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云抬抬手道:“坐坐安排上餐,估计你们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吧这家餐厅正宗,你们多吃点”
张青云招呼两人坐下,华东的事情却一一浮现在脑海。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张青云离开华东已经五六年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华东那一片天下现在也是物是人非了。以前一起在华东搭过班子的同志,有些已经退休了,有的调离了,甚至还有落马的。
当然也有现在活跃在共和国政坛的,像以前华东的副书记欧丹,在华东铩羽而归后,她蛰伏了几年被组织重新启用。成绩很突出,现在在福南省担任省委书记,在西南一带威望很高。
她也是目前共和国省委书记中唯一的女性,是共和国妇女的楷模。
故人叙旧,常常话会谈得很投机。但是张青云的时间终究有限,注定了不能耽搁太久的时间。
在见面之前,高吉祥就被打了招呼,张书记只有四十分钟时间。眼看着时间分分秒秒的流逝,高吉祥笑在脸上急在心里。
今天他是怀有目的而来的,心中老挂着事情。但是张青云谈兴浓,他却又不好扫了张青云的兴致,有几次他想开口,都硬生生的忍住,心中憋得异常的难受。
用完餐,张青云擦了擦手,时间差不多到了,高吉祥心中一黯,今天这次见面没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下一次要见张青云又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这一次高吉祥为了拜见张青云,在京城一等就是一个星期。下一次会是几个星期呢?
高吉祥突然觉得疲倦、沮丧,仕途之难无如今日,曾经他自已一度把自己看得太高。现在他方始明白,世事的不易,心中有了敬畏之心。
这一切都是华东的这几年啊,可以说华东的这几年磨掉了高吉祥身上固有的锐气,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让他逐渐的成熟了。
人要经历挫折才成熟,高吉祥现在恰恰就卡在了这个十字路口,经历了几年的磨砺和摔打,身上太子系的那种肤浅的傲气和张狂终于蒸发掉了。
“老高,你的情况我知道一些你想去中原?”张青云突然开口道。
高吉祥愣了一下,脑袋有些短路,连若涵连忙碰了他几下,他才反应过来,道:“是想换个环境,华东这几年我受益良多,但是思想也禁锢住了
中原几个省,现在朝气蓬勃,发展速度也是一日千里,很让人羡慕啊如果能在中原干一任,实在是我最大的荣幸”
高吉祥临时拼凑的几句话,不仅显得文绉绉,而且有些语无伦次,让人听起来感觉很滑稽。
张青云忍不住好笑,摆摆手道:“你想去哪个省?”
高吉祥又陷入沉吟,张青云以前担任过江南省委书记,在江南的人脉厚实,不就去江南省正好吗?
高吉祥很疑惑,因为听张青云的语气,是中原的几个省他可以随便挑,张青云能够有这样的手腕,自己想去哪个省都行吗?
内心做着激烈的斗争,高吉祥暗恨自己实现功课做得不够,一心只想着换环境,但是究竟换什么样的环境自己满意却不清楚。
张青云现在一句话就考住了他,这实在是很不应该的事情。
中原六个省,客观条件每个省都差不错,每一个省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而从发展势头来看,江北是最好的。但是江北好,不意味着高吉祥去那里就一定好。
在短时间内让高吉祥做决策,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张书记,您是中原的老领导,一切都您帮吉祥拿主意呗您站得比我们高,看得比我们远……”连若涵忽然插口道。
她这一句话出口,高吉祥如释重负,一摸背后,竟然全是汗。
让张青云帮忙,在政治态度上必然要向他靠拢,高吉祥清楚这一点,但是没有清晰的传递这一点。连若涵毕竟是大家族出来的女人,在关键时候,她还是很敏锐的。
“去豫南吧去豫南可以争个常委。豫南唐书记上次进京和我见过面,提到了豫南班子调整的事。我向组织推荐一下你,唐书记那边是没有问题的。”张青云淡淡的道。
一句话让高吉祥觉得幸福来得竟然如此突然。豫南省委常委,这对高吉祥来说绝对是一个大惊喜,豫南唐禹也是非常能干的人,在豫南一定有好的发展……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愈演愈烈!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愈演愈烈!
占副主席办公室外,今天工作人员来来往往都很紧张,人人神色凝重
中央办公厅魏副主任急匆匆的赶过来,在外面他拉着一名工作人员劈头盖脸的问:“究竟怎么回事?是副主席身体不舒服?”
工作人员摇摇头,道:“不是,占副主席心情不好,要一个人静坐一会儿,把我们大家都轰出来了”
魏副主任皱了皱眉头,叮嘱道:“你们都听着,不能离开太远,随时注意副主席的态度,稍微好一点了,你们就得在他身边近点,他的心脏可不太好”
工作人员连连点头,魏副主任摇摇头,道:“看来我现在去也是不合时宜的,一切都得等过了这阵风头啊,哎”他叹了一口气,慢慢往回转。
占副主席发火,办公厅上上下下都知道这事,而这段时间,在京城上下也都在传,说是京津系内部内讧,张青云和伍学文对掐起来了,两人为了争京津头面人物的位置,谁也不服谁,争得激烈着呢
面对目前的这种状况,在中央大家也是各自有各自的看法,而作为京津系现任的头面人物,占江晖生气也是理所应当的,他还没下台呢,下面就闹腾到了如此阵仗,让全国人民看了笑话,他的颜面往哪里搁?
说起来,伍学文和占江晖之间的渊源也比较深,占江晖当年也没少提携过他,但相比张青云来说,终究是不如的,现在伍学文跳起来,不仅是对张青云的做派不满,甚至隐隐认为占江晖是将个人情感掺杂在了工作中,他这一次发难,还真是来势汹汹啊
占江晖办公室,占江晖平躺在靠背椅子上,眼睛一直盯着天花板,他并没有像外面工作人员说的那般暴跳如雷,其实他一直很冷静。
熟悉占江晖的人都知道,占副主席很少红脸,遇到了大事,心中犯堵就闷在心里琢磨,那个时候他都习惯一个人思考问题,不喜欢工作人员在旁边干扰。
工作人员在外面说得厉害,其实也是明白领导心思,不太希望别人过来干扰他。
轻轻的摩挲着靠背椅的真皮护手,占江晖一语不发,他心中实在是恼火,对京津伍学文的心思他知道一些,但他没料到伍学文胆子竟然这么大,说干真就干起来了。
他了解伍学文,也清楚伍学文的觉悟。说一千到一万,伍学文反对张青云,完全是因为政治上的分歧。张青云对待的京津系的态度,张青云对待改革的态度让伍学文很不满。
前者,张青云不认为京津系就要独自占一块江山,改革首先就要从派系着手,要淡化派系,要引导派系从狭隘的山头主义到广义的同志们互相帮助,互相提携的方向发展。
而在改革方面,张青云一直倡导政治改革,京城现在改革也是在如火如荼的开始,京城改革风声疾,势必也让其他周边省市感到的压力,京津市属于直辖市,受到的压力自然就更大了。
因为两方面原因,伍学文可能对张青云的意见都很大,在多个场合,伍学文也流露出了这种情绪,现在他终于开始实施行动了
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占江晖摇了摇头,伍学文能力不错,为人也清廉,算是个难得的人才,国务院班子下一次换届,他是有机会再进一步的。
但是现在闹出了这一出,造成了这么大的消极影响,伍学文的仕途可能就只能在京津市市委书记的位置上终止了。
甭管真实情况怎样,伍学文现在的所作所为,在别人看来他完全是把个人恩怨带到了工作上来了。他对张青云个人的不满,和京津市有什么关系?
他拿京津为筹码向张青云叫板,刻意的制造京津和京城之间的摩擦和矛盾,仅此一点,他就把这次争斗导向了你死我活。
他和张青云只有一个胜利者,只能有一个掌握了真理,不是他有问题,就是张青云有问题,所以斗争的结果是一个要离开这个舞台,而伍学文肯定是明白这样结果的。
他明白这个道理,还是这样做,可以看出这次他的决心有多大了
“叮,叮”桌上的电话响起,占江晖皱皱眉头,伸手抓过电话,道:“哪位啊?”
“占主席啊,我老熊”电话那头传来副总理熊先云的声音,“伍学文这是怎么回事嘛他这是乱弹琴,分明就是人为的制造矛盾嘛
他京津开发区的发展难不成就只涉及到电力不足的问题吗?他京津开发区没有京城的支援,他怎么开发得起来?他的工作是不是带有情绪,这一点恐怕是没有异议的吧”
“你什么意见?”占江晖淡淡的道,他的语气平淡得好像是事不关己一般。
“我看这事要严肃处理,不能助长这样的气焰。我建议汇报凌总和梁总,召开常委会商量一个对策出来为妥当……”熊先云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同样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熊先云对张青云的担心更甚。
伍学文他是了解的,知道京津这一带是伍学文的老巢。而且伍学文级别、资历等各方面都比张青云过硬,两人在这块地面上交手,张青云又哪里来的把握?
张青云败了不要紧,关键是京城的大好局面不能因为这次事件而受到冲击,而正是出于这样的心思,熊先云才果断提议由中央介入,把这件事情协调清楚。
“老熊,这事不急可以再等等。有些事情你我是不好出面的。京畿之地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凌总和梁总难道会不知道?”占江晖道。
“这……可是……张青云他……”
“老熊啊,我们对同志们要有信心张青云能够担任京城市委书记,他就应该有能力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现在外面有些不负责任的传言,我们不能信。
京城和京津之间的摩擦,是发展过程中资源竞争的摩擦,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们自己就没有能力解决吗?”占江晖认真的道。
电话那头,熊先云沉吟了片刻,道:“我明白了您有信心就好”
熊先云简单的一句话,却是意味深长,他的所谓信心,自然是指对张青云的信心。张青云是占江晖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占江晖既然对他有信心,熊先云还有什么说的呢?
其实无论是熊先云还是占江晖都知道,现在的张伍之争没有退路,伍学文这次动作太大太激烈,是自己把自己逼到了华山一条路上。
而这种情况,最好自然是给他一个公平的环境,让张青云自己把这件事情处理干净。如果张青云有这个能力,这对稳固他在京城的位置是大有好处的,同时对他在京津系内部树立威信更是好处巨大。
不夸张的说,张青云把伍学文这块绊脚石解决了,他的前路将是一马平川……
……
中央高层的心思是不容易琢磨透的,张青云就一直没琢磨透
最近张青云很烦,京津的伍学文似乎突然之间对京城就有了大的敌意,处处都针对京城,偏偏这人手段巧妙,既要干龌龊事儿,又要立牌坊,小心眼多,还不落口实,实在是狡猾的老狐狸。
京城这些年,的确是让周边的城市和省份牺牲了很多,在华北地区,用水用电,包括其他的保障方面,京城作为首都总是优先,周边的省市了讲了风格的,这一点是事实。
伍学文现在就利用这一点做文章,现在京津搞新区发展,缺资源,缺资金。在这样的情况下,京津少讲一点风格,看上去好像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伍学文厉害就厉害在,这么多年约定成俗的东西,他突然要改变,这哪里能够适应得了?
无疑,伍学文是老辣的,他的突然改变京城适应不了。而京城的改革,也是突然的,大家都适应不了,京津也适应不了。
伍学文就是要用事实让张青云钻进他预先设好的套子中去,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反对改革,原因就在于此嘛
遇到了这样一只老狐狸,张青云真的觉得既恼火又棘手,伍学文只夸大京津这些年对京城的牺牲,他根本就京城的繁荣对周边的辐射视而不见。
如果不是京城的繁荣,京津现在根本就不具备发展新区的基础,京津的经济也不可能有现在的机遇。每年京城为周边城市输送大量的技术、人力等各方面资源。
京城就像一个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投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