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背靠在这块岩石,战战兢兢的同温煦接吻,他的震颤不亚于她。同样的青涩,毫无章法的啃咬,她吃痛却又不忍心推开他。
直至他红爆着脸退开,看到她破了皮的唇瓣,又心疼又懊恼。
如今,她只是淡淡地笑笑,轻巧的缅怀了下过往,旋了个身离开了。
她记得这个时候有一种不知名的小野花开放,在哪里呢?她在密密的林间寻觅。
“你怎么到这里还要跟着我?!”
男孩儿不悦的声音自不愿处传来,李雪一直在低头寻觅,不意又遇到了朴海英。
她翻了个白眼,才慢慢含笑抬头望着他,一步步走近,眯着眼说:“是啊,我实在太喜欢做跟踪狂了!”
许是那险恶的态势,直白的语言吓到了小白花一样的朴海英,他惊恐的退后,堪堪就要踩到一处斜坡的边缘。
李雪来不及警示,抢前跨步一手拉住了他的,一手支在身边的树干上,用力往回拽他。
朴海英被她的爆发力牵制着,透过反作用力直撞上了李雪。
【第二十四章】 应该感谢,不知为何很羞涩
好险呐~李雪还牢牢地握着朴海英的手掌,偏头俯看他背后的斜坡,若是再后退一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安下心来,她才注意到被朴海英一身骨头撞这一下,还真有些疼。
李雪下意识地要抬手揉肩膀,却发现那只牵他的手,不知何时已成了被他反牵起的样子。
疑惑的看看他,这孩子莫不是被吓坏了吧?
朴海英的样子确实有些像吓坏了似的,可是只有他知道,实际上他还没来得及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他的意识只余嗅觉和触觉,是牛奶香皂的味道和软腻腻的温热触感。
朴海英有双迷人的眼睛,单眼皮,宽而长,笑起来像座月亮桥,只可惜他很少笑得疏朗。
李雪知道,很快大眼睛双眼皮就要退出顶级美男的历史舞台了,他这样的才是未来发展趋势!
可是,你要不要这么小就会拿这双漂亮的眼放电啊!
李雪忙着与他对视,抽空瞄一眼他们相连的手,很不合时宜的想起了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
果真,她是看春晚80后呀!
好像只是那么几秒钟,又好像过了好久,李雪终于泄气了,她指望不上朴海英了。
举起手贴近他的眼前,晃呀晃,这回你总该发现不对劲了吧~
嗯,他是发现了,触电般的松开,红着脸在身上蹭了蹭,出了好多汗呐!
李雪是不知道朴海英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自己的,总该不是这个时候吧?
看他的样子,至于这么嫌弃么?!
“喂!朴海英,你就没什么要说的吗?”她皱着小脸,嘟着嘴不悦地问他。
他傻兮兮的,“啊?……说、说什么?”脸更红了,连看都不敢看她。瞄了眼刚才差点滑落的斜坡,他该先说“谢谢”还是“对不起”?
“说什么,哼哼~你为什么会认为我跟着你呀?你的自我感觉是不是太良好呀?说什么,就说这个!”
他什么时候……事实证明男人自小就有选择性遗忘这个毛病,但是朴海英成功突破这个障碍,他又想起来了!
他讷讷不知如何回答,难得的有些局促。胸口有些怪异的情绪在升腾,弄不清楚,想要解释不是这样的,可又不甘心被这样问倒。
“还用说吗?你不是也到少年宫学钢琴了,怎么我一去参加排演,你就突然报名了。”他倔强而倨傲的急忙把话说了出来,生怕晚一秒就会忘记这番措辞一样。
李雪提着一口气,差点落不下来。
实话说她是在少年宫见过他一次,也听冯老师说他是少年西乐团的小钢琴家,暑假将出访维也纳进行友好交流。
可那是巧合,仅仅是巧合,包括现在,也是!
【第二十五章】 应该讨厌,挥挥衣袖随风去
他们一前一后返回大家集合的地方,李雪在前,朴海英在后。
“孙景喻,你看你那胆小样,哪有吊桥不晃的啊?怕还非跟着。”
“唉,邱宇,你这话不对呀,重在参与,越怕越得上啊!”
李丹和孙景喻、邱宇说说笑笑的走来,李丹远远看到李雪就蹦蹦跳跳的跑过来,“叫你不去,那边还有小瀑布呢!唉……怎么了这是?生气呢?”
她有些迟疑的拍拍李雪的肩膀,远远就看到她坐在地上在地上画来画去,还以为是无聊,蹲在她身边才发现她画的是重复的两个字“讨厌”!
怎么问她也不说,李丹只好放弃,开始给她讲笑话:
“一只公鹿,它走着走着,越走越快,最后变成了高速公鹿。”
“有一天小强问他爸爸,‘爸爸,爸爸,我是不是傻孩子呀?’爸爸回答‘傻孩子,你怎么会是傻孩子呢?’”
“甲说:我带你去一个全部女生都没有穿xiōng罩的地方!
乙很跃跃欲试:是吗?!在哪里?!
甲:就在隔壁幼儿园!”
李雪终于不可抑制的笑了出来,也不枉费李丹眉飞色舞,声情并茂了。
她的肩膀一耸一耸的,乐不可支,又倏然停下,开始思索另一个很重要很有意义的课题。
胸!
李雪垂眸瞄了瞄自己的,她最胖的时候也不过B+啊,少女时期钱三凤对这个问题也没能很好的教导,她的胸型也不够漂亮。是该好好在内衣上下功夫,塑塑型了,现在正是好时候!
她想既然自己这么有经验了,应该跟好友分享,看了四周,小声跟李丹探讨。
李丹听后,眨巴眨巴眼睛,更谨慎的观察四周,有些羞怯地凑近她问:“你怎么懂这么多?”
“阿姨也没跟你讲过是不是?”李丹点头。“这个穿不好,容易下垂、外扩。现在不觉得,等大了你就知道‘人间胸器’实乃行走江湖实力派暗器啊!没什么好害羞的!”
想她过去胸bu刚发育的时候是多么的惆怅啊,生怕它越来越大,长大了方才知晓:哪有男人不爱胸,哪有女人不羡慕大胸?
李丹半懂半不懂,可看李雪那么胸有成竹一幅行家的样子,准备听话跟党走。
返回学校大本营的时候,客车上的座位几乎坐满了,余下不多的位置也被占下了。
她们做好了站着回去的准备,好在背包里的小食品下去了大半,轻了很多。
“你坐这里吧。”一道温和的,隐约带着点试探的声音响起,是朴海英,他正看着李雪说。
他这是示好么?她已经忘了刚才的不愉快了,想开了,一个自恋的人也有自尊自爱的优点吧?
【第二十六章】 绯闻,传来传去不辨真伪
,初一(5)班的苏梓梓喜欢梁以华,梁以华喜欢凌格格,而凌格格又是苏梓梓的发小。
听说,初二(3)班的刘赢连续一个月给(2)班的徐燕递情书了。
听说,初三(4)班的许诺和方铃早恋影响学习,前天请家长了......
哪里都不缺少绯闻呐!
那天,不在状态的李雪指指自己,朴海英点点头,示意她坐在他的位置上。
李雪领了一半的情,让李丹坐下了。朴海英只略略皱眉,把旁边的男生拽起来,意思是这回她也可以坐下了,于是这情,李雪全领了。
从此一中这片盛产绯闻的沃土上,生出这样的传说:初一(3)班的朴海英,在李雪不懈的努力追求下,终于两情相悦了!
羡煞了多少芳心,默默地又遏阻了多少少男心。
李雪从来没有这个自觉,她其实是个美女来得,此时已初具规模。
圆圆亮亮的眼睛,悬胆俏鼻,洁白整齐的贝齿,可爱的心型脸。这是个美人坯子。
曾经成年的李雪尽管富态了,可依旧是个胖美人。当年有人为温煦抱不平,不理解挺有市场的他为何要选择李雪。得说温煦有眼光啊,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可他留了个心眼,没跟她认真讨论过这个问题,李雪总以为他说自己漂亮的时候纯粹是爱屋及乌哄着她呢,不知道多感动。
她把自己没男生追归结为外表不美,心灵别人看不到,也就听之任之不自怨自哀了,殊不知放眼一中,哪还有谁有自信比得过朴海英啊!
说朴海英喜欢李雪?好嘛两情相悦,则撬不动墙角;李雪拒绝朴海英,则那还能看得上谁?!
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朴海英一颗参天大树在自己尚不知情的情况下,挡住了李雪的所有桃花。
现实情况是,有些事开始如脱缰野马般有了自我意识,肆意发展起来。
大家都上过劳动课吧,也叫劳技课,基本上就是用来玩的。
胶水、剪刀和课本上满是虚线的硬纸壳,剪一剪、粘一粘,就成了个小模型。
基本上就是这样男女皆宜,纯休闲的课程。
越是这样有益身心的课,越是容易不受重视,动不动还要被挤掉!
虽然不待见小日本,可待见小日本漫画的李雪看到他们的学生把家政课当作一门很重要的学科,深有感触,真是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啊!
天可怜见,劳技老师的春天来了!一中决定在“六.一”儿童节之际举办全校小制作比赛。
至少在那之前,没人再敢跟傅老师抢课了!
【第二十七章】 织毛衣,老婆会就好
傅老师三十几岁,有一个儿子,正在上小学,据说在家是很贤惠的一名主妇。
她决定为她的劳技课弄些小花样,比如——织毛衣。
女孩子们跃跃欲试,男孩子们则不然,小男子主义出现了,觉得那是女孩子才做的事,心里颇有障碍。
管你心有戚戚焉,是学生就得听老师的,学也得学,不学也得学。
稍微明白织毛衣的都知道,毛衣针分多种型号,会的人家里有的是论把来算的。
钱三凤会织毛衣,花样也懂得多,毛衣针也多。李雪多拿了些,若是有人没有也好帮个忙。
她把一小团毛线和两根针给了李丹,她知道李家阿姨不会这个。她甚至还借给沈国富两根,当然没给他毛线,因为这可是要花钱的。
过去的李雪是个小处努力,大处随性的人,乐天,对钱没什么概念。如今却是知道计较了,难怪呀,经历过经济危机的人,谁没个精打的算盘?
可她却念在同桌一场的份上,主动给了朴海英毛线和针。
大家都知道李丹、李雪有多要好,只有她和他得了李雪的毛线,这说明什么?
某些传闻作实了!这简直是一团毛线引发的尖情呐!
学的是最简单的平针,针法虽不难,可起头却不容易。
李雪在家时觉着好玩跟钱三凤提前学过,见朴海英笨手笨脚,绷着唇蹙着眉的认真劲儿,觉得好笑。
织出了一小块儿,他还停留在一根针上奋战呢,一时不忍接过了他手上的,一边弄一边笑着说:“看你平时挺聪明的,怎么做这个就不行了呢?”
朴海英不防她的动作,双手空空定了会儿,抓过她的针线端详着,但见针脚平整,缝隙均匀。唇角弯成了钩子,“以后娶的老婆会就可以了。”
李雪把针线还给朴海英,看着他灼灼的目光愣了下,摇头笑笑,“你倒是懂得最大限度利用资源。”
后来的小制作比赛,李雪的参赛作品是“穿着毛衣的机器人”——一瓶飘柔上套着一件袖珍毛衣。
作为班级派出的评审代表的朴海英,凭借自己的好人缘,游说其他班级的代表给李雪投票,让她得了个二等奖。
二等奖的奖品是一方手帕,还是男士的,褐色和米色相间的条纹。
李雪想想给爸爸吧,李大同要用也是用毛巾,手帕他用不上。
不知怎么想的,也许是压根没想,又或许蓄意为之,她把手帕给了朴海英。
他很是平静的收下,也没推辞,然后趴在桌子上半天没起。
≒≒≒≒≒≒≒≒≒≒≒≒≒≒≒≒≒≒≒≒≒≒≒≒≒≒≒≒≒≒≒≒≒≒≒≒≒≒
推荐歌曲terebina——A。R。Rahman&;Chinmayee印度的
【第二十八章】 曙光,出现的第一缕
六月中旬,李家发了一笔不小的财,起因源于李雪说服李大同向亲戚借的那笔钱,加上存折上的,差不多有九万块。
而根源则是拥有第二次人生的李雪,那段失败的炒股经历给予的经验。
十几万打了水漂后,李雪痛定思痛研究了一下中国股市。专业知识她不懂,可毕竟是学考古,搞研究的人,学不会看盘,还记不住历史么?
97年3月之后,在四川长虹的强势拉动下,股市呈现强势上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