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首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乡村首富-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祝贺坝头乡中99年中考再创佳绩!”——



    各种稀奇古怪的标题都出来了。



    不过张晨看着那一连串的“乡中”字眼,心里也是颇有些不舍。新的白鹤中学已经在建了,估计下个学期就能启用,坝头乡中这块地皮已经成了白湖湾集团名下的产业。



    崭新的校园无论是面积还是硬件设施,都不是以前的乡中可以比拟的。但是有很多东西总是人一生中不可磨灭的印记,就像坝头中学的三年经历,或许在很久之后张晨仍然都会记得,更是一辈子的回忆。



    老旧的窗棱已经掉漆,大多数教室的玻璃上都被透明胶布粘满了碎裂的痕迹,或许99年的中~无~错~小说 m。quledu。com考也将成为坝头乡中最后一次用“乡中”的称呼了。



    乡中的三年。



    可以想起的人和事情有很多。



    当然,张晨不是会跌死在过去的人。



    刚一进校门。就被挤在乡中校内宣传栏的人头吓了一跳,黑压压的一大片,好几百人呐。实在是太壮观了。



    不用说了,这种场景张晨也不是头一次看到,平时学校里每个学期的期中考试成绩出来或者毕业班的中考成绩出来,就没少见过。



    乡中对学生成绩的公开可以说不是一般的及时,而是很及时。



    这次中考的成绩一出来,学校就公布了全校的成绩排名,更把高分学生在全市以及全县的排名都写在了括弧后面。看上去一目了然。



    还没走近,张晨就看到了大红纸上的黑色字迹。



    其实他也蛮佩服的,到底是哪个老师牛气到这种程度。竟然把全校考生的名字和分数包括排名都用小楷写了上去,这可不是一个字两个字,而是上万个字。



    不过此时,红榜下面可没有人在感叹这字到底是谁写的。



    “这么高的分。只有他才考的出来吧!”



    “太高了!”



    “张晨太变态了。考这么高!”



    “你们说晨子这次会去哪个学校,这么高的分芦城一中和宜城一中都够了吧!”



    听着一群人都在议论自己,人群后面的张晨怎么都觉得奇怪。



    不过他也很有些好奇自己到底考了多少分,这时候可没有电话查分这一说法,再说了他也没打算去查自己考了多少分。



    他的分数压根就不用凑近看,红纸上老高的位置就能看到的名字,而且还是大一号的毛笔楷体字,字迹刚劲有力。想来是誊写名单的老师头一个写上去的。



    101班,张晨语文115。数学120,英语118,物理+化学100,历史+政治98,实验10,总分561,全年级排名第一(全县第一、全市第一)



    这次中考语数外满分都是120分,政史一张试卷满分100分,理化一张试卷也是满分100分,总分共计是560分,再加上10分的物理和化学实验,所以总计满分是570分。



    作为全市唯一一个总分突破560分的考生,张晨的成绩毫无疑问地取得了无可争议的全市第一名。



    因为在考试之前,白鹤并没有设立经济特区,所以这一次白鹤地区教育系统的中考和高考排名,仍旧被算在了宜安市内。



    561分的总分,的确很震撼。



    连张晨自己都有些难以想象他竟然会取得这样的分数,因为在考完试后,毕竟是中考,所以他给自己稍微估了一下分数,差不多在545分上下。



    而且在考试之前,他就夸下海口,即使百城一中和德阳中学愿意录取他,他也要考出一个高分。



    张晨口中的高分绝不仅仅是达到省级重点中学的入学线就够了,至少也是全县前三的成绩。



    但是他没有想到最终的结果会多出十五分的差距,这就不仅仅是估分技巧的问题了。



    看到自己的成绩后,张晨没等人发现就从人群后面溜走了,碰到几个熟人也只是匆匆打了个招呼。



    当然一路从校门口到于飞凤的办公室,被各种口头禅骂那是少不了了。



    “张晨,我日尼玛考这么高的分,你真变态!”



    “晨子,你真变态!”



    “狗日的你怎么考的,这么高的分!”



    “——”



    其实他很想骂人,偏偏还找不到理由,为什么?因为人家显然是在羡慕外加恭喜他,只不过这口头禅上来味道就变了。



    今天他注定了只能做一个像风一样的美男子,匆匆避过一个又一个熟人后,杀到于飞凤的办公室。



    然后就会很意外地方向,办公室里的攒动的人头丝毫不比红榜那边要少。



    由于毕业班的班级很多,而且班主任基本上都是在这个由教室改装过来的办公室里办公,所以各个班填报第一批高中志愿的学生基本上都窜到办公室里了。



    正想开溜时,于飞凤却恰好看到他了。



    “张晨,你过来!”



    这个名字完全就是一个导火索,几乎办公室里所有人瞬间都看了过来,齐刷刷的注目礼,张晨的脸皮好在还够厚,脸红都没红。



    突然抱拳来了个武侠小说里的江湖把式。



    “各位老师,同学,久违了!”



    不伦不类的臭把式顿时整个办公室里就是一阵哄堂大笑,随即不知道是哪位老师突然喊起来。



    “张晨同学考这么高的分,还给我们耍了个把戏,咱们也鼓鼓掌恭喜恭喜他。”



    啪啪啪啪!



    话音一落,稀稀拉拉的掌声立马就响了起来,不到三秒钟,整个办公室就都被掌声充斥着,久久没有停下来,这是一份荣誉,一份认可,一份久违了三年的祝贺和光荣。



    尽管张晨笑得很灿烂,但是他的眼底也隐藏了泪水。



    于飞凤可以说是整个办公室里最了解张晨为人的,三年的班长,可以说张晨做得极差,但是这三年的教学生涯,也很有可能是她这一辈子最出色的一届学生。



    乡中101班,这次期中考试,班上的学生除了张晨连续夺取了全市第一名、全县第一名、全校第一名以外,全校前20名,十个班级中,1班占了9个名额。



    班上有四个人进入全县前五十名,三个人进入全县前二十名,而且这三个人都是全县前十名。



    其中张海林考了512分,考了全县第6名,全校第3名,唐舒考了503分,全县第10名,全校第四名,乡中还有一个学生进入了全县前十名。



    陈夕。



    以总分518分的成绩夺取了全县第三。



    整个百城,超过520分的人只有张晨一个,全宜安市也不足十个,而超过540分的更只有张晨唯一一个人。



    百城第二名的学生是百城第一实验初中的,也就是那个曾经两次从张晨手里抢走全县第一的学生,这一次,他考了520分。



    对张晨这种已经超出了理解范围的学生,百城各个初中的老师们都只有感叹的命,偏偏这样一个学生任何重点初中都没进,就留在了坝头乡中,连续霸占了全县第一好几年不说,这一次更是以绝对优势摘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超过第二名将近20分的成绩,这在宜安市中考的历史上,几乎就没有出现过。如果是在高考的考场上,那还有可能,但是在中考这种难度对大部分学生来讲都比较平均的考试,基本上很难出现这样大的悬殊。



    张海林和胡强的分数都够进一中,虽然不知道胖子高林鹏会有什么手段,但是一中的名额应该是拿得到的。



    张晨没有丝毫犹豫,仍然填了唯一一个志愿,百城一中。



    不管前世今生,这都是他唯一的选择。



    但是这一次,张晨自己心里清楚,百城一中,很有可能只是自己的一个选择,随着白湖湾的快速发展,他在一中驻足的时间极有可能会大大减少。(未完待续……)
163 新的布局
    白鹤新区的成立已经成了既定的事实,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当然,对于白鹤人来讲,这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成立新区,无论是在共和国的政治版图上,还是在经济版图上,白鹤新区的地位都会得到巨大的提升,这是毫无疑问的。



    地位的提升总是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机遇。



    当然,对于作为白鹤村改革和发展真正的幕后领导人物张文林来讲,功成身退也是此时最为明智的做法,这对老张家来说也是退居幕后的好机会。



    因于各种理由,张晨很轻松就说服了他老子。



    在这之后,张文林将不仅不再担任任何公职,而且,老张家在白鹤投资公司中所占的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新区政府都将会通过以土地置换或者工程项目建设权的代价收回。



    这自然也是张晨的手笔,尽管张文林不懂儿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儿子张晨一句“公家的便宜不好占”就打消了他心中的疑惑。



    不错。



    公家的便宜的确不好占,这个道理张文林甚至比张晨还要清楚,欠了公家的账迟早有一天是要还的,不是现在不还,只是时候未到。



    以前白鹤投资公司还是白鹤村的{无}{错}小说 m。{'quledu}集体财产的时候,老张家可以占据大部分的股份进行控股,并取得管理和运营权,但是现在新区政府成立在即,应该说虽然没有正式挂牌成立。但是现在完整的组织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了,没看那位于冰书记已经公开露面主持工作了么。



    这样一来,新的区政府肯定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这么一大笔公共财产被个人捏在手里。这无疑等于被人掐住了财政咽喉,即使短期内不会有什么想法,但是时间一长,老张家无疑就是在给自己找不自在。



    尽管现在的白鹤投资公司无论是规模还是整体实力都上升了好几个档次,但是拥有白湖湾的老张家自然也不会觊觎这么点东西。现在的白鹤投资公司对老张家来讲无疑是食之无味、弃之也绝不可惜。



    所以在7月末的时候,张文林在清算了白鹤投资公司的股权之后,就带着谭林荣离开了。



    现在谭根生已经成了张晨的专职驾驶员和助理。老谭离开白鹤村之后也没有继续发挥余热,而是留在家里养老了,已经五十好几的人了。尤其是去年家里添了小孙子后,这心呐就操劳不动了。



    现在老谭一家在张湾也盖起了小楼,紧挨着老张家院子不远的一块地皮,这里原本就是老张家的鱼棚子。后来拆了给老谭家盖了房子。



    现在老谭一家的户籍都落在了张湾社区。因为当初张文林给他办理的白鹤投资公司的人才移民,所以现在老谭一家子也算是正儿八经的拥有白鹤福利的住户了。



    虽然是从溪岭迁移过来的,但是张湾人对老谭一家也没什么意见,毕竟三年下来一家子的为人如何大家也是门儿清,就更不说老谭家还是老张家的长期雇工。



    现在老谭退休了,按照他的意思,就是让他在老张家做个管家的都行。



    虽然当初离开老家溪岭那会儿,心里还是有些惆怅。但是如今三年住下来,谭林荣一家子对张湾也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这无疑是他们今后世世代代的居住地,说是故乡也不为过了。



    前些日子根生他娘还唠叨着什么时候回去看看,如今谭林荣退休了最近也在谋划这事。



    在谭根生一家忙着商量什么时候回老家看看的时候,张晨已经收到了百城一中的通知书。但是在去高中之前,张晨似乎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



    早在99年开春的,张晨便写过一封不伦不类但是却极其重要的短信,至于这封信到底能不能抵达收件人的手中,收到信后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张晨并没有考虑。



    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性格极其坚毅的商业高手,即使拥有比对方更重要的信息资源,但是张晨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去说服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