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符如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符如火-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欢迎牛局长上任,大家都干完了一杯啤酒,然后按官场规矩,牛三立向罗局长敬酒,再依次是刘梅等人先向局长敬酒,再向副局长敬酒。然后是牛三立再次给罗局长敬酒,依次给刘梅等人回敬。    一切都按规矩进行,气氛则始终上不去,也没有谁当着众人向牛三立多表示出一点儿热情。    小王说:“难得聚在一起喝一次酒。”    老刘也就接了一句:“妈的,全县就我们宗教局福利最差!”    罗腊根脸色就不太好看,其它人则不作声。    这次聚餐,从头到尾气氛都不太好。    薛祥副书记交待得很明白,将牛三立安排在宗教局,还是个副局长,就是个过渡,低调就行。但牛三立有自己的想法:低调可以,不做事则不行。自己本来就被人家打压,再不好好做事,人家不正好有理由继续压制你?所以,自己不但要做事,还要好好做事。    要做事,还只能做跟宗教局有关的事。    宗教局的主要工作职责,看似有十一、二条,核心的就三条:贯彻国家宗教方针;调研全县宗教现状,提出意见、建议;防止和制止不法分子利用宗教进行非法、违法活动。    牛三立觉得,宗教局日常工作如何开展,多年来肯定有自己的套路,按套路做事,谁都会,体现不出自己的价值。所以,要找点以前大家没想到也想不到的事做,这就必须“跳”出日常性工作。    确定了这一思路,他就想到了通南县的“若云观”,能不能通过这个“若云观”与“若云山道教文化”联系起来?    于是,牛三立设法找了一些资料,还特别去县图书馆找到一位名叫曾昭义的老先生,借了有关通南县的县志、野史,看了几天,基本理出了一个思路,再决定去一趟道家“若云观”,实地考察一下。那“若云观”坐落在通南县境内的若云山,号称道家“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如今仍有一些道士在那修行。这些年政府多少也有一些拨款帮助修复,但资金有限,远没有形成气候。    牛三立的想法是:通南县是个穷县,光靠政府拨款,“若云观”再过二十年恐怕也难形成气候。有没有可能找到别的出路?    没曾想,“若云观”之行,不但让牛三立与道家结了善缘,也成了牛三立“升官轨迹”的真正起点!    

    第四章 若云观之行(一)
    (下载小说到云   轩   阁 。yxg。cc) 

    牛三立借了赵銮雄一辆三菱吉普,一个人去了若云山。    赵銮雄父亲是南下干部,就和大多数南下干部子女一样,身材很是高大魁梧。    当牛三立来到天一建筑公司,走进赵銮雄的经理办公室时,赵銮雄非常高兴。他是从内心感激牛三立。赵銮雄与田照东关系密切,如果田照东彻底完蛋,赵銮雄也好不到那去。牛三立保了田照东,也就是保了赵銮雄。    赵銮雄用力地拥抱了牛三立,说:“兄弟!你总算来见我这个大哥了!”    牛三立笑着说:“我现在出来工作了,第一个就来见大哥。”    “好!好!”赵銮雄非常高兴,拉着牛三立坐下,又一把拉起牛三立来:“不行,兄弟,还得再拥抱一下!”    牛三立有些不好意思:“大哥,太夸张了吧?”    赵銮雄哈哈一笑,道:“不经患难,怎么懂得兄弟二字?”    牛三立也就笑了:“好,再拥抱一下!”    二人就又热烈地拥抱了一下。    再次坐下,牛三立问道:“田书记还好吧?”    赵銮雄向牛三立一伸大姆指:“兄弟,你是一个重情义的人。”    牛三立笑而不语。    “田书记还行。不过,有人交待过,暂时不要去看他,不要跟他联系。”    牛三立点点头:“恩,过段时间我会去看他。”    赵銮雄道:“中午我们兄弟好好喝几杯。”    牛三立急忙道:“我今天来,可是有事求你。”    “求什么求?什么事?说!”    牛三立就把借车去“若云观”的事说了。    赵銮雄就道:“你能不能缓二天?这二天我约了个‘广佬’见面,明天、后天,大后天我亲自开车陪你去。”    “大哥你就安心接待‘广佬’,我现在是宗教局副局长,这次去若云观,打算在那住二天。找你借车,就是不想看某些人的脸色。”    “那行。几时要车?”    “现在。现在就动身。”    “啊?来大哥这,饭都不吃了?我还打算听你讲几个笑话呢。有日子没听你讲笑话了。”    牛三立一指脚上:“你看我旅游鞋都穿上了。”    赵銮雄只好把车钥匙给了牛三立。    牛三立接过钥匙,道:“我就给你讲个‘考驾照’的笑话吧。驾校的学员在上车前都要报告教官:比如‘报告教官,学员牛三立请求上车’。然后教官说‘准许上车’。那天,有位女学员太紧张了,说:‘报告教官,学员王美丽请求上床!’”    赵銮雄大笑:“妈的,上床还要请求?”    若云观离县城有50公里,坐落在太白峰上,车子只能停放在山脚下附近村子里。    若云山从北至南,拥有太白、元照、送仙、飞来峰等36峰。每座山峰海拔都不算高,群峰簇拥,凌云摩空,宛如座座翠玉屏风,耸列于若水河东岸。山中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清泉潺潺,长年不绝。玉涧之水,源出太白峰,如白虹垂天,回环迂曲,在群峰中蜿蜒十八里后泻入若水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据经史记载,从秦代至元代,许多高人雅士,如秦代孔丘明、何紫霄,汉代梅福,晋代郭桂伦,唐代罗子房,宋代沈道麟等,或避战乱,或不满现实,或仰慕神仙意志,或奉旨弘法,曾先后结庐山中修练,得“道”成仙。早在唐、宋时期,若云山就已声名远播,山上建有:承天,大秀两宫;开明,冲虚,乾元等21观;梅仙,麻姑,白鹿,送仙等24坛;待鹤,百花等11亭;杜真,鸣等12台。进山学道者如过江之鲫,道徒多达500余人。元末,一场兵火,若云山所有宫观、院阁、亭台、楼榭尽付一炬。昔日仙都,顿成残砖焦土,至清代才陆续建复。    还在半道上,牛三立已经有些累,就找了块石头坐下,喝了口矿泉水,仰望高高的山顶,心中就有些感慨。    有位著名作家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也就那么几步”。    现在是到紧要处了。    身处逆境,无非二种选择:要么蛰伏,要么转身。    蛰伏意味着堵住了转身的路,有“一条道走到黑”的危险。好处是不需要从头开始,降低了机会成本。    转身则意味着放弃了前面的努力,是从内心深处承认了失败。但转身也意味着全力争取新的机会。    承认失败?“败”在那?“败”在跟错了人!    官场上都讲要跟对人,跟对了一个大权在握又任人唯亲的人,不愁没有升迁的机会。但是,官场上最大的风险也在于跟人,一个任人唯亲又贪婪无度的领导,谁能保证他不出问题?谁能保证他不被自己的对手抓住把柄?    结论:跟人是条捷径,却未必是正确的路。    正确的路取决于正确的方向,首先必须抬头向上!    想到这,牛三立就站起身来,狠狠将矿泉水瓶子丢出去,心道:去他妈的跟人,“向上”就对了!    一鼓作气爬上山顶,牛三立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就想:坐了几年办公桌,又老是跟电脑接触,身体是差多了,以后得注意锻炼了。    其实,自己本来还是有跑步的,自从认识张玉溪以后,跑步的事就放下了。    想到张玉溪,心中就是一沉,狠狠地骂自己:“还想她干什么?那样的女人还值得你想吗?”    就长长地吐出一口闷气:将目光投向不远处的若云观。    若云观山门的两侧门柱上是一副楹联,左侧为:“黄泽不竭”,右侧为“老子其犹”。    二年前,牛三立第一次上若云观,见到这副楹联时,还真是不太明白,回去后查了下资料,才明白这副楹联说的是自从黄帝以来,“道”如同深潭之水不会干涸;老子则是如龙一般的伟人。由于孔子曾将老子比做龙,“老子其犹”就暗藏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意思。    确实是妙联。    若云观的杨一道长个子不高,蓄着长发,两眼炯炯有神,说话声音浑厚,中气十足,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牛三立是县委书记秘书,杨一道长是县政协常委,彼此都知道对方的身份,但是两人并没有说过话。此次相见,牛三立才发现,杨一道长很会说话,口才之好,超乎牛三立想象。    杨一道长见了牛三立,道了声“无量寿福。”    牛三立也学杨一道长的样子,回了一声“无量寿福。”    杨一道长第二句话却是:“不知牛局长大驾光临,贫道未曾下山迎接,还请见谅,”    牛三立忙说:“杨一道长客气了。”    杨一道长将牛三立请进会客室,二人落坐后,道长的弟子若通上来向牛三立和杨一道长奉上清茶。    杨一道长道:“这是我们自己采摘加工的新茶,请牛局长品尝。”    牛三立喝了一小口,一股清香沁入肺腑,赞叹道:“好茶!”    杨一道长就很高兴:“呵呵,回头我给牛局长捎上一些。”    牛三立就说明来意:“我这次来,一是专程拜见杨一道长,二是想就如何弘扬若云山道教文化,向杨一道长请教。”    杨一道长一怔,深深地看了牛三立一眼,先前那多少有些“公事公办”的态度就起了变化,对这位年青人顿生好感。    牛三立问道:“杨一道长,我听说,附近山下老百姓有个小灾小病,不是去医院,而是找到若云观求医问药?”    杨一道长道:“也就是头痛脑热之类。呵呵。”    牛三立点点头:“这就涉及到道医了。”    杨一道长就眼睛一亮:“牛局长对道医也有……心得?”    牛三立微笑道:“据通南县志记载,若云观历代真人、道徒都有治病救人的传统。宋代若云观真人沈道麟更是一代国医,曾入宫为皇族医病。”    杨一道长就有些震憾了:“牛局长真是博学,贫道还是第一次听说,沈祖师竟是一代国医。”    牛三立并无自得,仍以请教的口吻道:“杨一道长,道教与医学是不是有着很深的渊源?”    杨一道长点点头:“是,贫道听师傅说过:‘凡学仙者,皆当知医’。贫道对中医药学略有了解,这也是师傅传授的。惭愧,贫道悟性太差,只是得了些皮毛。”    牛三立就道:“道长谦虚了。”    喝了口茶,牛三立诚恳地说:“杨一道长,既然我来到宗教局工作,想来也是跟若云观有缘。最近,我对有关若云山道教文化作了一些了解,深感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有一个心得:道教没有佛教那样虚玄高深的理论,而是含有较多的中国传统宗教和文化成分。细想一下,古代的许多文化现象都和道教有关系,比如,古代的原始化学,也就是炼丹术;古代的医学,养生之道;道家许多神秘、神奇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学;还有民间的祭祀、社会风俗等,可以说,只有了解了中国道教,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    说到这里,牛三立觉得头有些隐隐作痛,不觉眉头一皱。    杨一道长就关切地问道:“牛局长身体不适?”    

    第五章 若云观之行(二)

    牛三立也不隐瞒:“是,最近,偶尔会有头痛,以前没有这种现象。(精品到。'yxg。cc' | )”    杨一道长就道:“我给你把把脉。”    牛三立就把左手伸给杨一道长。    杨一道长凝神把脉,道:“思虑过度,饮食、睡眠不太好?”    “是。”牛三立点头。    把完脉,杨一道长沉吟了一下,道:“牛局长,贫道有个想法。”    牛三立恭敬地道:“请讲。”    杨一道长点点头:“恩,从脉象和气色来看,有郁积之象,体虚,味口不好,失眠。”    “是。”牛三立心里很是佩服。    杨一道长微笑道:“问题不大。不过,道家讲究未病先医和无病自医,能不用药,最好不用药。”    “恩。”牛三立点头道:“我想以后要加强运动了。”    杨一道长点点头:“牛局长可愿意学一种养生功法?”    “练功?”    “对。”杨一道长直视牛三立:“贫道得知牛局长愿意为弘扬我道教文化贡献心智,很是佩服,这本是我道中人应该做却没有做好的事,惭愧,惭愧。牛局长既然热心弘扬道教文化,想来也是与我道教有缘,所以,贫道愿意代师傅传授一套养生功法与你,就不知牛局长是否有兴趣学?”    传授道家功法,这是很难得的了,而且杨一道长表明是“代师传授”,已经考虑到了牛三立的身份了,可见杨一道长是个心思慎密的人。    牛三立就郑重地说:“谢谢道长,我愿意学。”    杨一道长就起身:“请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