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眼前是蓝天白云……明净的河面上映出无数的花丛,鸟雀在树林里尽情地歌唱……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五章 小寨风情
从文若扬家里出来;俩人开始步入古老村寨。
俩人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聊;文若扬边走边向徐岳介绍古村寨的情况,还讲述一些少数民族的故事和趣闻给他听;使徐岳觉得特别有趣。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了古村寨。
在徐岳的眼里,这里是一片美丽又有些特别的小村落。村子不大,与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一进到里面,就如同回到了我们人类祖先最原始的那片“乡村别墅”。那些隐藏在丛林深处的老房子是最惹人注目的一道风景线。老房子风格独特,一看上去就知道是年代久远的“古董”。村前,小孩子们在玩耍,他们的妈妈正在点火烧饭,屋脊上几处炊烟袅袅,此景此情前,不由得会使人产生几许“回归”的感觉。
村子里有历尽了沧桑的老树丛林和田园里的篱笆。老树下面有几位老人坐在那里,那些椅子普通中透着特别,一看便知是就近取材的家什,可能是用柳杈或者别的什么树的细枝干揻成的那样的一种小椅子,做工虽不复杂,却使人感到有着源于自然的那样一种原始味儿。老人们在唠家常,悠然自得的抽着水烟袋,抽得“吧嗒、吧嗒”的做响,让人觉出了几分的古朴和神秘。
透过丛林向不远处眺望:能够见到小河或者是湖泊,那里有长起来不久,像麦苗一样嫩绿的芦苇,水边的花草长势茂盛,不远处还有绿油油的稻田;再向远处眺,那里是一条铁路,它应该是连接古老与现代的航线。循着铁路望去,现代都市风貌依稀可见……
目光收回,又见到院落里有几只公鸡和母鸡在闲步;一条沧桑的大黄狗,拖着沉重的尾巴晃了过来,文若扬提醒徐岳不要挨着它。大黄狗见到了生人,在俩人面前伫立了一会儿,然后友好的摇摇尾巴,就走向河边去了。
所有的这些都让人感到了一种古老沧桑的生活气息,置身到这里,寻访着古村的屐痕,就好像到了另一处世界。这里是一片经典的田园风光,香格里拉那样的和平的氛围……让人感到新奇、恬静,充满了无限的快乐。
文若扬还向徐岳讲起了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和流传下来的一些故事。
这里是少数民族居住的一处村寨,主要以苗族和布依族人为主。贵州省是少数民族比较多的一个省份,大概有20来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也比较多,光苗族同胞大概就以百万计。而贵阳又是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座城市,以苗族和布依族人口居多。此外还有回、黎,壮、水、仡佬族等。他们许多都是几代相传,大多都居住在恬静的山谷和风景如画的村寨里,过着普普通通的平静生活。平时,他们都能够和汉族人友好的相处,和汉族人互通有无,但他们都有属于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如果你是在五月份,也就是农历四月初八之前来这里的话,就会赶上我们这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节了。”文若扬这样对他说。
徐岳:“四月初八是个什么日子?”
文若扬:“是我们这里苗族的一个盛大节日。”
“每到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十里八乡的苗族群众都会身着民族盛装,云集到贵阳市中心或者花溪公园附近举行传统节日活动。‘四月八’又称‘亚努节’。这天,人们在一起吹笙、跳舞、唱山歌、荡秋千、耍狮子等,人山人海,场面非常壮观。”
见徐岳听得来劲,她又接着讲下去:
“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一位叫亚努的苗族英雄。传说苗族的祖先原来就住在贵阳附近一处叫罗格桑的地方,他们祖祖辈辈过着丰衣足食、平静安宁的生活。可是终于有一天,这块地方被一个土匪头子看上了,组织起不少人来抢夺地盘。苗族一位名叫亚努的后生带领苗族乡亲们奋起反抗,保卫自己的家园。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亚努不幸被土匪抓获并杀害,遇害那天正是农历的四月初八。从那以后,每逢他遇害的那一天,苗族群众都要举行盛大活动来纪念自己的这位民族英雄;这一天,苗族人家家户户还要吃紫米饭,预示着今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这样的活动年年如此,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俗。”
正说之间,只见有几个少数民族朋友正朝他们俩人这边招手,可能是对两个美好的年轻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意思吧?若扬微笑着也向他们招招手,嘴里还对他们讲了一些什么话。少数民族朋友笑着回应了几句热情的话语给她。这让徐岳根本听不懂也不理解,可能是互相表示一种敬意的意思吧。
“你真行,还能跟他们对话那。” 徐岳佩服的说。
“有时候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免不了要和他们打交道。不过也只是简单应酬而已,再复杂的一点就不行了。”
过了一会儿,若扬说:“我们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那就是农历的‘六月六’。”
“这又是一个什么日子呢?” 徐岳颇有兴味的问。
若扬:“这天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接着她又向他讲起来。
徐岳在仔细的听着:
“听老人们讲,‘六月六’是由一个美丽的传说缘起:说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布依族姑娘绣了一幅四季花常开、美妙无比的青山秀水图。这幅图被远处山上的一个魔王见到了,想霸为己有,便前来抢夺这幅图画。姑娘和众乡亲们一起同魔王苦战七天七夜,直至六月初六这天,眼看这幅图就要落入魔王之手,姑娘急中生智,将美丽的图画抛向了空中。顿时,这幅图便化为了一片青山秀水 —— 也就是现在的花溪公园,魔王却化为了一堆乱石,沉入到河底。此后,每逢农历六月六,人们就汇集于花溪河畔,载歌载舞,以表示对这位造就花溪美好山川的布依族姑娘的纪念,也表达了布依族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徐岳听后觉得非常有趣,也使他大开了眼界。
行走于古老村落之间,听她讲述少数民族的传说故事,欣赏着若扬姑娘文雅大方的热情举止,真的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她的步履轻盈,那支高高翘起来的粗粗的大刷子颤悠悠的非常诱人;她那一阵阵热情活泼的笑声不时地洒落在道路的两旁,就好像是一团燃烧着的火,把古老的村寨一下子搅得活跃了起来,也把一向有些沉默的徐岳感染得热情洋溢了起来,随着她一起谈笑风生。
俩人像是多年相处的好友和同事,又像是两个贴心朋友久别重逢后的亲密交谈,还像是一对亲兄妹。彼此间的心灵在热烈的气氛里渐渐贴近,慢慢融合到了一起,并且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她感到了生活中一种极为美好的情趣;他也同样感受到了这些,好似灵犀的点染,使两个人的心有着同一种共鸣和回响。
这实在是一种美好和令人不可忘怀的美妙感受啊!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六章 名楼甲秀
告别了神秘的少数民族村寨之后,两个人接着又来到一座美丽的公园。还没进入园里,就见有一座美丽的古楼阁已映入眼帘。文若扬指着那座古楼阁对徐岳说:
“你看,这就是我们贵阳这里最有名的景点 —— 甲秀楼,刚才你在我家楼上看到的就是这座楼。”
徐岳:“噢,对,对,看到它了。你家周围的环境好美啊!”
话音未落,俩人已经步入到甲秀楼下。
“哦,真是一座美丽的古楼!太美啦!原来我曾听说过贵阳的甲秀楼,却没有亲眼见过,如今就在眼前,没想到规模这么宏大,真是一座漂亮、奇特的古楼。甲秀楼……为什么叫‘甲秀楼’呢……” 徐岳一边观赏着它一边饶有兴趣地叨唠着。
“噢,甲秀楼啊……” 文若扬接着他的话向他讲起甲秀楼的来历。
“甲秀楼自从建成以后就成了贵阳的标志性建筑。我们现在所处位置正好就在贵阳市中心靠南一些的南明河畔。在我家楼上正好能看到这条河。这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养育了这里祖祖辈辈的人民。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是贵阳的母亲河,河水两岸风光旖旎,也是人们休息游玩的好地方。矗立在河畔的甲秀楼与这条河相映成趣,更增添了美好的意境。这座古楼高二十多米,建于明代。主持建造这座楼的,是当年一位名叫江东之的巡抚;甲秀楼的设计可以说精巧别致,是有着中国独特风格的一座古典建筑。”
徐岳边听边点头一路随她慢慢走着。
“你看这座古楼……” 文若扬边向他解说边指给他看,让他仔细观察甲秀楼的整体结构造型、楼顶、楼角以及它周围的配楼,指给他与甲秀楼相连的南明河两岸的浮玉桥。然后又带他走上楼台观看,楼台四周全部都由白色雕花石栏杆环护起来,这些白色雕花护栏把古楼整体衬托得更加高雅、脱俗。
“喔,经典!你看这雕花窗棂和楼门,这一木一石,每一处做工都是那么精巧,真是艺术精品……”徐岳一边观赏一边在上面轻轻抚摩,不断的发出赞叹。不曾想他对古建筑也有如此浓厚兴趣!
若扬:“是啊,是啊,多精致啊!取‘甲秀’二字,蕴涵了‘科甲挺秀’的含义。这座楼在我国建筑史上确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经常有中外游客来此参观,许多人一到这里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像现在的你一样。”
说到此她“呵呵”的笑了。徐岳还在不住的发出赞叹,听到此也随她笑了起来。
文若扬还对他介绍道,现在所见甲秀楼在历史上已经遭受了多次毁损和焚毁。而每次遭受毁损和焚毁后,都有后人出钱将其修复。明、清两朝政府就曾经多次拨款修缮和重建这座楼。尽管毁损和焚毁了多次,也修缮和重建了多次,据说整座楼的样子却始终未变,还是最早时的样子。从这一点也反映出人们对它的赞赏和喜爱。*当中这座古楼也遭到了严重破坏。为了保留这一珍贵的古代建筑遗产,省政府拨出专款于前年按原来的式样又把它完全修复,供人们参观、研究之用;“甲秀楼”三个字是清代一个名叫谢石琴的学者书写的……
听完了文若扬这番解说,原来对甲秀楼只有粗略了解的徐岳,现在对它又有了深一层的了解,了解到了这座古楼的辉煌以及它的生命力所在。禁不住赞叹古楼的设计者的非凡构思,虽历经数百年风雨,即使是不断的修缮重建也未改其原貌!真可谓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艺术,真乃不朽的艺术啊!”
他站在那里对甲秀楼由下至上,由上至下又仔细观赏了好一会儿,越看越觉得这座古楼非同一般。他同若扬一起拾级而上,站在楼阁上放眼望去,贵阳城远近风光尽收眼底。此时,甲秀楼连同周边的景象在暮霭下显得格外秀丽迷人,它与茂密的丛林、南明河湾相映成趣,好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哦,太美了。” 徐岳兴奋起来,他举起像机说:“来,快给我照张像吧?”
文若扬含笑说:“我怕照不好,不过你把焦距、光圈调整好喽,告诉我快门的位置在哪儿,我就只管按。”
“好的、好的,这很简单,你来看就是这样,喔,对了,对了!就是这样,来 ——”
徐岳做好了这一切之后马上选好了合适的背景,站好了位置,让若扬给他拍照。
若扬“咔嚓、咔嚓”一连照了好几张,“好啦,还照哪儿?” 她把像机递给徐岳道。
“好,稍等一会儿。喂,站好,我也给你照一张吧?” 徐岳举起像机对着文若扬。
文若扬把脸一遮哧哧直笑:“我不喜欢照相,我照相会憋镜头的。”
徐岳笑着,不管她怎么说,还是想给她照一张。而若扬却总是躲闪着镜头,叫他无法给她照。
徐岳把自己的风衣递给若扬请她帮自己拿着,然后照几张风景。若扬随即把风衣披在了自己的身上,徐岳乘她不备赶忙给她按下了两张。
俩人离开了甲秀楼,走过彩石铺成的小路,又路过了儿童乐园。从儿童乐园的桥上朝桥下望,斜阳投入水中映出树影、人影、楼影,在微风吹拂下泛出淙淙波光,更觉心旷神怡。
两个人特别开心和兴奋,完全沉浸于幸福之中。此时此刻的他们完全像是两个天真快活的孩子,一玩儿起来就把时间忘在了脑后。
然而,时间是不会停止下来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它总是忠于职守,不偏倚于任何一方,在一分一秒地流逝过去。现在距离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