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农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悦农门-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免得他老人家多想,大过年的别让他心里不痛快。”

    何氏来时就知道宋氏会拒绝。但她不能告诉张老爷子,三房的两口子已经合离的事情。到这儿,也不过是走个过场。

    她点头,犹豫着道:“弟妹,你要是想回头,大嫂这里有法子。你还能进得了这个门,你……”

    宋氏笑了笑,带着几分苦涩,“好不容易出来了,哪能还想进那个门呢?”

    何氏跟着叹气。与她略略地说了几句话。又去灶间与宋王氏闲聊了几句,便回去了。

    “娘,过了年,我还是往镇上去趟吧。周掌柜的人脉广,兴许能找到呢。”张四娘在听到何氏的话后,忧心忡忡。

    宋氏点头,“破五之后,还是我去吧。”

    破五之前不能出远门,会不吉利。

    宋氏听到院门响动,“大山娘来了。你别板着脸啊。和英子一起好好玩。”

    其实,并不是张四娘反感。而是她与英子两人说不到一块儿去。

    宋王氏将两人送进屋子,又拿了些糖块、瓜子、花生地摆满了一盘子,招呼两人上炕头坐着。

    “英子姐,你来坐我这儿吧。这儿暖和。”张四娘把屁股挪了挪,示意英子坐在她身边。

    可英子呢,理也不理她,脱鞋上炕在她的对面坐了。拿起糕点就往嘴里吃。一边吃还一边让宋氏给她倒水喝。

    张四娘很不喜英子支使宋氏干活,咋地都是她长辈,咋能像支使奴才似的支使人呢。

    张四娘忙拦了宋氏道:“娘,你别动。你快帮我看看头,我头痛。”

    宋氏信以为真,忙放下茶壶,去看张四娘的伤口,见伤口四周仍旧红肿,并无恶化之症。略放下心来。大山娘近来与张四娘接触久了,深知这丫头心计多,不好对付。

    不忍心看到英子吃点心噎到,就下地给她倒水去了。

    张四娘一直紧握着宋氏的手,不让她走,一个劲儿的说东扯西。最后,宋氏总算明白了张四娘的心思,这孩子啊,太精怪了。

    从灶间倒了水出来的大山娘无意间看到院门口一个身影在晃动,见她看过去,一下子又没了影儿。

    她进屋和宋氏说了,瞧着那人像她公爹张老爷子。

    宋氏赶忙穿了件棉夹袄,匆匆往院门口去,“玉儿,你干啥去?”宋王氏剁好馅,擦着手从灶间出来。

    “啊,我出去一会儿,马上就回。”宋氏回身关上好院门,四处张望一下,便看到了站在吊水桥头的张老爷子。

    “爹,你老咋来了呢。这天头怪冷的,你快跟咱进屋里坐坐。”

    张老爷子摆摆手,“我不过去,我就过来看看。”

    他的眼睛越过宋氏望向那间小茅屋,低低地叹了口气。

    他略犹豫了一下,才咳了一声,又继续道:“玉儿啊,爹把送子娘娘的牌位给你准备好了,等你有空儿了,你就回去烧炷香,嗑几个头。你这辈子不能生孩子,爹不怪你。可乡亲们会瞧不起你,也会背后说闲话。再者,老三外头的……唉,你就向送子娘娘求个孩子吧,准能把他们的嘴堵住了。咱们老张家也能兴旺了,你说,中不?”

    张老爷子的语气很和缓,完全是推心置腹,言真意切,还有一丝丝恳求的意味,完全没有埋怨宋氏的意思。

    宋氏完全明白张老爷子的用心,这位老人家啊,虽然他也有自己的打算,但凭心讲,他对她还是不错的。今天是年三十儿,她不想让老人伤心,真相她不敢告诉他。

    “嗯,”宋氏看着老爷子那张多皱的脸和那双深深凹陷的眼睛,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十分沉重地点了点头,“爹……我,……我听你的。”

    “好,听我的就好。”张老爷子笑了一下,用手连连摩挲了几下花白的头发,然后,撩开棉袍子外套的夹袄,从贴身的内衣兜里摸出了两个用帕子包着的小布包。他把这两个小布包平摊在手心上,向宋氏伸了过去,“玉儿啊,这是二两银子,我分着装的。一个给四娘,一个给你娘。四娘就不说了,她是我孙女儿,你娘……她一个顶门过日子不易呀。你们暂时在那里住着就多帮衬着她点。过年了,她爱吃啥就给她买点啥吧。”

    他说话的声音很低,很喑哑,神色也渐渐地黯然起来。

    “这……”宋氏慌忙往后退了一步,把两只手背在后头,连连摇头,“爹,不用了,不用了。四娘帮着把作坊开起来了,我娘,她,日子已经好起来了。她吃穿都不缺了。真的,不缺了!”

    宋家开作坊的事情这附近的村人都知道,自然他也是知道的。

    “唉,拿着吧。”张老爷子说,眼睛却盯着那间小茅屋的屋角,“她开着作坊也要周转不是?她能有几个钱儿?你娘苦了一辈子了,不能让她再为过日子难心啦。给,你听话!这不是给你的,是给四娘和你娘的。快拿着吧。”

    宋氏仍然不接。

    张老爷子没办法,就把小布包丢在了她脚跟前儿。可是,恰好就在这个时候,赵氏挎着篮筐从吊水桥走过,她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张老爷子很尴尬,他瞅了一眼赵氏,也没说话,把手往后头一背,又连连咳嗽了几声,然后呢,就佝偻着身子走了。

    他一走,赵氏就忙走了几步来到宋氏面前,“我娘馋你家的辣白菜了。这临赶着过年,她吃了顿荤胃就不好,我帮她买点回去。”

    她说“买”字的时候,用了很重的语气。

    宋氏哪能让她掏钱买呢,“买啥啊,走吧,上我家拿去。家里还有一些呢。”

    赵氏就笑着点头,脚就又往走了几步,好巧不巧地踩在了那两个布包上,“哎哟,弟妹,你这掉的是啥玩意儿啊,咋不捡起来呢。”

    说着,她就弓下身,把那两个布包捡了起来。

    宋氏见她把布包捡了起来,心里就有些发慌,不知道该怎么应付眼前的这个局面。

    要知道,过年的时候老爷子给孙辈的押岁钱绝不会有一两银子的。

    何况,这是二两呢。

    赵氏捡起来,淡淡地一笑,“真咯脚,这是啥啊?”说完,仿佛漫不经心地把它打了开来。

    宋氏的脸红了,红得像深秋的大萝卜。但是,她很快就镇静下来,也像赵氏那般淡淡地一笑,丝毫也不掩饰地说:“二嫂,这是二两银子,是爹刚才送来的。是给四娘和我娘的,我不要,他非要给我。我心里……”

    “唉,你呀!”赵氏没等她说完话,就拍了她肩膀一下,“爹给你的,你就要呗!咱家婶子守寡多年,也不容易!四娘前段日子又临了难,还得请郎中看病。到处不得用钱啊。给你们二两银子,我和大嫂还能攀咬你啊?别说咱们是亲戚,就算是合离了,但情份还在不是?要我说啊,你也别多心,这银子该给谁就给谁。如果你怕大嫂对这事儿有意见,我给你保密。你信不过别人,还信不过我吗?”

    她一口气说完,就把那银子往宋氏手里一塞,“走吧,我还得早点把辣白菜送我娘家呢,再晚了就误了接神了。”

    赵氏这几句连珠炮似的,说得干脆利落极了。那语气,亲近得如双生姊妹似的。若不是夏天里发生的那些个事情,宋氏简直就要以为赵氏本就是个慈善的人了。

    她越是这么说,宋氏的心里越低沉。

    好不容易等赵氏走了,宋氏手里拿着这二两银子有如烫手山芋般。

    赵氏刚从宋家小院里出来,脸上的笑模样就悠然而失了。倾刻变得狰狞起来。

    公爹给了宋氏银子,他肯定还不知道老三合离书已签的事情,可恨那宋氏却恬不知耻地接了那银子。呸,狐狸精、贱坯子!

    赵氏的狠狠地骂道,她的心里不痛快极了。
第117章 过年(3)
    赵氏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家,没有心思去送辣白菜,就匆匆往灶间里去,她想这件事给何氏说说。可是,她一进屋,就看到了元娘、二娘都在。她们俩正蹲在灶膛口,帮着何氏烧火,一边烧,还一边嘻嘻哈哈地连说带笑。她心里烦透了,就和颜悦色地说:“元娘、二娘,你们俩个回去歇着,这灶火我来烧。”

    “不了,二婶,你去歇着吧。我们不累。”元娘抬起头,笑吟吟地回答。

    “来,还是我来吧。灶火熏人,你们都穿着新衣裙呢,别弄脏了。”赵氏用力将二娘拉了起来,“明天梁子就过来了,你和你姐两个别弄得灰头土脸的,快回去吧。”

    她蹲下去,见元娘和二娘仍然没有走的意思,就微嗔道:“你们两个真是的,让你们当回千金小姐还不习惯了?快回去,要干活的话,就去上房给你爷擦桌子抹灰去。”

    “行!”元娘心中一动,见赵氏这么积极,怕是有话要对娘说,所以才撵她们姐妹走,便应了一声,拉了二娘走了。

    赵氏一见她们终于被自己给支走了,就走过去,把门带严,然后蹲在灶膛口,对在锅台上蒸粘豆包的何氏轻声道:“大嫂,我告诉你个事儿。”

    “啥事?”何氏俯下身,把脑袋歪过来。

    “我告诉你,你当谁也别是说是我说的。”

    “行。”

    “刚才……”赵氏说出这两个字,就停下了。屋里本来再没别的人,但她还是小心地环顾左右,然后又把声音压得更低了。

    “刚才爹给了老三媳妇二两银子,我亲眼所见。她说,是给她娘和四娘的过年的。可是,到底给谁,谁知道呢!”

    “叫我看,玉儿不会说瞎话。”何氏宽厚地说,“她娘寡居多年。孤苦伶仃的。给点儿就给点儿吧!”

    赵氏一听,斜了她一眼,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儿,才又说:“你咋知道那宋玉不会说瞎话?”

    此时把老三媳妇变成了宋玉来称呼。

    “嗨,”何氏一边轻轻地掀开看锅里的粘豆包,一边说:“你,你,她,都是一样的媳妇。爹哪能单给她钱呢!如今家里也宽裕了,你们两房人做糖蒜买卖。手头也有银子。依我看,爹不能偏心。”

    “那谁知道!”赵氏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像是对何氏,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在这村子里,公爹偏心的也不是没有啊!”

    “哎哟哟,大过年的,你可别瞎说话。”

    “你咋知道是瞎说?”

    “我咋知道?就凭咱爹不是那样的人。”

    赵氏又沉默了,往灶膛里塞了两把柴禾。才慢腾腾地说:“不管怎么说,这事儿不公。就算是真给宋玉她娘吧,凭什么单单给她呢?她的娘是娘,别人的娘就不是娘了?”

    “二弟妹,叫我说,这事儿就算了吧。爹是一家之主,给谁不给谁,让他定。给咱呢,咱就要;不给咱呢。咱也别争。你说呢?”

    “不争?”赵氏冲何氏轻蔑地一笑,“你争不争的我不管,反正我得争。我这个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儿都不属,专属蜜蜂。不招我,不若我,咱啥话儿也没有,不仅可以整天东奔西跑,还可以造出点子蜜来。但是,招我,惹我,我不干!谁招我,谁惹我,我就蛰谁。我要让他知道知道,老娘身上还有根刺儿呢!”

    赵氏是动了真气儿,脸都变色了,胸脯儿一起一伏地。

    “哎呀,我说还真生气了啊?”何氏将蒸好的豆包一个个捡出来,边劝她:“大过年的,为这么点儿事就生气,何必呢?”

    可是,任凭她怎么劝,赵氏也不吭声。只是低着头,一个劲儿地往灶膛里填柴禾。她吹得那黑烟呼呼地往外冒,把何氏呛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了。

    就在西山村的宋家吃完晚饭没多久后天就黑下来了,高崖村的张家开始准备晚饭了。

    就在这时,在树上挂完鞭炮的张义光带着一身光鲜的刘寡妇与刘灵儿出现在了小院子里。

    原本热热闹闹的准备吃饭的张家人,顿时没了声响。

    饭前要放一挂鞭,这是老传统。

    张老爷子拿着细香正准备着把鞭点着响,见到那母女两人,便把香头倒插在雪堆里。

    眼睛死死地盯住张义光,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爹,刘氏也是咱们张家的人。就算你不认她,也不能不认她肚子里的孩子。爹,今晚是吃的团圆饭,你老就发发慈悲,让她们进来吃顿饭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