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首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乡村首富-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反,在白鹤村的公告栏里,村委会的意见也很明确,白鹤村接下来仍然会根据发展和改革的需要进行第二次合并。



    有了这样一个回旋的余地在那里,其余的几个村子也没有什么意见好提的,唯一令张文林纳闷的是刘杨村尤其是桃园队上对他意见很大,到最后甚至演变成了对老刘家的意见。



    张晨他姥爷已经三番五次打电话过来说这件事情了,虽然老人家意见很多,但是也算是通情达理没有跟女婿纠缠这个问题,但是心里总有那么些疙瘩在里面的。



    但是张文林自己心里很清楚,无论如何,不管是从公情上还是从私心上,其实他都不能把刘杨村尤其是桃园队列入第一批并入的名单,除非周边所有的村子都已经合并了。



    往公家上说,张文林做书记和村长,既是形势所致,又是村里民意所致。



    刘杨村桃园队上跟老张家是什么关系村里人也都清楚,老丈人的态度那自然是很大的,就更不说现在张文林这一脉里,除了拉不上什么关系的老人以外,家里基本上就老丈人和丈母娘两个长辈在世,此这一点上讲的话,张晨他姥爷跟姥姥的地位就愈发地重要了。



    但是在这种情形下,他怎么能用私心来衡量这件事情,即使不是出于私心,为了避嫌,他也不可能会让刘杨村或者桃园队并进来。



    除了李家洼意以外,李湾之所以能够全村整体并入进来,纯粹是从地理位置上考虑的,因为跟白鹤村接壤的众多村里,只有李湾占得面积最大。



    除此之外,张坝公路基本上是横穿整个李湾村进入白鹤的,也就是说,李湾村的整体格局跟白鹤其实很相似。



    这一点是其他几个村都无法比拟的,当然,还有一点是最重要的。李湾跟白鹤接壤的部位除外,在坝头乡靠近白湖的方向,李湾村应该是位于中心的位置。



    也就是说,只要将李湾纳入白鹤新村的范围,那么在经过改革计划之后很短的一段时期内,白鹤村的改革效应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周边的毛领、刘杨、塔前、甚至更远的七里村、向前村以及荷塘村产生巨大影响。



    仅仅是从这一点上出发,张文林就只能选择李湾而不是其他的几个村。而且李湾的经济条件最差,毛领有大量的水田,塔前村同样如此。粮食不仅仅能够实现自产,还能够有结余。



    刘杨村水田、旱地、山林都比较均匀,也不存在生产资源不足的问题。只有李湾,人口很多,但是由于地势相对较高的缘故,基本上没有水田,也没有山林。旱地在生产用地资源中占了主要比例,但是人均面积太少,粮食自产很成问题。



    往年别的地方农忙的时候,都是李湾的劳动力出村去帮其他的地方出力挣工钱,相对于条件更好一些的其他村,按照张晨的说法就是,只有条件越差,才越能体现出白鹤新村改革的力度和成果。



    当然,也能够杀一杀其他几个村自以为满足的优越感,到时候下一次合并的时候阻力才会越少。



    这些考虑可以说应该是比较周全的,白鹤村内部的不同意见也很少,对于村委和张文林的选择,内部的意见比较统一一致。



    村委会。



    张文林环视了一下会议室里的面孔。



    除了白鹤村本村的村委以外,这次村委会的召开,自然也多了很多新面孔。



    由于李湾村的区划编制在乡政府的通知下发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取消了,所以现在已经不存在村委干部了。



    这件事虽然也惹出了不小的风波,但是白鹤村这边也做了相当多的准备工作,原李湾村委委员将会在白鹤村村委会对李湾的整体规划结束后,通过举行一次民意调查决定是否继续留任白鹤村村委成员。



    这样一来的话,出席这次村委会除了李湾的村支书和村长以外基本上就没有其余的村委干部了,当然还有各个大队的队长也出席了这次合并工作会议。



    李家洼同样是由原队长和队上一个文化水平比较高的干事出席了会议,作为并村工作会议,张文林基本上没有废话,上来就直接点出了村委的工作任务和各个负责人的任务。



    这也让第一次认识白鹤村工作方式的基层干部们头一次见识到了张文林这位如今声名日重的村干部的工作特点。



    “由于我们联合新村初创,所以工作很多,村里全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也都一一做了安排,大家回去自己多琢磨琢磨手上的这份《白鹤村1997年发展与改革规划和刚要》,这里我就不多说。



    今天我主要谈一谈这次并村的工作要怎么做的问题。”



    张文林说到这里的时候声音陡然大了几分,下面的村干部尤其是新并入的大队长都知道,张文林下面要说的才是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这一次会议也注定要被写在白鹤村辉煌的发展史上,也正是这一次会议的工作布局,真正开启了白鹤村“进行农村改革,创新产业发展新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华丽篇章。
第141章 劳动致富
    村委的动作很快。



    白湖湾边上的垂柳刚开始吐新的时候,白鹤村村委的通知已经下发到了原李湾村的各个大队。



    李湾全村上下有将近六千多人快七千多的样子,加上李家洼和白鹤五千出头的人口数字,绝对有七千的总数。



    这么庞大的人口数字,统计起来绝对不会那么简单,所以张文林几乎每天都带着村里的干部在李湾各个大队之间来回跑。



    足足花了三天才将人口全部理清,隐瞒的人口这一次也全部清算出来,计划生育工作肯定依旧需要开展,只不过这一次白鹤村的政策要更人性化。



    李湾二十几个大队的队长配合张文林将所有的田亩都清算好之后,才开始按照人均面积分配产业化任务。



    李湾旱地居多,所以张文林和省里来的第三批农业专家们打算在李湾实行多样化的农业种植实验。



    张文林这一次以白湖湾集团的名义直接将一千万专项贷款的资金打到了白鹤村的账户上,非常迅速,三月初的时候,原本的大棚已经开始选种和育种了。



    现在李湾这边土地清算好之后,新的公路修建方案也在同时确定并进行奠基,这些钱都是张文林贷款给白鹤村的,各家各户的私人贷款需要签无错小说 m。quledu。合同,公家贷款修路的钱由白湖湾集团跟村里签合同。



    李家洼队上的人口不多,省农大一批在白鹤村已经呆过一年,经验丰富的研究生在三月初的时候已经下乡对农民进行大棚蔬菜的培育和养殖指导。



    这一次修路的事情已经完全交给了白湖湾建筑公司,仍然按照村里的人口把任务平均到各家各户,人均需要出一天工,劳动力多的户口上还要多出一天的工时。



    张文林现在只能把任务一一分配下去,真要事事亲力亲为的话,恐怕到年底都干不完,幸好白鹤村的村干部大多数都经历过一次,现在再弄起来已经比当初熟练很多了,而且现在各方面的东西都是现有的,只要资金到位立马就可以开始动工。



    所以在三月末的时候,几乎李湾村的改革方案基本上已经全面铺开了。



    李家洼的人均田亩比较多,所以仍然采取原来白鹤村的方式,人均一亩地的大棚,剩下的土地要全部用来种植养护林木和料草。



    但是李湾的情况比较复杂,贷款下发到户之后,村里的项目也开始具体到各个大队下面,大量的旱地主要分作三个部分,人均一定面积的蔬菜大棚在李家洼开始培训的时候,各家各户都派人到白鹤村原本的各个大队去学,边干边学,上半年第一茬他们肯定是赶不上了,所以张文林让各个大队上半年集中精力干好三件事情。



    第一件是村村通的公路网修好,第二件是要把蔬菜大棚的种植技术学到手,大棚要盖好,第三件就是把自家的所有地里全部种上料草,张文林已经算过了,按照李湾的情况,一个季度的料草生产量很可观,随着白湖湾里的鱼97年要开始大幅度的收获,下半年的新鱼苗下水后,肯定需要大量的料草储备,光是上半年种植料草的话,人均一千多块钱的收入那肯定有。



    虽然跟大棚种植相差很远,但是在过度时期,也只能这样,最重要的是,如果全部上马的话,一个是太仓促,技术不到位到时候的损失可能会很大,第二个就是白湖湾烤鱼餐厅在上半年的时候将会筹划增加三到五家分店,实行走出百城的发展战略,以白湖湾现在的消化能力,还不足以承担很多的销售量。



    除此之外,根据省农业大学专家组的意见,李湾这一块由于地势总体上在坝头乡这一片地方是最突出来的,光照充足。



    而且距离水源很近,是种植花卉的好地方,但是他们还需要对土壤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所以如果能够过度半年的话那肯定是最好的。



    经过一年的合作,省农大对白鹤村这块地方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亲自参与到白鹤村的农村改革,并且看到了改革的成果之后,跟白鹤村保持长期合作的意愿也愈来愈强烈了,毕竟一个好的农业实验基地也是学校进行研究和教学所必须的。



    更何况在白鹤村,不管是学校里的老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好的待遇,张文林已经明码标价地说过了,只要这些学生愿意,不嫌弃白鹤村是农村,太偏远的话,毕业了可以留下来。



    可以选择在白鹤村村委做行政和技术工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留在白鹤村投资公司做市场工作,尽管答应留下来的人并不多,但是也已经有人明确表态想留下来试试了。



    胡思思和邢国芳就是其中的两个。



    胡思思和邢国芳都是省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今年六月份就会毕业,光从名字看,很可能会认为这是两个女孩子。事实上,胡思思是女孩子不假,但是邢国芳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老爷们,典型的北方汉子,长得人高马大,五大三粗,很难想象就他这个体型竟然会是研究花卉种植领域的高材生。



    两人应该说是一对恋人,胡思思的老家是南江省宜安市区的,家庭条件也算是优越,长得一般,但是张文林很喜欢这个女孩子,身上有一股子的钻进,在大棚蔬菜种植领域能力不俗。



    邢国芳的家境很令人吃惊,因为他的父母都是省农大的教授,祖籍地确是北方的,但是现在都定居在南江省城泸市。



    两人原本是因为要攻克一片毕业论文,所以去年第一批挑选来白鹤村的人员时,他们是主动报的名。



    经过快一年的实地工作,两人都意识到白鹤村将来极有可能会成为共和国改革开放的经济版图上具有极其重要作用的一块,所以都打定主意留在白鹤村做技术顾问。



    这一次李湾进行花卉种植的前期实验工作,主要就是由胡思思负责,邢国芳则正式成为了白鹤新村的蔬菜大棚种植技术顾问,一旦两人毕业拿到毕业证,白鹤村就会跟他们签一份正式的雇佣合同。



    三月底天气开始渐渐回暖的时候。



    李湾所有被重新定亩的旱地都已经种上了料草,满目望去都是绿油油的一片。



    村村通公路网也已经开始全面开建,一个月足够规划出新的路线和完成前期的打基工作,这次光是规划公路的花费就要将近百万之巨,而且还是因为很多人力没有计算在里面。



    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白鹤村村村通公路网的水泥路质量肯定过关。如此快速的建设速度自然一一被周边的村子看在眼里,越是如此,来年并入白鹤村的想法也就越发地强烈。



    依据现在的速度,张文林预计新公路网的修建至少要到8月底的时候才能完工。这一次耗费的时间之所以较长,是因为在公路网修建的同时,也在地底修建了引水管道和蓄水池子,并且打算开挖不少水井。将来这一块要是进行大棚蔬菜跟花卉种植的话,水源肯定是个问题,所以张文林不惜多做了将近十万的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