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阿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做的还是会做的,你明白吗?”

    “老夫明白,老夫一定将陛下的意思转告太……转告吴夫人。”刘厚的话威胁意味明显,许靖吓得冷汗涔涔,他不敢再在刘厚面前称呼吴苋为太后,一时心急,竟然说了个不伦不类的称呼。

    “其实你们也不一定要等她下决心,难道你们就无法使得动宫里的人吗?他们母子三人都是妇孺,手无抓鸡之力,能成什么事?事情不都靠宫人和守卫执行的吗?”

    听到刘厚暗示意味浓厚的话,许靖冷汗直冒,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说是想让自己用强?

    “这……这,陛……陛下。”许靖紧张得都有点结巴了,皇帝的话虽然说得没错,但是自己如果这样做了,好处皇帝得了,历史的恶名就由自己担了。

    虽然说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虽然说作为一个好臣子,应该勇于为皇帝背黑锅,可是,许靖却并不是一个觉悟那么高的好臣子。何况他一向以名士自居,实在是不想背这种历史黑锅。

    “嗯?”刘厚露出一个威严的表情,逼视着许靖。许靖一咬牙,

    “陛下,宫中守卫一向为吴懿亲自把持,他们只忠于吴氏兄妹,外人实在无从插手。其实事情并非没有转圜余地,依老夫看来,吴,吴夫人之所以不肯降,乃是因为担心自己和两位皇子的生命安危问题,假如,假如……”

    说到后面,许靖都说不下去了,在他看来,这位少年皇帝饶过那母子三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自己这样说很有可能会触怒龙颜。

    “嗯?假如,假如什么?你想说假如让朕赦免他们死罪是吗?”刘厚愤然道。其实事情已经发生了那么久,他早就不愤怒了。

    刚听说刘理在成都登基为帝那时,他的确很愤怒。但是过了那么长时间,他的情绪早就调整过来,尤其是随着战事节节胜利,他将属于自己的皇位与江山一点一点拿了回来,他心中的怨恨早就随风飘走了。

    “这,这,陛下,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许靖硬着头皮道,他一直看着刘厚的表情,这个时候见到刘厚脸色又阴沉了几份,马上补充道:“这可以是个暂时性的做法,陛下不妨先答应放他们一马,等事情过后,陛下还不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刘厚闻言,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个许靖竟然打着这样的鬼点子。他竟然要自己先假装答应母子三人的要求,等事情平息后,再来个过河拆桥,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数,或者说对母子三人秋后算账。

    难道这就是读书人的智慧?难道这就是饱读圣贤书的儒家弟子应有的道德修养?怪不得有人说,儒家培养出来的人多为伪君子。刘厚在心里深深地鄙视了许靖一顿。

    鄙视过后,刘厚也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个好办法,如果是对其他人,刘厚或许就同意用这个计策了,可是刘理刘永是自己的同父异母兄弟,吴太后是自己的小娘,辈分摆在那里,他还真做不出绝情的事来。

    再说了,自己如果这样做了,必然会给世人唾骂,也会在历史上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污点。毕竟现在自己做皇帝了,行事不能再那么随意了,要顾忌的东西很多,用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做事情还需注意影响。

    “哼,难道你认为朕是那种言而无信的阴险小人吗?你身为读书人,竟然出这种馊主意,难道你想陷朕于不义吗?”刘厚怒道。

    “小人不敢,小人罪该万死。”许靖被刘厚一吓,又跪了下来磕头。

    “哼,起来吧,朕之胸怀广如大海。朕行事光明磊落,不屑做那两面三刀的事。”刘厚挥了挥衣袖,让许靖起来说话。

    “谢陛下。”许靖谢恩之后站了起来。

    刘厚继续道:“你回去跟那母子三人说,他们虽不仁,朕却不会不义。这一次朕就饶他们一命,以后如敢再有别样的心思,到时候新帐旧账一起算,绝不会再轻饶他们。朕现在就封刘理为西卷县候,刘永为卢容县候。

    让他们两兄弟和吴太后一起住在日南郡吧,也省得他们母子分离。许靖,你可愿意去日南郡做个郡守?”

    西卷县和卢容县都是日南郡下辖的县。而日南郡则是交州下面的一个郡,其区域在今越#南中部地区,治所在西卷县(今越#南广治省东河市)。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郡,辖地包括越南横山以南到平定省以北这一带地区,现今的顺化、岘港等地都在日南郡的范围内。东汉后期,日南郡南部兴起了林邑国(占婆国),不断对郡境侵犯蚕食。

    也就是说,刘厚将母子三人发配到汉朝疆域的最南端,比传统的发配地岭南更南。而且,这个地方有个叫林邑国的蛮夷番邦在虎视眈眈。

    让许靖到日南当太守,一来也是流放他惩罚他(当然已经算他有立功表现轻判了),二来就是让他就近照顾这母子三人。更深一层意思就是,有这样的一个熟人在那里做郡守照应着,也可以安他们的心。
第八十一章 逼宫
    第八十一章逼宫

    热气球只轰炸了一刻钟多一点就打完收工了,因为他们在天上再也看不到一个还站着的人,甚至连会动的东西都看不到,没有了目标只好收工回去吃宵夜了。

    确定了消息后,刘厚挥手下令地面部队推进。首先进入现场的自然是由头包到下脚的藤甲兵部队。兀突骨领着他麾下一个团当头冲进已经看不出本来面目的军营。

    他提着一支沉重的狼牙棒,咋咋呼呼地冲进去,一心想找几个活人砸一通,发泄发泄他积存已久的郁闷之气,可是,跟着这个陛下打仗,注定他是要失望的。

    他进入军营后根本没有遇到任何人的阻挡,他徒劳地向空气中挥舞着那支狼牙棒,却找不到可以用来砸碎的脑袋,放眼望去,整个军营一片狼藉,到处破破烂烂的,无论帐篷还是建筑物都是千疮百孔的,地上躺满了哀嚎的伤兵和一些不完整的尸体。

    憋得慌的兀突骨挥舞着狼牙棒一路乱砸乱扫,不管是倒塌的建筑物、破烂的帐篷还是受伤未死的伤员,全部被他砸飞。他如同一台推土机一般,生生推出一条通向军营深处的道路。他的亲兵一步不离跟在他后面,随时准备接应他、保护他。

    随着藤甲兵潮水般涌入这处军营,刘厚再也没有什么兴趣看下去了,下面的情况再也没有什么悬念,只是需要时间和人力清理现场而已,他只需要等待清理结果的报告就是了。

    刘厚下令摆驾向皇宫进发,是时候解决最后的**oss了。由于江桥门还被那头蛮牛一般的牛旦占领着,刘厚不得不绕路从北面的咸阳门进入皇城。进入皇城后,车驾一刻未停,直奔宫城而去。

    蜀汉的皇宫在武担山南面约一百二十步的地方,武担山不是武当山,这个武担山是一个高约20米、宽40米、长100余米的小土丘,略呈马蹄形,西高东低,占地面积680平方米。

    武担山相传为古蜀王开明王妃的墓冢。如果有读者去成都旅游,对蜀汉皇宫遗址有兴趣,可以去找一找,这个地方现在位于新华西路成都军区大院内的东南角。

    这个地方很不错,风水上有句话叫山南水北,在山的南边和水的北边建房子从风水角度来看是不错的选择。

    蜀汉皇宫一出北门走个一百多米就是个小山包,并不是开门见山的格局,而是一种有“靠山”而无阻滞的做法。山虽然可以作“靠山”,但也会阻碍气运的运行,所以,懂风水的人会将房子建在离山一百米之外,这样就避免了气运的阻滞。

    用现代的观点看,离山一百米建住宅是有一定道理的,起码遇到什么山体滑坡、山泥倾泻时会安全点嘛。

    建皇宫那么大一件事,刘备肯定有找堪舆大师看过,选择风水宝地而建,当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皇宫中有议殿、爵堂等殿堂,南北二门的名称分别叫“武义”、“虎威”,另外还有“宣化”、“崇礼”两个侧门。宫城中还有一条小河流穿城而过,为宫城带来了活水又方便物资的运输。

    有山有水,这是令刘厚非常满意的地方,他决定以后一定要将武担山圈为皇家园林,就当成后花园的一座假山了。这处小山包虽然小,但是经常上去溜达溜达必然有益身心健康。

    到了宫城的武义门外,刘厚下令部队停止前进,原地待命。他打算再等一等,看看已经入宫一天一夜的群臣能不能劝服那对母子投降。他计划等到酉时,如果还没有消息,再发动强攻。

    “克秋杀”和其他火炮等重型武器还有热气球需要时间运送过来,做好进攻的准备又需要更多的时间,所以他还得等。况且强攻是最后的选择,他是最不希望这样做的,皇宫是自己以后的家,谁想亲手将自己的家轰个稀巴烂?

    当年解放战争时北平城也是和平解放的,除了当时的战局原因外,据说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交战双方认识到,北平作为历史名城,几朝古都,里面有很多文物古迹,有很多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几百上千年沉积下来的东西,如果毁于战火实在太可惜了。

    现在刘厚也有这种感觉,他不想对成都造成太大的损害,更不想自己的皇宫有任何损伤。里面的可是有很多值钱的好东西啊,说不定一个花瓶一个尿壶都是古董,这些东西怎么经得住战火的折腾。

    关键是这些好东西都可以看做是自己的东西,打烂一个都够他心痛半天的,全部炸烂还不得心肝脾肺肾都痛啊?所以,他宁愿耐着性子再多等一些时间。

    群臣昨天进宫很不顺利,因为宫里已经得到群臣投降引hong军入城的消息,太后吴氏下令关闭宫门,禁止任何人进出。

    群臣在宫门外求见,可是太后一直不肯宣见,群臣见完不成任务就急了。完不成任务就立不了功,立不了功也就无法赎罪,从贼之罪如果无法赎,那就不仅仅是官还有没有得做的问题了,分分钟身家性命都有危险。于是大家都不肯散去,最后干脆就在宫门口静坐起来。

    他们也是没办法,自己的身家性命、官位还有日后的荣华富贵,这可都是要命的东西,这些东西无论哪一样都是他们无法舍弃的,所以现在即使是要吃点苦也是值的。

    群臣就在宫门外静坐了一夜,幸好郭攸之还算窝心,派人给他们送了饮食和衣物,使他们不至于被冻饿坏。

    到了今天早上,迫于压力的吴太后终于下了懿旨接见群臣。一群大臣进了宫,迫不及待地劝吴太后投降,吴太后被他们七嘴八舌呱噪得心烦气躁,小皇帝刘理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被这一帮气势汹汹的中老年人吓得哇哇大哭。

    吴太后一怒之下,将他们赶了出去,群臣出了吴太后寝宫却不肯出宫离去,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他们干脆就在寝宫外跪下来请愿,这一跪就是大半天,吴太后至今依然不肯理会这些人。

    吴太后何尝不知道大势已去,可是她不敢投降啊,他们兄妹俩做出谋朝篡位这种事情来,一旦失败,下场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自己也就罢了,可是自己两个儿子怎么办?

    自古以来帝皇都是无情的,所有帝皇遇到争皇位这种事,失败者必定是会被胜利者斩尽杀绝的。任何一个帝皇都不会容忍有能威胁到自己皇位的人和事物存在,哪怕有一点点可能性,甚至是捕风捉影的事也一定会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吴太后是大家闺秀出身,是这个时代少有的读过书的女人,她很清楚历史上那些帝皇在处理这种事情中的做法。

    作为一个母亲,她怎么忍心让自己的儿子就这样被杀?无论如何她都要为自己的儿子争取活命的机会。于是她只好死撑着,撑得一时是一时,至少能让自己的儿子多活一会是不是?

    她本来就不是一个心机多厉害的女人,没有多大野心也没有狠辣的手段,这一切都是她哥哥吴懿和许靖策划的,说到底,她也不过是任人摆布的角色。

    当然,她也是有私心的,所以当时她听到吴懿和许靖可以扶她儿子做皇帝时,她欣然答应了下来,这不过是小女人心思作怪而已,相信不但是小女人,可能很多人见到有这么大的馅饼砸下来,都无法抵抗这种诱惑,更何况是这样的一个小女人。

    能抵抗这种诱惑的人不是心思纯净,纯得像纯净水一样的人,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