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节 人体能量分析
刘高山是一位离休干部,他把自己的晚年安排在青山绿水的老家。他每天除了读书看报外,练气功也是他必做的功课。他虽然年近七旬了,却满面红光,精神矍铄,看上去像五十来岁的样子。他的气血能量时时维持在一个最佳状态,几十年如一日,从不生病吃药。面对旁人投来的羡慕的眼神,老刘乐颠颠地说:“人体的能量就像一个温度计,它的平衡与否,能预测很多疾病。我这全是沾了五禽戏的光了,它使我体内的能量不偏阴、不偏阳,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
我们弄明白了人体是一个“生物钟”,接下来我们要对人体的能量作一番分析。
人体内许多生理活动,如神经冲动的传导、肌肉收缩、葡萄糖的主动吸收、组织蛋白质的合成等等都是做功的过程,称为“生物功”。要使这些过程发生,必须有能量的支持。这种能量是在生物体内产生和利用的,故称“生物能”。生物能有许多形式:如化学能、电能、热能、机械能等。而且能量可由一种形式转为另一种形式,如神经冲动的传导,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骨骼肌收缩是由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与热能。人体内在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化学潜能的储存、转移、释放与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人的机体能量来自食物中六大营养素中的三大营养物质,即糖、脂肪、蛋白质。人食入的淀粉类食物在体内最终消化成葡萄糖而被吸收,一部分葡萄糖在细胞内被利用,另一部分合成糖原(1个糖原可由多达300~500个葡萄糖分子经脱水缩合而成)储存备用。脂肪类消化成甘油与脂肪酸而被吸收,一部分被细胞利用,一部分合成身体脂肪储存。瘦肉、鱼等蛋白质类食物最终消化成氨基酸而被吸收,一部分在细胞内被合成组织蛋白,多余部分被氧化。细胞的物质合成代谢中,除构成自身组织成分,以组织细胞生长与更新外,同时也是能量转移与储存的过程。三种营养物质中都包含一定的化学潜能,在物质转变过程中仍然伴随能量转移而储存。营养物质蕴藏的化学能主要是通过生物氧化释放能量,其中50%左右的能量,以热能形式变为体热维持体温,并不断以热能的形式向体外散发;还有约45%的能量转移到三磷酸腺苷(ATP)的化学物质中储存起来,供人体各种生理活动利用。这部分化学能,除肌肉收缩可完成一定量的机械力外,被机体组织利用时,基本上并不转化为机械功,利用的最终结果,都是转化为热能而发散于体外。例如,心脏搏动所做的功,在整体内是用来克服血流阻力的,在克服阻力的过程中,心脏的机械功便转化为热能。只有骨骼肌收缩时所消耗的能量,在一般情况下,有15%~25%可转化为机械功,其余也都转化为热能而发散于体外。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节 人体的气血能量(1)
只要每天造血的数量大于血液的消耗,那么血液总量就会愈来愈多,多余的血液就会进入人体的各个脏器。例如,肝在中医里是有藏血的功能,如果长期处于充沛状态的人,其幼年时所储存的血气能量,可以支持其数十年的消耗。反之,如果每天的造血量少于血液的消耗时,血液总量就会愈来愈少,各个脏器中储存的血液也就愈来愈少。当脾脏中的藏血减少时,人体的诊断维修系统的功能就会减弱,免疫能力自然就下降了。当肝脏的藏血减少时,血液在肝脏中清洗的次数就减少了,血液就愈来愈脏。当肝脏中的血液减少到很低时,部分肝脏由于长期得不到血液的滋养,会逐渐出现萎缩或者硬化的现象。肾脏的藏血减少时,血液中的垃圾无法透过肾脏排出去,小便的颜色逐渐变淡,最终呈现完全清澈的状态。随着血液总量的继续减少,最终肾脏完全不再发挥作用,就演变为尿毒症。
俗话说“病从口入”,人体在受到外界入侵时,会生病。只要血气充足,各器官功能正常,身体完全可以自己调理和驱除疾病。血气能量不足,诊断系统失灵,人体会有病无症,而身体经过调养后,血气上升,诊断系统会反映出以前的病症,这是现代医学不能解释的。
小王在广告公司搞设计,工作很辛苦,有时还从外面揽一点活,赚一点外快,总是凌晨一两点才休息,长期透支体力,积劳成疾,只得住院疗养。躺在病床上,小王叹息道:“早知是这样,哪如提前在家休息两星期呢。”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偏偏就有很多人想不通。
虽然目前没有仪器可以直接量出人体的血气能量,但是我们利用传统中医古籍所提供的数据,加上我们多年来累积的观察经验,仍然能够对人体的血气能量进行正确的判断。
中医的诊断经常用阴、阳、虚、实、血气、火等概念,对于大多数人,光听这些用词并不明白自己的身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概念经常用来描述人体血气和脏器的状况。这里我们谈到血气,因此,先把这些概念用来描述血气时的意义作一个初步的说明。
首先,中医把人体的能量分为“血气”和“火”。“血气”指的是一个人的正常能量,“火”则指人体储存的能量,也就是我们透支体力时的能量来源。另外,也用“阴”“阳”来代表这两种能源,“阴”指储存的“火”,“阳”指正常的“血气”。“阳虚”指的是血气略有不足;“阴虚”则是人体血气不足到需要动用储存的“火”;“阴虚火重”则说明不但动用了储存的“火”,而且还在大量透支;“阴阳两虚”则代表“血气”和“火”都已大量亏虚,接近殆尽。
中医将人体的血气能量依高低水平分为五个等级,由于古时候数字概念不是很普遍,因此用阴、阳和虚、实来表达。接下来我们用现代的语言说明这些区分的等级。读者可以尝试将自己的情况分类,了解自己处在什么等级的血气能量水平上。
1。健康。
用中医的观点来说,这样的人各方面都很平衡,不偏阴也不偏阳,不偏虚也不偏实。平衡是中医追求的目标,因此这是最健康的等级。这个等级的特征是:身材匀称,脸色红润,脾气温和,作息规律。由于人体有很强的防御力量,各种外来的疾病不容易侵入,不容易生病。也许练气功或瑜伽有成的高手才有这样的身体,我们平时很少见到这样的人。 。 想看书来
第三节 人体的气血能量(2)
2。阳虚。
血气低于健康水平。造成血气下降的原因很多,如睡眠不足或长期营养吸收不良等。这时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和疾病侵入的能力很接近。因此,有外来的疾病侵入时,人体仍有能力抵抗,但是不像健康水平的人那样可以很快地击退疾病,而是会在人体的各个器官发生激烈的战事,因此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症状。有些人由于身体经常有这种战事的现象,传统上会认为他体弱多病。一般经常感冒甚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