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官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布衣官道- 第6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扫除最后的障碍。实际上在张青云看来,华东的事情,只要秦卫国不点头,任何人也不要企图绕开他能出幺蛾子。

    如果乔国盛和欧丹真是默契的干一件事,其实他们是在干一件愚蠢而危险的事情,是在铤而走险。

    想明白这些,张青云心中豁然开朗,哈哈大笑,道:“赵省,我以为是什么事,原来是这件事情。我认为你根本无需忧虑。

    港城和淮阳不一样,黄港合作太重要、太关键,肯定要在省一层面上来展开,想走淮阳的老路我认为是不现实的。不信你看”

    “你这么肯定?”赵海民疑惑的道。

    张青云点点头,道:“在这个关键当口,泛黄海经济区发挥的不止是经济方面的作用,还有更大、更广泛的作用,目前来说,维护港城和淮阳的团结尤为关键,如果你是书记,你也会这样认为,是吗?”

    赵海民沉吟片刻,体会到了张青云的言外之意,神色也有舒缓。可心中对张青云却是更加佩服,尽管是旁观者清,但张青云能看清事情的关键点,敏锐的察觉到各方势力角逐的方向所在,其确实是老到成熟。也难怪其能这些年越走越顺,对政治的成熟和敏感,确实要比常人高出不止一筹。

    当然,张青云还有一层意思没讲出来,赵海民现在之所以孤立无援也有可能是秦卫国故意为之,可能是观察一下赵海民的心性,也可能是根本就把他当做了试金石,想试试某些牛鬼蛇神的成色。

    张青云相信赵海民迟早也会有这个意识,这些事情不需要自己告诉他。但是张青云终究还是把自己对淮阳的担心说了出来,道:“赵省,淮阳现在整体形势是不错,但也保不住会出问题。毕竟我们现在和黄海的合作已经相当深入了,我们想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出来,对黄淮合作在短期内不一定有利。

    而且现在这个时候又太关键,黄淮合作出问题,直接就可能会影响到港城和黄海的合作,甚至最终能影响到港城和淮阳的政治走向。所以,这个时候,我希望你我二人能密切合作,保障联络……”

    张青云在这个时候和赵海民合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赵海民现在面临多重压力,他需要帮助。第二个,随着周边形势的变化,港城和淮阳现在已经是唇齿相依了,唯有在关键的地方统一意见,才能有更大的影响力。

    另外,赵海民对泛黄海经济区的看法和张青云非常相似,两人都明白港城和淮阳应该按照什么路子走才有出路,两人的政见相同,这才是值得合作的根本原因。

    对张青云的这个提议,赵海民自然是求之不得,他正苦恼孤立无援,没想到张青云竟然主动找他,他道:“青云,对周河阳的问题,你放心,我会亲自跟进。

    周河阳本就还年轻,禁受如此巨大的打击承受起来不容易,再加上在港城言论这一块抓得也不严,去年他又被调整到海区任区委副书记,班子内部磨合可能也有问题。”

    他说到此处,顿了一下,转而道:“青云,你也知道,在目前共和国组织考虑干部或多或少要通盘考虑,所以我个人意见是周河阳还年轻,并不一定要从政嘛。

    你可以通过这些方面多疏通疏通他,你认为呢?”

    “什么通盘考虑?株连就是通盘考虑?父子是巨贪,儿子一定就是贪官?”张青云瓮声道,神情有些激动,赵海民见他如此神情,也不做声了。

    张青云没了发火的对象,吵几句也只得作罢,心情却一下有些糟糕了。他知道赵海民是老到之言,周河阳继续从政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首先他父亲的阴影就会给他经常性得压迫感,另外,赵海民的理由也是颇有道理的,组织考虑干部同等条件下,周河阳没有优势。所谓同等条件,在共和国政坛,同等条件的情况就太多了。

    这样一来,周河阳的发展前途必然要受到影响,为官的人,在关键的地方一步落后,后面便步步落后,最后终其一生不一定有成就。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当年在雍平,武德之多厉害的人?可是终其一生,如不是最后时刻走上了大路,可能一辈子都会在副处的位置上终老。其实他错过的机会也就是一两个而已。

    再看看张青云自己,这一路走来,有很多关键点,只要哪一个关键点出问题,他都不可能如此年轻就到现在的位置。很有可能到现在还是处干、厅干一点都不稀奇。

    郭雨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郭雨在副厅的位置上出了一些疏漏,现在看来,他至少要在这个位置上困8年,这样和张青云的距离就拉得很大了,等郭雨到部级的位置,可能需年过半百,而且从现在起还不能出任何疏漏才行。

    如果看来,从政这条路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现在周河阳既然有了阴影,再加上本身的一些种种不确定性,他还有必要一定要走这华山一条路吗?张青云一时十分的犹豫不决。

    他和周河阳是有感情的,但是他也清楚,随着自己位置的升高,将来会有更多的部下可能要走丢,大浪淘沙,去芜存菁,这在共和国政坛只是寻常事……


第八百零七章 张青云的威名?

    第八百零七章 张青云的威名?(求月票)

    【第一更,今天三更兄弟们,有月票的投一下吧谢谢】

    乔国盛爱写字,每当他心浮气躁,或者心旷神怡的时候都会用写字的办法来排解情绪。

    洁白的宣纸平铺在桌面上,乔国盛手捏一只大号毛笔,认真、仔细、缓慢的醮墨,他人看上去有些无精打采,甚至还有些走神。

    突然,他整个人气质一变,手上的动作也霎时变得迅捷,饱含墨汁的毛笔在洁白的宣纸上舞动,笔锋过处,四个字跃然纸上,“马到功成”四字竟然有森然之意。

    乔国盛眯眼瞅着自己的杰作,神色没有往日的欣喜,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严肃。

    字为心生,乔国盛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四个字,此次他的华东之行是被寄予了厚望的,他现在是华东省省长,华东的二把手,他完全可以满怀雄心在华东大干一场。

    但是初到华东,他就发现这里和自己想象的很有差距,在京城的传言,华东系土崩瓦解,华东应该是一个乱摊子,散摊子。

    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华东的方方面面的工作都非常正常,人民安居乐业,官员各司其职,秩序井然。所谓的华东系土崩瓦解好像更多的是指调走了一帮省常委。

    这倒是事实,现在华东新班子中,华东系干部已经非常少了,但是留下来的都是要职,这其中包括省委书记,乔国盛不知道别的人感觉如何,反正他自己的感觉是想要贯彻自己的意志很困难。

    他最近跑了很多市,他发现别人对他这个省长似乎并不是很感冒,这其中甚至包括和他同属京津一派的淮阳张青云。这样的感觉让乔国盛不满意,同时也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于是压力一下便变大了。

    他抬头,在他正对面的墙壁上是一副放大的华东省地图,华东省成长条形,而这其中淮阳市和港城市互为犄角,和黄海市遥相呼应,这个位置被认为是大华东区最有价值的地区。

    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去年通过黄淮合作,黄海甩掉了很多包袱,而淮阳也在一年之内噌噌而上,直接在GDP上超过了靠北的陵水市,而在全国地级市中,淮阳更是跃居到了第一位,这样的成绩的确让人振奋和刮目相看。

    乔国盛不断的琢磨着泛黄海经济区的趋势走向问题,面色沉静如水,他心中非常清楚,现在华东最大的期待和最大的变数都在这块区域。而他在华东能否顺利立足,也需要在这块地方找突破口。

    但是,乔国盛能意识到了问题,海派肯定也能预料到,相反,海派很可能近水楼台先得月,率先找到突破口。如果是那样,乔国盛也不一定能占到便宜。

    可就在他觉得很为难的时候,他万万没料到海派竟然也有他们的难处,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似乎对淮阳的张青云非常忌惮,似乎华东淮阳和港城这块区域有张青云的存在,他们的宏图就难以实现。

    而张青云的问题,在乔国盛看来太简单了,这样就让双方一拍即合,自然而然形成默契。乔国盛需要做的工作很少,其中重要的便是让张青云退出游戏,或者干脆是调离华东。

    正因为这个原因,才有了张青云入党校学习的这茬事。此时张青云进入中央党校省部级进修班学习时机正好,京津不是想重点培养他吗?进了党校镀金后,提拔更顺理成章。

    乔国盛嘴角噙着一丝冷笑,他也是占江晖提拔的干部,在他的意识中,他应该是占江晖最器重的干部。可是待见到张青云后,他才知道自己想错了。

    占江晖在他来华东的前前后后,专门叮嘱很多遍,让他在华东遇事多和张青云商量,这话听一次两次倒还罢了。可是听多了,乔国盛心情也好不了,让他一省长多和一市委书记商量华东的大事,简直就是荒天下之大谬。

    还有,党校省部级班进修名额多金贵啊?乔国盛当年想进去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弄成。他没想到自己的“建议”一上去,这事马上就敲定了,而且是即刻就参加接下来一期的省部班。

    通过这一件事,乔国盛就能感受到上层对张青云的重视,同时对要提拔他的迫切心情,张青云才30多岁就上了副部级,提拔急什么呢?乔国盛到副部的时候可是已经五十出头了。

    乔国盛越想心中越不舒服,伸手将桌上的宣纸揭下来,仔细瞅了瞅几个字,终究有些不满意,两手一揉,宣纸便成了一团垃圾,被扔到了垃圾桶。

    “妇人之见”乔国盛冷哼一声道。

    他这话别有所指,其实是在说欧丹,乔国盛实在不明白,张青云去中央党校进修立马就要成行了,可欧丹偏偏说现在不行,必须要等张青云离开华东后才能够有动作。

    乔国盛不明白,难不成张青云比秦卫国还让人担心?作为华东现任的第二把手,乔国盛对华东王秦卫国有天然的忌惮。但是只要海派和他联手,然后借助黄海本身拥有的资源,在港城和淮阳两个地方突破华东是绝无问题的。即便是秦卫国,也断然没法阻止这个趋势。

    既然如此,跟张青云又有什么关系呢?难不成张青云比秦卫国威信还高?

    乔国盛非常不喜欢这种感觉,张青云年龄、资历,阅历没哪一样能比得上他,而且他才是华东的一省之长。可是现实中,乔国盛发现他这个省长在太多时候似乎还比不上张青云这个市委书记出名。

    每次来省里开会,张青云游走于众人之间谈笑风生,大家似乎对其捧得很。而乔国盛作为一省之长,别人虽然客客气气、恭恭敬敬,但是其内心似乎并没有把他太当回事,远没有张青云的受欢迎来的实在。

    这也是乔国盛觉得难以忍受的,但是他终究不是一般的人,在理智和情感的选择上他永远不会出错。尽管他心中非常不舒服,但为了大局,他还真只能耐心等待张青云离开。

    只是他心中有了决断,张青云离开了华东就不要回来了,上面不是急着提拔他吗?那就提拔呗,远离华东,乔国盛想证明一下,在华东,京津一系无需张青云的存在,有他乔国盛一人足矣。至于张青云究竟是龙是蛇,他日再计较不迟……

    而就在乔国盛心情不佳的时候,欧丹也在琢磨事儿。

    作为女性干部,欧丹和男性干部比优势很明显,她没有男人那般好虚名,她只是事情结果最关注。在海派内部,大家都不希望和张青云正面为敌,她也不坚持,她有耐心。

    虽然她也好奇,张青云究竟是何方神圣,怎么有这么多人忌惮。但是也仅仅只是好奇而已,她从未想过去推倒这些意见。

    她心中清楚,海派内部既然那么多人都这样认为,那自然是有道理的。张青云的年龄虽然不大,但是确实干过了不少让他扬名立万的事。虽然这些事最后分析,不过是他赶上了好机会而已,但是欧丹认为并不能因此而否认张青云的才华和能力。

    不管怎样吧,欧丹对张青云总是保持了一种高度忌惮之心,为此她甚至愿意放弃部分利益,和乔国盛携手合作。这其实也是一石二鸟,既可以赶走张青云,又可以近距离的感受一下京津系的内讧。

    欧丹虽然也并不认为张青云在华东真有人家说的那么重要,但是无疑,他认为乔国盛“送走”张青云是一巨大的昏招,乔国盛是共和国少有的搞经济的人才,这年头人只要和“才”字沾了关系,就免不了心中有傲气,没想到乔国盛身居如此高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