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良人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都市良人行-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股清新的风拂过耳边,禹言顿时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般,浑身一阵舒服,忙吐掉口中的淤泥,大口大口的喘起气来。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缺氧的大脑慢慢恢复过来,禹言只觉得此时自己似乎处在一个冰窟里,寒冷无比。抹掉粘在眼上的淤泥,缓缓睁开眼睛,见自己半截身子站在淤泥中,竟然处在一个极大的洞穴当中。这个洞穴是斜坡向上的,很是幽深,最上方处有光亮透出,似乎还连着一个洞穴。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山洞竟有如此大的寒气,让禹言有点瑟瑟发抖的感觉。
  作为一个特种兵应有的冷静地头脑立刻发挥了作用,禹言分析起现在的情况。这个洞穴的位置应该是在靠近沼泽的山丘的腹内。这个沼泽可能是处于两座陡峭的山丘之间,由于热带雨林独特的气候条件,雨水不断冲刷,再加上地理作用才形成这个沼泽。而根据连通器原理,现在站着的这个地方应该是和沼泽表面一个高度,否则,沼泽也不会在这里停止。
  这会儿他已经回过神来,想起自己没有保住猴子的遗体,心中总觉得堵得慌。看看腿上和胳膊上的伤口被淤泥封住,不再有鲜血流出,放心下来,浑身有了些劲,向前走了两步,踏出淤泥,躺在洞穴的斜坡上休息起来。
  过了一会儿,恢复了部分力气,顺着斜坡而上,到了坡顶,往里一看,真叫他大吃一惊。这里竟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的世界,长满叫不出名字的绿树红花。因为没有阳光的照耀,这些树长得不高,却枝叶繁大茂盛,花儿更是千娇百媚,五彩斑斓。
  禹言受过特训,可以说这热带雨林中百分之九十的动植物他都认识,可是在这洞中,他却又迷惑起来,一眼看去,这些树木花草都很熟悉,禹言都可以叫出名字,仔细看却又处处透着不同。树更绿,花更红,枝叶也极为粗大。禹言想了一会儿,没有头绪,只是认为和这里的气候条件有关。
  禹言朝树林中走了一会儿,越走越光亮,忽然想起来这个洞穴没有阳光,自己怎么能够看得如此之清楚?大惑不解的同时,四处观察起来。
  仔细看了一会,看出端倪,心中却又是吃了一惊。原来这山洞十几米高,照明的竟然是镶嵌在高高的洞顶的一颗颗夜明珠,每二十米左右都有一颗,每颗都有婴儿拳头大小,晶莹剔透,光芒耀眼。这些夜明珠可都是无价之宝,拇指大的夜明珠已经是价值不菲,更何况是如此罕见的东西,竟还数量如此之多。
  更叫禹言惊奇的是夜明珠的悬挂之法,夜明珠质软容易破碎,手捧着都尚且需要小心,又是谁能将这些夜明珠丝毫无损的嵌入洞顶中呢?是能工巧匠还是武林高人呢?如果是能工巧匠的话,那是怎样的一种鬼斧神工的手艺啊?如果是武林高手的话,不仅需要强横的内力,还要极好的拿捏火候,否则一个不慎,就会损坏了一颗无价之宝。
  禹言的师博学多才,禹言从小受他熏陶,涉猎颇为广泛,连性格也与师傅相仿。师傅性格平和,禹言跟随师傅习武,虽然只是修练天心诀和轻功,但天心诀是师门传下来的内家修习之法,能够定神凝气,清心明目,禹言十几年苦练虽然只是修习到了第二层,但学习能力已经远超常人,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一个新兵到一个特战队员的成长过程,天心诀也是功不可没。
  禹言虽然习武,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武林中人,在这个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武林中人就像是火星一样遥不可及。那些故老相传的江湖故事,只应该存在于小说里。可不知道为什么,眼看如此奇特的情形,禹言还是不自觉的想起了武林高手。
  走了几步,见林间竟然还有山涧流水积起来的小湖,禹言忙用清水将脸上嘴里鼻里耳里的污泥洗干净,顿时觉得视听清晰的多,头脑更清醒,顿时长长喘了口气。
  又走了一会儿,清翠的丛林中隐现一座小小木屋。这种情况下,应该不会有雇佣兵的伏击了吧。禹言苦笑着,心中惊喜,赶忙加快了脚步。
  走近屋前,见旁边一块四平方左右的水池,池中水面整个凝成了乳白色的冰块,一阵阵寒气传来。在这热带雨林中,现在又正值夏季,这池水如何能结成冰?更奇怪的是,池子正中生长着一株黑色植物,茎干笔直得如同一条直线,粗如两根手指并拢。禹言觉得像是一棵竹,奇怪的是这竹子不仅生长成黑色,而且只有一节。周围袅袅烟雾升起,池水翻滚,冒着滚滚热气。
  禹言自从进了这桃源般的世界就惊奇不断,但心底却有一种很平和的感觉,这是一片未被污染的清纯的世界,能彻底净化人的心灵,与天心诀追求的自然之境是如此吻合。他看见这墨竹的第一眼就知道这一定一件是宝贝。他对竹子有着一种特殊的偏好,从小就喜欢在漫山的竹林中奔跑,用自己亲手砍下的竹子做成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拥有的第一件乐器便是一根自己做的竹笛,送给了住在山脚下的吊楼里的那个女孩子。
  虽然知道是宝贝,禹言却只是淡淡看了一眼,在他心里,这神奇天地中的每一样东西都应该是宝贝。他走到门前,体内真气尚未恢复,也不知道这屋子里面有没有人,在门上轻轻敲了两下,还没看口,那扇木门已经自己打开了。
  饶是禹言早已经无数次的历经生死,却也被里面的情景吓了一跳。屋内两具骷髅盘身而坐,面孔正对着门。禹言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骷髅空空荡荡的两眼,自然是有些惊吓。但他很快就平静下来,这样的场景总不会比残酷的战场上血肉横飞的情景更惨烈吧。
  禹言继续往里面看去,只见右边骷髅身前立着一块木牌,竟然是被人硬生生插入了地下石中,上面刻着几个繁体大字“圣门盖天端坐于此”。左边骷髅身前也同样立起一块木牌,刻着“云门玄玄子端坐于此”。
  禹言看见左边木牌上的字,忙跪到在左边骷髅身前,磕头道:“云门十五代弟子禹言拜见祖师爷。”禹言从小受师傅熏陶,除平时在学校里学习知识之外,师傅更逼他熟读四书五经,学习孔孟之道,用以修身养性,培养他的气度。虽说现在时代不同了,但这些东西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下来的文化精髓,虽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可对于增强自身品德和修养却有很大帮助。
  禹言的师傅生于乱世,历经数朝,本有大儒之才,奈何生不逢时,壮年正经大乱,未能尽展抱负。因此晚年收了这么个弟子,便将全部希望寄托于禹言的身上,除师门武术外,更教导他各种礼仪修养,教他琴棋书画,教他论语诗经诸子百家,更教导他博览群书广交良朋,心底希望他能文能武,成为真正的全才。
  禹言虽然有时候对师傅教的东西有些不屑,但也没有多少排斥思想,这些知识可能不太实用,但对于增加个人品德修养培养一个人的气度却有很大用处。因此禹言虽然在特种部队磨练了三年,可从小养成的那种儒雅之气却怎么也磨不掉了,成了猎鹰大队里名闻遐迩的玉面郎。猴子曾经开玩笑说,干脆让一号带领大家一起修炼,都炼成翩翩读书郎得了。幸亏师傅并不迂腐,对于现代知识不仅不排斥,还极力劝导禹言多学习早学习,到禹言十五岁考上高中时,更是高兴得破了多年的酒戒,连喝大三碗。
  禹言叩倒在地,是因为自己师傅是云门十四代弟子。弟子拜见祖师,对禹言师傅这样的长者来说,那是天下最重要的头等大事,丝毫马虎不得,即便是他亲来,也是一定要规规矩矩磕完九个响头的。
  禹言依师傅教导,老老实实磕完头,抬眼见祖师旁边用石块压了一方丝帛写满了字,便跪行过去,恭敬拿起丝帛,见上面写道:“余云门十代徒玄玄子,寻天地至宝翠玉墨竹至此,遇魔门之主,激而斗之,其势相当,耗力甚巨。及至后来,余与门主皆筋脉尽毁,生机已失,乏天无术。盖因云门之术未能尽传于后,余心甚愧,期来者悯之,以天心七诀尽转吾门。翠玉墨竹相赠”。
  后面则是天心诀的七层口诀和详细的介绍翠玉墨竹的来历。翠玉墨竹是《山海经》上记载的一样灵物,生长极不容易,须以极热之气生根,以极阴之气生长。天下万物本是阴阳相循,极热之处何来极阴?因此天下之大,适合翠玉墨竹生长的地方寥寥无几。即便是有了这样的地方,翠玉墨竹生长也极为缓慢,千年才出一截,最为宝贵的是竹腹内的竹乳,乃是吸取天地灵气的至热之宝,功能药死人肉白骨,练武之人食之更能助长功力,百病不侵。
  禹言暗暗乍舌,这怎么看起来越来越像武侠小说了。《山海经》之类的杂书他倒是读过的,但那也只是为了增博见闻,修养身心的,虽然记得这翠玉墨竹的确是有记载,但当时却没怎么在意。禹言虽然是自幼习武,可对那些能助长功力的灵丹妙药根本就没有概念,自然也是不怎么相信的。天地至宝虽在不少杂记上读到过,却没有亲见过更别说品尝了,所以也只是认为这些东西也顶多是一些味道鲜美的绿色食品罢了。
  





    正文 第五章 别有洞天(2)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7…12…18 10:13:51 本章字数:3724


  不过今日到了这洞穴当中,找到了师祖遗骸,获得了失传的师门密学,想想已经是够神奇的事情了,再多些怪事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何况这是师祖所言,想来即使不是全部说中,也是八九不离十的。想想他自从习练天心诀之后,给自己带来的各种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此时对武学之道已有很深的感触。中华武学流传数千年而不败,确实有他神奇的地方。
  竹是温带或热带禾本科植物,一般生长在向阳之处。这翠玉墨竹却完全不同,根须生长在极热之地,但生长却又需要至阴之气。这个洞穴地处热带雨林深处,却又深具极阴极寒之气,本身就已经极为罕见,而翠玉墨竹生长的地方恰好是地心热泉喷涌之处,根须容易生长。洞中长年没有日光照射,空气湿润阴冷,长期而来竟在地热泉眼周围形成了一汪冰潭。地心泉眼冒出的极热之气,被翠玉墨竹完全吸收,自然无法溶化四周的冰泉。
  禹言读书庞杂,对繁体文言自然不算陌生,师祖大意是寻找这翠玉墨竹的时候遇到了魔门的门主,两人酣斗起来,最后竟落了个两败俱伤。只能将天心七诀留在丝帛之上,并希望后来者能传回云门弟子手中,以翠玉墨竹相谢。
  而那个魔门之主盖天更是有趣,明明是魔门,却自称为圣门。禹言对魔门自然没有什么偏见,这些古老的江湖传说,现在只存在于童话故事里了。若说钢筋水泥的城市里还存在什么魔门圣门,那不是叫人笑掉大牙。
  禹言仔细看了一下天心诀,见前两诀与师傅教给自己的一字不差,知道这是货真价实的云门之宝,忙将后面五诀紧记在心,将丝帛塞到了作战服的贴身口袋里。
  忙完了祖师这边的事,再看魔尊盖天旁边,整整齐齐放着两册绢书,一厚一薄。绢书之上放着一块似玉非玉的东西,半个巴掌大小,用手摸了一下,感觉很清凉。
  禹言将它握在手中,见正中刻了个篆体的“圣”字,在光的照耀下,竟然隐隐有色彩流动,五彩斑斓,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宝贝。
  先拿起上面的薄薄绢册,翻开第一页,首行便见几个大字:“字晤吾徒:汝阅至此,已为吾徒。承吾衣钵,得圣典与灵玉,为圣门中兴之主。若悔,天谴之。”禹言吓了一跳,怎么读了他几句话,就被他强行收为徒弟了,还不能反悔。
  禹言乐了,强买强卖,这大概就是魔门风格吧,小说上也是这样写的,不过性格倒挺爽朗的。禹言不是迂腐之人,多一个师傅也不是什么坏事,何况还是已经故去这么多年的一位前辈。因此又跪在魔尊身前,恭敬磕头,完了继续翻看绢册。
  魔尊所言的圣典,也就是这本薄薄的绢册也是一门内功心法,叫做龙欲功,书中记载的是龙欲功的六层口诀。看到这个古怪的名字,禹言顿时就有一种想笑的冲动。不过想到这好歹也算是自己的师门心法了,禹言便将口诀熟记下来,艺多不压身,说不定哪天就排上了用场。
  魔尊在册中还写道,屋外的天地至宝翠玉墨竹便是专为这徒弟准备的,并特意嘱咐了竹乳的珍贵之处,言曰服用之后龙欲功便可达大成之境,对于和玄玄子的争斗却只字未提,还大言不惭的把翠玉墨竹说成专为徒弟准备的。禹言笑着摇了摇头,却觉得这位魔尊师傅也算是一位妙人。
  绢册后面记载了魔门轻功身法,还有个好听的名字祥云百变。不自觉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