量。”万省长的心情,比他还要沉重,枯坐着道:“苏董,您是否可以考虑,把甲醇生产的原料,改为煤炭呢?这样的话,不是既靠近原料产地,又能方便销售,也减少了成本压力。”

    苏城心想,对你们省里来说,煤头石化自然不错,但对我来说,那就是吃力不讨好了。

    他心里清楚,最多5年时间,也就是1994年末,全球甲醇价格会达到一个高峰,每吨500美元。再加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并轨,500美元可以换到4400元人民币,可以说是历史最高价,是2010年后的价格的2倍。

    这其中的超额利润,足以弥补一切损失。煤头相对气头的成本优势基本化为乌有。相反,由于气头甲醇的生产工艺简单,一旦生产稳定,增产也非常容易,比起煤头天然气动辄十几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气头的一次性投入也低。

    但是,一切的基础都是石化基地能够建立起来。

    这可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设施,就能解决问题的。一个石化基地的面积,比一个县城还要大的多,自成城市都没有问题。

    “气头甲醇和合成氨,是大华实业确定的生产方式。”苏城露出一个抱歉的表情。瞬间又接上,道:“无论如何,我们的石化基地都要建起来,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我们会介绍台塑集团,在贵省进行投资的。”

    这是苏城第一次露出撤退的意思,心里同样无奈的紧。

    万省长能够理解苏城的选择。如果铁路搞不定,气头甲醇是搞不下去的。但是,他还想继续努一把力。咬牙道:“如果大华实业投资的煤头甲醇的话,我们可以借几个煤矿。”

    “嗯?”

    “大华立刻可以得到煤矿,无论是组织生产销售。还是囤货都可以。而且不用先付钱,等到煤头甲醇投产,并且产生利润以后,再用这笔利润支付煤矿的钱。”

    这等于是白给苏城几个煤矿了。纯以价格论,最少是几千万元。

    苏城再次犹豫了一下,还是抱歉道:“煤头甲醇,实在不是我们想搞的技术。”

    他在山*西投资,很大程度上是看重了山*西的煤炭资源。就时间而言,只要给他2年时间,解决了天然气包销的难题。立刻就能携胜利之势,遍访山*西之“名山大川”。到时候,自然是想要哪个煤矿,就能得到哪个煤矿。

    这种中国的政治商业,其实也是外国人遵循的政治商业。先冒风险。再得厚利,皆是如此。山*西的煤炭已经采掘了数百年,富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脚下的土地价值。就算是在煤炭价格低缓的时代,要想获得那些储量过亿的煤矿,也是非常艰难的。传说中一夜暴富的故事中。除了官宦子弟,即使是最好的时间,能够廉价拿到的煤矿,最大不过是千万吨级别,开采二三十年,总价数亿元人民币罢了。

    要想拿到好煤矿,首先就要与政府进行深度合作。

    但是,万省长的要求,显然是苏城无法达到的。

    虚晃几枪后,万省长告辞离开。

    两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心情都好不了。

    苏城定了晚上的飞机,准备今天就走。明天就是年三十了,留在北京,也无法办事。

    他脑袋里转着念头,自斟自饮的喝着茅台。平日宴请,他最多喝三四两酒到头,今天却控制不住的往里倒。

    他又倒满了一杯,正要喝的时候,酒杯却被人给盖住了。

    “苏董,怎么一个人喝闷酒?”来的人竟是王胜。

    苏城大着舌头道:“你怎么来了?不回家过年了?”

    “我接老婆孩子来北*京玩,今年在大陆过年。”王胜笑了笑,又问:“谈的不顺利?”

    苏城摇头。

    “总不至于比阿布扎比难吧。”

    “阿布扎比,我知道结果。这一次,我不知道。”苏城喝的有些头昏,顺口就说了出来,转瞬打了个哆嗦,有些清醒了。

    王胜却以为他说的是王储,于是笑道:“在大陆,你也可以找一下上层嘛,铁道部不能解决的事,到了上面,说不定就是个小问题。”

    苏城似明非明的点头,却笑道:“他们找过相关领导了,事儿太小,还是打回来了。”

    王胜看到苏城这样,一点意外的表情都没有,反而笑的很开怀,神秘兮兮道:“苏董,我们台塑,有一个大计划,估计会在下半年实施,到时候只要通过,无往不利,你现在的优惠条件,根本不算什么……”

    苏城喝的半晕不晕,看着面前这个台湾老男人操着一口娇滴滴的台湾腔普通话,笑的咧开嘴,就差伸出个兰花指,忽然震了一下,一下子想到了他们老大,王永庆说过一句话:

    过去国家的强弱,决定于她的钢铁生产量,但是今天的情况不同了,转变为决定于石化业的产量,全世界都在往这方面发展!

    他一下子酒醒大半,台塑会和自己合作,绝对是有大事件,自己在山*西搞不定一个石化基地,但是他们曾经可是轻松的就让中央领导人在厦*门画了一圈……

    苏城耐着恶寒,回了一个傻笑,一把伸手握住了王胜道:“来来来,陪我喝几杯。”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三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胜喝了两杯酒,对苏城勾肩搭背的道:“这个大计划,非常厉害。但我现在不能告诉你。”

    他说的不清不楚,但是,苏城转动着稍显迟钝的脑筋,按照时间来推算,很容易想起一个词“海*沧计划”。

    今年下半年,台塑集团将向北*京秘密提出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庞大的投资计划。整整七十亿美元,用于建造一座年炼油1000万吨,乙烯70万吨的石化工厂,并自备电厂、远洋与内河运输船队,产品全部供应国际市场。

    围绕该设想,台塑提出了多点要求。他们要求大陆提供一定数量的原油,以及可供建厂的土地,还有一定量的资金……

    为此,中央领导大笔一挥,在厦*门海沧拨出了一万五千公顷的土地……也就是150万亩土地。

    然而,谈判和准备了三年,最后时刻,台湾当局叫停了该计划。理由是对台湾的政治和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苏城装作喝酒迷糊,哈哈大笑道:“这个你不能告诉我的大计划,要我做什么?”

    王胜哪知他早已看穿,遮遮掩掩的道:“因为是石化项目,所以,要稳定廉价的原油,想和您的瑟坦油田,签一份长约。”

    “400万吨还不够用?”这是苏城为借款而许诺的款项。

    王胜用说话极快的道:“那肯定是不够的,具体多少数量。我们可以以后再谈,但您知道,是一个大的数量就行了。”

    他还玩迷阵呢,苏城却知道,这个计划每年消耗的原油肯定超过3000万吨,除了瑟坦油田,台塑还会向其他原油生产商订购石油的。

    王胜见他不说话。继续道:“我们可以把你的甲醇项目加入这个计划里,收益由你自己控制,我们提供便宜的配套服务。便宜的土地,还有便宜的建设费用,政府公关方面。也可以打包进行。您看怎样?”

    苏城早就很有兴趣了,但他装作不了解项目的样儿,道:“听起来还不错。不过,包括政府公关什么的,你说的几个方面,都是你们自己要做,附送给我的,也太占便宜了吧?”

    苏城意识到,台塑很可能是把大陆提供一定数量原油的要求,转移给了自己。或者是分担给了自己。毕竟,以瑟坦油田的规模,一旦量产,每年提供一两千万吨的原油和玩似的。

    王胜给两人的杯子满上,笑道:“您要是知道我们计划的规模。就不会这么想了。您看这样如何,我们配套的电厂购买大华实业的天然气做燃料。其他原料也尽量采用天然气。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把原油的400万吨天然气消耗,增加到600万吨。这是最低数量。”

    “这倒不错。”苏城用小拇指玩弄着酒杯,开始思考利弊。

    海*沧计划在大陆,一度被叫做“1139工程”和“901工程”。是大BOSS亲自关注的项目。它的失败,则是台湾李登辉政府的政治决策,其本身的经济性勿庸置疑。假若成功,能够带来一连串的产业加成,还可以带动大量的台湾石化下游企业一同前往投资设厂……

    按照台塑的计划,他们在石化基地之后,还会转型汽车产业,并提高台湾和大陆的汽车自制率……

    在外汇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为了留住台塑的70亿美元投资,甚至愿意首先拿出3亿美元,作为合资公司的资本金。这个计划如若成功,对大华实业有百利而无一害,对中国也有百利而无一害。

    问题在于,就苏城所知的历史,一旦郝柏村照旧担任台湾行政院长,海*沧计划流产的可能性在八成以上。

    因此,他需要考虑的重点,在于海沧计划失败的情况下,大华实业何去何从。

    这一次长考,持续了很久。

    就在王胜以为他要睡着了的时候,苏城突然睁开眼睛,道:“你们既然能帮我多消耗200万吨的天然气,那签一份原油合同也没问题,具体数量,咱们到时候再谈。”

    “我们年后就去美国。”王胜乐的像是中奖一般。毕竟,他给出的信息如此之少,竟能得到苏城的许诺,这比他们预想的好多了。

    也让王胜对苏城的决断高看一眼。当然,他永远都不会知道,苏城比他还清楚“901工程”的始末。

    ……

    大年三十的中午,苏城回到了荆山村。

    母亲徐丽雅松了一口气,笑道:“还担心你不能按时回来呢,这是咱们祠堂建好的第一年,要杀牲口祭祖的。”

    “我算着时间呢。对了,县里再来人了吗?”苏城看着院子。几个表兄表姐前两天就过来,将此地装饰一新。

    徐丽雅笑道:“地区都派人来了。听说咱们祭祖,畜牧局送来了一只大羊,还有一头好大的牛。”

    “猪呢?”

    “咱们自己养着年猪呢。”徐丽雅说的很轻松。

    两人正说着话,外面传来敲门声:“苏董回来了吗?”

    “嗯?”

    “苏董。”刘飞笑眯眯的进来了,道:“我来看看伯母,苏董来回赶累坏了吧,尝尝我老婆做的梨水。”

    苏城惊讶的道:“你结婚了?”

    “毕业就结婚了。”刘飞笑呵呵的说完,道:“苏董,我们县里准备建一个新的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