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恐怖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第一恐怖军-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80收拾恶棍
    180收拾恶棍

    按照辈分排起来,军统局戴老板的母亲还要尊称我一声表哥呢,怎么样,小兔崽子们,被吓到了?——于慰营

    遂昌是一座历史久远的县城,秦朝时就设县。该地的原住民以畲族居多,畲族是我国一个具有自身独特民族特sè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少数民族,其前身为山越。

    三国时吴国孙权就对山越族大动刀兵,一千多年过去了,畲族没有消亡,也没被汉化,继续保持着其独特的民族特sè。

    畲族的男女椎髻,跌足,衣尚青、蓝sè。男子短衫,不巾不帽;妇女高髻垂缨,头戴竹冠蒙布,饰理路状,辫发很多是盘成高髻的,状如独木舟,谓之‘船子髻’,系以红绳,插以银替,髻上可套凉笠,髻端外露前翘,笠沿周围垂下长约五寸的五彩布条,微风吹来,彩条飘拂,确是别有一番风韵。

    畲族百姓,无论男女,皆着围裙,衣镶花边,和外人言语沟通甚难,但只要说起汤显祖,人人皆知。很快,张灵甫等人就找到门额上篆刻有红底黑书“遗爱祠”的祠堂,这是康熙年间,民众为奉祀汤显祖而建的。

    正厅内,设有神龛、祭桌和汤公位牌,每年chun分和秋分,当地县官都要亲率僚属及县学生员、社会名流来此上香瞻拜。汤显祖于遂昌任上兴教、劝农、安民,时间虽仅为五年,却让百姓缅怀至今。而他创作的《牡丹亭》也更是流芳百世。这怎不叫张灵甫感慨万千?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来世走一遭,总得给后辈留下一点什么。

    瞻拜一番后再去酒馆,分官长和卫兵两桌坐定。卢醒给大家介绍道,点了几样当地名肴,有鱼头豆腐、黄米粿、猪手煲、笋干火锅、香菇烧野鸡等等。众人当然纷纷说好,说就是要品尝当地的美味。这酒馆老板大约读过书,cāo宁波官话。文绉绉的,在一旁热情介绍道:“遂昌多山,盛产山珍,品种多以菌类、竹笋、野味为常见;又因近海,烹饪传袭宁帮特sè,讲究鲜嫩软滑、不变原味。当然,本地也受邻省福建之影响,喜用药材炖肉煲汤,比如猪手煲,即用一味去湿的中药材炖制而成。”说着。给每人递上一根纸烟,又点亮几盏悬在空中的煤油灯。

    从不抽烟的张灵甫。今天破戒,大大方方接过来,当蔡仁杰给他点上火以后,便凑到嘴里拔了一口,然后靠着椅背仰起脸,十分惬意地把烟气吹到空中。不过,别人抽烟,有的是直接叼到嘴上,有的是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只有他像是捉田螺一样,用三根手指捏住纸烟,这姿势就在一群吞云吐雾的隐君子当中分明有一种生分、或者是一种矜持。

    隔壁那一桌,立刻传来一阵唧唧喳喳的议论声、惊叹声:

    “嗨!快看!师座抽烟了!”

    “哎,你们说,咱师座抽烟的样子像什么?”

    “我看呀,就像俺邻居的小哥哥躲在后院学抽烟一样!”

    于是,小兵们又一阵掩嘴窃笑。

    张灵甫扭过头去,呵斥一句:“笑啥?严肃一点!”

    蔡仁杰也在旁边习惯xing地敲着边鼓道:“你们还小,得攒钱娶媳妇,莫把几个钱都拿来抽烟喝酒了。哦,还有,平时也不要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没事就看、识识字,听见没有?也莫怪我多嘴,你们这帮小鬼就是喜欢撒野。”他的这个习惯,出自于做过教师、当过jing察的经历,总想把大家调教好。接着,他又补充一句道:“当然,铁蛋除外,你们都要向铁蛋学习!”

    长官的夸奖,让孟铁蛋十分自豪。一件和蔡副师长有关的事情,忽然涌上心头,于是起立报告道:“报告长官,今天在172团,那个背正气歌的弟兄,我认识他,他的名字不叫王长庚,是叫胡三元,外号小胖子。”孟铁蛋这么一说,才让大家恍然大悟,想起明灿在点名的时候,那一种稍作停顿的犹豫,还以为他是想了一想才记起人家名字,原来根本就是胡诌瞎编!

    “他姥姥的,明灿这小子,把我们都忽悠了呢!”众人皆愤愤然,特别是卢醒。“大概明灿叫小胖子叫习惯了,把人家的大名搞忘记了。”蔡仁杰分析道。被明灿的小把戏蒙住,他也是有些生气的。

    张灵甫仔细一想,倒觉得很有趣,认为那小胖子的反应也够机敏的,能够配合长官圆场,而卢醒则不依不饶地说:“不管怎么说,糊弄长官的做法总不对?得给他一个教训。”

    “一个教训?什么样的教训?”张灵甫问。

    “明灿总是炫耀他们平时如何戒备、如何jing惕?要是我们半夜去摸了他们的枪、或者剪断他们的电话线,再看他还好意思吹牛不!”

    蔡仁杰一听也有几分道理,拿眼睛看了看张灵甫,张灵甫明白这是他在征求自己意见,便点头说道:“我看可以。本次练兵,宗旨就是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嘛。只是摸枪不可取,以免发生误伤。”

    “好的。”蔡仁杰接过话头,对卢醒说:“此事交给你,带几个弟兄偷偷钻进172团防区,把电话线给我掐了,明天一早我和师座再去清他们的铺、办他们的筋。”

    这时候,第一道菜——用肉丝、青菜、冬笋爆炒的黄米粿端上来了。众人于是斟满酒,站起来纷纷说干了、干了。酒过半巡,从楼下忽然涌上来一群黑衣裤衫的枪兵,为首者满脸横肉,歪戴毡帽,一手转着两个铁球,一手拍着胸脯,走过来冲着大家说:“兄弟我奉命代收抗ri捐,一人一元,见者有份,为购买子弹,交钱、交钱!”

    张灵甫把酒杯往桌上一搁,冷冷问道:“何人在此大声喧哗?”

    “嘿嘿,说出来吓死你们——鄙人是第三战区军统总站税jing大队特派员兼遂昌稽私中队中尉队长于慰营!按照辈分排起来,军统局戴老板的母亲还要尊称我一声表哥呢,怎么样,小兔崽子们,被吓到了?——”

    歪毡帽一脚踩着板凳,盛气凌人地翘着大拇指说。

    “哎呀,果然很吓人,不仅是戴老板的表舅,还是中尉队长呢。”蔡仁杰忍不住笑起来:“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吗?”

    “你们是干什么的?哼哼,看看你们这群人,各sè服饰混杂,文不文,武不武、商不商,农不农,想必是汉jiān便衣队?”歪毡帽向后一招手:“来人,统统押回局子里去!”

    对这种狐假虎威的地痞流氓,众人早就不耐烦了,一听还要把长官押回局子里去,孟铁蛋首先站起来,一把卡住歪毡帽的脖子,就是两巴掌:“个屄!”

    该出手时且出手,当兵的么。张灵甫接着把头一摆,喝令左右说:“只当是实弹演习,都给我上,打死了算!”路见不平,他向来是拔刀相助的。

    师座发了话,众人一齐上,桌子板凳、锅瓢碗盏“噼里啪啦”响成一片。

    混乱中,只听见有人惨叫不停,说别打了、别打了、我们真的是军统啊!“什么军统、马桶!打的就是你们!都给老子往死里打!”这是蔡仁杰怒气冲冲的声音。接着,好象是卢醒的声音在喊:“小心小心,别把酒菜撞翻了,老子还没有吃饱呢!”

    这一帮人哪是七十四军的对手,不到几分钟,全趴在地上喊爹叫娘。过足手瘾、过足酒瘾,连同摔破的几个碗碟一并作价,结清饭钱,一行人押着俘虏,得胜回朝。

    卢醒还没忘记自己的大事,乘着酒意,带着卫兵,揣着一把借来的剪刀,直奔172团而去。那酒家老板见那一群打着抗ri旗号而横行市面的地头蛇被摆平,十分快意,跟在卢醒后面连声说,剪刀不用还了,只是这批人还是有来头的,各位好汉还是要担心那。
181金华火腿
    181金华火腿

    北宋名将宗泽所率的宋军吃了金华火腿后胜仗连连,希望你当师长后的第一仗也能旗开得胜!——王耀武

    第二天早晨刚吃了早饭,58师一众将校正yu出门,就听到门外一队马蹄声由远而近。

    出门一看,原来是军长的jing卫骑兵班,这个班的士兵从马上跳下来,成两列立正站好,动作是多么标准,步伐均匀,刚劲有力,每一个动作都一致。这个班的行动如同一个人,横直有行,就像刀切一样,个个面目庄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一干将校正准备去明灿那里兴师问罪,却看见军长王耀武策马来到了面前。

    大家心里猛然一惊:糟糕!是不是昨晚打军统犯事了?转念一想,就那几个兵痞子,打了不就打了,怕个甚!张灵甫、蔡仁杰和卢醒忙迎上前去,说军座您怎么一清早就来了。王耀武一边下马,一边随口说了一句:“早上来就不欢迎吗?”

    “欢迎欢迎,哪能不欢迎呢。”众人忙不迭地应声道。

    “你们当然要欢迎,本军长亲自送来了金华火腿,喏——”王耀武指了指身边的几个卫兵,他们正在从马背上卸下一个很沉的麻袋。原来军座不是为军统的事情、而是来给我们送好吃的,大家顿感身心轻松,眉开眼笑,一个劲地说谢谢军座、谢谢军座,又说这等小事何必劳军座大驾。打个电话来不就行了,我们去军部驮回来呀。

    一提到电话,王耀武脸一沉,正sè道:“电话打不通嘛。赶快去查线,看看怎么回事!”

    众人一听傻了眼,马上联想到昨晚剪线的事情,莫非摸错方向、把通往军部的电话线给剪断了?刚刚放下的一颗心又提到嗓子眼。卢醒赶紧说:“我这就带人去查线、查线。”转身闪了。

    “不是我批评你们,你们应该知道,光有制度、不去落实怎么行!制度都是完美的,一条、两条、三条,头头是道,盘查过往行人、严防jiān细破坏、随时巡查线路、保持通讯畅通等等等等,关键还在于行动、在于落实嘛。现在战事一触即发。万一发生敌情。战区和军部联络不上你们。岂不延误军机!”

    张灵甫、蔡仁杰无话可说,只得自认倒霉,洗耳恭听。军座的这些批评。本该是他们去教训明灿的,没想到反被军座教训到自己头上,心里的那个郁闷呀,就别提了。

    响鼓不用重捶,点到即可。王耀武没再多说什么,便进了文昌庙正厅。趁着蔡仁杰给军座上茶,张灵甫悄悄溜到隔壁房间,想试一试电话。果然,军部那边的电话是“嘟嘟”不停的盲音,而明灿那边的电话一要就通。接电话的还正是明灿本人。张灵甫说怎么是你?

    明灿说是我呀,张灵甫又说怎么线路还是好好的没有断?明灿说线路应该是好的呀,要是断了才不正常呢。张灵甫还不死心,又追问一句:线路一直就没断?就没什么人潜入你部防区实施破坏?明灿说根本不可能,就是飞进来一只苍蝇也要过我三道关。张灵甫于是闷闷不乐地挂上电话,弄得明灿莫名其妙,在那头放下电话自言自语道,个猡ri的,今天是个么巧板眼,刚才是卢参谋长问,现在又是师座问。

    等张灵甫再转回正厅,卫兵们已经将麻袋里几十只皮sè黄亮的金华火腿倒在了桌上,满屋子都是诱人的腊味香,大概蔡仁杰向军座表示了谢意,所以军座正在对他说:“要谢就谢老军长。”

    原本,宁波失陷前后,老军长俞济时带着自己的指挥部和母亲、妻儿、两个弟弟共50多人就曾暂住在紧邻遂昌的龙泉县凤鸣乡沙潭村。暂住期间,时公一家及随从人员公平交易,遇损有偿,和当地百姓关系融洽,村民有难,惯以向俞母求援。一天,十三师两个士兵将村民胡长林抓了壮丁,他的侄儿赶紧跑去找老太太。俞母听罢,未作思议,即派卫兵追赶,五名卫兵分两路,一路尾追,一路拦截,将那两士兵反绑押回村里,才通知其部将人枪领回。又一ri,某部来村抓民夫,篾匠连大朝、裁缝吴养生两人被带到保长家,身着便服的卫兵前去干预,说:“司令部早有告示,路过军jing,不得乱抓民夫,把他们放了。”

    而那几个兵痞自恃身带枪支,竟骂卫兵“放屁”,还说“他们是你老子吗”云云,卫兵们当即大怒,动手就打,打得那几个家伙抱头鼠窜。后来,时公他们离开沙潭时,还将一些军用雨衣赠给了村民。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啊。村民们听说以前俞军长的七十四军到了遂昌,这不,就将自家平时舍不得吃的火腿都送到军部来了。想到你们近来练兵辛苦,五十八师又是俞军长直接从浙江带出来的,这些火腿我可一只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