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清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清江-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94年,县计委编写《投资指南》一书,该书包括县情概况、资源大观、开发区简介、投资项目简介四个部分。1996年,县计委向市计委报送《长江中上游地区对外合作开发项目报告》。1997年,县计委向市计委报送《贫困地区大中型建设项目的报告》。2001年,县计委编制《清江中下游生态旅游2002年国债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计划》。

  11年间,县内重大工程项目有:投入2700万元,进行县烟厂移址扩建;投入2500万元兴建铝材厂;色素厂;某某电站;某某电站;某某电站;日月山庄;财苑山庄;温泉度假山庄;以工代赈27个公路建设项目;公路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光纤联网工程,县人民医院门诊办公楼;县检察院科技楼;县实验小学教学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的计划管理 

  (—)

  县发展计划局调整职能后,主要职责是对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对县域经济运行动态进行预测、分析和经济信息的发布;对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并监督实施;运用经济杠杆对县域经济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调控;简化生产、建设、流通、分配和社会事业各种类型的计划指标,简化基本建设项目及限额的审批手段。2005年,县发展计划局更名为县发展和改革局后,其职能又有了新的变更,主要职能是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及发展规划的编制;围绕发展规划抓重点项目的建设及项目资金的争取,作好协调和服务。

  一、计划的编制

  县发展计划局(发展和改革局)除了每年编制年度计划外,还编制了一系列的中长期规划。2000年,县发展计划局编制《2003年至2010年县农村能源建设规划》。同年,编制《县新型工业化规划纲要》。2003年,编制《县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纲要》,主要内容是:到2002年全县主要成就和问题、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规划中投资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6个,计划总投资亿元。2004年,编制《县绿色产业化开发规划》及《县扶贫开发规划(2005年至2010年)》。2005年,县发展和改革局编制“十一五”规划,指导各部门完成了31个专项规划的编制。2006年,编制《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

  二、重点项目的建设

  五年间,县发展和改革局对省市重点考核项目和县级重点项目加强协调和服务,使之按时按质竣工投产。这些省市重点项目有:某某水电站、锰矿开发、泰榕药业、某某电站、某某水电站、超细煅烧高岭土项目、高速公路连结线工程。县级重点项目有:农网改造、三源水泥、隐龙山绿业食品开发、中绿食品、木塑项目、城区天然气项目、中华巴土圣山项目、嘉禾绿业产业、新时代商场、清江画廊旅游项目、县城商品房群项目、以工代赈乡村公路改建项目。2004年到2007年,全县争取到国家及上级部门无偿项目资金亿,保证了重点项目的顺利完成。通过重点工业项目的建设,使金山工业形成以水电、采煤、锰业、水泥为龙头的民族工业体系,加速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稳妥处理局属企业遗留

  局属企业铝材厂和铁合金厂停产多年,改制后,企业职工的安置和补偿成为一个大难题,从2004年到2006年,县发展和改革局组织专班人员,对铝材厂实行闲置设备的变现,多方筹集资金,使154名职工的安置和补偿工作基本结束。对铁合金厂实行依法破产清算,稳妥作好151名职工的安置工作,职工情绪稳定。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一章  烟厂倒闭胡国遭暗算  城郊旅游看好农家饭
金山县烟厂是李荣申请多方努力创建的,成立于上世纪的1982年。烟厂在创建之初和后来步入正规后,也曾红火过一段时间。当时李春兼任厂长,陈安是主管生产的副厂长,胡国是县委政研室主任兼烟厂厂长助理。国家每年给烟厂照顾几百万周转金,给予扶持,还免去了三年的税收。烟厂投入生产后,给财政增加了收入,也缓解了部分待业青年的就业压力。可好景不长,受国家宏观经济大气候的影响,烟厂在压缩生产规模,生产质量达不到部颁标准,没有通过市场准入,烟厂效益降低,资不抵债,逐渐成为财政负担。

  到了二十世纪末,也就是1998年的时候,烟厂终因资不抵债正式宣布破产。这时的李春已是县委当家的副书记,他也早已不是挂名的烟厂厂长。烟厂沿用了政府领导兼任厂长的做法,李春之后几任政府副县长均担任过烟厂厂长,胡国也由厂长助理而副厂长,厂长。烟厂的经营管理一直是副厂长陈安,陈安为进口生产线的事情和李春闹了意见,有了很大的分歧。李春离开烟厂,不再挂职烟厂厂长,从上至下的改革,要求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烟厂效益不佳,资不抵债,李春在烟厂为难的时候推出了胡国,让胡国挂职烟厂,他自己就做他的专职常务副书记,这时的李春已经做好了当选县长和县委书记的准备。胡国为烟厂的事情,找过张明,张明走了,胡国就找王超,后来还是为烟厂的事,他给赵致远和孙锋都交过心,他正式提出辞职,理由也很正当,响应政企分开的要求,不再担任烟厂厂长。而这时的烟厂已有了上千万的债务,这是历年亏欠累积的债务,下岗职工占了三分之二,留下的也是行政保安,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都投奔到另一家经济效益好的单位。陈安也辞职去了广东,到一家私营企业做管理。

  烟厂宣告破产,胡国就成了揩屁股的,还有人举报他在烟厂挂职时有经济问题,还有人写匿名信,说胡国挪用扶持专款三百多万到国外旅游,在澳门赌博。胡国说他问心无愧,李春组队去境外考察,根本没带胡国,何况李春挂职烟厂十多年,他胡国一直是个科级干部,烟厂的大事还轮不上他这个厂长助理,李春不挂厂长了,烟厂也就没有多大油水了,胡国就是个揩屁股的。现在有人拿烟厂暗算他,胡国只有苦笑,他有一肚子的委曲不知向谁倾吐。

  调到市里去了的吕青林,双休日回金山,找到胡国,胡国叫上杨新,三人坐船到县城对岸的村庄吃农家饭,一顿饭吃得又舒适有好,价廉物美,老板也挺热情,三人吃完饭,又打了一会儿牌,略有输赢,吕青林说,这里开发成片,都办成农家乐,吸引外地游客,准火。杨新说这点子好,现代人厌倦了钢筋混泞土包围的城市生活,也想回归大自然找到生活本身的乐趣,放松一下,休闲娱乐,在城郊吃农家饭会成为时尚。果然,只有两年功夫,农家乐和吃农家饭火了很久,外地和省城的人也忙里偷闲来金山品赏农家饭。当地村民改善了居住条件,请了师傅和服务员,年收入都是十万元以上。

  胡国从烟厂的阴影里走出来,孙锋任县委书记,市委下派曹旭锋任县委副书记,金山县长。胡国是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人大还是岳明任常务副主任,政协是赵致远任政协主席。金山县回到了正常轨道,政通人和,欣欣向荣。如果说金山的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那么怎样保护改革成果,发展经济,就是现任领导的重要的议事日程,是现任书记县长的头等大事。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三十二章  出让土地圈地运动  失地农民苦不堪言
金山县的移民工作最早可以上朔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征地上马,移民工作难度大,让几级政府为之焦虑,移民稍有不满就群体上访,有不怕事的还自费赴省进京,成为省政府和北京城的常客。从工程上马到电站建成,国家拿出了几个亿的专款用于征地移民搬迁和生活安置,市,县,乡镇几级移民工作专班抽调人员,全力以赴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就金山而言,没有参与移民工作的干部不是好干部,不懂移民的领导也不是好领导。从金山县成立之日起,金山也就成了清江省有名的移民大县。

  金山县的历届县委,政府一直把移民工作放在首位。从李荣任县长开始,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有专章叙述移民工作的,每次县领导到市里和省里开会,会不自觉地提到金山的移民。移民工作难做,金山县成立了移民局,属垂直管理。

  孙锋还是县委办公室主任时,他就接手了几起移民群体上访事件。事情最好的处理办法,一是耐心解释,稳定群众情绪,一是到了年关,从移民经费中拨出一部分专款,按政策补贴到困难户家庭。后来县纪委查处了一起镇干部挪用移民专款的案件,对有关责任人作了处理。

  电站建成后,也就是张明任书记,赵致远任县长时,孙锋已经从乡镇党委书记的位置上选举为副县长,在政府任常务副县长。金山的移民工作从工程移民转移到生活移民。这时金山的改革基本告一段落,一些不景气的工业企业关停并转,开始对外招商引资,一家家民营企业纷纷落户金山,征用土地,用高价购买,用拍卖的方式出售和转让土地使用权。还有一部分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商品房开发,一部分失地农民失去赖于生存的土地,而补赏的钱仅够维持基本生活,失地农民对政府不满,不信任,出现了新的矛盾。

  孙锋喜欢研究政策,他对三峡工程的移民概况了如指掌。这是胡国收集的资料,孙锋在几年前对这些情况已经熟悉,他想借鉴一下三峡移民。

  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工程,其移民人数和淹没实物量之大,在世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史上是少见的。按正常蓄水位175米方案,库区淹没涉及湖北省、重庆市21个县(市、区),共淹没耕地、果园、林地2万8千公顷淹没区面积占全库区总幅员面积的,移民84万人,考虑到人口自然增长等因素,到2009年工程建成,预计共需动迁113万人。

  中国政府对三峡工程移民工作极为重视和关心,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强调指出,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移民。对移民是否能妥善安置,既关系到三峡工程的成败,又关系到社会安定大局。因此,让移民迁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生活有保障、经济有发展,是三峡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从1985年开始经过8年试点,1993年随着枢纽工程开工而全面展开。实践证明,三峡工程移民工作是成功的。截止2002年7月底,共搬迁安置移民万人,约占全库区规划动迁移民总数113万人的;其中,14万人外迁(重庆市7万人由政府组织外迁安置到长江中下游和沿海经济发达的10个省市,2万人出县安置到本市非库区的有关县市,另有万人自主外迁到国内有关省;湖北省万人安置到本省非库区的有关县市)。累计复建移民住房3122万平方米,其中农村移民住房645万平方米;搬迁、破产、关闭工矿企业1011户,占总数的;并完成了大量的公路、码头、输变电、通讯等专项设施的复建工作。淹没涉及的*、涪陵两座城市的新城区已形成规模并入迁移民,10座县城中的秭归、云阳两座新县城已完成整体搬迁,其它8座县城正在加紧建设,基础设施已具备规模并入迁移民;114个集镇中,107座在建,大部分具备规模,一部分已完成搬迁。三峡工程移民工作正按计划有序地顺利进行。

  几年来,通过实践,已形成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实际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一) 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改变过去单纯安置性的做法。农村移民以农为本,以开发大农业为基础,通过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形成农工贸一体化的支柱产业,使贫困地区的移民逐步脱贫致富。城市、县城和集镇的搬迁,都考虑了社会发展的因素。以9座将要全淹的县城为例,新县城规模是老县城的—倍,结合基础设施复建配套完善了城市功能。企业搬迁结合技术改造和经济结构调整,对一些发展无前景、产品无市场、污染环境的企业实行关闭、破产,并通过对口支援引进名优企业和名牌产品,调整了库区的产业结构、企业产品、组织和所有制结构,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分省负责、县为基础”的移民管理体制以及“移民补偿投资切块包干、任务包干”的原则。这一管理体制和切块包干原则,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赞成和拥护,充分调动了三峡库区各级政府和广大移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