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官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布衣官道- 第10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张青云去江南期间,京城就有人在不同场合讲话,对张青云的江南之行颇有微词。称张青云去江南游山玩水却不管京城数万人企业的死活。

    京钢集团董事长王文彬甚至还讲过,称现在京城的党委政府过度热衷表面文章,对务实的,对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务关心少,甚至不关心。

    京钢集团是国内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在全国拥有员工近十万人,这样大的企业在京城处处受挤压,生存空间越来越糟,这不能不说是很让人扼腕叹息的。

    京城有人唱反调,京外唱反调的更多。伍学文在张青云去江南的当天,他就在京津某个场合讲话,他讲:“我们有些干部,永远把个人情感和工作分不开。每每到决策的关键时刻,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个人好恶、喜恶,而不是大局,这不能不说是很让人遗憾的事情。”

    在下午某个场合,他又讲话,“现在人人都说京城危机,京城有没有危机?照我说,京城的危机不是危言耸听,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但是京城的危机是因为我们京津而起吗?这种说法是很不负责任的,对持这种观点的同志,我们要批评

    京城的危机之所以存在,这完全是自身造成的,是不是每一个干部都认真负责?是不是每一个干部都在关键时刻还知道坚守岗位?我看这个问题可以认真商榷。

    当然,这和我们京津无关,我也仅仅是强调这一点。”

    伍学文的这个讲话,矛头直指张青云擅离职守,京城市委书记一天日理万机,竟然为了私人事务跑到江南,这的确是太过感性了。

    而伍学文这个说法,无疑是赤luo裸的挑衅,京畿各方大都了解张青云的个性。张青云这次回京如果还能忍耐,那他真就不是张青云了。

    张青云的反击是必然,但是他怎样反击,如何反击,这里面就大有看点了。

    伍学文无疑是个好对手,他是典型的做*子立牌坊,事儿干得龌龊,但偏偏他都还占着理。张青云的反击如果没有力度,可能不仅不能给对手以打击,反而可能会陷进去,被倒打一耙。

    而最重要的是,张青云身为京城市委书记,保障京城安定、稳定是重中之重,不管怎样,京城的稳定压过一切。张青云如果因为要反击伍学文,而让京城人心浮动,这对于他来说,无疑也是极其失败的。

    “张青云回来了”

    五个字的消息,却牵扯到了京畿各方势力的神经,大家都想看看,张青云如何应付目前的局面。

    ……

    京城军区和京城市委联合向社会公布,经中央和中央军委批准,代号“金鹰保障”的城市应急保障系统大演练拉开帷幕。

    这次演练的假象情况是,战争爆发,京畿重地受到外敌的严重威胁,京畿的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军地合作,紧急应对危机大练兵。

    在演练第一天,京城能源、基本物资供给保障全部由部队统一接管,储备水资源,备用发电厂、备用信息中心全部启动,首都全市的基本生活供水、供电、供气完全恢复正常。

    尤其是电力方面,北方军方备用电网启用,京城的供电的缺口迅速被堵上,不仅民用电恢复正常,工业用电也恢复正常。

    无疑,京城的这个变化完全是突如其来的,各方势力都大跌眼镜,张青云竟然还藏有这样的后手?

    京城的危机,能源危机,电力危机,用水问题竟然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

    就在所有人都心存疑惑的时候,张青云接受了京城电视台的专访,在专访中,他表示,京畿重地的保障措施是完全经得起考验的,京城的保障永远不会有危机,而这次军地合作的大演练,就是一次铁的例证。

    同时,张青云表示,这次演练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日期。所谓保障演练,不是临时行为。京畿的储备物资、水源,至少可以保障全城人民生活一年。

    同时,张青云又表示,京城的能源困难只是暂时的,在华北地区,国家发改委已经在规划能源保障计划,预计在两年之内,京城不会再有危机……

    而就在“金鹰保障”演练启动后一个星期的样子,中纪委传来消息,中纪委工作组对京铁集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京铁集团总经理毛奇涉嫌严重违纪被双规。

    京铁集团董事长王文彬因为监管不力,不作为被免去董事长职务,党内记大过处分。

    京铁集团管理层大规模的调整,而集团各分厂同期组织开始恢复生产,轰轰烈烈的京铁危机就这样被化为无形了。

    ……

    风和日丽,京城的天气异常的美,这个季节,郊外踏青恰好。

    今天京城市市委书记张青云一行走到京郊,深入京郊的菜农家庭了解蔬菜长势和销售情况。京城的蔬菜供应主要来自于豫北省。

    但是最近几年,京郊的生态旅游农业兴起得比较多,地方政府也鼓励这样的创新型农业模式。

    张青云甚至对这种模式做了专门的批示,提出要大力发展,要为城乡居民拓宽拓广收入渠道下大力气。

    今天陪同张书记下农村的是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金耀。书记这一路行来是兴致盎然,陪同者大家对其也是众星捧月,但是金耀一直都神色凝重,情绪比较低落,甚至有些惶恐。

    这是一片高位菜地,张青云在大家的陪同下饶有兴致的听菜农讲解有机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技巧,时儿会插言说几句话,气氛非常融洽,没到妙处,掌声阵阵,大家都为张书记的妙语所折服。

    闲谈间,张青云忽然直起身子来,回头看了金耀一眼,指了指正前方的方向,那里是广袤的平原,他道:“老金,我们这是一地跨两市。我们再往前走50米,就到了京津地界了

    你说我们是走过去好,还是回头好啊?”

    金耀一愣,他被张青云这句话弄得措手不及,一时支支吾吾,竟然无语。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伍学文的去留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伍学文的去留

    金耀用一种敬畏的姿态听着张青云的训话。

    张青云的讲话很简单,他主要讲了京城要和周边省市搞好关系,不要因为京城是首都,就处处自以为了不起,京城的班子应该要站在客观平等的立场来处理京城和周边的关系。

    为了突出这个观念,张青云讲了最近京城和京津之间一系列的摩擦,他讲:“为什么我们两市会出现摩擦?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两市地位长期不对等造成的,所以,在今后必须要重新定位两市之间的关系,一切都要有新态度”

    张青云的讲话很含蓄,同时又不是激情,处处说的都很客观,没有一句过激的话。但是金耀听在耳中,却是浑身上下不是滋味。

    因为在此之前,张青云在京城东城区干部会上讲话时告诫大家,他说现在外面很多省市,老是讲为了京城他们牺牲了很多云云。这些话听上去很有道理,实际上,讲这些话的人只看到事物的一面。

    他们只看到周边省市为京城建设所作出的牺牲,没有看到京城的繁荣和地位凸显,对周边省市的辐射作用。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京城,整个大华北地区不可能有今日的繁荣。

    京城自身发展,但是京城这些年对周边地区的帮助和扶持是极其多的,京城离开了某些省市的牺牲,照样可以很好的存在,但是某些省市离开了京城,他们的发展无从谈起。

    在这个讲话第一次提到了“某些省市”,显然,他这个讲话是有针对性的,针对的目标是京津无疑。

    有张青云这个讲话在前,现在张青云又和金耀讲重新定位两市的关系,这话太耐人寻味了。正如张青云所说,京城离开了京津,现在保障不存在问题,但是这些年京津倚仗京城的众多方面,重新定位后还是否存在?

    如果重新定位后不存在了,最终损失最大的是京津市还是京城市?张青云对这些话都引而不发,故意说得含糊其辞,这中间的味道是非常耐人琢磨的。

    金耀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他心中清楚,这次伍学文可能失算了。伍学文闹别扭、闹矛盾,其核心在一个“急”字,无论是电还是供气、供水等等,这都是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都是很紧急,很要害的事情。

    伍学文把握这个“要害”,自以为就拿住了京城的命门,掐住了张青云的脖子。谁知张青云在危机时刻,还能想到军方这一条应急之路。

    京城作为共和国的首都,不可能只有一条保障线路,京城的基本生活保障资源,除了常规渠道外,总有特殊渠道。张青云启用的就是这个特殊渠道。

    而且这个渠道出奇的强大,用张青云的话说,这个演练最长时间可以持续一年,有了一年的缓冲机会,张青云有无数办法来化解目前的危机。

    就以京津和京城两市的关系来讲,京津发难可以来个突然袭击,但是这一招没能制敌。京城坐拥几千万人口,占据华北最重要的人才、地利、投资、技术等资源。

    京城周边所有的省市,离开了京城的辐射,根本就很难立足。

    在这样的条件下,张青云缓过气来后,他有无数种办法来对京津实施反制。

    伍学文对张青云发难,他是算定张青云投鼠忌器,不敢反制他。但张青云现在化解了伍学文制造的危机,形势立马就不一样了,只要张青云原因,他立刻就可以对两市关系进行重新“定位”。

    重新定位后的两市关系,在经济、文化、人力资源、投资等方面,京城处处可以利用本身优势,扼住京津的喉咙。

    在这样的局面下,张青云引而不发,天天视察京津和京城交接之处,今天又向金耀训话,其意图何在,可想而知了。

    高层政治,尤其到了张青云和伍学文这一级别,有时候就没有必要把动作做完,这样彼此都会留一丝面子,同时也可以保证组织严肃性。

    伍学文毕竟是中央政治委员,在京城京津一带的政坛很有名气,人民都称其为伍政局,作为国家级领导人,保护他的面子,其实也是给组织留颜面。

    但是留颜面是一方面,张青云现在必须要让所有人知道,他有能力、有实力对伍学文实施反击了。而且他一旦反击,可以冠冕堂皇的让伍学文面临一场比张青云以前更大的危机。

    伍学文可以拿京城稳定这条高压线做文章,张青云就可以拿京津新发展这个大规划来反击。张青云现在不动,他只是不想动,他一旦要动,伍学文就是他嘴中的一块肉。

    金耀对这些看得透,面上表现得就愈发拘谨,他耳中听着张青云的训话,心中却想着如何去把这些意思向伍学文传达。

    政治上有很多事情不需要点透,张青云和金耀说话,就是要借金耀的身份向伍学文摊牌。大家同为京津系的人,金耀和伍学文以及张青云都很熟悉,由他来传话是再合适不过了。

    ……

    京津至京城高速,在这个季节,高速两旁的原野一片春意盎然。

    北方的天气常年干燥,也就春季最为舒爽,不像南方那般潮湿,却又暖和,这样的季节对人最适宜。

    京津市市委书记伍学文依靠在自己座驾的后座,眼睛望向窗外的原野痴痴发愣,车速不是很快,但也不慢,基本是在匀速行驶。

    此时的伍书记眉头是深皱着的,额头和双眉之间像的皱纹像核桃壳一般舒展不开,这和其平日自信镇定的神情相差甚远。

    良久,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摇摇头。

    他万万没料到,张青云不仅能够影响中原和华东,竟然也能够得到军方的支持。而在中央,无论是京津系的占江晖和熊先云,还是梁总、凌总,基本都是偏向他的。

    所谓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伍学文现在基本能够体会到张青云的力量了。

    张青云没有太多弱点,或者说没有什么弱点。他唯一的弱点,可能就是他年龄还比较年轻,在京畿这一带的威望还略有欠缺。

    而伍学文就是利用这个弱点做文章,企图向张青云叫一下板,因为伍学文实在是不甘心京津系的力量落在张青云的手上。

    伍学文对京津的感情极深,也正因为深,他也就特别敏感。像张青云那样,不顾派系,动辄就拿京津官员开刀立威的情况,是伍学文不能容忍的。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系大家就都是志同道合之人,既然志同道合,张青云又凭什么踩在别人的肩膀上树立威信?

    就因这一点,伍学文都要和张青云争一争,他就不信,凭他在京津经营这多年,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